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友:老师组织当堂批斗同学,香港中学教育高度政治化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1-03 07:59

林书友

林书友作者

媒体人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讲台上的班主任忽然发问“哪位同学的爸爸妈妈是警察,站出来!”四位同学闻声起立。十月的香港秋阳正好,只是街头有些喧闹。课堂里的同学们急切地盼望着宣告下课的铃声响起,而此刻,耳边传来的是老师冷冰冰的声音:“大家认清这四个敌人!”

近年来,有关香港的通识科教育争议不断(资料配图,与本文无关)

上述这一幕是一位身为香港警察的朋友口述于笔者,所言正是其女儿阿文(化名)在学校课堂上的亲身经历,被班主任要求站起来的四位学生中,有一位就是阿文。类似阿文遭遇的经历在香港校园里并非个例,从幼儿园大学,都不乏这样的“老师”。

香港从国庆前夕开始的非法“占中”已持续一月有余,仍反反复复纠缠不休,所谓抗议游行的人群中不少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有一些或许就是阿文的同学。这些从小学就开始接受通识教育的香港学生中,却走出了以“学民思潮”等组织为代表的“中六民主青年”。看着街头这些年轻的身影,不少香港人也开始反思一度引以为豪的港式教育到底怎么了。

一名自称是幼儿园老师的女子近日在社交网站贴文称,自己从9月28日开始到政总支持学生,并以画图和讲“森林之王选举”故事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述“占中”,宣称“这是我与小朋友在金钟的公民课”。

“哪个警察当日丢催泪弹,应该将催泪弹丢他家里”

近年来,有关香港的通识科教育争议不断。2012年,香港教育部门尝试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以“国情手册”为教材,引起抗议质疑。同年10月8日,政府接纳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的建议,正式搁置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网站页面截图

至今,由于香港教育局并没有设立通识科的教学大纲,各学校及通识科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决定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放任自流的情况下,不少有特殊政治立场的教师向学生灌输某些“思想”,在教材选择上有失公允。

阿文的班主任,因为响应教协罢教,曾在中文课课堂上讲政治。“阿文回家说老师针对警察,我也罢了。昨日上课讲‘占中’,老师竟对全班学生说,哪个警察当日丢催泪弹,应该将催泪弹丢他家里。”身着警服多年的朋友,说到这里低头叹息。

宣传“占中”之际,反对派利用通识科这个缺口渗入香港校园,尤其是心智相对成熟、开始对政治议题产生兴趣,但并未完全建立起世界观的中学生们。反对派的教师工会教协制作大量宣传“占中”的教材,作为通识科教材使用。“占中”发生后,其发起人更是频频进入各中学校园,扮作通识科老师,给学生们不断灌输“占中”理念。

 

两年前,尝试介绍中国国情、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模式的国民教育科和《国情手册》在香港教育界推行之际,这群“老师”中的不少人,也曾走上街头,扛着“去政治化”、“反洗脑”的大旗,振臂高呼,一门旨在帮助公民了解国家社会基础知识的科目,竟成为他们走上街头抗议的理由。两年后,曾经要求“去政治化”的人们却以高度政治化的手段再度介入中学教育。

据香港《明报》26日报道,10月10日,特首梁振英于礼宾府会见建制派议员商讨局势。会后,梁振英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政府过去没有做好青年工作,未来会加强对青少年的《基本法》教育。另据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上述会面后,教育局频频邀约考评局官员以及各相关委员会、工作小组的通识教师代表见面,急谋对策,每周开会两至三次,情况罕见。会上,教育局向与会者交代目前通识科面临的压力,希望与会者协助“拆弹”。

香港通识教育之困境

像阿文这样的香港中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政治话题,主要通过“通识科”这门课程,而这一门科目自2009年才正式建立。长期以来,香港实行源于英国的“三二二三”学制,即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及三年大学本科课程。但在这样的学制下,香港人才培养很难与国际接轨,也不能满足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从2005年开始,香港学制朝向国际上应用更为广泛的“三三四”学制转变,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

