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重走红军路——瑷珲腾冲线四川南段考察纪行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6-10 08:38

房宁

房宁作者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导读】 关于调查研究,政治学者、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向来讲究“脚底板做学问”。 继2017年徒步考察京杭大运河之后,2021年,其团队开始了瑷珲-腾冲线的地面考察。今年4月初,其“重走红军路”,从石棉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溯流而上走到泸定桥。本文为这段路程的考察纪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房宁】

夙愿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年轻战士们,从雅安石棉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连续两日强行军150公里赶到甘孜泸定桥。红军英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在我小时就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追寻红军的足迹,重走红军路,是我的夙愿。

4月7日、8日,我们从石棉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溯流而上走到泸定桥,重走红军路,终于圆梦。

作者供图,下同

7日一早,我们从安顺场“红军渡”出发,沿大渡河右岸徒步30公里到达王岗坪。这段路线现在是大渡河右岸的县道,自然当年红军走的肯定不是这样的公路。

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石棉县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但当时只搞到三条渡船,每船最多能乘30来人。红军有两万多人马要渡河,靠这三条船至少要一个月,这显然是不行的。红军当即决定快速奔袭上游150公里以外的泸定桥,大部队从那里渡河。

27日红军一部沿右岸急行军30多公里到达今天的王岗坪一带。当晚得到情报,川军刘文辉部正在发兵前往泸定封堵。红军总部命令先锋部队以最快速度赶往泸定桥。28日晨,红军出发昼夜行军近120公里,于29日早晨赶到了泸定桥头。29日下午四时红军从泸定桥西侧发动攻击,22名红军战士从铁索上攀爬过桥,夺取了泸定桥。

这些年,我们走南闯北满世界地搞调查研究。关于调查研究,我们讲究“脚底板做学问”,也就是注重地面考察、现场考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大地之书、社会之书、人性之书。2017年春季,我们沿京杭大运河徒步考察后,去大渡河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考察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

2021年我们开始了瑷珲腾冲线的地面考察。今年考察计划的重点,就是沿当年红军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线路做一次徒步考察,命名为“重走红军路”。

我们徒步的行程分为两天,第一天从安顺场到王岗坪,住宿在大岗山发电集团的营地。第二天一早,从大岗山电站附近乘快艇从大渡河上溯流而上到得妥镇的海螺沟大桥附近上岸。

2022年“9.5泸定大地震”完全毁坏了从王岗坪到得妥镇的沿河公路,这段约30公里的陆路已经无法通行了,我们只得改走水路。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两岸陡峭的山上因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连绵不断。有的地方一整座山从山顶到山脚完全垮下来,倒了半座山,那场面十分骇人,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我们看到一辆红色的载重大卡车停在半山路上,车的前面和后面的道路都被冲断了,而这辆卡车正好停在了一段几十米长的没有被冲毁的路上,地震发生时如果这辆车快几秒或慢几秒就没有了。这辆大卡车的司机实在是太幸运了。

不过去年9月5号那天,有许多司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时一些行驶在路上的车辆被滑坡的山体掩埋或被冲进湍急的河流里。我们乘船上行时还曾看见河岸附近浅处的河水里露出的汽车残骸。

我们在大渡河上乘快艇走了20余公里,到达得妥镇附近。然后沿大渡河右岸的公路徒步北行43公里,最终达到泸定县城中部的泸定桥。

那天傍晚,我们一步一步走到泸定桥头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动。一路看山看水,一路追寻红军足迹,追思红军壮举,心向往之,我们走过的是向红军英雄的致敬之路。

一路桔香到王岗

我们离开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向北出发。我们第一天的行走路线和距离,与当年红军奔袭泸定桥的先锋团相似。这段道路相对好走,30公里海拔就上升了百十米。红军奔袭泸定桥的第一天也只走了30多公里,第一天宿营大致就在王岗坪至磨西一带。

红军当天接到了刘文辉部准备派兵防守泸定的情报,于是立即决定强行军昼夜兼程赶往泸定桥。结果红军先锋团连续行军24小时,行程120公里,到达泸定桥。按今天的说法,这可一个超级越野呀!而且不要忘了,当年红军走的是崎岖山路啊!红军的装备、补给是十分简陋和窘迫的。我们今天走在与当年红军路大致的路线上,走的是有许多取直的公路。遥想红军当年,“钢铁汉”的称号可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从安顺场到王岗坪的河谷地带还算比较宽阔,两岸大约有一、两百米的河滩地。汉源和石棉的河谷地带遍植当地特产黄果柑。黄果柑是当地特产,据说只生长在这两县大渡河的河谷里。

