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高考是古典时代通才的葬礼?呵呵

来源:知乎

2016-05-14 08:50

马平

马平作者

媒体人,前工程师

[本文为5月5日作者在同济大学演讲全文,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能回到同济做演讲。首先感谢同济大学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值得自豪的教育经历,其次要感谢学术部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在同济四年,从来是坐在下面听讲,这是第一次在讲台上说话,如果因为经验不足有什么漏洞,请各位不要太在意。

一 高三不是人生顶峰

1 学渣的用处

现在我毕业已经有14年,就算考虑到延期毕业的博士,现在学校里也应该已经没有和我一起上过学的同学了。但我还是不敢吹嘘我当年是个好学生,因为我的老师和同学今天也有来捧场的,吹牛立刻就会被戳穿。所以我实话实说,我就是土木工程学院98级勉强毕业的一个普通差生,一个学渣。唯一可以自豪的是从来没有考前找老师划重点,无论什么课,无论喜欢不喜欢,都想方设法靠自己把所有课折腾到及格。

之所以要让我这个学渣来做演讲,原因应该是我在几个网络社区有一点影响力。尤其是最近比较火的知乎,我是同济大学话题的最佳回答者。知乎有一个问题是“在同济大学读书是什么样的体验”,我上来就声明了自己不是个好学生,经常逃课,但还是得到了最多的赞同。今天我回来谈谈经验,让大家看看学渣也有它的用处。

因为专业课学得很一般,我毕业后只在工程行业干了5年就辞职了,一个没注册的工程师证书就是我这辈子最高职称。从设计院出来之后,我做过小生意,给政府做过编外职员,现在在观察者网做新闻编辑。和我的同学比,我的就业跨度比较大,职业经历比较复杂,所以今天来分享一点专业之外的经验。

我上周看过咱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报告,看到了几个数据。

首先,专业对口不是咱们找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毕业后很多人不会做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我们学校的专科只有一个护理专业,每年毕业几十人,所以有意义的是前三个数据。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干本行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我们很多人会在考研的时候换专业,换一个自己更喜欢的专业,所以学历越高,毕业后做相关专业的概率越大。本科生做自己喜欢专业的概率最低。

第三张图,深蓝色是你找工作的意愿,浅蓝色是你实际上找到的工作。可以看到所有学历的淡蓝色都高于深蓝色。这说明,本来很多人是想换个行业,但是社会逼着一部分同学还是回到了本行。看本科生的数据,起码三分之一的人毕业后到其他行业找过工作。

以我这十几年的经验看,毕业几年后,进入其他行业的人会更多。我所在的98级土木9班,离开土建行业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大家都知道,这十几年是土木工程最火爆的十几年,土木工程又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抛弃本行,可以想象,在座各位将来恐怕会有一多半人从事你大学没学过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这个喜欢改行的差生就可以给大家介绍一点经验了,让大家对未来有所准备。

2 选择的自由

实际上,在我介绍之前,你们已经有丰富的准备了。因为你们分专业是进入大学之后的事情。在高考填志愿之前,本来并没有人规定你们将来属于哪个行业,国家也不知道你们想学什么样的专业。所以,无论是高考科目,还是中小学教学内容,都引导你们每个人成为一个通才。中小学不止是教你会读、会写、会做加减法,还要给你讲数理化学英语,教你了解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动物植物,最后再用高考来验收教育的成果。可以说,中小学课程才是字面意思的“博士”教育。

你们现在上了大学,可能会觉得中小学教育很普通,很不值得一提。但实际上那是过去几千年人类文明最精华的部分,是我们作为现代人相对古代人最大的福利。大家能在毕业后有那么多的职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你的中小学老师。这就是我在讲座介绍里面提到的那段话:

在高考前,你是亚里士多德,是达芬奇,是斯科特船长,是丘吉尔爵士。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

