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金融阶段的马云帝国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6-09 07:44

江南

江南作者

证券之星、赶牛网总编,《巴菲特管理日志》

石柱:

以下来自腾讯科技2014年6月6日专稿,原题《阿里疯狂并购烧钱80亿美元,钱从哪里来?》,作者雷建平。

6月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与恒大足球俱乐部负责人许家印宣布,阿里将向恒大方面支付12亿元,并持有恒大足球俱乐部50%股权。

“从今年1月份我就开始忽悠他,有很多快乐,你不进来你不知道足球的快乐”,许家印表示自己确实一直在劝说马云进入足球领域。马云也表示,“投资足球就是投资快乐”。

不过,据熟悉马云的人士透露,此番阿里巴巴投资恒大俱乐部绝非马云喜欢足球那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种向上的示好,为旗下支付宝等业务在金融领域扩张寻找安全边界。

除了投资恒大足球俱乐部,最近两年来阿里巴巴及其周边公司一直在进行近乎疯狂的投资,包括新浪微博、优酷土豆、高德、UC等互联网公司相继进入阿里巴巴阵营。

马云酷爱太极,自然明白“得机得势我顺人背”的大道

尤其是今年3月到4月,阿里巴巴的动作更加狂野,文化中国、银泰集团、恒生电子、华数等原本与互联网关系不大的企业,也通过资本与阿里巴巴更紧密联系在一起。银泰董事长沈国军透露,银泰商业将与阿里合资成立平台公司,银泰将银泰网资源注入,而阿里将投入10亿元。

据腾讯科技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阿里体系相继通过投资和并购花费掉的资金已超80亿美元,不仅被喻为买下半个互联网,更被指买下整个世界。一个好奇的问题是,围绕着阿里巴巴生态展开的这一系列收购与阿里集团上市间又有何种联系?阿里并购企业的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腾讯科技获悉,早在2013年4月,阿里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前夕,阿里巴巴就获得9家银行总计80亿美元的贷款授信。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近年来获得的来自海外银行的最大规模授信。

提供贷款的这九家银行分别是澳新银行、瑞士信贷集团、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星展集团、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穗实业银行。阿里集团这笔融资包括三部分,一笔25亿美元的三年期贷款、一笔40亿美元的五年期贷款以及一笔15亿美元的三年期循环信贷安排。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80亿美元的贷款授信均为信用贷款,贷款条件宽松,没有用任何实物做抵押。通常,这种信贷安排是基于银团对贷款企业的信用实力所采取的授信计划。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的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可以随时在额度内提取使用,也可以提前归还。

石评:

互联网之所以被称为“新经济”,被寄予改造拯(cui)救(hui)传统行业的厚望,最大的原因在于,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扭转资本主义传统玩法的新套路,有望摆脱被马克思定义为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宿命。但实际上,也许最深刻领悟了资本主义之道的巴菲特老湿可能说的才是真理: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有了马云,也无法抛弃凯恩斯!

 

 

 

 

 

马云被大量中国人认为是互联网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历传奇,玩法总是出人意料但获得了巨大成功。阿里集团是成功改造了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缔造电子商务玩法的公司,它早年的成功主要有两大基础: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成功踏上了中国长达十几年的巨大的顺差繁荣列车;为国内大量个人卖家提供创(po)新(huai)式的免费电子商务平台,搭上了中国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列车。所以你会发现,马云是个人商业英雄的代表人物,却不像有些大V那样爱指责行政权力(除了金融领域,按下后表),因为他和阿里的成功除了创新,也是借到了高投资甚至“重复建设”的力,他酷爱太极,自然明白“得机得势我顺人背”的大道。

所谓的“势”一旦成立,就有点像“云”,说虚幻但每时每刻高高悬在顶梁,说实在又摸不到抓不住。马云的“势”在两处,一处在明,即话语权,他参股一个基金公司,那也叫“打破垄断改造金融行业”,如此则反对者背同意者顺;另一处在暗,即融资权,没有实际的钱光打嘴炮收购不了实际的资产。

两者相辅相成,没有话语权,金主不会放任他长袖善舞,因为再傻的资金(其实都可精明了)其实也明白,阿里怎么可能输出那么多技术和管理来整合五花八门的行业?这种说法简直有点魔幻大片的色彩了。人家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用的是借力打力的把戏,所以许家印掏了一亿多买球队,这把一下合伙做到了24亿估值,过不多久就能扶摇上百亿的规模。金主知道,其势在上升时,估值会不断上升,总有后头的接盘侠跟进。

倒过来则更本质,没有融资权话语权就成了键盘侠。有买卖才是真爱。在不断的收购扩张之后,资本市场会清晰地描绘出“整合路径”,阿里挟不可阻挡之势把商业、物流、金融、文化、传媒、体育等一一改造为“互联网生态”。这个故事需要不断有人信,信的前提就是资金不断注入扩大估值,然后IPO后二级市场继续涨。然后?然后你问我?你问问股市里的接盘侠们呗。

所以阿里对银监会“干预互联网金融”很愤怒,因为“云玩法”很介意的一点在于不能化雨落地,落地就看得出云里头有多少水分。“云玩法”的重要前提是自己定义规则,只有规则自定义,才能想象空间无限大。

陈平老师前阵子发表的大作《新自由主义的警钟:资本主义的空想与现实——评皮克提新书<21世纪的资本>》,我拜读了数遍,他点出了这种玩法的宿命:实际还是“资本收益一直远超劳动收益的历史趋势”!

在一些历史片段,以及局部行业,人类出现过多次由于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使得创新者获取巨大投资报偿率,似乎劳动收益远远大于资本收益,比如马云等互联网英雄创业中兴的那段时期。但是,由于过高的投资收益会带来大量资本投入和累积,当资本的分母大到一定时候,行业本身的收益一定不足以支撑原来的超额回报率,于是并购和扩张出现(别跟我扯什么整合改造,华尔街每个血淋淋的案例背后都是这几个字),伴随的是海外扩张寻求低成本资源和劳动力,以及投资报偿率的不断拉平摊薄,最后资本抛弃之寻求下一个高收益产业。

这样的故事,我们在IBM、微软、索尼身上看到过,也一样会在GOOGLE、苹果、阿里、腾讯身上看到,它们都在本国经济的巨大飞跃过程中腾身而起创造神话,也都曾经被认为不可战胜。但最后磨平它们棱角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资本。巴菲特老湿也曾经谈过:你能理解可口可乐曾经拥有电影公司吗?伯克希尔真正开始投资可口可乐,是因为它决定关闭副业转向全球市场,想象一下印尼有2亿多干渴的人们吧!

陈平说:“斯密对资本主义真正的洞见,不是什么‘看不见的手’,而是‘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我们注意到市场竞争的实质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市场份额竞争。垄断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方法是用价格战、专利战、兼并战等手段排除竞争对手,控制市场份额,然后控制市场的定价权。空想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假设两人的平等对称博弈,现实市场是多人的不平等不对称博弈。市场赢家不一定是创新的企业家,很可能是投机的金融家。”

“投机金融”其实就是那朵云,古往今来,无论什么行业发家的大佬,从胡雪岩到马云,到最后都会憧憬银行式的金融家结局,因为世界上只有无限大的银行,没有无限大的互联网生意。当然他们的个人结局会有巨大不同,因为他们的历史周期完全不同,这一点,又要致敬“得机得势”的太极大道。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