黄果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桔种。黄果柑有两绝:花果同枝,果实熟后花方谢;熟果过冬,春花开时摘秋果。不知道中国乃至世界上还有没有这样的水果,真是很神奇。我们走在路上,道路两边遍植黄果柑。四月正是桔树开花时节,白色的桔花开满枝头,芬芳扑鼻。春天里,整个大渡河谷弥散着浓郁的桔香。我们就这样一路闻着醉人的桔香走到了王岗坪。

非常神奇的是,盛开白色花朵的桔树上居然挂了满黄橙橙的桔子。黄果柑饱满鲜亮,煞是诱人。这果子可是去年秋天就结下了,在树枝上挂了整整一个冬天,来年春天桔树开花时才到了采果的时候。

我年轻时插过队,在果园里干过活儿,我知道树熟的水果是最好吃的。但城里人一般是吃不到树熟水果的,达到树熟水果就无法储存和运输了。像苹果、桃子、梨这类水果到七、八分熟就要采摘了。消费者吃到的水果大多是在储存时“后熟”的。但在树上挂了一个冬天的黄果柑春天才摘,那可是彻彻底底的树熟了。

走在路上,有时路边枝头上果子都探到了眼前。剥开桔皮就闻到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酸甜适口。平时我不大吃水果,但黄果柑吃了还想吃。路上遇到在果园采摘的老姐姐,她们会非常热情地喊我们吃果子。我们说已经吃过了,她们会说再吃几个!我们开心得不得了。我们打趣,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路上要有这黄果柑就好了。

黄果柑,作为一种当地特色水果,得到了汉源、石棉两县的大力推广。这是这两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也列入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工作范畴。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乡村振兴支持项目,就是黄果柑的加工厂。

现在大渡河谷地带是雅安市和甘孜州扶贫、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这一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山高谷深、气候寒冷,土地狭小。我一边走一边观察沿途的村庄,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农民更老了。

2017年我们徒步京杭大运河,一路上我们就关注过农民、农村的老化问题。现在六年过去了,这次在大渡河沿途看到的农民更老了。当年我们观察大运河沿线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基本上在60岁以上,现在看到的基本是在70岁上下。

大渡河沿线的村庄地处山地,河岸平坦些的地方都种满了黄果柑,山坡上甚至很陡的山上,有不少开垦出来的小片玉米地。我看到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妇,站在半山腰上接近70度的陡坡上,用小镐头刨坑,点种苞谷。从下面看上去,那对老夫妇身子几乎是平贴在山崖上,仿佛挂在那里。我心想他们怎么能站得住脚呀?!

如此老化的农村和农民,真是中国“三农”事业的大问题。特别是像大渡河谷地带的农村农业,受到地域、气候、土地等多种不利自然条件的严苛限制,实在是困难。像黄果柑品质优良并具有反季节性优质特色水果居然也卖不出好价钱——。地头收购价格每斤仅仅一两块钱。当地农民在山坡以及一些零散土地上种植的苞谷和蔬菜主要是供自用的。

第二天,我们从得妥去泸定就进入了甘孜州的地界。

这里与第一天的石棉相比,山脚路旁的黄果柑基本上看不见了,看来黄果柑真的是只能生长在汉源、石棉两地。沿大渡河谷向上游走,山更高,坡更陡,土地更狭小。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很差。

泸定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只有55000亩左右,乡村人口约5800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粮食生产以种植苞谷为主,粮食总产量好年景可达12500吨左右,单产很低不足500斤,可见土地贫瘠,耕种条件差。

本地粮食的人均产量,乡村人均400多斤,如果加上城镇人口,人均就不足300斤了。本地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基本上是乡村人口自产自销。在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下,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只能出外打工,乡村只能留下老幼病残。

我们路上走访了一个农户,户主人是个中年人,这在乡村中相当罕见。他说以前也在外面打工,近来经济不景气,不得不回家来在公路旁开个小店。他夫妇二人只有一亩承包地,有一搭没一搭地种着,收入主要靠路边小店。

大渡河谷地带的三农问题与全国种植为主的农村地区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差,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所以整体上显得更加落后。

我国的所谓“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生产商品率低,而传统农民、老化农民居住在农村,又是农业生产商品率低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怪圈,一个死结。

这一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2017年走读京杭大运河,那里是中国以种植业为主的、“18亿亩红线”的农村。因是种粮食的耕地不能改变用途,就使得农业升级变得更为困难。这次重走红军路,看到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更使我相信,我国农业的未来,乡村振兴的路径,首先在于结束传统农业,而结束传统农业就要“清空”农村,要让传统农民、老化的农民离开土地。只有这样,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主体才能进入农业和农村,才能改造传统的“三农”。

当然,这样做并不容易。现在的问题也许是行动或是等待。如果现在有所行动,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发展就会快些,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现在不行动,那就意味着要让时间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在乡农民是最后的一代传统农民,他们正在老去。当“最后的农民”消失在数千年来耕作繁衍的土地上后,人们才会知道未来的“新三农”是个什么样子。也许这一天的到来并不十分久远了。

