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海:蔡英文对青年吐苦水 忽悠,接着忽悠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5-18 07:48

李东海

李东海作者

四川省台湾研究中心硕士生,海峡青年评论联合发起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东海】

520“执政”一周年临近,蔡英文的日子也越发艰难起来,不仅民调跌破3成,就连曾经最支持她的台湾年轻人似乎也开始“倒戈”。而在近日举行的一次与高中生面对面活动中,小英也是唱起了苦情戏,学着特朗普说:“总统”工作还蛮辛苦,做“总统”被骂更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我爸还在的话,我爸也会反对(我当‘总统’)的。”

想当年,“维持两岸关系稳定”、“为年轻人打造一个更好的台湾”,是蔡英文就职演说许下的两个“宏伟愿望”,上任快一年,两个主题都“扑街”了。蔡英文先是用空壳子的“三新论述”试图为两岸僵局交差,在明知大陆不可能接受的情况下,仅是向选民取暖而已;又想在没有“一中原则”的情况下突袭WHA,惨遭世卫组织打脸:台湾参加WHA,“中国(中央政府)全权决定”。大陆没法儿“忽悠”,蔡英文又要忽悠台湾青年了吗?

蔡英文忽悠大陆没成功

台湾政坛盛传,最迟于今年下半年,蔡英文将会提出新的两岸论述来“补交答卷”。没想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三新论述”,废话居多又无核心的“一中论述”,不仅没有完成自己的作业,还对大陆“指指点点”。蔡英文此举,除了向选民取暖,只会徒增大陆不满而已。蔡英文知道,通关密码就是“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不承认这个,讲再多也是白搭。

很明显,面对着“独派”压力和自己的“台独”梦想,蔡英文几乎不可能承认“一中原则”,如果承认,不就是告诉支持者,“台独”不可能吗?同时,民进党在野的时候批评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如今走上国民党的老路,那是自己抽自己耳光。

当然,“三新论述”的另一种解读,是为台湾方面参加WHA解套。既然以前提出的两岸论述都不被大陆认可,那“死马当作活马医”,何不尝试一番?如果成功,就告诉选民,蔡英文可以在没有“一中原则”的情况下完成“国际突破”;如果没成功,就摆出一副“亚洲孤儿”的样子,告诉选民蔡英文很努力,只是“大陆打压”。这样的事干过很多次,这次也不例外。

在泛绿阵营的论述里,认为现状“独立”,“中华民国”只不过是台湾暂时使用的壳子而已。有朝一日,台湾地区“正名制宪”,丢去外壳,以“台湾”名义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就可以摆脱中国中央政府,“不受”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制约。“独派”大佬带头接力绝食,要求民进党当局“补正公投法”,就是在增加“正名制宪”的可能性。当然,民进党也知道在野的时候“‘台独’随便喊”,在朝的时候“台湾不能‘独’”。

台湾“国际空间”的真相是这样

1949年以后,两岸陷入分离,原本解放军的武力攻台被国际局势左右;台湾方面以“反攻大陆”来诓骗人民。两岸彼此认为同属一个中国,但对“中国”的定义有所分歧,大陆当然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执政者死抱“中华民国”不放,也由此构成了岛内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1971年以后,大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日本、美国先后同台湾当局断交。台湾的“国际空间”大幅萎缩,李登辉上台后公布“台海关系说明书”,明确放弃在国际上同大陆争夺一个中国的代表权。由此,台湾方面事实上放弃中国的代表权,由大陆行使对外代表权。大陆方面也释放善意,在两岸领域不强求“中国”的具体定义,在承认“九二共识”、明确“一中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谈台湾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相关问题。

一国之一部分,参加受允许的经济、文教、卫生类国际活动时,由中央政府做出合情合理安排,自然是必然逻辑。放在两岸层面,承认“一中”,由此开展两岸务实商谈,在取得国际组织同意的情况下以适当身份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并且明确台湾“非国家”地位,是必然要做的事。蔡英文抛开两岸同属一中的前提,讲了一堆废话,是做给选民看的。她自己也知道参加不了,但总不能自己承担责任吧?甩锅给大陆就成了蔡英文的选择。

