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辍学,云南啦井镇政府状告5位学生家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7-11-30 12:36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30日报道,民告官案件越来越多,但你见过官告民吗?
一场庭审:政府告公民,为啥?
时间:2017年11月24日
地点:云南省怒江州
原告: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啦井镇人民政府
被告:5户辍学学生的家长
原告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啦井镇人民政府
现年15岁的被告女儿和彩丽属适龄少年,应依法在校接受义务教育,但经原告方多次对被告进行敦促、动员、批评、教育,被告方始终拒绝履行将其女儿和彩丽送达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为此,恳请贵院依法审理查明,并判如所请。
法庭针对5个被告的实际情况,对原、被告双方进行了调解,而经过庭审,家长也认识到,不让孩子上学是违法的。
被告 辍学学生的家长
被告 和金亮:今年是她特别不想读,劝说过,送了,送了好几次的,那没有办法。下一步是我要和村委会主任还有村委会里的人一起劝她要下去读书,我一个人劝她劝不动。一定要去上学的。
被告和才付:以后我们怎样穷都一定要让她(女儿)读书,高中她喜欢读也可以让她读。大学也可以读,如果考上了。
庭审结果:双方当场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事宜等达成共识,法庭当场下达调解书。
按照庭审双方调解达成的共识,12月1日,是学生们返校读书的最后期限。据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陈松泉介绍,除了一名在外打工联系不上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已返回校园。当地正准备通过公安、妇联、团委通联联动,先把他找回来,然后再把他动员回来。法院调解书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到时间不送回来(学校),法院就可以强制执行,比如说对家长进行罚款,进行拘役。
一场庭审:一次普法的诉讼
《义务教育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在当地,送不送子女上学,一直被认为是自家的事。但,这起罕见的“官告民”案件,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啦井镇新建村村民 乔鲜堂:以前是不知道(不送)娃娃去读书是会犯法的,通过今天以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后我们的子女一定送到学校,让他们去读书,还有宣传给我们旁边的亲戚,娃娃要让他们去读书。
免费还有补贴,为何辍学率居高不下
虽然当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所有孩子,均能享受免除学杂费、补助生活费、资助等教育惠民政策,然而,兰坪县适龄儿童少年的辍失学率,却仍然居高不下,孩子们要完成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仍然特别困难。
第一种是学生困难生,自己厌学;
第二种是家庭困难,他打工可以为家庭创收;
第三种就是民族习俗,比如说早婚。
来自兰坪统计信息网的数据,当地义务教育女童巩固率,2011年是83.55%,此后连续五年出现递减,距离95%的终期目标越来越远。
面对此,当地政府怎么应对?
步骤一:宣传动员,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步骤二:劝返,这个学生不来(上学)我们要进村入户,多次劝返,然后发放劝返通知书及相关文书;
步骤三:行政处罚,确实经过多次劝返他不回来我们就行政处罚,比如说罚款,家长在什么时间之内把孩子送回来,确实不行的话,还回不了(学校),咱们就提起诉讼。
专家解读:如果父母或子女违反义务教育怎么办
白岩松: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体现在哪?这个官司是不是也体现了强制性?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这个官司其实是无奈之下的一个选择,其实《义务教育法》涉及到四方的责任,一个是孩子,现在有些辍学确实孩子自己就是不想上学,辍学了,不仅是家长的问题。第二个是有些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学。第三有些学校,有的比如以劝退的方式不让孩子上学。当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也有义务,所以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来说,或者九年义务教育是四方的法定义务。
白岩松:如果真的不能够和解,最终是会走上判决吗?
佟丽华:如果父母或者子女违反了这个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现在根据义务教育法只能叫批评教育,责令他改正,也就是这个法力确实是太弱了,如果父母和孩子不遵守这个法律,我们缺乏强制性的这样一个措施,以至于当地政府现在是不得不提起诉讼。这个诉讼具有普法的性质,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探索,如果父母不送孩子,那可能法院就要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