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劳动力成本不是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4-25 10:48

马宁

马宁作者

500强企业经理人,独立经济学学者

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看法,即中国生产的商品能够横扫世界主要依靠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的关键在于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大量转移的主要根源也在于此。近年来一些企业的涨价行为也归咎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此,在谈到我国劳动阶层收入偏低这一问题时,很多人由于存在思想上的矛盾而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认同我国劳动阶层需要大幅度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又担心劳动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会导致中国生产商品价格的提高,甚至进而降低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那么,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吗?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商品价格呢?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商品价格中的劳动者报酬

从国家统计局的投入产出表来看,劳动者报酬在商品价值中的比重并不大。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每5年公布一份投入产出表)表明,不包括农业的各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这里的利润率为营业赢余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和与总投入之比,已扣除生产税净额,下同)为15.1%,劳动成本(劳动者报酬与总投入之比)为10.8%。从1997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来看,劳动者报酬在总投入中的比重从约16%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不包括农业的各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

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统计公报,同期(1997年至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已上涨了12.6%,工业品出厂价格也上涨了12.3%。这说明从长期来看,单位商品价格的上涨不但不能归结为劳动者报酬增加,相反,单位商品中劳动者报酬还下降了。这是绝对的减少。同样的商品,在1997年价格100元,其中有16元是劳动者报酬。而到了2007年,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12元,其中的劳动者报酬却下降到了12元。这倒证明了经济学中的一个观点。曼昆在其宏观经济学著作中就曾坦率地写道,“如果名义工资不能削减,那么削减实际工资的唯一办法是让通货膨胀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事实上不是货币工资的增加推动了商品价格的上涨,恰恰相反,是商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实际工资。

从2007年到现在又过去了5年,现在的物价水平已经比1997年上涨了逾27%,但是由于缺乏劳动报酬的数字,所以难以估算劳动报酬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要等到今年的投入产出表公布之后才能分晓了。但是另一个数字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者报酬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应当是越来越小的。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007年的2.025倍,平均货币工资是1.49倍,职工人数基本没有变化,所以,相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工资减少了约四分之一。事实上,从1980年至今,相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工资已经减少了80%。

所以,可以很负责地说,在总成本中工资的比重越来越小了,商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由于劳动报酬的增加而引起。

二、国内市场上的商品

如果说在长期中不存在着劳动报酬的增加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那么在短期中呢?是否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工资突然大幅度提高而导致的成本上升从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呢?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是目前我国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并不属于此种类型。

4月,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旗下的金龙鱼和福临门的菜籽油、花生油品类平均提价8%。金龙鱼方面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料成本压力太大,如花生油原料涨幅超过30%,一级菜油原料上涨幅度超过15%,企业最高每吨亏损800多元;0#柴油平均现价较2011年9月上涨了14%。即使经过此次价格调整,企业仍然亏损。此外,由于国际国内大豆油原料市场呈现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豆油也有涨价的趋势。

与此同时,4月起,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上调10%~20%,而飘柔、潘婷等也有提价计划。据报道,从2010年至今,包括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类产品的原材料、包装材料价格平均上涨了40%~50%,再加上近年来劳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油价上涨后导致物流配送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日化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都在上涨。

从最近这两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涨价的首要原因,就是原料成本大幅度增加;其次是油价上涨以及随之而来的物流成本的增加。所谓“劳工成本不断上涨”,不过是顺带一提罢了。食用油和日化产品的涨价幅度远小于原料成本的增加幅度,由此可以认为与所谓的劳工成本更是基本没有关系。

还有在一片涨风中趁火打劫的。国外品牌奶粉价格这些年一直在上涨,就几乎与任何成本都没有关系。以今年1月份上海海关关区进口奶粉平均价格每吨5103美元计算,1千克奶粉约合32元人民币。据估算,即便加上包装、运输和销售费用,每罐(900克)奶粉成本不会超过100元,而一些“洋品牌奶粉”市场零售价动辄200多元甚至400多元,堪称暴利。