“挟洋自重”也成为了蔡英文的小九九。不管美国、日本是否愿意介入,都不可能为了台湾参加WHA而同竭尽全力,即使竭尽全力,大国干涉另一大国内政也难成功。民进党人倒是希望美日为了“自由民主价值”同大陆撕破脸,但美日知道,“自由民主”只是忽悠台湾同美日站在一起的幌子罢了,没想到相当多台湾人当真了。大陆同美国的合作大于对抗,一起赚美元是大家的共识,哪儿管得上台湾呢?

从另一层面去解释,美国、日本答应出面在口头上支持民进党当局,是不是要点出场费?那要的是核灾食品输入台湾、还是台湾开放美猪进入?当然,美国部分人士对于台湾乱放话跟曲解也是相当不满,这部分是不是也要拿点台湾民众的纳税钱去安抚一下呢?

国民党“立委”陈宜民5月12日在“立法院”,公布蔡英文施政周年政策满意度调查结果,并邀请专家学者对民调数据发表评论

蔡英文又开始忽悠台湾青年

年轻人从最挺蔡英文的阶层变成最反蔡英文,让蔡英文极为担心。加之时代力量、社民党等第三势力猛攻年轻票源,民进党担心可能会失去大多数年轻人的支持。蔡英文当选时,为年轻人画下了一个巨大的饼,告诉年轻人“新政府的责任就是把台湾的民主推向下一个阶段:以前的民主是选举的输赢,现在的民主则是关于人民的幸福;以前的民主是两个价值观的对决,现在的民主则是不同价值观的对话”。

然而针对于年轻人的价值观,在野的时候蔡英文说,如果没有听到可以拍桌,保证民进党会做最能沟通的当局;如今却告诉选民,蔡英文已经听到了,不必大声喊。蔡英文的对策除了让年轻人耐心等,又能干什么?恰好年轻人又是耐心最差的年龄层,多看几次蔡英文的讲法已经心生厌倦,蔡英文再用老套的忽悠手法,作用已经不大。

蔡英文上台时说“改变年轻人的处境,就是改变台湾的处境。帮助年轻人突破困境,实现世代正义,把一个更好的台湾交到下一代手上,就是新政府重大的责任。”一副绝妙的图景有没有?年轻人抱持极高的期待等了一年,这一年除了“七天假日被砍”、旅游相关产业惨兮兮,如今更有食品安全和补习教育的争议,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当国民党籍“立委”许毓仁在质询“行政院长”林全“两年内能否为青年加薪15%、20%”?财经专家林全表示三年内无法承诺解决低薪问题。林全上台一年,当然不能苛求他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但是林全没办法给出对策,总要担责任。民众选你来就是让你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要尸位素餐干什么?

当然,客观原因是蔡英文并没有人可以换,加上选前话讲太满,如今责任自担。林全虽然在可能的任期内没办法解决问题,但蔡英文身上的“文青精神”,却是真的学到了。林全直指,台湾低薪造成人才容易被挖角,但他又告诉年轻人,“留在台湾虽然薪水低一点,但我很有成就感”。

很明显,林全也无力解决台湾因薪资较低年轻人流失的问题,不过,他告诉民众什么样的人会被留下来,“很有前景,我可以创业,我可以实现我的理想,这种人就要把他留下来”。大概稍微想闯荡一番的年轻人,都会西进北向,那些满足于小确幸的青年,才可能被当局留在台湾“创业”、“实现理想”。

“被忽悠”的台湾青年

一项调查显示,薪资太低、工时太长、机会太少是年轻人最诟病的三大问题,其中薪资太低又以77%领先于后两者的33%、29%。有台湾劳工组织朋友告诉笔者,蔡英文力推的“一例一休”不仅无助于提高薪资,反而导致劳工原本拥有的“七天公休假日”被砍掉。

