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练:下一个十年,互联网产业的泡沫会碎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5-15 08:50

简练

简练作者

百一企研共同创始人

【在上一篇访谈中,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简练解释了对美国资本市场中的“大慢牛”概念,本篇继续针对近两年大热的互联网概念进行分析,今天的经济新常态之下,中国互联网产业将如何前行?观察者网专访《资本的真相》一书作者简练,本文为访谈第二篇。】

观察者网:近年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等一系列概念红遍全国,随之引发的投资热潮也非常迅猛,但似乎在您的新作《资本的真相》中,对这一现象并非持乐观态度,为什么?

简练:主要因为如下原因:

如果没有更长远的技术投资和创新,“小货车互联网”创新难以支撑一国长期的技术发展。

我们肯定要承认,2008年以来互联网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个是2C的电子商务,主要从2008年发展,从当当到淘宝到京东到天猫,根本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一个是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融合了之前的社交互联网,从2011年开始爆发。中国这个国家有一个好处,人口很多,是发展互联网最得天独厚的国家。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中国互联网这种爆炸式发展主要吃的是(同质语言)超大人群的红利,可以在短短的几年内成长的非常快。但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后继的技术不断收升级,这是有天花板的。这种天花板主要表现在一些高速扩张期把话说的太满的公司开始露怯,还有互联网扩张后形成的均衡格局带有更强的垄断性,而其分配(包括机遇的分配,通过市值创造的财富分配)也是很不均匀的。

观察者网:所以您认为互联网发展基于人口红利的优势?

简练:对,互联网本身就很容易在人口众多的国家爆炸式发展。

互联网本身技术门槛不一定高,更多是一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加上媒体的一些运作。这在美国表现的也很明显。有的时候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2011年,腾讯微信推出来的时候,小米也推出米聊,但小米主动放弃了米聊,为什么?因为打不过腾讯已经存在的超级用户群啊。大人群的网络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而且越常用的子领域,比如日常通讯,必然越垄断,现在中国互联网人群的前两个消费时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一个是微信,一个是QQ,都是腾讯一家的。

所以互联网本身的成功不一定会在本来技术有相当实力的国家诞生,而是会在最大人口或最大影响人口的地方诞生。人口多、竞争激烈,脑子站的快跑得快的族群,一定会玩转互联网。美国能够带动欧洲及大量其他地方人口使用它的app;欧洲就不行,欧盟一个文件要翻译成20多种语言,自己耗死自己,有牛的互联网玩意还得卖给美国人。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这种5000万-2亿人口区间的国家也不够格。就中国够格。现在印度也起来了:2012年印度的电子商务还仅限于卖机票这种清物品,现在每个领域都有对标企业,而且是印度本土人创业的。我在《资本的真相》中某章节曾提出过印度互联网肯定要起来(2013年底的判断),现在被提前印证了。

观察者网:中国语境下的互联网热是否有泡沫成分?

简练:过去几年的中国“互联网热”确实带有明显的概念炒作痕迹。

如果从2011年底开始算,中国这几年的互联网有明显的概念炒作痕迹。这种炒作源自一些特殊行业——比如证券公司的研究员的制造,和媒体快速绑定以后,再反馈进入到互联网行业本身、再进入到政府,再通过中国的地方政府这种“放大执行”的机制,层层放大。是一种金融、媒体、互联网、政府的共振。

这一波互联网热,较早的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大数据,诞生于2012年左右,最早是某券商研究员制造的,后来他在市场上靠概念不断起来,直到所长,再后来组织了“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大数据是有硬技术的。但国内说大数据有点泛滥,乃至于把统计等同于大数据,或者等同于数据“可视化”。其实大数据核心是怎么处理大数据。用各种算法提炼大数据中的信息是关键。

