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员|上市银行积极应对关税战风险;四部门联合推进跨境支付升级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1 16:59


【四部门联合推进CIPS功能升级与全球网络覆盖】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四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将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并持续扩大其网络覆盖范围。此外,方案还涵盖了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以及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等多项措施。这些举措旨在更好地支持“走出去”企业,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美国关税战影响对外贸易链,沿海中小银行密集出台措施应对】

在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多家中小银行表示影响有限且整体可控。银行已对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和调研,并制定相应举措。尽管关税政策对区域内企业影响深远,但银行服务的中小微企业较多,外贸相关客户占比不高,影响相对有限。

【上市银行积极应对关税战风险】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回应了关税战对其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银行表示,已充分认识到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的压力,但短期风险可控,未来存在机遇。为应对关税战,银行正在内部梳理应对举措,并将控风险关口前移,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内需信贷投放和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等措施,有效应对外部挑战。同时,银行也将加强对客户的走访跟进及贷后管理,做好紧急预案,实时调整信贷准入和退出标准,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关税争夺进一步升级,相信会有对应的产业或金融政策来做支援。

【3月理财规模季节性回落1.1万亿,4月有望超额修复】

中信证券研究测算显示,2025年3月末银行理财规模降至29.10万亿元,环比下降1.1万亿元,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其中,现金理财、纯固收产品和含权的固收+产品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如此,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修复,理财收益率有所回暖,破净风险降低。预计4月理财规模将恢复增长,全年规模有望突破32.5万亿元,固收+产品可能成为各大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重点。

【“存3年不如存2年”:负债端压力倒逼存款定价逻辑生变】

近期,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下调了中长期存款利率,导致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以及预期未来利率将继续下行等因素所致。为了应对净息差收窄的挑战,多家银行正从负债和资产两端发力,力求将净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税期叠加债发高峰,央行净投放缓释资金面】

税期临近,政府债增发,市场资金面承压。大行融出规模缩减至2.96万亿,存单净融资转负,但非银流动性相对充裕。央行今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1330亿元,资金价格小幅上行,整体维持平稳。Wind数据显示,上周存单发行规模7099.5亿,净融资额为-31.8亿。国有行融出规模下降至2.84万亿,银行负债端边际收紧。在央行加大净投放下,市场流动性自发式平衡。本周存单到期规模上行至7906.4亿,央行净投放对资金面略有缓释。分析师认为,存单收益率或维持区间震荡,资金面在月底前大概率平稳。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案例】

财政部近日通报了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云南、青海等地,总金额高达44.65亿元。这些案例包括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隐性债务化解不实、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等行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吉林省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

财政部强调,对隐性债务问题将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并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此次通报旨在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稳健发布】

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度报告发布,整体业务经营保持稳健。该行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升级三大业务经营策略,并深化数字化转型。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09亿元,实现净利润140.96亿元。资产总额、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均有所增长,存款成本持续优化。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贷款、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升级。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资金同业业务顺应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战略,通过“投资交易+客户业务”双轮驱动,提升市场竞争力。

【杭州银行定增股份解禁,大股东承诺长期持股】

杭州银行2020年非公开发行的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4月23日解禁,涉及第一大股东杭州财开集团与第二大股东红狮集团合计持有的5.04亿股股份。尽管股份即将解除限售,但两大股东均已承诺长期持股,预计杭州银行股权结构将保持稳定。杭州财开集团主动延长锁定期,彰显对杭州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红狮集团作为重要战略股东,预计将延续长期持股策略。杭州银行业绩表现稳健,近日发布《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年度现金分红同比增长25%,充分彰显公司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坚定承诺。

【银行被要求审慎宣传单一大模型使用情况】

近日,有关部门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在宣传上审慎对待单一大模型的使用情况,强调自主、自研的重要性。考虑到数据安全等因素,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对单一大模型的使用情况鲜有详细介绍。据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已收到内部通知,要求不得过度宣传。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尽管多家银行高管谈及金融科技和大模型对效率的提升,但明确提及单一大模型的应用情况非常少见。然而,各家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的投入仍在加大,2024年国有六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已超过1250亿元。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出炉】

2025年,财政部计划发行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招标定于4月24日,较去年提前约3周。今年国债净融资速度较快,截至目前已实现净融资1.97万亿元,超过全年40%的额度。国债共分21期发行,其中首发6期、续发15期,首发特别国债包括2只20年期、3只30年期和1只50年期。业内人士指出,特别国债发行前置并不意外,考虑到外需回落,三季度或有增量财政政策出台的可能。


责任编辑:王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