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婷:盟友、敌人被特朗普统统“扫射”,中东各国懵了…

来源:作者赐稿

2025-04-16 15:24

刘燕婷

刘燕婷作者

中东问题观察员

【文/刘燕婷】

4月2日,特朗普发出震惊全球的“解放日”冲击波,宣布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后最大规模的关税调幅:各国进口产品将被征收10%至50%的惊人关税,对象包含美国的地缘敌人与传统盟友,中东当然也在其中。

观察美国的打击力道,多数中东国家都被课以10%基准关税,仅部分国家则遭受“区别对待”:阿尔及利亚(30%)、伊拉克(39%)、以色列(17%)、约旦(20%)、利比亚(31%)、叙利亚(41%)、突尼斯(28%)。

宏观来看,中东名单似乎反映这波关税战的理性面向:沙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曼等海湾油气出产国仅被美国征收10%关税,且油气产品其实受到豁免,这当然是因美国需从前者大量进口油气。但观察细节,名单其实也不乏令人疑惑的安排,例如以相同标准来看,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同样对美国出口大量油气,却也都被征收极高关税。

其他莫名案例还有:约旦早在2000年就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是第一个与美国签署FTA的阿拉伯国家,却被征收20%的高关税;叙利亚则已被国际制裁多年,与美国的贸易量并不显著,却仍被征收41%的极高关税;以色列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尤其2023年加沙战争开始后,华盛顿不惜一切为其保驾护航,这次竟然也被征收17%的关税。

当然,如果比对中东各国情况与美国打击力道,“区别对待”的效果也并不是各地如一,而是可以大致分成两个受害等级:虚晃一招、正中红心,第一类包括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第二类则包括突尼斯、约旦、以色列等确实会受创的重灾区。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油价暴跌,中东市场上的投资者感到不安 MENAFN

但美方又在当地时间4月9日宣布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也就是在此期间除对华商品关税升至125%外,各国的关税水平将普遍降至10%、各方谈判也将持续进行。如此一来,中东的“虚晃一招”“正中红心”差别不再显著,取而代之的是“普遍扫射”下的各自求生。

当然,从特朗普执政的高不确定性来看,90天关税“暂停”是否真能维持90天、90天后各国是否就能凭谈判获得关税减免,一切还在未定之天,只能靠结果说话。在此期间,中东各国除了持续展开对美谈判、做好出让经济与政治利益的准备外,还要留意中美对决、特朗普又生变所导致的市场再震荡。

特朗普的“虚晃一招”与“正中红心”

首先回顾特朗普的初始规划。

如前所述,以色列(17%)、约旦(20%)、突尼斯(28%)是被“正中红心”的重灾区。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数据,2024年美国与以色列的商品贸易总额为370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以色列的商品出口额为148亿美元,进口额为222亿美元,占以色列商品出口总额的28%。毫无疑问,美国祭出17%关税确实重击以色列。

4月6日以色列制造商协会发布的分析报告就显示,如果关税保持在17%,以色列每年出口将遭受23亿美元的损失,且将有18000至26000名以色列人失业;如果特朗普再将关税扩大到制药和芯片行业,以色列出口的每年损失还可能升到30亿美元。这就是为何内塔尼亚胡要在访美时直接表示,愿对美国取消一切关税以换取减免。

当地时间4月7日,内塔尼亚胡和特朗普在白宫会面,讨论关税问题。 视频截图

无独有偶,约旦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31.1亿美元的商品,占其出口总额的25.7%,其中服装产品将近70%,根据约旦政府分析,如果美国对约旦祭出20%关税,可能导致约旦对美出口额骤降25%;突尼斯2024年对美商品出口额则为11亿美元,虽然不如以色列与约旦,但突尼斯是全球第五大橄榄油出口国、美国则是其第三大出口对象(2.18亿美元),特朗普此举无疑会重击突尼斯的经济命脉。

接着是被“虚晃一招”的叙利亚(41%)、伊拉克(39%)、利比亚(31%)、阿尔及利亚(30%)。

首先是数字惊人的叙利亚(41%)。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2024年美国对叙利亚的出口额仅202万美元,进口额也只有1118万美元,且其中还有近400万美元是艺术品和古董,以及250万美元的咖啡、茶和香料。

