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来临,浙江汽摩配龙头企业们有何应对措施?
来源:微信公号“22产经”
2025-05-12 10:07
自5月3日美国对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的25%关税正式生效以来,这一决策在短短68天内迅速落地,震动全球汽车产业链。对汽摩配产业强省浙江而言,冲击已不仅限于短期利润波动,更显现为中长期结构调整与全球布局的深层挑战。那么关税政策到底对浙江汽摩配产企业有何本质上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围绕美国对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策背景、行业整体影响,以及省内重点零部件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应对措施与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68天内落地的关税:美国的快速施压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3月26日签署第10908号公告,标志着关税政策的正式启动。公告中对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加征内容做出明确:进口整车关税于2025年4月3日生效,而对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电气部件等核心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规定则于5月3日正式实施。
据S&P Global Mobility分析,仅零部件关税一项,就可能使美市场重型卡车订单量下滑三分之一以上。有外媒评论称,“此次关税或将永远改变美国汽车产业格局”,迫使制造商将部分供应链从海外转回本土,并加速自动化、本地化替代。
美国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措施已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日零点生效。图源: 图源:白宫
如美国政府将为本土组装整车提供最多15%的“零部件关税抵减”额度,三年内逐步取消,以缓冲初期价格波动。这表明,美国不仅意在遏制外部供应,更是通过财政工具引导产业重构。
短期来看,全球供应链成本大幅上升,车企及零部件企业面临利润挤压与转单风险;中长期而言,政策将促使中国零部件企业重新审视全球布局,尤其是在“避税+本地化”的双重考量下,加快在东南亚、拉美等地区设厂成为趋势。
浙江龙头汽零部件企业的反应
作为全国汽摩配制造强省,浙江拥有横跨热管理系统、制动系统、精密齿轮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浙江省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94.1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值954亿元。
本轮政策实施后,多家浙江汽配上市公司已通过财报、互动平台等方式,对外回应应对策略。以下是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
浙江银轮机械
浙江银轮作为汽摩配头部企业之一,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有及其重要的行业地位。作为典型出口型零部件企业,银轮主营热管理系统、EGR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其客户包括欧美主机厂及Tier 1供应商。如果涉及出口到美国用于新能源汽车或高端车型的零部件,则此次关税可能使其:利润空间受压缩(客户压价或订单转移);订单推迟或被替代(尤其是中高端市场)。
面对此次关税事件,银轮发布的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3月31日)中,银轮披露外销收入为 4.49亿元,同比增长 37.22%。外销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39.72% 。虽该报告覆盖至3月31日,尚未包含5月新政影响,但已显现出北美市场拉动明显。
银轮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图源:银轮
在查询财报显示,报告多次提及“北美市场客户出货同比增长较大”,尤其指出“新能源储能热管理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报告称“北美市场客户出货同比增长较大”,特别是新能源客户需求增长带动相应产品销量上涨。财报还提到“海外新能源客户批量供货”,这暗示了美国市场(特斯拉等客户)贡献了一定的收入份额。
不过,在“风险因素”部分,银轮也提到:“全球地缘政治、贸易摩擦仍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地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这说明公司已有一定程度的预警或认知。虽然未点名“美方加税”,但显然对外部政策变化高度敏感。
尽管财报中未单独披露出口美国的具体营收数据,但在整体出口接近四成的背景下,美国市场显然占据了相当份额。分析人士指出,若以北美为主的热管理系统收入占外销份额三成至五成估算,美国市场可能贡献公司总收入的12%-20%。这意味着,美国25%加征关税正式实施,将使得银轮的美单业务利润将受到直接挤压,甚至存在客户订单外流风险,尤其在新能源相关零部件上。
瑞立集团
瑞立集团作为世界第三、中国最大的商用车气制动系统集成商,产品涵盖气制动、液压制动、转向系统等,并已进入乘用车领域。瑞立集团的发展之路可追溯至1987年,创立伊始,在张晓平的带领下,从一个单一生产汽车配件,产值不足1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今天集机械加工及地产投资等多领域于一身的上市企业,瑞立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瑞立登陆纳斯达克。 图源:中汽联智库
经过多年经营,瑞立先后成为重汽、川汽、陕汽等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为其提供相关配件。2006年4月18日,瑞立集团旗下的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交易上市,成为了浙江省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交易上市的民营企业。目前,该公司产品已为上汽、一汽、东风、吉利、宇通、比亚迪等60余家整车厂配套,出口至132个国家和地区,具备深厚的全球化基础。
面对25%关税政策,截至本文撰写时,本公众号查询了瑞立集团官网“新闻中心”,其最新资讯更新时间在4月15日,未见针对5月3日25%关税发布的专项公告。在查询新闻资讯时,可以看出近期有关瑞丽官网新闻都围绕在其多元化市场布局、本地化生产、网络分散风险、会议通知、投产开业等新闻。
