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调法定婚龄的建议应被舆论严肃对待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2-26 18:26

关心

关心作者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的话题近日冲上热搜,一些网友对此有抵触情绪,当成“砖家”言论加以调侃。其实,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在其关于人口数量预测与政策建议中的一条,其出发点和政策建议都是严肃的,也应该被舆论严肃对待。

首先要澄清的是,法定婚龄的本质不是生育时钟,而是公民权利尺度的丈量。“法定结婚年龄”不是“必须结婚”,也不是“最佳婚龄”,而是判定结婚合法性的最低年龄。我国《民法典》结婚章节的第一条就是规定,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所以,并不存在对恐婚年轻人群体施加压力的因素。

其次,根据学者对193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定结婚年龄的统计,采用男性18岁标准的有130个,占69.5%;采用女性18岁标准的有121个,占65.4%。我国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结婚年龄,相比之下确实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实际上,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婚龄是男20岁、女18岁,而1980年修改婚姻法提高至男22岁、女20岁,是计划生育限制人口数量时代的结果,放在2025年的中国有一点显得不合时宜了。

中国人的实际结婚年龄近年来一直在延后,下调法定婚龄并不影响实际生活。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从2020年以后,全国无确切统一的平均初婚年龄数据,但多地民政部门公布的2022年度婚姻大数据显示,各地初婚平均年龄基本接近30岁。

法定婚龄下调至18岁的性质,在于将婚姻自主权完整交还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与其说是下调,不如说是“放宽”,给予成年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更多的选择自由。正如有媒体评论所言,真正影响人们婚育选择的,归根到底是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美好生活的不同构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唐晓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