这背后原因,当然是多年内战巩固了国际孤立与制裁结构,直到2024年12月叙利亚变天后,欧盟、英国、美国才放松部分制裁所致。整体来说,美叙贸易额相当稀薄,并不会因为美国加征关税,就让叙利亚遭受毁天灭地的打击。

再来是数字同样惊人、在中东仅次于叙利亚的伊拉克(39%)。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2024年伊拉克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76.9亿美元,其中76.4亿美元是受到豁免的石油与燃料,且伊拉克70%的石油出口到中国与印度,美国并非伊拉克的最主要石油市场,因此伊拉克政府一开始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是零”。

但不久之后,伊拉克内部开始有声音示警:不能完全轻忽美国发出的讯号,因为伊拉克有部分石油收入是存入美国银行,因此伊拉克其实容易受到美国财政政策的变化影响。此外也有声音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伊拉克征收高额关税,可能是出于截断伊朗、伊拉克协作的政治考量。

或许正因如此,巴格达最终还是提出四项战略措施,来因应任何可能的潜在变化:

第一,通过促进美国市场准入、支持伊拉克贸易机构、促进两国相应部门的直接合作,来强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第二,扩大银行业和金融业联系,加强经济整合;第三,组成一个高阶谈判小组,重新审视美伊双边贸易条款并确保创建更平衡的框架来保护伊拉克的经济利益;第四,由外交部、财政部、贸易部和其他机构主导协调外交努力,监控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与美国同行保持稳定对话。

接着是排名第三的利比亚(31%)。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数据,2024年美国与利比亚的商品贸易总额为20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利比亚的商品出口额为 5.6亿美元,进口额则为15亿美元,当中有超过14.9亿美元为石油和燃料,其余商品占比微乎其微。显然,由于利比亚的非能源产品出口大多流向欧洲与亚洲,能源产品又在这波“对等关税”受到豁免,因此美国的31%关税大棒看似惊人,实际效果恐怕正如利比亚关务部门所说:不太可能影响利比亚。

再来是阿尔及利亚(30%)。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数据,2024年美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商品贸易总额为35亿美元,其中美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商品出口额为10亿美元,对阿尔及利亚的商品进口总额为25亿美元,当中受豁免的石油和燃料就超过20亿美元,其余则分散在钢铝产品、氮肥与水泥等领域。整体来说,关税大棒对阿尔及利亚的影响虽大于叙利亚、伊拉克,效果却不会太强;或许正因如此,阿尔及利亚政府始终没有积极回应,而是将精力放在与法国缓和紧张、对马里关闭领空、接待来访的伊朗外长上。

现在回看特朗普的中东名单,“正中红心”如何选出、“虚晃一招”的原因又是什么,双方差异究竟是争议公式的计算结果,还是华盛顿刻意摆弄虚实所致,真相恐怕只有相关决策方自己知道;就像特朗普是在何时拍板将关税战转为“中美对决”,是一开始就决定要对全球“虚晃一招”,还是眼看加征窒碍难行、市场疲软哀鸿遍野,所以突然临时急转弯,真相恐怕也只有特朗普自己清楚。

2025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贴文,呼吁企业搬到美国来享受零关税和其他优惠。 Truth Social截图

中东各国隐忧仍在

但即便关税战已经转为“中美对决”,其他国家则得到为期90天的“暂停”,10%关税却依然存在。这就意味以色列、约旦、突尼斯的原有担忧虽然暂缓,却还是必须展开对美谈判、考虑让步经济乃至政治利益,来争取最大程度的关税减免,其他中东国家也是如此。

以叙利亚为例,关税虽然不会摧毁叙利亚经济,却会阻止美叙贸易回到战前水平。而在当前叙利亚新政府亟需国际承认、希望恢复经贸交流、有意引进西方稀释俄罗斯与伊朗影响力的背景下,新政府有可能在未来的对美交涉中让步,以给予美国更多影响力为筹码,换取特朗普政府降低关税门槛。当然,或许华盛顿根本没有相关考量,但有鉴于当前叙利亚局势实在特殊,关税可能意外成为美国的地缘杠杆。

