报时还是造钟?元气森林们的考验|数字化转型观察07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08 13:03

元气森林的双11,出师不利。

10月26日凌晨,淘宝“元气森林官方店”发生运营事故,由于优惠设置错误,该店铺商品出现远低于成本的标价,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抢购,如订单全数发货,将产生数千万元损失。

此前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千篇一律集中于营销层面,或是将之揣测为元气森林刻意策划的事件营销手段,或是对其危机公关的“小气”嘲讽一番。

这样的解读未免过于肤浅。

元气森林运营事故,有更重要的信息尚需被公众所了解,在新消费“退烧”的当下,这一事件,更是具有着某种象征意义:动辄以“科技公司”、“互联网基因”标榜的新消费品牌们,在数字化转型上,同样面临着亟待跨越的“鸿沟”。

“科技公司”的“低级失误”

元气森林方面针对此事的官方公告,为我们复盘事件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

这次酿成数千万元损失的事故,源于三个环环相扣的重要节点“失守”:

节点1,凌晨0点,运营人员调价错误,且“并未及时留意低价提醒”,这里提到的低价提醒,大概率是淘宝平台为商家提供的常规价格预警服务。

节点2,超低价几乎实时被“羊毛党”抓取,触发了大量订单,然而订单量异常增加直到半小时后,才被运营团队觉察并调回正常价格。

节点3,异常价格虽然得以修正,但已经生成的异常订单”超出第三方店铺管理ERP系统承载量,出现通道拥堵,造成库存扣减延迟,导致所有商品数量限购功能失效,以至于订单远远超出了实物库存”,这段话,描述的正是极为“经典”的电商高并发场景下库存超卖过程。

(针对此事件的元气森林官方公告)

正如著名架构师马丁·阿伯特所总结的那样,数据库问题的根源“几乎从来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过程和技术,往往是组织和人员问题的表象。

由此观之,事故背后反映出的电商业务管理水平,与元气森林的新消费品牌“独角兽”形象极不相称。

技术上看,正是由于库存超卖问题之“经典”,软件行业货架上也早已存在各种成熟解决工具,如缓存服务器、数据库锁、队列串行化,另据某头部ERP软件代理商提供的信息,早在2019年,元气森林即成为某顶级ERP产品S4HC(S/4HANA Cloud)客户,据称项目实施后,“在业务模式上,从开始的经销商管理模式,增加到对KA大客户,电商业务的支持。在生产模式上,从最初的委外生产,到自有工厂的生产,全方位地实现了其计划、过程、产成品、原材料、以及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上周事件与上述成效宣传之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半小时14万笔,即平均每秒77笔订单就令ERP系统过载,元气森林的企业信息化真实实践水平,不得不让人抱以巨大的疑问。

(元气森林某ERP项目实施过程)

而在管理上,单人单岗调价操作、忽视预警提示、面对异常订单量半小时的反应时滞、系统运维排故的缺位、“又花了很长的时间”完成订单基本的数据汇总统计,并且需要淘宝平台方在事后”给予了我们团队很多具体指导和支持“,这些官方公告中呈现的业务管理细节,甚至以”粗放“来评价已太过客气。

元气森林方面上周透过部分媒体,间接释放最新一轮融资消息,投后估值据称已达150亿美元,显然意在对冲这一负面事件影响,然而想要避免某种负面征兆的发酵,元气森林,需要做的,远不止公关。

造钟还是报时?

曾几何时,新零售新消费初创企业,自带着主角光环。

“所有消费品,都值得用新消费的方法重做一遍”,这样的宣言背后,暗含着对同一赛道 “传统企业”的优越感,颠覆行业在位巨头,仿佛是前者的使命乃至宿命,娴熟的互联网运营“黑话”、齐全的零食健身福利,俨然也成为“精益创业”、“数据驱动”能力的象征。

蜂拥而入的资本很快发现,新消费品牌,在小红书种草+直播间拔草的套路之下,产品研发与业务管理能力,普遍落后而非领先于所谓的“传统企业”,一旦离开VC热钱补给,亏本烧出的网红“爆款”,大多数不可避免如流星般的命运。

元气森林,由于其创始人唐彬森在游戏行业取得的成就,曾经被认为是少数真正具有“科技公司”底色的新消费品牌,不过此次运营事故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外界这一认知。

重新审视新消费热潮,不可否认,新品牌新打法的鲇鱼效应,大大加速了中国消费品厂商在营销理念、方法论上的进步,以产品为中心(“生产然后销售”)向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变,已经从场面上的高谈阔论,内化为普遍认知与实践。

