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保持对华贸易逆差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6-13 19:55

戴逸司

戴逸司作者

曾任印度智库梵门阁分析员,现留学中国

如果问一位中国官员或印度官员:在中印双边关系中,最积极的方面是什么?两边将一致回答:贸易关系。中印这两个邻国的双边贸易关系急速增长,从2001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了仅2012年第一季度就高达750亿美元。在这段时间里,两国都保持了超过8% 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如今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

然而,如果这样问:在中印双边贸易关系的增长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吗?答案可能就不会是一致了。在过去几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始终在增长,达到了现今的270亿美元,而印度一方对此的不满情绪也始终在增加。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称,印中贸易逆差是印度最关注的贸易问题。但是,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印两国能不能在不伤害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过去十年中,对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国际贸易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因素。在这段时间里,印度出口额保持每年19.3%的增长,而中国出口额的增长差不多在20.3%。印度主要出口天然资源,例如贵金属、石油产品、钢铁和轻工机械。中国主要出口消费品和中小型科技产品。那么,为什么中印两国在保持如此高出口增长率的同时,印度对中国却还是有2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呢?

印度的不满

在印中贸易逆差这个问题上,印度的不满是很简单的:中国没有进口足够多的印度商品。这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印度人并没有一个公平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医药领域。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认为,贸易平衡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准入。而印度Nasscom(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贸易协会的会长桑姆·米塔尔(Som Mittal)说:“印度市场事实上是封闭的。”

印度的一大竞争优势是它的IT行业。IT业占据了国家GDP的30%以上,而在出口时,印度IT业的69%是保密、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它很容易就跃居为印度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然而,印度IT业却不能在中国继续它的成功。270万的印度IT业员工中,只有1600人在中国。印度IT公司通常都无法与中国政府签订合同,甚至对IT巨头威普罗(Wipro)、印孚瑟斯(Infosys)来说也是如此。唯一一个与中国政府签订合约的例外是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然而其在2007年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合约却未能付诸实施。

对印度决策者们来说,持续增长的贸易逆差成为他们的一个担忧之处。他们担心其会妨碍中印两国之间的繁荣关系。如今,26%的印度制造业生产总值来自于中国制造的商品,据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这个数据将会达到76%。

中国商品对印度意义重大。在短期内,面对政府补助的中国企业,印度的制造商们还能挣扎着与其竞争。但从长期来说,鉴于中印两国地缘政治上的紧张局势,印度对中国潜在的贸易依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为了避免这种贸易依赖,印度一方也需要深思熟虑。

就增加中国产品的关税和贸易壁垒问题,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展开了讨论。这说明印度的决策者们已经对这个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中印贸易逆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印度的决策者们以为,设置贸易壁垒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却忽视了其他因素。

落后的基础设施

对市场上泛滥的中国出口商品,印度公众普遍印象是价廉、技术含量低,尤其是一些中国制造的玩具。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玩具只占中国出口商品的1%,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机械和基础设施相关产品。

对于印度来说,从中国进口的很大一部分商品都是为了解决其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因为仅仅印度国内制造业很难满足大量的机械等相关产品的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来满足需求。中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进口国,因为对相同的产品来说,中国的价格会比美国、日本和德国低30%。

在过去8年,中国为印度工业化提供了许多印度所需的商品,这也导致了中印之间的贸易逆差。因此,现今的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印度经济的需要。当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不再那么大的时候,贸易逆差也将会降低到一个较温和的程度。

2010年,印度将IT业和医药业定为对中国出口最具潜力的两个行业,但是印度却没能把握到主动权。也许这和中国IT业的兼容性不强有关。印度的供应商是以英语服务为基础的,而中国的产业却以汉语服务为基础,这就限制了印度供应商在中国的工作领域。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即使在2007年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合同,也未能继续下去。

参照中国模式

以解决印中贸易逆差的名义来人为地设置贸易壁垒,对印度来说这将是很不明智的举动。从中国进口的许多商品,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来说都是相当必要的。印度本国的生产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因此,倘若真的在中国和印度之间设置贸易壁垒,印度公司将不得不转向产品更昂贵的国家寻求进口,这反而会增加印度的贸易逆差。

对中印两国来说,从2010年开始的中印经济战略对话,是为正确解决双边贸易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印经济战略对话,为印度的生意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供他们表达对印中贸易问题的担忧。中国中央电视台全程报道,更重要的是,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样的平台为解决中印贸易问题提供长期对话沟通的机会。只需要参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成功,印度就应该知道,这样的对话会让中国给予印中贸易逆差以更多的关注。

中国过去十五年的发展是出口导向型的。同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印度目前还是不能和中国的制造业相匹敌。这和印度对机械和基础设施产品的需求叠加起来使得印度越来越依赖中国进口商品。中国已经增加了从印度进口自然资源的数量,在进口纺织品和铁矿石数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缺少对印度出口服务业的需求,这也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尽管印度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对石油输出国,都存在着贸易逆差,但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问题。印度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为了拥有长期竞争力,印度本地生产商和供应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

印度的决策者们可以参照中国模式的成功,以及中国生产商们在印度建立合资企业的例子,开放技能与技术的转让,让中国公司更好地利用印度市场。除此之外,印度可以聚焦汽车工业,给中国汽车企业一个提高国际地位的机会,同时放开印度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这样中印两国的汽车工业将更富有国际竞争力。

作者为印度在华留学生

责任编辑:新伟
旧文资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不去管枪支医保教育,却禁掉我谋生工具,这就是我的国家”

外交部回应布林肯:中方从来没有兴趣,不要疑神疑鬼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