高考是古典时代通才的葬礼。

高考后,你是银行家,是程序员,是画家,是建筑师。你是一枚专业的螺丝钉。

每个人都是一部浓缩的文明史,你所回望的高三,那是一个落幕的,人类文明的青春。

这样一看,我们的中学教育是不是有了高大上的感觉?但是,很遗憾,虽然通才教育很值得赞美,虽然高考测试的是通才教育,但高考之后,你就要填志愿选学校和专业,到一个非常细化的专业里面学习。选择自己的社会分工。

人类社会自从离开原始社会,就要有职业分工。但有分工不一定意味着个人有选择,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往往就是爹妈做什么,自己就得跟着做什么。想干别的,既没有资本也没有技术。我们现在说某个人有成就,会称呼他科学家,艺术家,这个“家”字就是从古代社会继承来的名词,意思是技术都是家传,外人根本学不到。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当什么“家”都是妄想,在一小块土地上当一辈子农民是注定的结果。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的时候。1992年,大概就是这个季节,我的很多同学讨论的不是暑假怎么玩,也不是中学生活怎么过,而是毕业后干什么职业。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几乎不能叫选择,未来如果保守一点就是回家种地;冒点风险就是到附近的镇上去批发点东西,回到村里当小贩;至于跟着建筑队到大城市搬砖头的机会,那时需要一点运气才能得到。总之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职业是他们不敢也不能选择的。

我很幸运,或者说在座各位都很幸运,通过学习,在高考报志愿和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机会。比我们的前辈,甚至比大多数同龄人拥有更大的自由。

但是呢,选择权也不一定意味着100%的幸福感。从个人的角度说,填好志愿,是获得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但另一方面说,这也让无限的可能性收缩为一个确定的专业,会让你很失落。以我的经验,每个人在高考前都会憧憬自己的大学;等到去了大学,就算是按照第一志愿录取的,心里也多少会有一点失落感,觉得和自己向往的大学不一样。我大一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失落感,也和同学讨论过。最后我发现,失落感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学不好,而是高考前的想象太丰富。

中学生一般都会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一般来说,会努力收集很多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生活段子,再把听到的亮点集合起来变成自己的大学梦想。我妻子今天也在这里,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她送了我一本中国知名大学介绍。我看书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把几百个大学的优点挑出来,以为这就是我将来的生活。后来到了同济,学校和专业都不错,但无论如何,同济大学在那本书里只占两页。两页纸和整本书几百所大学去比亮点,肯定有差距。所以我觉得大学梦受到了现实的打击。无论你选择任何一所大学,都免不了有这个心态,都会觉得自己是为一棵树放弃了整个森林。你们将来找工作的时候也会再次经历这个失落感。

3 热爱自由是你的本能

我后来又反思这种失落感,考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失落感呢?为什么知道自己只能选择一个专业的时候会觉得害怕呢?去年河南那个女教师,已经工作了11年,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扔掉事业编制辞职了呢?

我后来读了一些人类学方面的书籍,发现这种失落感不是因为我自己太矫情,而是因为分工不符合我们的本性。

都说人类刚出生是一张白纸,但实际上,我们继承了祖先的全部基因。很多事情不用学习就会,比如说吃奶,比如说哭,比如说抓住一切塞到手里的东西。当然,基因给我们带来的东西远远不止是这些基本能力,因为基因的历史积淀太深厚了。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我们人类已经在草原上游荡了几百万年。这几百万年不是个小数字。60万年前,北极熊还是一种温带的小棕熊,等到我们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棕熊已经是一种纯白色的巨型熊类了,体重可以接近一吨,这就是几十万年自然进化的力量。根据进化论的原则,我们人类的基因一定很适应几百万年的草原原始部落生活,或者说,不适应这种生活的基因都被缓慢地淘汰了。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男人比女人喜欢足球篮球,为什么女人比男人喜欢逛街买包呢?这其实和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有关系。草原上的基本分工是男人打猎,女人采集。打猎就是十几个男人去追逐一个快速移动的东西,争取把它赶到网里面;采集呢,就是一群女人集体到附近游荡,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带回去。很显然,草地上的球类运动对应的是打猎,直到今天,足球外面包裹的还是动物的皮;逛街对应的是采集,一个好包对应的是女人采集的篮子,也是女人潜意识里的面子,现在说包治百病,就是女人的基因本性。我们基因决定了我们会喜欢这样的体验。

