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今二审 复旦学生称联名信不代表全体学生立场

来源:新闻晨报等

2014-12-08 10:39

今日(12月8日)上午10时,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高院公开开庭。受害人黄洋的父亲表示,林家至今称投毒只是开玩笑。与一审相比,二审开庭之前,复旦医学院的校园内并没有太大波澜,10个月来学生对投毒案二审的关注度也少了很多。而对于之前“复旦177名学生联名上书上海高院为林森浩求情”一事,也有学生认为,这不能代表全体复旦学生的立场。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512日,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在微博发表声明,证实自己就是投毒案177名学生联合求情信的发起者。“这件事,177名同学和我是既不为名,也不为利,”谢百三表示,“这封信上的签名完全是自愿的”。


复旦投毒案二审,黄洋父母进入法院。

学生:不应干扰司法审判

2013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今年2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提起上诉。

127中午,记者在复旦医学院门口随机找了10位学生,只有三个人表示会关注二审的结果,其余同学表示只要依法办理就行了。

而对于此前有复旦大学177名学生签署请求信,请求法院不要判决林森浩死刑立即执行,一位一直在关注此案的学生认为,这并不能代表全体复旦学生的立场。“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一点鲁莽。联名信包括很多社会上的舆论,都不应该干预或影响司法审判,我们要尊重法律,尊重法院依法审理此案,也要尊重审判的结果。”这位同学表示,他个人在这件事情中非常同情黄洋的父母,“不论从哪个角度说,在这个年纪失去唯一的还这么优秀的孩子,都是一种最深的悲痛。”


昨日上午,黄洋父母与律师见面,说起去世的儿子,父母一度哽咽。

联名信是对林家人同情

今年57日,网上出现一则“复旦177名学生联名上书上海高院为林森浩求情”的消息,让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再次成为焦点。对于发起签署这封联名信的始末,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最初提议的人里,很多都为黄洋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并不是单方面地要帮林森浩。”

“在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后,有些同学觉得林森浩的父母也很可怜,他们的家境不好,林妈妈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林家人在上海这个举目无亲的大城市几乎得不到任何帮助。”知情人士说,有几个医学院的学生就私下里沟通,是不是可以为林森浩父母做点什么,“求情并不是请求放了林森浩,他犯下的错误不可饶恕,但死缓、无期徒刑也可以让他忏悔,并做出更多事情来宽慰双方父母。那几个学生的想法是,已经失去了一位同学,他们不想再立即失去另一位同学,所以就想希望通过联名信的方式,引起更多人关注林森浩和他家人的命运。”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联名信其实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签名学生的努力,已有两位企业家答应出资共50万元成立基金,为黄洋父母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但面对“求情信”招致的批评浪潮,这两位企业家也犹豫了。他们提出,暂时不捐,若法院判决“不杀”再捐。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

一位曾拒绝在联名信上签字的法学院学生认为,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这封混杂着复杂同情心和悲悯心、缺乏法理逻辑性的联名信上签名,有些鲁莽。这位同学没有签署联名信,是怕对黄洋父母造成二次伤害。

案情回顾:

嫌疑人:林森浩,1986年出生,广东汕头人,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受害人:黄洋,1985年出生,四川自贡人,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2013年考取博士

201341日:黄洋出现不适,被送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后,病情加重,出现昏迷等症状

411日:警方通报,黄洋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有重大嫌疑。次日,林森浩被刑拘

416日:黄洋不治身亡

425日: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

1127日:一审开庭,林森浩否认“因琐事杀人”,称是愚人节想整整黄洋

2014218日: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林森浩提出上诉

2014128日:复旦投毒案二审在上海高院公开开庭。

责任编辑:张璐
复旦 投毒 法院 大学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