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友:王林、王菲、吴晓波,合在一起看门道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7-22 08:30
【与邹勇恩怨纠葛甚深的“气功大师”王林以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刑拘,一直陪同他的徒弟小邱回忆,当时警方出动了40个特警在外埋伏,“那场面就跟拍电影一样。”然而舆论不仅仅停留于对伪科学的鞭挞和对凶杀案细节的挖掘,关于王林的讨论已经转到了小资文化、精英心态的层面。
专栏作者沈河西于澎湃新闻发文,称“对今天中国的中产和新富来说,诗与哲学作为遮羞布已经不足以用来掩盖他们日渐松弛垮塌的肚皮和日益匮乏的想象力。各类宗教正在成为富豪们的新宠,成为中产阶级新的精神鸦片”;吴晓波则在自媒体上回忆父亲当年就曾搞过“气功研究”,后来变成个练气功的,“因这一段渊源,我对气功之事,从来怀有敬畏”,“一个国家的智力底线,是社会的宽容能力和理性判断力”;丁香园网CTO冯大辉(网名Fenng)反驳称,“一个国家的智力底线,应该是对知识和科学的尊重,是对常识的尊重。但没有必要去尊重骗子,没有必要去拜各路神棍。社会不应该对这些人宽容,这才是理性的判断力。”
笔者特将三文同列,供观察者网读者们参考。】
王林、李一……每位大师背后,为何都有一个“王菲”?
沈河西 澎湃新闻
王林落马了,除了他那些招摇撞骗的邪门歪道之外,最吸引大众眼球的就是他和娱乐圈明星们的合照。在这一拨今天的一线娱乐明星里,有一张面孔很惹眼。几乎每一次大师的倒掉,都有一个叫王菲的明星。这个流行音乐界的天后在和方舟子微博掐架之后就一再刷新我们的智商。她支持地球一小时,她说佛像在火灾中完好无损是佛法显灵,作为传说中的佛教徒她又和李一、王林这些方士结下剪不清理还乱的缘分。前台的大师们纷纷倒下了,也到了检讨一下“王菲”这座大神的时候了。这里要讨论的不是作为音乐人的“王菲”,而是作为一个文化偶像、文化现象的“王菲”,甚至是作为一种宗教的“王菲”,我把它称为“王菲教”。
把自己活成一个宗教的王菲,她的周围有各路神仙、四大金刚之类的人物保驾护航。他们已经溢出了娱乐圈的范畴,延伸到了不同领域。他们是中国社会的各类精英,有着不同的面貌。譬如李一、王林事件就揭示出今天中国精英阶层的多重面貌,他们既是房地产商,也是娱乐明星,还是文化名人,商业资本、娱乐资本、文化资本在一个“私通机制”里巧妙地耦合在了一起,互相转换。没有一个精英拥有单一的面向,一个人就是一个帝国。王朔评论王林事件时说“脱掉了中国精英阶层的最后一条内裤”。在这些精英人士中,王菲无疑是一个集大成者,因为她是她自己的宗教。
李亚鹏、王菲和王林的合影
王菲教的信徒们是谁?是今天城市里的小资阶层、小资文青们。在中国娱乐圈,如果要找一个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地契合今天小资文青们的癖好的艺人必然非王菲莫属。从早年的先锋、高冷的女神,到后来爱贫嘴的微博段子手,再到成为佛教界的义务宣传员,她一直引领着小资们的趣味和生活方式。文化研究学者Lawrence Grossberg在谈到偶像崇拜时说,明星为粉丝提供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语料,而粉丝则借助对偶像的想象,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王菲的一举一动起到的就是把小资和大众区隔开来的作用。
对今天中国的中产和新富来说,诗与哲学作为遮羞布已经不足以用来掩盖他们日渐松弛垮塌的肚皮和日益匮乏的想象力。各类宗教正在成为富豪们的新宠,成为中产阶级新的精神鸦片。在潘石屹信仰巴哈伊教之前,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个不知发源于哪块大陆的奇异宗教还没有概念。据说中国有1/3的顶级富豪信仰佛教,多数为藏传佛教。或许因为禅宗没有什么仪式感,立地就能成佛,像陈坤那样走路去西藏才算正信,才能搞出一番动静,背后的运动品牌商、旅游部门、书商们才可以趁机捞一笔。对于富豪们来说,佛教在净化财富的同时,也在进化财富。这里的财富已经超越了金钱意义上的资本,转化成了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又反过来进一步为金钱资本增值。所以一方面你看到王菲、赵薇们吃斋念佛,一方面你又看到她们积极投资楼市,成为集文化名人、娱乐名人、慈善名人于一身的新资本家。
陈坤在新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北京签售会上
那对于一般的小资阶级来说,王菲教意味着什么?她更多意味着一套以素食、念经和朝圣为代表的生活方式,一种“断舍离”的潮流。其实王菲和她的信徒们就和前段时间摄影师肖全镜头下的那对穿着无印良品去乡下耕田的文艺青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不吃超市里能见到的东西,只吃“升华”过的东西。一面安全自然无公害,一面要用最顶级的化妆品来填补眼角的细纹。他们所崇奉的断舍离式的生活方式和佛家的断舍离隔着如来佛的五指山:断舍离的前提其实是以更多的弃断弃舍弃离来填补,所有的断舍离的本质是欲断还休、依依不舍、貌合神离。毒舌评论家陆兴华讽刺道:浙江的很多山区,早晨的露水多到能喝,王菲应该请一些民工每天帮她来收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批判王菲教的两面性。之前我写中国今天的爱情电影,说本质上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电影,一方面要保持爱情的纯洁性,一方面要对金钱权力磕头。王菲和她的信徒们也都是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人格的代表。王朔说今天的中国精英不是现代人,是前现代人。我倒觉得不是特别准确,“半殖民地半封建”人格的典型特征是心灵匍匐在前现代的取经路上,身体却很诚实地深陷在现代这滩烂泥里。一面出世地向佛陀磕头,一面又要惦记着股票账户上的余额。
