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单一婴配粉,乳企竞逐全生命周期营养新战场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4 17:12

在2025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举办期间,奶粉行业的新风向成为热议焦点。近年来,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传统婴幼儿奶粉品类竞争白热化,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均整体呈下滑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聚焦家庭营养健康的全生命周期产品需求稳定增长。

在此背景下,观察者网于FBIF展会期间对话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探寻飞鹤如何把握这一行业趋势,构建起覆盖家庭全生命周期的营养产品体系。事实上,不仅是飞鹤,伊利、贝因美、佳贝艾特等一众头部婴幼儿奶粉品牌或早或晚地打破业务边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生命周期营养产品市场。

从单一婴幼儿奶粉赛道向涵盖孕产妇、儿童、中老年等全年龄段营养产品矩阵进击,一场以消费者全生命周期营养需求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为奶粉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博士与观察者网对话图片来自FBIF

打破业务边界,塑造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中国新生儿出生率放缓,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高发,应对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飞鹤也逐步将服务链条向两端延伸,前端介入孕前营养指导,后端拓展学龄儿童及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

早在2014年,飞鹤就迈出向全生命周期转型的第一步推出了孕产妇奶粉,开始将业务从婴幼儿配方奶粉向其他人群的奶粉产品延伸,并于2021年10月,成立了专注成人营养的飞鹤爱本品牌。

此后,飞鹤在全生命周期产品上持续发力,推出了多款新品。2022年,推出星蕴孕产妇奶粉。同年,飞鹤爱本推出牛初乳配方粉,并通过了低GI食品检测,满足中老年人群的膳食和营养补充需求,进一步完善了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

一段时间探索之后,2023年12月14日,飞鹤在伙伴大会上表示,未来将以脑发育战略和全生命周期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

蒋士龙表示,众所周知,飞鹤是国内甚至全球婴幼儿奶粉销售额第一的企业,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不局限于婴幼儿,而是从婴幼儿扩展到儿童、青年、成年以及中老年人群全年龄段的产品布局,帮助国人主动健康。

而能够布局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品,原辅料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应用是重要抓手。据蒋士龙介绍,在乳蛋白研究方面,飞鹤发布了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技术,实现了各类优质活性乳蛋白原料的精准提取和功能激活,推动乳蛋白原料生产的自主国产化,为飞鹤打造满足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功能营养产品,加大在大健康领域的拓展和布局奠定了基础。

行业竞速,差异化布局全生命周期产品

除飞鹤外,国内主流乳企也纷纷突破婴幼儿奶粉的传统业务边界,在"全生命周期"赛道展开差异化竞逐。

在FBIF论坛现场,伊利集团成人营养品的品牌总监张晓阳表示,伊利成人奶粉赛道已经成长为伊利整个乳制品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过去10年里保持着非常稳健的增长。

张晓阳提到,为了解决非常多老人乳糖不耐的问题,伊利在去年创新性地通过双酶解的技术实现了在奶粉里做到0乳糖;今年3月1日,伊利集团与中医药356年老字号同仁堂集团正式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并亮相了多款“药食同源”的共创新品。未来,伊利还会在特医以及营养保健品市场做更多的探索。

与伊利不同的是,飞鹤将重点放在功能性上。蒋士龙对观察者网表示,飞鹤要跳出奶粉的圈子,做功能营养品。它的形态可能像奶粉,但身份绝不是奶粉。去年两会的时候,董事长冷友斌作为人大代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功能食品的提案,也得到了卫健委的积极回应,到现在黑龙江省卫健委已经形成了试点各种方案,基本上切入口就是以药食同源的食材通过数字标签的方式把功能体现出来。

另一婴幼儿奶粉巨头贝因美在推出儿童粉、成人粉、母婴用品、宠物食品等新品类之后,继续加码益生菌赛道。贝因美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谢宏在产品发布会上表示,贝因美进入益生菌赛道,是因为这是现代人基础健康的保障,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君乐宝凭借其全产业链优势,重点打造儿童功能性奶粉矩阵,其明星产品"小小鲁班"系列添加磷脂酰丝氨酸等益智成分,并联合中国营养学会开展临床验证;雅士利依托医疗渠道资源,专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其无乳糖配方产品已在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应用;外资品牌方面,惠氏发挥跨国研发优势,其孕产妇营养品线引入欧洲"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理念。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差异化布局折射出行业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基于各自核心优势的战略卡位,在拓宽产业边界的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乳业正在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基于科技创新的价值竞争新阶段。

转型深水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什么原先主攻婴幼儿奶粉的企业纷纷转型?

或许可以从这一组数据中发现端倪。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出生率从2020年的8.52%连续下降至2024年的4.98%;出生人口数从2020年的1200万下降至2024年的650万。

此外,据共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及预测,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持续下降,规模由2021年超1700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超1400亿,未来或将持续缩减至2028年,规模不足1200亿。

企业财报或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20年以来,飞鹤的归母净利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当年的74.37亿元,下滑至35.70亿元,缩水超一半。行业龙头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与此同时,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从2020年的26402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31031万人,为成人营养品市场带来了广阔空间。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营养健康品市场规模已达2605亿元,2020-2024年五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0%,预计到2029年将正式突破3000亿元大关。

从消费端来看,财经评论员、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以及对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高要求也是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此外,国民营养计划等政策引导,也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研发难度加大首当其冲。林先平表示,不同生命阶段(如孕产妇、儿童、成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对于婴幼儿奶粉企业来说,科研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迁移到儿童和成人的营养品研发中,但需要根据不同生命阶段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市场推广难度增加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全生命周期产品涉及多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群体广泛且需求多样。此外,消费者认知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生命周期、功能性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消费者对其功效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疑虑。

蒋士龙表示,让消费者相信功能性营养品并主动选择功能性营养品确实有一些现实困难。功能性营养品仍属于日常食品,定位介于日常食品及保健品之间,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日常食品不能宣传功效。在日韩、加拿大、美国等功能性食品市场成熟的国家,食品生产企业如果可以提供包括临床试验、科学文献等之类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功能性食品的功效,那么就可以在产品的包装上进行说明以促使消费者主动选择。

因此,企业亟需构建以研发-证据-营销为闭环的全链条合规体系,确保产品从概念设计到市场推广各环节都有坚实的科学与法律支撑。

在这场马拉松式的健康消费升级战中,从婴幼儿到耄耋老人,从药食同源到生物科技,从“重营销”到“重证据”,行业正在被悄然重塑。婴幼儿奶粉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布局既是应对危机的自救之举,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卡位。或许只有深耕研发、严守法规、精准服务用户的品牌,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市场洪流中屹立潮头,赢得真正的增长与尊重。

责任编辑:夏峰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