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2027年,推动具身机器人率先突破万台

来源:财联社

2025-03-03 10:01

据财联社消息,2月28日,《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文称“《行动计划》”)在京正式发布。

《行动计划》以引领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前沿、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创新平台、推动“具身智能+”多场景示范应用、优化具身智能产业生态为主要任务,不仅将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持续突破具身大脑模型、小脑技能库、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提升具身机器人复杂任务处理能力,强化产品硬实力。还将充分发挥具身智能对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应用等场景的赋能作用,按照场景成熟度分批次、分阶段加大开放,优先推动在科研教育场景扩大开发者生态,逐步推进在汽车生产、商业零售等领域联合研发和规模化场景落地。并将面向家庭服务、养老助老、医疗健康等人机共生环境进行前瞻部署,打造人机互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发布会现场 首都之窗 李磊 摄

《行动计划》指出,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设世界模型仿真、数据采集、中试验证、场景开放测试等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建设统一的具身数据采集管理、测试验证标准,支撑不少于100家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建设不少于2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028年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整体进入Lv2等级,以特种场景应用为主,工业场景逐步落地,整机市场规模达到约50至500亿元。2045年后,人形机器人整体进入Lv5等级,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根据微信公众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消息,下一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以《行动计划》为指引,充分发挥北京市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资源优势,加强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培育的深度融合。同时,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参与北京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馨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