在财务数据方面,瑞立集团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的比例有所波动。据三个皮匠报告的数据,2021年瑞立集团的营收中,来自美国市场的占比为12%。
据多个行业研究报告,瑞立集团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曾占其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特别是三大主力产品曾被列入美方首轮加税清单。2021年其出口美国占总营收比重约为12%。具体而言,瑞立出口美国的三大系列产品分别列入了美国第一和第二批加征税清单,且这三大系列出口份额很大,占总出口额一半以上。这表明,美国市场是瑞立集团的重要出口市场。
例如,2018年瑞立集团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2019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此外,瑞立集团在美国、阿联酋、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和比利时等国家设立了7家海外分销机构,产品遍及北美、欧洲、中东、非洲、南美、亚太等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国际形势不稳定而带来的风险。
截至目前,面对此次关税落地,瑞立集团尚未公开发布2024年或2025年的完整财务报告。然而,根据瑞立集团旗下子公司瑞立科密(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更新的招股书披露,其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83亿元、13.26亿元、17.6亿元和9.07亿元,显示出一定的增长趋势。此外,瑞立集团在美国设有子公司瑞立美国公司,表明其在美国市场有一定的业务布局。且其在美设有瑞立美国公司,并在印度、比利时、阿联酋等地设有分销中心,初步具备分散风险的产业布局能力。
从趋势看,瑞立倾向于继续深耕“全球本地化”策略,将渠道前移至主要市场,以生产靠近客户、物流缩短周期来对冲关税及政策风险。
双环传动机械
位于浙江玉环市的双环传动,是国内齿轮传动领域的重要代表企业。凭借在齿轮传动、精密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配套能力,双环已成长为覆盖汽车、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等多元应用场景的系统级供应商。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核心产品——电驱动系统齿轮与减速器模组,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为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提供关键零部件支持。在浙江制造业“专精特新”典型企业梯队中,双环传动可谓中坚力量。
4月14日,双环传动董事长吴长鸿率队赴北京、重庆两地交流学习。 图源:双环传动
面对本轮美方实施的25%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虽然公司未在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中披露美国市场的详细营收数据,但在深交所互动平台的回应中,管理层明确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美国市场的出口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约2%-3%,因订单模式及贸易路径差异,预计受关税影响的部分比例更低。这意味着,与银轮机械、瑞立集团等依赖北美市场程度更高的企业相比,双环的直接冲击相对有限。
双环传动回应关税影响:对美出口收入占比不足3%。 图源:《证卷时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环传动早在2023年就已开始构建海外生产与市场响应体系。其在匈牙利设立的制造基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未来将服务包括德国、法国、捷克等欧洲主机厂的配套需求,同时也为跨国Tier1客户提供更灵活的就地交付能力。这一“欧洲+东南亚”双重布局战略,显著提升了其对地缘风险的抗压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短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可能抬升双环部分产品在北美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但该公司所处的齿轮细分赛道,技术门槛高、客户粘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替代。此外,双环传动在美出口产品多为中高端汽车传动模块,具备高附加值与精密集成优势,主机厂往往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形成稳定合作关系,这为其在面对外部政策扰动时提供了稳定支撑。
此外,双环在内部也加强了对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与关税成本变化的风险控制能力,探索与客户共担关税压力、通过欧洲市场释放增量等多种策略。其在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背景下,显示出企业在全球市场复杂环境中仍具备较强的运营韧性。
2021年双环传动的海外布局。 图源:雪球
整体来看,虽然加征关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双环的出口利润产生挤压,但从营收占比、技术护城河、客户关系黏性及海外布局等多个维度评估,其受影响程度相对可控。同时,这也促使企业进一步优化其“全球市场+本地交付”的双循环结构,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性成长路径。
面对外部政策风暴与内部转型需求交织的当下,浙江汽摩配产业正在经历一次从“量出为主”到“质效驱动”的系统性再平衡。不论是银轮的北美新能源热管理拓展、瑞立的多元化全球设厂策略,还是双环传动以欧洲为重心的海外产能前移,这些行业龙头正在以各自方式响应新秩序下的挑战。
浙江,作为这场全球重构浪潮中的关键一环,其汽摩配产业未来十年的成长路径,或许正由这一场25%的关税变局拉开序幕。综上,美国25%关税政策虽在短期内对行业造成冲击,但对于具备全球化生产网络、重视本地化布局的浙江省内汽零部件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而言,也是一场“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