到2013年热点话题就转向了“互联网金融”。再后来经过李彦宏一个比较不经意的演讲,提到了“互联网思维”。2013-2014年上半年是小米比较热的时间段,“互联网思维”、“风口上的猪”就这么起来了。2013年又是中国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为主体的宏观经济开始长期下行的起始年份,这么一对比,自然社会就热捧“互联网思维”了。到2014年更收敛到P2P、O2O这些词,一直延续到2015年。全民创业热,风投估值热,一点点创意,一点点新股出让就是数千万的融资,让人不可思议。今天看来,高点大概是2014年9月阿里在美国上市的前后,那之后几天,2014年9月23日,经纬创投的张颖发了一个文章《市场从“贪婪”转向“恐惧”只在弹指之间,CEO请准备12个月的现金》。到2015年初其实市场已经有点怀疑了——包括中国的风投市场和美国风投市场和那个容纳了不少新互联网公司的资本市场。但2015年我国政府启动了“互联网+”,又延续了一段时间。但2015年开始,O2O已经大片倒闭了,P2P(但更多是线下理财)则在下半年陆续出现大案。现在已经进入慢慢下降的通道。

用“百度指数”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这个演变过程。搜“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P2P”、“O2O”,可以看到高点在2014年底到2015年初。之后是慢慢的下降。另外,2013年底到2014年一些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名义炒的特别热的事情,现在发展的趋势也证明了是炒作,比如2013年底拉上互联网的一些餐饮项目、成人用品项目等等。

观察者网:互联网创业或者转型的企业井喷式增长,如何看待?

简练:某些互联网公司或互联网思维公司过度包装,但缺乏真实技术支撑。这一轮互联网热,在某些纯互联网领域,美国的新技术比中国多,但中国一些超级App做的比美国更接地气。而且中国新的扎实科技公司在2015年崛起。

在此轮中国互联网热中,有些公司过度使用了互联网思维,实质上营销成分大于技术成分,缺乏支撑。在2015年之后逐渐显露其弱点,进入下行区间。而一些在2012-2014年间并不很显山露水,踏实肯干的企业,在2015年之后则柳暗花明,逐渐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小米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小米的核心是营销。小米起家靠的是用户界面的优化和便利,这在消费者体验上是有贡献的,同时采取低价模式迅速控制了中低端市场,在2012年把当时的中国国产中高端机器的价位封在了2000元(在此之前,魅族一些爆品如M9价格高于2000元)。但之后,由于雷军过分强调了“风口上的猪”理论,更多聚焦于营销推动的销售数量的增长。但其中过分强调红米的销售拉低了小米的定位,使得在年轻、低收入人群的短期快速增长后很难再改变自身定位。这种轨迹在回顾历史时可以看的很清楚:小米在2013年底2014年初的时候是其实际经营声望的高峰,2014年就很吃力了,后面的产品难以摆脱低价品的定位。2014年起小米开始大搞分散经营,推广投资的衍生产品,但除了价格很低的手环以外都难以形成规模,而且大部分产品都是“时髦驱动型”而非有真正核心技术的东西。投资的高峰晚于实体经营的高峰,出现在2014年底,达到400亿美元估值。2015年起,随着华为Mate 7成功树立国产机的高端样板,小米一再错失手机行业的几个关键点,如4G、2K屏、指纹识别等。小米高比不过华为,低比不过步步高的OPPO、VIVO。这是注意力分散的结果。目前小米只能希望印度等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来维持其销售规模,但这种路径不可能获得高价,提高高品质,而且中国大量手机品牌都瞄准了印度市场。

类似的情况在乐视身上也出现了。2015年6月刘姝威教授曾经从财务角度进行了怀疑。从技术角度也有疑问。乐视出身传媒公司,它的文化氛围是偏娱乐类的90后的,这样的团队能做出什么样的基于深度科技积累的创新是值得怀疑的。除了对通过子公司的财务创新式处理增大上市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乐视的处理方式使这个数字比真正的净利润大得多,而净利润本身又因为版权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而充满争议)外,2016年以来,已经越来越多人对乐视公司的资本玩法提出了探讨。“2Capital Market”、“做PPT”的说法越来越多。从参与过2012-2014年股价上涨历程的基金经历的说法来看,当时乐视的投资者是不看净利润的,只看收入。而乐视在推广电视、推广手机上,恰好可产生大现金流,收入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因此维持资本市场信心比较容易。但要继续往上推,其他品种就没那么容易了。再加上股灾后投资意愿下降,乐视的新项目融资都是高利率的理财产品融资。现在乐视创始人已经把自己的股权都抵押出去了,十分悲壮。另外从“生态”的说法来看,生态是要各个产品高度的互联,怎么个生态法,并不紧密。如果说乐视要做到一个人每天从醒来到工作到睡觉都用乐视的产品,那是韩国财阀曾经的梦想——但违反了现在这个时代各企业分工的基本趋势。所以,乐视的产品总体是跟随式而非有根本创新的,而跟随取胜的主要法宝是低价——这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来支撑。也许这解释了乐视的过去5年,也能预示着它的未来。