大渡河上新一代

1935年,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在大渡河畔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年红军战士奋斗、牺牲,为的是我们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如今80多年过去了,大渡河水依然翻着浪花、湍流奔涌,但它已经变成了一条金河银河,变成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如今,大渡河上还成长起了新一代的建设者。

大渡河谷山高、谷深、水急,这正是水力发电的宝地。

上天赐予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中华大地上的水能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而且是一骑绝尘。

中国的水能集中于中国大陆三大台阶中第一台阶到第二台阶的“阶梯”地带,这就是横断山系。横断山系中的流淌着三条大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河正好与“瑷珲—腾冲线”映带左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上中游河段所蕴藏的水能,占到了中国全国水能资源一半以上。

以大渡河来说,大渡河干流河道1062公里,总流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这里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250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500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为473亿立方米,与黄河相当。更为重要的是,大渡河谷地带山高谷深。这在当年对于强渡安顺场、飞夺泸定桥的红军来说是千难万险,但对于水力发电则是得天独厚。

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丰沛的水量,这可是天赐的水电宝库。大渡河全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高达3459万千瓦。大渡河干流的双江口至铜街子不到600公里的河段,天然落差竟达1827米,水能蕴藏量1748万千瓦,占全流域水能蕴藏量的50%以上。

我们重走红军路的第一天,从石棉安顺场步行到达王岗坪,当天就住宿在地处王岗坪的大渡河集团大岗山发电厂的营区。

大岗山发电厂是大渡河集团目前的主力电厂之一。大岗山电厂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10米,坝宽仅100多米,装机总容量260万千瓦。大岗山大坝是世界上抗震标准最高的混凝土拱形坝。大岗山电厂自2015年投产发电以来,累计输送电量720亿千瓦时,相当于2200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如今大渡河正在展开全流域的水能开发。2020年大渡河干流规划形成了3库28座梯级水电站的开发方案。流域总装机约270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约为116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相当于节约3526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9238万吨。目前,大渡河干流已经建成14座水电站,投产装机约1744万千瓦,年均发电量757千瓦时。

大渡河水能开发还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大岗山发电厂来说,从2005年开始建设,2015年发电投产以来,大岗山公司累计缴纳各种税费共计35.25亿元,其中向所在的雅安市累计缴纳各种税费26.35亿万,向甘孜藏族自治州累计缴纳各种税费8.9亿元。同时,大岗山公司通过工程、物业、交通保障等多种途径为王岗坪地区提供了80多个正式工作岗位和另外提供了400多个临时性就业机会,造福了当地民众。

大渡河水电人背井离乡,常年工作、居住在大渡河谷的高海拔、湿寒地区,工作环境相当艰苦。但他们用自己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为我们国家和亿万人民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送去了动力、送去了光明,冬季送来温暖、夏季送来清凉。他们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功臣,他们每个都有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人生!他们堪称英勇无畏的红军的后来人!

2022年9月5日泸定大地震破坏了从王岗坪到得妥的公路,大岗山发电公司距离震中不远,受到了地震影响。大岗山附近也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道路崩坏。

然而就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大岗山员工中瞬间涌现出了新的时代英雄。

去年9月5日中午,地震突发。当时,大岗山电厂值守员徐博海正在地面厂房工作。地震发生,山摇地动,徐博海被震波甩到了墙上。他从地上爬起来,立即不顾一切地冲向地下的中控室,因为那里是整个电厂的心脏。

在余震的剧烈晃动中,徐博海以最快的速度跑进了中控室的应急指挥室,他马上抓起电话,向上级报告:“我是大岗山徐博海,我们这里发生地震,刚刚电站重合闸正常启动,目前设备正常运行。”上级调度员询问:“后面可能还有余震,你们那边是否需要先撤离?”徐博海回答:“不需要。只要我还在,就一定能接起电话,如果后续电话无人接听了,那么应急指挥中心和我就都不存在了。”

那天在大岗山,我见到了徐博海。他个子不高,表面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然而,当地动山摇的地震袭来,他本能的反应是冲向工作岗位。他风淡云轻的一句话,反映出他誓死坚守工作岗位的决心和勇气。这真是英雄气概啊!

我们通过地震发生时的现场录像看到,当时不止徐博海,多个录像记录下许多年轻职工,从地面、从食堂、从其他工作场所,拼命地向地下厂房奔跑,没有人犹豫,没有人畏缩,他们真是好样的!

看着他们在黑黝黝的隧道里奔跑,我的眼睛里含满了泪水。我在想,当年不畏生死、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不就是这样的英雄气概吗?!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解放,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他们若在天有灵,他们一定会为今天的徐博海们感到骄傲和宽慰。

革命自有后来人,当年红军的鲜血没有白流,红军的热血依然在当代有志青年的心中流淌,中华民族的勇气和骄傲自有后来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