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医疗器械公司业绩翻倍,IVD企业净利暴增近2000%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2-24 18:38

(文/观察者网 李鹏涛 编辑/马媛媛)近日,A股市场进入年度业绩报告高峰期,医疗器械企业2021年的经营情况也基本浮出水面。

截至2月23日,沪深两市107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共58家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其中40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近七成,19家公司业绩预计增长超过一倍,体外检测板块表现亮眼。

目前来看,海外市场成为2021年度IVD(全名为“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中文译为体外诊断产品)企业重要的增长点,2021年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已成定局,2022年谁又能成为行业“新黑马”?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孙超认为,在创新领域有突破的医疗器械企业、平台性的医疗器械企业及全球销售网络的医疗器械企业具有较好的持续成长潜力。

新冠检测相关企业最赚钱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仍在持续,新冠病毒中最“狡猾”的变异株奥密克戎攻破了世界防疫做得最好的中国内地。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IVD行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核酸检测试剂销售收入暴增,主营这类产品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最为明显。如热景生物、易瑞生物、东方生物、明德生物、万泰生物、凯普生物、九安医疗、硕世生物、博拓生物等企业。

在新冠抗原检测方面,2021年,热景生物预计净利润为20亿元至23.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84.65%-1996.97%,业绩涨幅最大;九安医疗净利润为9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271.40%-395.19%;东方生物净利润为47.2亿元至51.2亿元,同比增长181.45%-205.31%。

新冠核酸检测方面,明德生物预计去年净利润为13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177.23%-219.88%;万泰生物预计2021年的净利润为18亿元至20.5亿元;同比增长173%-203%;凯普生物预计2021年的净利润为8亿元至8.6亿元,同比增长120.59%-137.14%。

随着业绩的暴增,大部分新冠检测相关公司的总市值也出现暴涨的情况。例如,九安医疗的总市值由2021年年初的39.95亿元涨至336.94亿元,总市值一年翻了近10倍,一度被市场称之为“妖股”;万泰生物总市值则由去年年初的873.83亿元涨至1523.6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多家涉及新冠检测业务的企业表示,现阶段公司业绩取决于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控进展,国际疫情对技术产品的路径选择,以及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渠道能力,未来销售业绩能否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态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孙超看来,受益疫情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多数为IVD领域,业绩暴增主要是事件性的驱动因素导致企业产品快速放量,产品通过注册和出口。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做核酸检测业务企业的增多以及疫情逐渐被控制,这些企业的业绩收入和产品价格均会受到一定影响,2022年IVD领域企业业绩持续暴增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同时业绩暴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我认为,在时间的长河里,新冠疫情的发生带动了整个IVD行业的发展,当整个产业发展起来也会逐渐趋于更良性的增长。相信有很多IVD企业通过疫情赚钱后会考虑未来的发展,开始研发其它新产品,但对于纯粹靠疫情驱动的医疗器械企业,未来业绩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孙超进一步讲道。

《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至少两年内(2020年至2021年)的常规检测量会有所减少,与新冠相关的核酸检测收入会大幅增长,抗体的检测量会有所波动,快速抗原检测的需求将会变大,新冠检测业务可能持续至2024年,并推动全球IVD市场的快速发展。

高值耗材企业成长可期

高值耗材行业在过去几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约602亿元,到2019年规模已增长至约12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多家高值耗材企业在2021年业绩预告中讲道,创新性产品成业绩快速增长的“引擎”。如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的医疗器械企业心脉医疗2021年预计净利润为3亿元至3.22亿元,同比增长40%-50%。

对此,心脉医疗表示,其创新性产品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Reewarm 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销量持续获得快速增长,上述产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公司创新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海外业务收入也获得快速增长。

眼科医疗器械公司爱博医疗2021年预计净利润为1.6亿元至1.8亿元,较上年增长65.7%-86.4%,其中,“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超过40%,“普诺瞳”角膜塑形镜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超过110%。

与上述企业不同的是部分企业受集采影响,2021年业绩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蓝帆医疗预计去年净利润为9亿元至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8.82%-26.07%。

对于业绩下滑,蓝帆医疗解释道,心脏支架产品受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内集采和国外疫情反复影响,支架产品销量的上升未能弥补价格的下降,而其他冠脉产品尚未上市或尚未放量,导致冠脉业务业绩大幅下滑。

如果说对于集采中标企业的影响仅是利润被压缩,那像赛诺医疗这种未中标的企业来讲就是“致命打击”。

赛诺医疗预计2021年首次亏损1.31亿元至1.4亿元,同比下滑682.48%-722.5%。该公司对此表示,由于国家冠脉支架带量集中采购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实施,国产冠脉支架价格大幅下降,且公司BuMA冠脉支架未被纳入集采范围,公司2021年度冠脉业务收入为0.59亿元至0.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8亿元至1.91亿元。

从长远来看,集采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增强了国内头部企业的竞争力。开源证券指出,医用耗材行业创新升级迫切需要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产品边际成本,中国医用耗材产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需要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多年来的层层经销、带金销售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企业也希望加大治理力度,创造创新升级优良发展生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鹏涛
医疗器械 新冠检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