从2009—2010学年开始,三年制“新高中课程”在香港各校全面铺开。新高中课程打破文理分流、将通识教育列入必修科目、为学生提供选修课及“其他学习经历”等一系列大动作。

香港通识教育科课本目录截图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年香港教育局积极推行学制改革,并加入不少政治教育元素。港府规定,从2009年开始的新高中学制通识教育列为必修科之一。根据要求,通识教育科共分为6个单元: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其中“今日香港”单元有3个主题——生活素质、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身份和身份认同。

然而,自2012年“反国民教育科”事件后,通识科无规定教材的状态让别有用心人士趁势而入。从“占中”事件中众多青年学生的行为来看,旨在加强爱国教育和普及政治知识的课程并未能够实现初衷。

今年10月25日,香港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叮嘱香港青年“香港的将来属于年轻人,不要自己弄坏它”。中学五年的中国历史学习让范徐丽泰“对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以及我是一个中国人深深的刻在脑海里”。但特区政府回归之后,中国历史却变为了一个选择科目。高度政治化的中学教育,尤其是通识科为代表的历史社会等范畴的科目,让香港中学生们极易被误导。范徐丽泰认为,“如果你客观地来看,执政党60多年来令我们的国力上升,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个经济体。所以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客观,被人误导,可是这个不能够全怪年轻人,也不能够全怪误导他们的人,要怪也应该怪怪自己,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好,做好我们的本分,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得将一些客观的情况给我们的年轻人看。”

被高度政治化的香港中学教育

弥漫了多年“泛民主气息”的香港校园里,一直以自由为名排除异议。阿文的一次美术课上,教填色的老师说,“不要把颜色黐(观察者网注:音chi)在一起。”然后加了一句,“好像那些警察一样黐黐地!(粤语:指神经病)”却无人敢反驳、投诉。而这样的经历对阿文以及阿文的同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

观察“占中”队伍里的学生群体或许是反思香港中学教育的契机,但对香港教育界高度政治化的反思并非忽然间产生。去年9月,连续九年出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的黄均瑜就曾指出,香港教育面临最大危机不是缩班杀校或双非问题,而是校园被政治化。他呼吁各方合力让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教育局尤其要负起保护学校免受泛政治化冲击的责任。

然而,驱散这片弥散在校园里的高度的政治氛围,并非易事。

香港教育评议会执委黄家梁表示,通识科应该以当代社会议题为教学重心,但在目前政治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香港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通识科涉及政治议题,实在不可避免。但从通识科考试内容可见,考评局明显有偏重香港、轻视中国和世界的趋势,有些学校甚至索性不教有关中国的单元。希望一线教师不要忽略和放弃中国和世界的议题,重批判而轻建设,偏离课程纲要的内容和精神。

据香港媒体《明报》26 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教育局初步提出多项建议,预计会加入课程中期检讨之内,最快11月公布。建议包括将最具争议性的“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与“生活素质”两个主题合二为一,并将主题改名,使得通识科主题由12个减至11个;而涉香港政治的内容,由原本占25%减至18%。另一项建议,则是在通识科中增加《基本法》“一国”概念、中国经济起飞以及中国历史等内容。

香港教育局26日晚回应称,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考评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原则,按既定时间表检讨通识科,与近日“占中”事件绝无针对性关联,更没有接到任何政府高层的指令,希望各界勿将社会上一些“政治性”争议渗入学校课程发展中,并尊重香港在课程发展和考核上的专业精神和机制。

倘若这些建议被合理采纳,阿文和她的同学们有望在云雾缭绕的校园里,拨开“政治雾霾”,进一步了解祖国,读懂祖国。

这些年来,怀着政治目的有关人士,无论是“反国民教育科”,还是煽动学生罢课“占中”,无一不是以教育为名,通过高度政治化的手段,对香港中学生们灌输政治目的及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反倒对特区政府例行的教育制度修订冠以“政治化”标签。“去政治化的政治”不断腐蚀着香港中学教育,年轻人们,一次次被推上街头……

责任编辑:李楚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

矛头直指哈尔科夫,普京首次公开俄军意图

普京特地去了趟哈尔滨,东北-远东合作前景如何?

中俄联合声明重量级要点,不只有图们江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