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把俄罗斯当镜子,是什么意思?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5-04 08:55

房宁

房宁作者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房宁】

把俄罗斯当镜子,是什么意思?

我们政治学做研究,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叫比较政治研究。拿中国和俄罗斯、越南比较研究,实际上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

我年轻的时候,以为西方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它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可以把它们的东西照搬到中国来。那时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多数不这么想了。因为国情、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历史传承也不一样,特别在社会制度这方面,很难直接借鉴学习。但比较研究仍是重要的。

所谓照镜子,就是从他国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来看自己,来理解中国的问题。以世界为方法,以中国为目的,通过对它的观察、研究、思考、启发来理解中国。这就好比照镜子,你看的是镜子,但观察的是你自己。这个是我们做比较研究最主要的价值。

为什么说俄罗斯和越南是我们的镜子?这和中国的近代史密切相关。

我是2019年冬至那天到的莫斯科。70年前的同一天,毛主席经过了将近两个礼拜的颠簸,从中国坐火车抵达莫斯科。那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出国,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争取苏联的援助,和斯大林进行谈判。

毛主席访问苏联 资料图/人民网

他到莫斯科的那天是零下35度,据陪同的汪东兴的记载,那天大雪过膝。毛主席很兴奋,在雪地里踩雪——他是南方人,在北方也呆了多年,他写的《沁园春·雪》也是传世之作,很精彩;但即使这样,毛主席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雪,所以他特兴奋地在雪地里踩雪,鞋湿了都叫不回来。有人说主席你鞋湿了,毛主席说“我换双鞋继续踩”。

毛主席当年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就是在苏联影响下发动起来的,俄罗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面镜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苏联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动了一场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还有一个外溢效应——当时列宁宣布,主动废除沙俄跟中国订立的各种不平等条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积贫积弱,时任政府丧权辱国。我们这个国家一步一步从鼎盛辉煌的中央帝国,逐渐变成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羞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人炮舰外交,欺负中国人,每一次冲突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结束。你可以想象,当中国人听说列宁是个革命家,他居然主动废除和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这对中国得有多大影响。

这极大地鼓舞了贫弱中的中国,特别是中国当时的仁人志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以大家都知道,一直到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向俄国去寻求真理,认为苏联就是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华民族的命运由此改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先在上海后到嘉兴的西南湖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但它又参加了一个更大的政治组织,那就是列宁建立的共产国际,也称之为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直到共产国际解散,一直接受共产国际、接受苏联的领导。而且中国共产党本身也是共产国际的代表,是在他们的支持帮助下成立的。

维经斯基(一译维辛斯基,中文名字吴廷康)是第一个到中国寻找进步知识分子以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人。他先到了北大,当时北大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是在李大钊的组织下成立的。中共早期的领导人,如张太雷、张国焘,他们都是李大钊的学生。李大钊向维经斯基推荐了陈独秀。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共产国际派来了代表。

张太雷陪同维经斯基会见李大钊、陈独秀 资料图/网络

我们始终把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个参照物,向苏联学习。我们说,俄罗斯是中国的一面镜子。首先,我们是仿照苏联发动中国革命,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

当时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向世界求真理都碰壁,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孙中山。孙中山革命几十年,发动了10次非常著名的起义,其中包括广州黄花岗起义。他希望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理论,受西方的帮助,但后来他发现所有西方列强都想要瓜分中国,试图利用革命者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辛亥革命后中国很快就四分五裂了,实际背后是不同的帝国主义。唯独苏联帮助中国,平等待我之民族。孙中山的临终遗嘱是“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而当时世界上唯一平等待中国的就是苏联。后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被称为新三民主义,都是在苏联身上去寻找真理、寻找未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经过百年奋斗,中国终于独立了。新中国怎么去建设呢?毛主席那时都没出过国,他第一次出国就去苏联。当时政策叫“一边倒”,一切都学苏联,我们包括大学、社科院在内的各种制度,都是学苏联的。1949年后,全盘苏化。苏联援助中国152个项目,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启动的。

后来又有一次学习苏联,这一次情况就变了。苏联当时激进的改革,对我们有影响。1985年,苏共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执政。他一上台,就推行激进的改革。他首先从理论出发,写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那是他的一个智囊雅科夫列夫捉刀——翻译成中文影响非常大,人人都看,很受鼓舞。所以当时中国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也是又一次学习苏联。后来,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下,发生了东欧剧变。

此前我们到德国考察,更早前我也曾多次去匈牙利考察;当时戈尔巴乔夫所谓的“解冻”政策导致了匈牙利和波兰的政治动荡,柏林墙的倒塌就和匈牙利有关系。

匈牙利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华约的成员国。它和苏联组成所谓的华约,他们有共同的政策。匈牙利开放了和奥地利相邻的边界后,大批东德人去匈牙利旅游,一下就激发了东德的政治动荡,最后推倒了柏林墙,东欧集团政治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这是二战后一次重大的历史变故。

当时的中国前途怎么样呢?