不过,虽然男人和女人在原始社会有相对分工,但除此之外,原始社会没有其他分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专门的军人,医生,也没有领导和临时工,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干。甚至男女的分工也不是绝对的,一大群羚羊跑过来,女人可能也是打猎助手,水果熟的时候男人也要和女人一起拿着篮子去采集。在这种环境下过了几百万年,我们基因已经适应这种没有分工,没有等级的生活。这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当然,打猎捡蘑菇的原始生活很久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因为人类学会了农业,进入了有分工的文明社会。但这个农业时代满打满算只有一万年,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也就是五六千年,200代人的时间。这在生物进化上只能算短短一瞬间,显然不足以显著改变我们的基因。只要有机会,在草原上形成的基因和潜意识就会驱动我们去追求一个没有社会分工的社会。

所以,我们看人类历史,每个朝代都会有人起来造反,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分工的社会,尤其要反对一个世袭社会分工的社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反口号就是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道家主张小国寡民,放弃技术,减少社会等级,每家每户都退回去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都是在迎合我们讨厌分工的本性。就算到了现代,无政府主义也是非常盛行的思想。四五十岁的人,微信朋友圈里面传的大多数段子都是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反对警察,反对医生,反对政府官员,对一切专业技术人员保持警惕,等到出了事情又要反过来抱怨为什么有关部门不负责。这些段子不管多么不合理,因为迎合了我们的本性,所以能传播起来。

但是,无政府主义终究是行不通的,因为不分工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你就被别人消灭了。而且,社会没有效率,个人就没有选择权。老子说小国寡民消灭分工,其实是说落后到一定程度就不用分工了。这样的社会谁也不喜欢。

所以,要获得选择职业的自由,我们不能通过整个社会开倒车来解决问题,只能往前走。现在我们虽然距离真正的自由还很远,但无论如何在选择职业方面比古人多了很多自由,这不是因为我们比古代人更热爱自由,而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严格的分工体系,创造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才能供养这么多人受教育,给大家选择职业的自由。

200年前,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分工比农业社会复杂的多,效率也高的多,所以发达国家率先落实了普遍教育,允许平民的孩子也有机会当工程师,当政府官员。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打完了朝鲜战争,也开始建设中国工业社会,在教育方面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清晰各个学校的专业技术定位,在高等教育资源极端缺乏的年代,要给中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分工体系。在1952的院系调整中,咱们同济大学从一所综合性大学变成了以土建为主的工程类大学。从同济大学这个局部来看,这似乎是从通才教育退化成专业教育;但从整个中国来看,这是通向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一步,和大家高考要报志愿分专业是同样的理由。发展到今天,一半的人可以读大学,大多数人在20多岁的时候可以凭自己的能力选择专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总而言之,社会分工是文明社会的必然,分工越严格,大家的选择权反而越多。虽然基因的本能让我们讨厌分工,但我们越是尊重社会分工的必然性,职业上的自由就越大。这是一个典型的辩证关系。我们的教育就体现了这两方的结合。用中小学培养你成为一个初步的通才,让你拥有选择的能力;用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把你培养成一个专业工程师,让你加入这个复杂的分工体系。现在各位的高考都已经是历史事件了,是不是通才教育就可以结束了呢?前几天我还在网上看到另外几个段子。