此外虽说现在全球股市、油价已因90天关税暂停有所回升,此前关税战导致的种种不稳,还是间接冲击中东产油国的经济。未来90天会否因为中美对决、特朗普再转弯而出现新波动,各方恐怕都不敢确定。

回顾过去一周,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油价就持续下跌;在中国宣布对等报复、美国也加码对华加征至104%关税后,油价更是暴跌到了4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截至9日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01:08,布兰特原油期货下跌2.13美元,至每桶60.69美元;美国西德州原油期货下跌2.36美元,至每桶57.22美元。其中,不仅布兰特原油触及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西德州原油也触及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背后原因,就是市场预期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矛盾短期难解,全球经济极可能因这场关税战衰退,油价也因此在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中持续下滑;此外关税战爆发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决定将5月的石油产量提高到411000桶/日,这同样加剧了油价跌幅。当然,油价的持续低迷会反向抑制产量增长,因此油价不太可能持续暴跌,而是会在触及某个低位后维持水平,再视市场情况缓缓回升。

但即便如此,油价的波动还是会影响只被征收10%关税、却仰赖油气收入的海湾国家。沙特就是代表案例。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沙特的财政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原油价格走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沙特需要油价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才能稳定收支平衡;尤其眼下沙特正在推动“2030年愿景”的相关建设,还要筹备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2030年利雅得世博会、2034年世界杯,甚至这场世纪关税战爆发前,沙特本就计划今年要再举债370亿美元支撑前述项目。现在为弥补预期之外的石油收入缺口,举债额度可能不得不再上调。

此外,被关税战与油价下跌引爆的股市震荡,也冲击了海湾国家的IPO。在特朗普宣布关税后的首次开盘,迪拜金融市场下跌5%、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下跌4%,沙特证券交易所下跌超过6%,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大单日跌幅;交易所巨头、沙特国营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股价更是下跌超过5%,全球市值第六大公司为此蒸发数十亿美元。

2019年10月12日,镜头下位于沙特阿拉伯布盖格(Abqaiq)沙特阿美石油设施上的公司标志。 Reuters

显然,关税战迫使投资者从股票转向更安全资产避险。但IPO向来是海湾地区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推手,尤其今年沙特的Derayah Financial、Entaj、Umm Al Qura fo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三家公司的IPO已筹集超过10亿美元资金,股价也都在首个交易日上涨30%,收益却被关税战触发的股灾一夕抹去。当然,股市就像油价,不可能永远低迷混乱,但股价的震荡还是可能抑制IPO的发展前景。

不过海湾国家虽然难逃冲击,却也因为经济底子相对厚实、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也集中在能源场域,所以更能抵御关税战震荡,尤其是面对未来中美对决、全球余波荡漾的情况。

至于其他中东小国,摩洛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代表:其政府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关税后直接表示,摩洛哥凭借与美国牢不可破的历史关系与两国2006年以来签署的FTA,保持了可靠合作伙伴的地位,不像突尼斯(28%)与阿尔及利亚(30%)被征收严厉关税,而是让自己与英国、沙特、阿联酋维持在同样水平(10%),摩洛哥证明自己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伙伴。

这种说词或许有些自欺欺人,在90天关税暂停的今日也已不再适用,小国的无可奈何却始终一览无遗:身为体量差距悬殊、还与美国签署FTA的小型经济体,摩洛哥没有对美关税报复的底气,也缺乏讨价还价的有力筹码,所以只能“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被迫笑迎特朗普挥来的关税大棒,并期望政府的暗自交涉与让步能换到一些松绑,处境类似的约旦、突尼斯恐怕也是如此。

整体来说,中东名单就像这次“对等关税”本身,不能说毫无章法,却存在各种光怪陆离,不论盟友敌人都在打击范围内,且几乎没有国家能幸免这场震惊全球的大掠夺,不论是最繁荣的海湾产油国,或是发展问题沉重的中东小国。

责任编辑:朱敏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