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小米玄戒O1需要舆论善意的呵护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5-20 16:49

关心

关心作者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在小米SU7爆燃事故后,正如雷军所说,小米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日前,随着小米自主研发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问世,舆情又有了引爆的苗头,这本是中国突破硬核科技的喜讯,但国内质疑的声浪却让人意外。

从高速车祸到碳纤维机盖误导营销,确实一再打击了小米汽车的形象,也印证了过度营销迟早会遭到舆论反噬的道理。“智驾”改名“辅助驾驶”,就是一场宣传纠偏行动,是新能源车企的集体改口。碳纤维机盖争议同样也是源于小米对散热功能的误导宣传。对企业的考验,并不终止于产品发布上市后,在销售宣传中,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公众都会不断提出要求,需要企业直面问题,持续改正和改进。

小米今天已经是一家足够强大、有韧性的公司,能够经受舆论风浪,容得下不同意见。不过,对于其自研芯片玄戒O1的发布,还是应该说几句公道话。电动车和智能手机这样的产业,在中国已经长出了许多参天大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尤其在世界第一梯队,我们仍只有少数需要呵护的苗子。能利用自研芯片打造紧密生态系统的电动车、智能手机品牌,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数。此前OPPO 自研芯片子公司哲库的解散,证明了这条成长之路有多艰难。

毋庸讳言,由于中国自研SoC的“带头大哥”在先进制程上被某些国家卡住了,令人扼腕,这是一些负面情绪的来源,从心理上这不难理解。在芯片的事情上,大家的情绪归根到底不是冲着小米和雷军本人去的。但也要看到,“卡脖子”从来不是坏事,反而一直在加快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制程上的限制并没有影响海思麒麟在架构上保持世界第一阵营的水平,先行者百折不饶的韧性,如果确实激励和鞭策了更多的后来者“知耻后勇”赶上来,不也是令人快慰的佳话吗?

有希望的苗子需要善意的呵护。玄戒O1的问世,是国内产业发展、研发人才积累的结果。海思之外,展锐、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乃至联想等都搞起了自研高性能SoC,说明百花齐放的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这是中国制造不断上演的场面,令人生出熟悉的喜悦。作为小米第一款旗舰芯片,依赖公版架构和境外代工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符合国内产业条件,这不该是苛责的地方。

2025年对中国来说并不寻常,任凭外面惊涛骇浪的阻挠,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杭州六小龙”各显神通,近期中国军工也上演了价值重估,大家对中国高科技发展的信心一次次被提振。现在,如果实际产品不出意外,小米也将跻身全球少数能研发设计最先进手机SoC的品牌之列,这是英特尔、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巨头都没做到的,是一件有极高门槛、有技术壁垒的壮举,是可以毫无愧色、大大方方承认的。包括DeepSeek在内的中国式创新,并不是在固步自封中完成的,而是一次次站在世界先进技术的肩膀上,在开放、交流与竞争中破茧而出,中国的“DeepSeek时刻”在2025年还在延续,也将继续延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郭涵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