对于小资们来说,成为王菲还是成为窦唯,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人人都想成为王菲式的人生赢家,没人会想成为“不体面”的窦唯。这两个人都行走在成仙的路上,走的是相反的方向。区别在于王菲在成仙过程中俗念太多,溜一圈,又回来。
最后就要说到王菲教的教义——人生赢家式的心灵鸡汤。不论王菲们的佛法,还是陈坤们的走路去西藏,抑或是潘石屹们的巴哈伊,本质上也都是心灵鸡汤。只不过在这个小资阶级夺得文化领导权的今天,王菲们的鸡汤被神圣化,而审美趣味还停留在城乡结合部时代的父辈们的鸡汤则被倒进“荷塘月色”里了。
跟王林合影是多糗的事
吴晓波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父亲是195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自上海交大机械系毕业后,他就应招从军,在炮兵研究所工作,用他的话说,“这十多年里,打了一套家具,生了三个娃”。1978年高考恢复,他以38岁“高龄”考上第一批研究生,进了浙江大学新成立的科学仪器系,很多年里,这个系的招生考分为全校第一。
80年代初,“气功热”蔓烧神州,国家科委及国防科工委拨下一笔经费,组建了几个秘密研究小组,试图破解气功之谜,父亲参与了其中的一项研究,他们将一些“气功大师”邀集到实验室,试图从仪器的角度证明或证伪“气”的存在。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后来不了了之,也没有见父亲出过什么科研成果,不过,从此之后,他就成了一个气功爱好者,家里有一个书柜都是这一方面的书。后来母亲得了重疾,他还四处探访气功师,为她治病,貌似效果还不错。直到现在,75岁的老父亲每天还练练吐纳,做做气功。
因这一段渊源,我对气功之事,从来怀有敬畏。其实,自孔子那时起,民间神秘之人就未曾断绝,孔夫子的态度很暧昧,“子不语乱力怪神”,同时,“敬鬼神,而远之。”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行走大江南北,我不时会遇到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我曾目睹一“高人”在酒席之上,把刚刚见面不久的陌生人的电话号码,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准确报出,我还听闻或亲身经历过一些预言准确的惊人之事。
不久前,读《陈一谘回忆录》,他专门有一节讲“张震寰请张宝胜、严新给我发功”。陈一谘掏出一根555牌香烟,张宝胜用手一指,再吸,竟变成雪茄味。陈维仁对此颇为不信,张宝胜指着他的衣服说,“你的右胳膊窝着火了”,大家一看,果然从陈的右肩冒出很多烟。张震寰是国防科工委主任,陈一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维仁是中央党校副校长,如果张气功师仅仅是另一个“刘谦”,恐怕不太好解释。
大凡一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种种奇异之事、特异之人,而大多数的人都如同我的父亲及陈一谘那样,将信将疑,不置是否。人对生命的好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宇宙及人体的奥秘,又岂是一个已经被彻底破解的命题。连爱因斯坦都说,“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问问题,好奇心的存在,自有其道理。”
拉拉杂杂写这些,是因为近日王林的那本合影画册。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位靠“空盆变蛇”而出名的江西怪人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月更是因涉嫌一起凶杀案而再度引人注目。他的一本画册被曝光,其中不乏各路大小官员、企业家及娱乐明星,嘲笑之声四起,有人甚至认定王林事件“戳穿了中国精英,脱掉了他们最后一条内裤”,他们“智商很低、缺乏安全感、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渣滓俨然精英,这是时代的悲哀。”
这样的嘲讽相当痛快,最适合在PM2.5值很高的城市以及炎夏将至的季节传播。在这种一网打尽的语境之下,这个国家大概就是这样子的了:屌丝们在优衣库的试衣间里狂欢,中产们在股市的跌荡中沉沦,精英们在王林的会客厅里堕落。
我只是有一丝丝的侥幸:大约在四年前,某次去江西调研,有朋友邀约“去一个叫王林的大师那里坐坐,据说他很神的”,我因事未成行,否则,现在应该也被当众脱掉了最后的内裤。
我想说的道理很简单——
王林是气功师还是魔术师,是可以讨论的事,王林的人品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林有没有涉嫌谋杀,警方将给出结论。