一年前的2011年4月,河南若干家商业企业,因为没有在部分商品上贴上价格标签被河南省物价部门罚款。他们联名上书发改委,称粘贴价签在不改变企业利润的前提下将这些成本均摊到商品上,平均每件商品将涨价0.18元。实际上按照超市提供的数字计算出来平摊在每件商品上的成本只有6分钱,而且其中的人力成本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笑的是,发改委在收到上书后做出回应:今后不再要求超市在每件商品上粘贴价格标签。

三、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商品

2011年我国出口总值为18986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总值为10855.9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7.2%;高新技术产品总值为5487.9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8.9%。两者共占到出口总值的86.1%。可见,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工业品并不是普通日用消费品。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竞争能力。与普通日用消费品不同,机械制造业和高科技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商品的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德国出口世界第一的排名不过刚刚被中国抢走,而即使现在很多中国商品也还是无法与德国商品竞争。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洲仍然有很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的。

在2011年全年出口商品中,出口值增加最快的前五种工业品分别为:贵金属及包贵金属的首饰(比2010年同比增长111%,下同),集装箱(增长57.7%),钢材(39.2%),箱包及类似容器(32.9%),摩托车及有动力装置的脚踏车(32.6%)。出口额增速比较快的也多数是对品质和质量要求较高的非普通消费品。

从出口金额上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排名前五位的工业品分别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762.8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1532.2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46.7亿美元)、电话机(648亿美元)和钢材(512.7亿美元)。可见,普通消费品在我国出口中也还是占据一定比重的。此类商品的价格竞争比较激烈,那么这些行业的利润情况如何呢?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投入产出表来看,这些行业的利润率低于整个社会经济(不包括农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但与机械制造业也就是我国出口的主力行业的利润率水平相似,在8%到9%左右。激烈的价格竞争并没有对这些行业的利润水平造成严重的伤害。

四、中国的劳动力报酬的实际水平

近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粗略地计算了全球平均工资,范围涉及72个国家(地区),于今年4月初公布了结果,为1480美元(约合人民币9327.7元)一个月,年工资不到1.8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4元),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位列72个调查国家(地区)中的57位,也就是倒数第16。尽管中国工资水平并不高,但因为人数较多,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对全球数据的影响巨大。也就是说,中国工资水平大大拉低了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工资,而这个被自己的数字大大拉低了的全球平均工资水平,也是中国平均工资水平的2倍多。

有美国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美国实际工资的0.13。货币工资更容易比较一些。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2010年发表文章,指出假设中国在2007年10月份已经将工资水平上调25%,到2010年中国平均工资每小时也只有1.98美元,仅为美国同期每小时工资水平的4%,工资上涨并不会使中国丧失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中国最低工资水平偏低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所以,即使说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唯一法宝,那么即便我国工资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即使中国商品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也还是有足够的涨价空间来保证竞争力的。况且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我国商品价格的上涨与劳动成本毫无关系。相反,单位商品中的劳动报酬比重还下降了。在宏观上,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连续下降20多年,如今已不足40%。企业利润在GDP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大。仅从2007年到2011年的四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就增长了一倍多,其中非公企业的利润与国有企业的利润相差无几。

如果企业肯在全部利润中让出那么一点点,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物价上涨的问题了。为什么一定要由劳动者承担全部代价,或者是单单强调国企的社会责任,而不去谈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资方通过物价上涨得到的收益呢?即使商品价格真的会大幅度上涨,而且损害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有十几亿人,幅员辽阔,有足够大的市场容纳足够多的商品,只要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没有劳动者报酬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能培育良好的国内市场的。

此外,提供劳动者报酬,如果对企业经营造成了压力,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对企业来说,这是推动企业加强管理、寻求技术进步的重要外部压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对企业来说也是成立的。

(作者马宁是500强企业经理人,独立学者,经济学人。)

责任编辑:徐喆
旧文资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