还有一点,那就是小米、乐视的这种打法,是不拉动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企业的。这在电视、手机上表现尤为明显。他们的乔布斯式宣讲会无不强调零部件来自美日核心企业。相比之下,华为、比亚迪这类公司是和中国本土企业(包括他们自己的核心技术部门)有机衔接的——中国无法生产或生产质量太低时则用国外,一旦自身或中国其他企业准备好则用国内。这背后是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2015年以来,华为在消费者领域站住了脚跟,而且其定位不是靠资本市场和风投市场融资,而是靠自身利润再投入,这就逼着它必须瞄准高价高利润定位。同时,华为海思积累多年的芯片设计基础,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终得以绽放。目前,华为的高端战略已经基本取胜。2014年下半年起,小米就已经不是华为的对标对手。2015年起华为的对标已经是三星乃至苹果。从格局上看,小米定位青春用户,陷于低价品形象难以自拔,苹果产品历来偏女性化,华为手机的高端产品大气,是商务人群的不二之选。

另一个在2014年之后逐渐出彩的公司是比亚迪,也来自深圳。和华为的工程师定位相比,比亚迪的文化、风格显得更低一些,属于深圳关外工程师+打工人群风格。这在2006-2010年间为其普通汽车打开大众市场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后来漫长的产品定位调整造成了障碍。当前,在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上,比亚迪重新把握了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动权,逐渐开始重视品牌的提升。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其产品“唐”已经获得了市场很大的认同。华为、比亚迪的一个特点,是会比较快速的带动中国产业集群技术的进步,因为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通过收购兼并、学习吸收等方式快速消化技术——可能是他们自己,可能是上游配套零部件企业,这是立足长远的。

相比中国,美国这一轮热潮中的很多新技术动向得到了中国媒体的反复称赞和认可。我的看法是,

在纯粹互联网领域,美国这一轮热潮的技术比中国要多——因为中国互联网太多媒体性的炒作。比如,云存储的Dropbox、大数据分析企业Palantir,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另外,2013年底以后,从可穿戴设备启动,再经由运动摄像机企业GoPro公司带动无人机热潮,再带动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一阵阵热门话题。这些领域也都是要有较强科技基础的行业,倒逼带动半导体行业再次活跃。

就大型公司的比较。要说在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上大笔投资的谷歌比较,小米、乐视差的太多,这是完全承认的。中国2013年以来百度等公司砸钱搞外卖等“小货车电子商务互联网”比谷歌的战略举动档次低,这也是有道理的。不过从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比较,国外未必比国内强,比如Whatsapp和微信的比较。而要说特斯拉伟大的不得了,我表示怀疑——就我熟悉的电动汽车领域而言,特斯拉更擅长于产品外形设计和消费者心理调动,在核心技术——电池材料上依靠于日本松下和韩国LG化学,他对于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价值的强调在不少同业者看来言过其实。马斯克的三个台柱子: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中特斯拉和SolarCity的营销成分比较浓。

观察者网:互联网产业目前最需要担忧的是什么?

简练:互联网产业在较成熟后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容易产生“超级富豪”。百万数量级App最后的均衡是超级App和在超级App上的App。

早在这一轮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标志性产品——苹果手机出来之时,人们就会有疑问,如果大家都可以开发App,而智能手机上的App位置只有那么些,再增长也较难超越一个用户使用几百个App的天花板,那么最后收敛的系统均衡会是什么样的?

