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今天在北京开的这个会,尤其值得美国掂量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13 17:38

关心

关心作者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在日内瓦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的第二天,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总统亲临,把会议的规格提升了一个层级。这一届中拉论坛是在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背景下召开的,之前外界不会想到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突破,部长级论坛因元首来访得到了提升,结合这几点,体会一下本届论坛的特殊意义。

5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在拉美的战略布局早已超越贸易,展现深远考量。为确保粮食安全与供应链稳定,中国在拉美投资了充足的基础设施。巴西桑托斯港作为南美最大港口,是中国农业进口关键节点。中粮集团正建设其海外最大出口终端,出口能力将涵盖大豆、玉米等。中企在帕拉纳瓜港、秘鲁的深水港也有布局,加速亚洲—拉美贸易。这些项目是对美国农业的战略替代,是贸易战中“未雨绸缪”的体现。中国在日内瓦展现谈判诚意,又通过中拉论坛加速南方合作,在贸易战中的“两手准备”清晰可见。

此次三位拉美领导人到访,为中拉合作注入了新的政治动能。巴西总统卢拉抨击特朗普关税“令人无法接受”,赞扬中国为全球南方“典范”,强调中巴关系潜力无限,双方共建“命运共同体”。中巴签署农产品、基础设施等新协议,标志巴西借助中国转型大宗商品经济的最新一步。巴西学者分析,卢拉视中国为贸易盟友与抗衡美国的地缘政治力量。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访华,宣布将加入“一带一路”,强调不应“单看美国”。

《北京宣言》与行动计划将巩固中拉合作,巴西新闻网站“Brasil 247”预测其将取代“华盛顿共识”,成为拉美经济外交新指南。“华盛顿共识”自1989年提出以来,代表了以美国为主导的IMF和世界银行推行的自由市场政策,包括私有化、去监管和财政紧缩。这些政策在拉美往往导致经济依附、社会不平等及发展受限。过去数十年,IMF的结构调整计划常迫使拉美国家削减公共开支、开放市场,换取投资,却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与“华盛顿共识”的单向输出不同,《北京宣言》强调平等合作、尊重主权,契合中国倡导的“南南合作”与多极化世界愿景。中国在拉美的经济足迹为《北京宣言》的可信度提供了支撑。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5190亿美元,约为十年前中拉论坛成立前的两倍。

总而言之,不仅中国,拉美国家等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重大议程设置,已经越来越多地不把美国考虑在内,甚至主动地“去美国化”,推动没有美国参与的双边和多边合作,美国已经从一个建设性的符号,变成一个破坏性的符号。除美国以外的世界,正在共同努力把它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这个历史性的进程已经启动,并积蓄了巨大的能量和惯性。即使美国的态度有所转变,或者有一些权宜之计,也很难再取信于世界。就算钉子拔出来,洞也会在。换句话说,美国的重要性因为美国不负责任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及其力量的有限性,在综合作用下不断下降,一个新世界正呼之欲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