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民币真心对得起中国人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1-12 07:55

江南

江南作者

证券之星、赶牛网总编,《巴菲特管理日志》

石柱:

央视最近的一则采访又创造了一句流行语:“人民币对不起人民”。缘起是CCTV NEWS街采“你最关心的改革”,民众纷纷吐槽:空气污染严重,就业难,房价高,异地医疗贵,退休工资差距大……一名小伙感慨地说:“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啊!

随后众多媒体围绕此语做了解读,比如《大洋网》认为,该语的缘起是“中国货币投放量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外升值内贬值。”

文中说:“多年来,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贷投放,致使我国的货币投放量有着较大数量的超发。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而2002年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中增长超过5倍。我国的货币总量与GDP之比已超过200%,我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大约为美国的1/3,而货币投放量比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更权威的声音则来自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它替人民提出具体的疑问:“人民币不是一直在升值吗?为什么现在买东西比以前要贵得多,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这不是贬值吗?人民币为何境外值钱国内不禁花?”

数据显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是8.2765。如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变为6.1450。

对于生活在国内的人而言,人民币贬值的感觉越来越明显。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兰纪平举例说,“一种在2005年标价为1.90元/斤的大米,如今已经是3.30元/斤了,8年期间年平均上涨9.2%。就购买大米的能力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即人民币对内贬值了。”

“一国货币‘外升内降’的现象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中较为普遍。”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对记者说,特别是一些经济体选择了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对美元实行软盯住制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短期内可通过要素低估获得贸易盈余,累积外汇储备,导致国外资本流入。但是,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升温甚至过热,相应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就会产生。

“如果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进一步持续,相应的经济成本随之上升,对贸易将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导致获取外需的能力下降,经济速度有向下的压力。”刘煜辉表示,政府为了保住某个经济增长目标,选择最直接可控的方式就是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张国有经济部门的产能。“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国内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剩余减少。而在国民经济账户中,对外贸易盈余和储蓄、投资之间的剩余是平衡关系,也就是说,投资的扩张可能使得对外部分国际收支减少,损害经济竞争力,使经济增长面临减速压力。如果要维持以前的高增长的话,恐怕又要进一步扩大投资。”刘煜辉说。

石评:

小伙子面对CCTV的摄像机能从容地蹦出俏皮话,自信和机智值得赞赏,但堂堂正经媒体的记者编辑甚至是经济学教授也把俏皮话当论点论据甚至是结论,未免太误导民众。在我看来,人民币这几十年的表现,不敢说堪称“逆天发挥”,也至少上对得起人民期望,下对得起一个新兴国家高速发展期的应有作用。

首先,老百姓期望存款利率(主要指一年期)跑赢CPI增速,这个愿望容易理解,可是不现实,就像股民盼着股市涨到一万点还不跌下来一样。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中国本来就是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假如利率那么高,钱都拿去存着吃利息。而且水涨船高,贷款利息肯定10%起步价,大家喊什么“发展实体经济”都是空话,没人那么傻去开厂开店,中国经济会远远不如现在。印度的通胀6%,基准利率却高达7.75%,还在加息过程中,所以它的GDP增速就只有5%不到。

其次,讲CPI主要从凯恩斯主义为肇端,而凯老的经济分析框架是将GDP、CPI、就业率联系起来讲的,它们是一组互动的函数关系,在GDP高速发展期间,CPI肯定是较高的,同时就业也充分,这是健康的现象。如果倒过来,CPI增速为零,人民币一直购买力十足,但是经济发展跟日本似的20年原地踏步,你觉得老百姓日子会好过吗?现在有种不好的倾向,讲到GDP就妖魔化,说是“鸡的屁”,嫌它不环保不民生,这好比写三角函数只承认正弦定理不承认余弦定理一样荒谬,没有这个鸡这个屁,根本就没有13亿人的民生。

然后,讲讲这位兰纪平教授的荒谬。他看到1000块钱买大米少了,就说钱不值钱了,从现象上看,分明第一反应就该是大米涨价啦,这就是观点先行。初中生也知道,评价购买力该用一组货物和劳务的价格为依据而非用单一的大米——我今天淘宝上买了个43寸电视机可才是3年前一半的价格啊亲——是不是人民币购买力强了一倍?!