元气森林等新消费品牌,由于其科层组织上的“互联网基因”,对市场导向战略具备更高的执行效能,外在表现就是爆款、尖货、或塞斯·高汀所谓“紫牛”创意的不断涌现。

然而新品牌运营配称上的优势并非一劳永逸,反应过来的“传统企业”,吸纳数字营销人才,重组营销服务资源,难度远低于新消费新品牌在供应链领域建立基础,换言之,新品牌的护城河并不稳固,与传统企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难度也并不对称。长城集团去年以来推出的坦克300等网红车型,就显示出在素来以流程复杂、生态迂回著称的汽车产业,营销变革所能达到的深度,反观新消费热潮中不少新品牌,靠外包规避生产管理等“困难的事”,在数字营销领域相互“内卷”,甚至达到了“新品牌太多,Z世代不够用”的荒唐程度,把生意从toC异化为toVC。

事实上,与外界认知相反,元气森林之所以能在体量与估值上成为新消费领军企业,正是由于其对传统饮料行业经营模式的学习更为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线下市场渠道铺货能力,使其产品能够通过毛细血管般的各种商超便利乃至村镇小卖部,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相比众多仍然在电商盘子里抢食的新消费品牌,无疑堪称降维打击。

2016-2018年的初创阶段,元气森林正是通过糖酒会等无比“传统”的渠道触达经销商,集中资源深耕广东等区域市场,其一批二批等线下渠道体系及周转返利等招商政策,几乎完整移植了传统饮料行业习惯做法,为服务指导终端销售网点,元气森林还组建了一支庞大的下沉市场推销员队伍,其用于管控外勤人员的SFA系统,同样明显模仿自传统企业。

根据元气森林关联方在今年食品饮料创新论坛(FBIF)透露的信息,2021年该公司将首次实现盈利,其全年七十多亿元营收目标,绝大部分将依靠线下渠道实现,本文读者如经常光顾连锁便利店,应该不难发现饮料柜中元气森林旗下汽水、茶饮、乳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展排面占位。

元气森林利润转正,无疑标志着其“生态位”从网红品牌到成功企业的一次飞跃,但元气森林的未来发展,还远未进入稳定期,在元气森林高歌猛进的同时,竞争者的反扑也已箭在弦上,其茶饮、乳饮等产品代理商,已传出遭巨头“二选一”通牒的传闻,至于核心产品气泡水,其几大产品特色,如瓶型配色‘视觉锤’和零糖零脂零卡功能,正在被王老吉、清泉出山等竞品快速跟进学习,在无糖气泡水这片细分市场,随着传统巨头携渠道能力涌入,元气森林能否维持其先发优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尽管该公司去年以来应对动作频频,如自建灌装工厂、大举扩张线下渠道,但在供应链领域亦步亦趋效仿传统企业,补上微笑曲线底端的能力“欠债”,或许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收效一时,却并不会为元气森林,打开更高的市场空间上限,此番电商运营事故所透露出的业务管控能力,也令人对其与传统饮料业巨头的效率比拼捏一把汗。

归根结底,借用吉姆·科林斯在《基业长青》中的类比,元气森林所面临的抉择在于,是要做既有商业模式中微创新的“报时者”,还是带动商业模式根本性变革的“造钟人”?

具体到饮料工业,喧嚣的数字营销,与“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要改造这门高度传统,也高度成熟的生意,出路正在于生产模式、渠道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元气森林等新消费品牌想要继续比在位巨头超前一步,就不能不在这些“重而累”的领域投入,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情。

根据公开信息,元气森林自建工厂,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生产定制化”,更值得注意的则是其在零售渠道推出的智能冷柜产品,与传统企业将终端冷柜视为成本项目不同,元气森林的智能柜由于配备摄像头,可实时识别柜内单品陈列和动销情况,终端数据汇总的效率,也远远超出销售员巡店后人工录入,使冷柜从传统渠道的点缀,转变为一个个高价值的数据感知节点,其在渠道维度的颠覆性创新价值,不亚于SodaStream等欧美市场近年出现的气泡水创新产品,随着硬件功能的后续迭代,甚至蕴藏着与传统经销批发体系“脱媒”的潜能。

沸沸扬扬的元气森林运营事故,为外界对新消费热潮的观察,带来了更厚重的信息,一个极为明确的启示是:以其命维新为标榜的新消费品牌们,要真正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做的事情无疑远不止于营销与流量的拼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沛
数字化转型 数字时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