同时,蔡英文上台一年大搞针对泛蓝阵营的“转型正义”,只是做了分配问题的调整,而没有想到过如何开源、创造财富跟机会。转眼间任期快到一年,蔡英文“没有政绩”,仓促推出“8年88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11亿)”的计划,对于青年议题却是乏善可陈。

有媒体人指出,薪资和购房是台湾青年最关心的两件事。2016年上半年,台湾经常性薪资平均为每月3.9万元新台币(约合8900元人民币),实际上已经跌回2000年陈水扁上台前的水平。另一份2016年台湾平均薪资调查中,新竹县市超越台北名列前二,薪资排名第一的新竹市,约合人民币1.2万元/每月,台北市则是人民币9769元/每月,全台湾平均薪人民币8399元/每月。

去年4月,台北市房价平均每平方米5.44万元人民币,新竹县市则是每平方米1.47万元人民币。更早前,台湾媒体做过“绝食购屋程度”调查,意指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买房。台北市、新北市是都需要“绝食”超过12年,新竹县市都是7-9年。

新竹县市的收入之所以能问鼎第一,有人认为是台湾最赚钱的企业台积电、联发科贡献的。按理说台积电为台湾股市、经济做出许多贡献,进一步投资应当颇受地方政府欢迎才是。台积电在几年前就想要扩大产能,然而卡在政府审批和环评动弹不得,更因台湾电力供应持续紧张而面临着可能被限电的危机。

台积电正因扩大产能发愁时,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在商言商的规划。于是传出台积电拟赴美投资设厂,一直到这时候台湾当局才开始慌起来。“部会首长”级别官员不断出面安抚,但对于实质性的环评和政府审批、水电税费优惠等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到底是做给民众看的,还是想帮台积电解决问题,就见仁见智了。

文创产业是台湾的骄傲,但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口实在有限

台湾青年工作难题的探讨

支撑台湾经济腾飞的是制造业,如今台湾陷入瓶颈相当大的原因也是由于制造业出走。台湾过度重视环评而轻视有可能带来污染的产业的发展,也促使看起来无污染且高逼格的文创、旅游、绿色能源产业不断发展。然而上述产业及服务业并不能容纳太多的就业人口,因而机会少,相对工资也会偏低。

一方面,台湾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熟练的产业工人。台湾高等教育不断扩张之际,理工科人数十年来跌了7%。学生不想念艰涩的物理化学,又认为理工科系未来工作太累,更愿意从事社科类的职业,台湾社会对于文法商科却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度,反而造成青年人找不到工作。台湾的职业院校相当多升格为普通大学,开设科系也会选择容易毕业以及看起来光鲜的行业,那些辛苦的技术类专业大学阶段就开始减少设置。专业技术院校少,技术专业也少,技术工人怎么可能多呢?

最近被热炒2020年对决蔡英文的郭台铭,就被传出曾经抱怨,自己要去东南亚设厂,台湾却没有能说东南亚各国语言的人才,“只好转用大陆人才”。即使是在蔡英文上台后开展“新南向”,台湾外事部门竟然发现说印尼语、柬埔寨语的人才没几个,才开始举行专门考试遴选人才。教育布局与实际需求严重不符,这是台湾方面的教训。

一方面青年人的工资没办法解决,另一方面大撒钱搞“前瞻建设”。民进党自己的民调都显示,老百姓对于“图利绿营县市”的轨道建设最为不满。台湾选举中往往会承诺要有多少建设,而建设往往是根据民意来,缺乏专业性的评估,全台上下大投资、人流少的“蚊子馆”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如果产业振兴、提高工资只需要在兼顾地区平衡时搞一条轻轨就能做到,改善青年待遇似乎还真的变得简单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台湾年轻人 台湾 台湾经济 蔡英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

美媒哀叹:既软弱又专横,美国已沦为“帮派头目”

“美国说中国捣乱有证据吗?有就拿出来”

又抹黑!“G7认为中国敢冒风险,是觉得西方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