这些爱接受采访的经济学教授们普遍喜欢讲“资源合理配置”,那就该逻辑一以贯之,70年代人民币用来买米买肉更有购买力,代价是人们得用粮票肉票,因为那个价格根本不合理。人民币现在的购买力在有些产品上强化有些产品上弱化,这才说明市场经济有效果。

再然后,大洋网它们喜欢凡事比美国,美元是人类货币史上没有争议的第一奇迹,“学先进”这无可厚非,但也得在相同条件下比对才有借鉴意义。要说货币大量供应和购买力下降这两条,美元远远超越人民币。众所周知,美元别名“美金”,这是因为它在1944年开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每一美元蕴含了0.9克的黄金,而现在呢,一盎司黄金(28克)要近1300美元,最高时价值1800美元。理由和上文说的一样,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势必是货币大量供应的时期,势必是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时期,到了零通胀零利率的“稳态期”,通常也就是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的时期

而且,研究美国货币时要注意,美元能在如此超发的情况下长期保持相对坚挺,一半原因在于它是国际结算单位,所以有三分之二的美元是在美国境外运行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几十年来世界上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美国的盟友,能充分参与货币兑换和贸易分工,中国作为美国一直以来的半个对手,能让人民币绑住它这么多年,通过持有美元外债强行和美国经济绑在一辆车上往前跑,把它拖慢把自己拱到前沿,实属不易。

最后,看看刘煜辉那段看似很有道理的话的问题在哪。他的逻辑是大量批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知识分子们,共用的一个主干道——大量投资导致经济过热,然后开始国内通胀国际竞争力下降,然后政府搞类似“4万亿”的大投资,造成外贸顺差、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不平衡,投资比重过大,造成经济竞争力受损。总之,就是归结为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弊端。讲政治改革就论宪政,讲经济改革就批投资,似乎是个万能的逻辑,却恰恰是个偷懒而又荒谬的逻辑。

他这么分析问题是因为用的是静态的视角,假如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中国通过大举投资(有时甚至是短时间内不合理的规模)将美国、欧洲的劳动力岗位抢了回来,在经济上升期,纸币多寡只是名义上的,而劳动生产率扎扎实实的提升是改变国力对比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刘煜辉他们担心的“国际收支减少”根本不是大问题。

打个比方,淘宝今天搞双十一节谁会觉得马云傻?实际上淘宝今天的做法就是“4万亿”,它贡献红包抽奖搭建服务器通道都是花了钱的,也并不图每笔交易收手续费回本,但是谁都知道它是赢家,因为中国的贸易量被它占领了一大块。

有时候,我觉得中国的好些教授的真实水平真的不如菜场里的大爷大妈们,“消费”和“投资”到底是哪个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美国真正猛开动印钞机的时候不是为了投资拉动经济,是为了通过“直升机上撒钱”来转移金融海啸,巴西人吃光用光却把通胀经常搞到20%以上。用脚趾头思考也该知道,13亿人如果把美国国债都抛了把3万亿美元拿回来消费了,别说人民币通胀了,全球都得通胀!

这些年来,美国人和欧洲人之所以能在不断印钞的情况下保持美国和欧洲的低通胀,就是因为背后有中国人在勤劳工作却把钱存起来投资,正是投资扩大了产能才能造出够半个地球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玩具来平抑通胀。假如中国人不储蓄不投资,连和美欧平等对话的权利也不会有,更不可能有专家们经常空喊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资格!

所以,今天的结论是:没有金本位,没有美国人挺,普通中国人去大部分欧美国家都能刷信用卡回来用人民币还款,人民币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人民战争”的伟大成就,如果仅仅因为没以前能买的大米少了就妄自菲薄,真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美元是人类货币史上没有争议的第一奇迹,希望人民币“学先进”这无可厚非,但也得在相同条件下对比才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陈轩甫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