现在答案基本出来了:资源的分配将是不均匀的,结果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这包括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分配、公司的大小、最后对应的(市值)财富在人群中的分配。

互联网时代的财富创造主要靠的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创造。1999-2000年那一波互联网热潮最后洗下来的结果已经表明,互联网各领域在用户成熟后其垄断性会高于传统行业,往往只有1-2家公司把握主要使用者。从2010年起的移动互联网热潮,仍然会延续这种规律。而且由于这轮热潮发生于西方国家持续QE放水的时期,经历了非常长的牛市(移动互联网牛市比20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牛市要更长),因此产生“超级富豪”的效应就更加明显。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产业会加剧社会分配的失衡。无法解决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对于我国,当然也解决不了贫富分化的问题。另外,随着互联网资源呈现寡头化,机遇的分布也可能很不均匀,某些巨头可能会凭借资金实力占领一些新的领域。进一步倒逼,巨头之外的独立创业者就希望梦想速度更快,“成名更快”的捷径,而这些捷径有不少追求迎合大众的口味尤其是不可言说的口味——比如色情等方面,最新的视频直播领域就是如此,这对社会发展也有影响。

而互联网创业企业及开发产品收敛的均衡,应当是绝大部分(99.5%以上)都将成为僵尸应用。当然,这也许不意味着99.5%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会因此完蛋——一个公司可能会不断推出新应用,始终有活跃应用,公司的淘汰比低于应用的僵尸化比重。但可以确定的是,用户的使用见呈现典型的“极高头部-长尾”现象。前2-3个超超级App会占用用户50%乃至更多的时间,而前10个超级App会占用用户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对于中国而言,这个超级App就是微信和QQ。微博仍然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今日头条正在成为超级App。

未来的趋势,将是在超级APP上再衍生出App。这种App上套App的现象将是智能手机上产生超级App现象的重现。当前微信和今日头条是放开了内容生产(主要是公众号、头条号),未来会有应用,乃至平台性应用。以后会出现“App上的App上的内容”,“App上的App上的App”……当然也可能上层的App倒过来再穿起底层的App,这样实现一种“克莱因瓶”这样“内外互穿”的有趣结构。另外,也许未来会出现今天还想象不到的新职业——比如随着僵尸App越来越多,会出现专门收购、挖掘、再利用僵尸App的生意,实现App大数据“循环使用”。

观察者网:对于中国来说,互联网未来走向如何?在当前经济状态下,是否还有新的增长空间?

简练:可以将中国的电子商务类互联网热为中国转向消费型国家的一种具体表现。互联网是造就中国消费文化的技术载体。

在中国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费占GDP的比重会提升,投资占GDP的比重会下降。比如,随着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势必难以继续留在中国,一定会转向东南亚、印度乃至东非。而很多生活消费品的最后生产环节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样中国会逐渐转向“消费型国家”。

中国的问题是是否会走上西方尤其是美国过度消费、借债消费的歪路上去。这不是不可能,因为在东亚文化深厚的韩国和台湾地区,都在21世纪出现了年轻人过度消费成为“信用卡奴”的现象。这个信用卡奴比我国的房奴更糟糕,因为贷款买房,房子在经济上升时期升值,留下资产,且资产升值,而信用卡消费是什么都不剩下只剩下债务的,而且通过新债还旧债越还越多。

中国的电子商务类互联网热可以视为中国转向“消费型国家”的一个具体表现,互联网是造就中国消费文化的技术载体。典型例子是现在遍布街头的电子商务类公司的广告,都在宣扬比较放纵的消费文化。有一个中国互联网特色的东西就是“造节”,用打折为噱头不断制造消费狂欢节,算下来每个月都有名目繁多的节日。

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否会导致过度消费。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由于竞争很激烈,光靠商品销售本身是比较难实现利润的,而且通过向上游供货商挤压价格的办法来增强自己网络销售的吸引力——具体可参考京东、当当等公司的报表。如果实体经营上难以赚钱,那么就会有动力走金融的道路了,具体也就是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者信贷来购买,而后通过贷款的费用和利息赚钱。这和80年代美国企业贷款业务衰落后,美国的银行全力发掘消费者信用卡贷款的路数是一样的。再之后很可能会模仿美国将贷款证券化的道路,将这些债权打包成证券,为中国的债券市场提供新品种。这在利率下行的情况下会是很受欢迎的金融资产,而打包证券将是收益很高的金融中介生意。

这种道路如果走的过度,将产生危险。包括显而易见的社会分化风险——社会的高收益的金融行业的实体源泉不来自于持续的科技进步及生产力提高,而来自最底层居民的债务偿还。以及这些债权本身质量逐渐恶化的风险——美国的经验证明,虽然消费者信用卡贷款在最开始发展的几年是质量很好(还债很及时)的贷款,但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很快就会让整体系统实际质量下降,最后金融系统进入自欺欺人的状态——次贷贷款就是这种竞争走到极端的代表。

观察者网:和美国相比,中国互联网有什么特殊之处?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值得借鉴的点?