可是,与王林合影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已经被枪决的贪官,无论是马云、何鸿燊还是曾荫权,无论是李冰冰还是赵薇,都没有被嘲笑、污蔑的必要。他们的智商是高还是低,他们是否有安全感,他们是否有科学常识,与他们有没有跟王林合过一张影,没有任何关系。
所有去见王林的人,都是对生命本身有好奇的人,如爱因斯坦所言,他们对人体的秘密和未知之事存着一份探寻的热情。他们也许去错了地方,见错了人,好奇害死猫,但天大的好奇,也不至于害得自己脱掉了内裤。
一个国家的智力底线,是社会的宽容能力和理性判断力。如果,各个阶层的人士,日夜以互相诋毁、嘲弄为乐事,以撕裂、对立为目标,以在思维的烂泥潭里缠斗为欢,那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智商很低、缺乏安全感、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的下流社会。
给吴晓波们:跟王林合影是很糗的事
Fenng 微信号:小道消息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公众账号发文章称《跟王林合影是多糗的事》,拉拉杂杂给他的“精英人士”朋友们写了一大堆辩护词,总结下来吴就是想说一句话:跟王林合影的人不该被嘲笑。
为什么跟王林合影的人不该被嘲笑?因为吴晓波自己也信这些玩意儿。吴的父亲当年就曾搞过“气功研究”,后来变成个练气功的,吴自己说“因这一段渊源,我对气功之事,从来怀有敬畏。”
然后吴晓波举例说他“行走大江南北”,时不时遇到有“特异功能的人”,比如把陌生人的电话号码背出来,其实记忆力好一点的人做到这个并不难,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
吴拿《陈一谘回忆录》中“张震寰请张宝胜、严新给我发功”的逸闻来说明特异功能的可能存在性,并且拿“张震寰是国防科工委主任,陈一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维仁是中央党校副校长”这些名头来吓唬人,其实,当年气功热的时候,颇有一批老干部是气功的死忠粉丝,吴晓波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事情?至于张宝胜,更是一个著名的虚假特异功能大师,一个骗子,吴晓波难道也不知道这件事?严新吹牛说大兴安岭的火灾都是他灭的,难道吴晓波也会相信这事儿?
吴晓波说“所有去见王林的人,都是对生命本身有好奇的人”,我记得他一向不喜欢的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对生命本身好奇的人应该更尊重科学,而不是去对怪力乱神顶礼膜拜。
吴最后说“一个国家的智力底线,是社会的宽容能力和理性判断力”,其实,一个国家的智力底线,应该是对知识和科学的尊重,是对常识的尊重。但没有必要去尊重骗子,没有必要去拜各路神棍。社会不应该对这些人宽容,这才是理性的判断力。
拜倒在江湖术士的脚下的人还谈什么智力底线?
千里迢迢去跟王林合影的都是一些什么人?落马的贪腐官员、文化程度不高知名度高的演艺明星,求神拜佛的互联网首富们,这些人组成了吴口中的“精英人士”。
吴晓波所说的“道理很简单”其实就是歪理,搅混水,试图替“精英人士”挽回颜面,以便自己也成为“精英人士”的座上宾。
一些“精英人士”暴露出来“智商很低、缺乏安全感、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之后,不过是收到了一些调侃而已,又没有人强制要求他们别去折腾这些玩意儿,这已经一定程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包容了吧。考虑到这些“精英人士”的五迷三道给这个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他们的一点嘲讽不过是社会多元性的体现而已。说的不好听一点,实属活该,别喊冤了。
吴自认为身居“上流社会”而反感“下流社会”对“精英人士”的嘲讽,看上去更像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
吴的文章里传递出一种非常糟糕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巴久灵”(他口中的80、90群体)的读者,是不是有些拧巴?你还是去给企业家写文章算了。
为什么我们应该警惕一些“精英人士”的反智行为?因为这些人给社会带来的极坏的示范作用。比如某些企业家,因为自己信奉某某教,就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并面向全体员工开放为期一个月印度灵修课程,搞起全员信教运动……不够可怕么?
跟王林合影就是一件很糗的事,出了糗事老老实实承认,以后别再做糗事就是了。人生在世,谁没做过糗事?但总不能做了糗事还自己振振有词,给自己的过错找出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而不自省,这样实在太丢人了,“精英人士”这样的表现,实在是跌份儿。
这算什么“精英人士”?狗屁。
1993年底,在北京妙峰山高级气功强化培训班上,每个学员头上都盖一口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信息锅,据说,该锅可以用来接受宇宙的大气场,达成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