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天好中国2025开局:加盟驱动增长难掩盈利挑战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7-03 15:58

日前,连锁咖啡品牌Tims天好中国(NASDAQ: THCH)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在行业增速放缓与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公司通过加盟扩张及降本,使得运营亏损收窄,但盈利压力仍存。

加盟业务增长,但营收与同店销售下滑

财报显示,Tims天好中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007亿元人民币(41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321亿元人民币下降9.5%。关键指标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7.8%。

具体而言,总收入主要来自公司直营门店。报告期内,该板块收入为2.548亿元人民币(35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对于这部分收入下降,Tims天好中国在财报中表示,下降主要是由于某些表现不佳的商店关闭。此外,报告期内,直营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6.5%。订单数量同比下降14%,以及客单价同比微降1.9%。

相比自营门店的不尽如人意的业绩表现,其加盟门店的业绩还算可圈可点。报告期内,加盟门店数量从去年同期的302家增加到今年一季度末的455家。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门店数则为1024家,特许经营门店占比达44.4%。相关业务的扩张驱动Tims业务从去年同期的358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8.6%至4600万元人民币。

尽管规模扩张势头强劲,Tims天好中国的盈利压力却未缓解。一季度,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调整后EBITDA亏损收窄至-2930万元,虽较上年同期改善44%,但运营亏损仍达8500万元。

截图自Tims2025年一季度财报

降本增效与差异化竞争并举,盈利挑战待解

为了推动盈利增长,Tims天好中国也作了很多尝试。

从财报看,首先是全面降本。具体来看,报告期内,直营门店的成本和费用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19.0%。其中,食品和包装成本下降了24.6%,租金及物业管理费降低了12.9%,工资和员工福利费用同比下降23.3%,其他运营费用减少了25.6%,营销费用也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11.8%。成本端的优化直接推动亏损收窄,为后续战略布局释放资金空间。

其次,关闭经营不佳的直营门店,积极拓展加盟业务。自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Tims天好中国一直以直营店为主,同时在2023年9月前,通过与良品铺子、中石化易捷、21世纪不动产等企业合作,以KA加盟及城市加盟的方式开设了部分加盟店。到2023年9月才宣布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放单体加盟,加盟店型为另一小店模式,即Tims Go(捷枫店)。

2024年5月,Tims天好中国进一步扩大加盟范围,正式向全国(特殊区域除外)开放单店加盟,同时提供了更多店型选择,并降低了加盟门槛,最低加盟费用为40万元。

再次,以“咖啡+暖食”为核心构建差异化壁垒。报告期内,Tims天好中国推出25款新品,包括“轻体贝果堡午餐盒”系列(含8种贝果堡、5种小食、11种饮品组合),满足健身控卡与职场轻食需求,推动午餐时段销售增长。

尽管采取多项举措,Tims仍面临结构性挑战。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向观察者网表示,Tims的问题不在于成本,而是存在商业模式和产品的结构性问题。在他看来,Tims的大店模式推高了成本,但销售的餐食类产品不是刚需,消费频次较低,在消费下行周期,餐食带来的营收无法覆盖为之增加的开支。相比降本,Tims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系列真正有竞争力的咖啡产品和餐食,以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内咖啡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加速分化:星巴克中国近期启动25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试图巩固其高端市场的领导地位;瑞幸咖啡依托超两万家门店的规模效应,已在平价市场建立起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幸运咖则以6000+门店的体量持续渗透下沉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茶饮品牌古茗通过7600家门店的现制咖啡业务,已悄然跻身行业前五,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这一背景下,Tims天好中国的市场定位显得尤为尴尬。其商业模式和产品组合既缺乏星巴克的高端品牌溢价能力,又难以匹敌瑞幸、幸运咖的极致性价比优势。这种"两头不靠"的困境,最终导致品牌陷入"品质定位"与"价格敏感"的夹缝中。

为突破这一困局,Tims天好中国正在调整扩张策略:一方面计划今年新增200家以上门店,重点在高线城市加密布局;另一方面深化特殊渠道拓展,本季度已在青岛胶东、兰州中川等机场新增7家特渠加盟店,试图通过高流量场景提升单店效益。然而,这些举措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其商业模式的结构性矛盾,仍有待市场检验。

责任编辑:夏峰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