简练:中国互联网比美国更具有草根性,需要适当监管。

美国和中国互联网行业、从业人群都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时代特征。

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有着比较浓厚的“加州意识形态”色彩,也就是西方左派色彩。通俗的说就是“小清新”、“白富美”、“傻白甜”。这和美国互联网行业的老家——硅谷的成长历程是有关的,最早和信息技术行业结合的美国媒体恰好属于美国媒体中的左派(自由派、民主党一派,当然,西方媒体人整体偏左偏自由)。所以美国开发互联网的思路都多少带有平等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色彩,比如要恢复人人平等的状态(比如推特),互相帮助互相友爱,去掉保险公司、银行等(比如Lending Club)。所以这一代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强调社交、Social、沟通、“去中心化”-“小就是美”、人人皆有机会在平台上创作等等。看起来很高大上。但缺点就是商业模式往往不清楚,最后多走了广告路线。另外流行的App新功能开发很缓慢,比如Whatsapp,一直是简单的通讯功能。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竞争要更激烈,玩法也带有草根习气。有一部分中国的互联网,是会得到美国风投的,他们能走市值、估值创造的路线。但还有一批中国互联网,最早也没想着走市值、估值路线,他们就更直接。而在这一领域,中国互联网只有不多的几个领域是真的能赚钱的:包括早年的SP,以及后来的游戏,再到最近几年的“YY(主播)模式”。这些都是通过人性的弱点赚钱。另外还有把美式风投和下游草根文化打通的,上游风投给钱,下游出现农民学互联网钻漏洞“撸羊毛”的现象。关于中国互联网各地下市场的情况,可以参考公众号TOMsInsight的作品,这是比较直白的互联网咨询机构。

同时,中国的很多互联网子领域是从模仿美国互联网产品来的。两地文化差别就会导致应用目的变异。比如视频直播,在美国出现于2015年初,代表如Meerkat和Periscope,最早是想变成一种通讯工具或者突发事件直播工具,是较狭隘的应用,传到中国,很快就变成了美女主播的载体,而且迅速产生了整套生态链。这种发展,是需要监管的,否则很快会突破道德底线。

另外,近几年,中国还出现了一种外来基因和本土基因融合的本土互联网文化,以Acfun和BiliBili为代表。本土基因是中国城市一带的90后、00后,结合了主要来自日本的动漫文化。其中诞生了不少高质量的内容。但必须记住日本过去二十年“御宅文化”废掉两代人的教训,防止文化变异。

未来会怎么走?我认为静悄悄完成的中国宽带革命(2011-2015)会起重要的基础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宽带基础,乐视公司等互联网电视产品才有可能推广,AcFun Bilibili才有存在的空间,移动互联网的庞大信息通道才可能通畅。未来这种宽带可能会通过中国参与跨国、跨洲光缆系统的建设连接到更多国家去。互联网基础设施行业将继续大踏步前进。在未来,会出现覆盖面更广,卷入人口更多,内容载体更加丰富的“富信息流”互联网行业现象。比如说现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已经类似于报刊类 自媒体,逐渐比肩乃至超越传统报刊,那么未来可能出现视频自媒体,比肩电视台。承认现状并未雨绸缪,是从业者和管理者都能受益的态度。

观察者网:关于未来,互联网有怎样的趋势?

简练:嵌入生活的互联网不可逆转,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可能出现“堆叠化”的生态结构。

我前面说了很多近几年中国互联网热中一些有问题的现象,但必须看到,互联网嵌入生活不可逆转,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其中的估值会出现调整,有问题的一些子行业将进行洗牌,特殊领域将进行监管。

在适度监管,有效引导的方针下,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信息化程度将达到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同时创造出大量的新行业。我尤其看好中国一些互联网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的复制,以及和中国的互联。发展中国家用户习性和中国类似,会发展的更快。另外,基于互联网系统总是趋向于收敛到“超级明星”App的规律,我认为未来互联网世界可能出现“堆叠化”的生态结构,即在超级明星平台上再开发内容、应用乃至上一级平台……对于基础超级明星平台来说,谁最先把握这一点,谁就有可能掌握先手。


《资本的真相》 作者:简练  中信出版社出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楚悦
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思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