我在改革开放30周年时,做过一项口述历史研究,采访了一些老同志,其中有的参加过三中全会时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理论研讨会,叫理论工作务虚会。邓小平1979年3月30号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讲稿经过整理后,发表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上,题目叫“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逻辑起点。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是和邓小平的整个理论思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讨论了当时东欧及苏联的改革。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图/人民网)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从东欧国家开始,首先是南斯拉夫,后来是波、匈,这些都是带头羊,再后来是苏联。苏联在60年代就开始进行改革了,赫鲁晓夫的改革也没有成功,后来就进入了停滞时期。这导致了后来激进的改革,也就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历史上都是有关联的,东欧及苏联的改革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做中国政策研究、中国政治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眼睛都是紧盯着苏东的,大量研究苏东。当然,研究对象也包括日本、美国及“四小龙”。

我们的改革开放还有一次重要的会议,叫巴山轮会议,这是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重要的一次会议。

1985年9月2日,“巴山”号轮船自重庆起航,至9月7日抵达武汉,用时六天。在这条船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科院、世界银行联合组织推荐包括时任世行顾问的布鲁斯——我们现在称之为“改革经济学家”——在内的几十位中外经济学家,探讨中国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刚开始的学习,就是在巴山轮会议上。由西方、特别是东欧的学者来介绍东欧改革的经验及西方人对问题的认识,推动我们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5年巴山轮会议代表合影(图/澎湃新闻)

1990年代还有一次叶利钦改革,我们称之为俄罗斯“崩溃的十年”。19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进入了一个大崩溃时期,人均寿命降了将近5岁,这在工业化以来的历史上,在非战争情况下,是没有过的。俄罗斯的经济一溃千里。

前些年我们去俄罗斯,看见俄罗斯的经济仍比较困难,这里面有部分原因出自于西方的制裁。拿汇率来讲,在克里米亚乌克兰危机之前,俄罗斯是30卢布兑一美元,当时我们去,成了60卢布兑一美元。你们知道1991、1992年苏联经济崩溃的时候,卢布汇率是多少吗?苏联解体前,官方汇率是一个卢布兑两美元;最严重时,变成一个美元兑5000卢布。如果当时你在俄罗斯有几美元,你要不是上帝,那也是上帝派来的。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巨大争议。很多人鼓吹:“别看人家苏联今天是俄罗斯这个样子,将来早晚会起来的,起来以后看你怎么办。”我当时年轻,也很敢说:“怎么办?该怎么办怎么办。不是就摘牌子、砸牌子吗,该干嘛干嘛。”

我们在社科院接待过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克伦茨是柏林墙倒后判刑最重的人。当时德国没有死刑,最高是有期徒刑,一般刑期都比较短,他被判了7年。他还跟我抱怨:“当时建柏林墙时,我还在上大学。结果现在柏林墙倒了,当年建柏林墙时有死亡、有枪杀,反正要我为那些死难的人负责。有关系吗?”他是末代总书记,即使没关系,也要惩罚他。当然,7年徒刑不都坐在牢里,晚上回监狱睡觉,白天可以在柏林活动,只不过不许出柏林。

1989年10月24日,克伦茨在东德人民议会上讲话。(图/维基百科)

当时理论界争论很多,即使俄罗斯都成那样一篇惨像了,一些人还毫无根据地断定俄罗斯的道路是正确的,还说它是充满希望的、而中国是错误的——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浦东开发都大踏步前进了。

你们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也是经历了很多思想和理论的斗争的。我们看苏联的改革历程,叶利钦的改革最彻底,最后连吃的都给改没了。中国之所以走到今天,改革开放总体上是正确的,能走出一条中国道路。

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如果俄罗斯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子,中国的压力就更大了。资本主义西化道路给俄罗斯带来了灾难,也让我们知道不能走那条死路。普京上台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趋势,只不过美国又不高兴了,说这不民主不自由。但这也不由他说,得看俄罗斯人怎么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别人身上以史为鉴,以国为鉴,这样可以受到启发,可以更加看清我们的道路,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