很久很久以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能背文言文,知道either or 和neither nor的区别,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会画大气环流图~再往前,我能背化学元素表,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三大定律,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许多人都说,高考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那时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外可说英语,内可赏古文,求得了数列,品得了马哲,溯源五千年历史,兼修德智体美劳。那年高考,你们还记得么?现在的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以我个人的看法,大学,尤其是工程类大学固然是培养专家的地方。但是,既然你所在的是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学校,更不是岗前培训班,我认为各位的通才教育不应该停在高三,尤其不能让高考成为你人生最渊博的时刻。否则的话,将来各位的职业生涯也会遇到很大的瓶颈。

二 读“杂书”有什么用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毕业,为了应聘一个工资很高的工作。我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没人会测试你的通才教育水平。高考的确可能是你人生最后一次在考试中用到全方位的多学科知识。但是,人生的目标有很多,考高分绝对不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最艰难的目标。接下来,我和大家谈谈这些年的见闻,其中有我的经历,也有别人的经历,看看到底通才教育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用。

1 二十“不惑”

首先,这个通才教育就是解决你如何使用选择权的问题。前面提到过,普通人在就业和生活上拥有选择权,是个很新鲜的事情。换句话说,在此前的几千年里,大多数人是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祖先怎么生活,自己就怎么生活。

现代社会在给你选择权的同时,并没有同时给你一本操作手册,告诉你怎么给各种选择打分。无论是婚姻、找工作、买房子还是抚养子女,最靠得住的都是你自己的判断。你父母的经验可以给你做参考,但绝对不可能给你当样板。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了,在座大多数人的父母要么生活在农业社会,要么生活在一个工业社会和农业交替的时代,而你们毫无疑问地将生活在工业时代。这就注定了他们的经验没法指导你的生活。

比如说,我之前在知乎解释过一个字典例句的问题:

为什么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马前卒的回答

这个例句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专生也是大多数单位的技术骨干,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占据了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所以在实际的社会地位上,三者相差不远,都在社会的前20%,很可能不值得放弃售货员的职位去追求一所好的大学。这就是在座各位父辈的人生经验。你们肯定不希望这些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25岁结婚真的算晚婚,30岁不生孩子就是社会隐患了。你们觉得这样的经验适合自己吗?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把选择权交给父母,或是某个长辈的指导,甚至可能是看到同学做什么,他也做什么。至于是不是最后符合自己的需求,只有碰壁之后才知道。这不是因为他们信任父母或者同学的选择,而是他们对自己完全不信任,完全摆不正自己在社会里的位置,也不知道前面有哪些路。所以只能把选择权交给别人。

这几年我做社会新闻,屡屡看到30岁出头的人抱怨生活不如意,抱怨父母当年给自己选了工作,给自己选了女朋友,乃至给自己指定了生活地点。如果不是父母,自己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但就我的经验,绝大多数父母不会在这些问题上和你闹到以死相逼的地步。之所以许多人毕业十年后深深地后悔,首要责任人就是自己。在毕业之前,你们应该问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社会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各个城市的收入水平有什么差别?房价是多少?各个行业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哪些行业需要出差?哪些行业加班多?和公务员相比,到大企业求职的风险有多大?到小企业呢?

这些东西,本质上是你中学政治课和国情教育的延伸,也不是什么保密资料,但必须通过自学才能掌握够用的社会模型。前面提的问题,你不需要做到了如指掌,但心里要有一个大概的数字,然后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是什么样的位置,知道自己期望的生活是不是靠谱。你们大三大四的时候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回去帮中学母校的校友填志愿,看看你能不能向他们描绘出各个行业和各个城市的生活状态。如果你能让自己的学弟学妹填志愿的时候不再是一片迷茫,你自己对未来也就算有一定把握了。甚至可以轻易地说服你的父母接受你的观点。

很遗憾,大多数大学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5年前在西安招聘的时候,曾经要求应聘者不看手机,画一张粗略的地图,测验他们的地理常识。反过来说,这对找工作,选择自己定居的城市也大有帮助。从测试来看。我觉得大多数大学生还有必要加强对这个社会的全面了解,至少不能把自己中学学到的内容丢掉。

大学生笔下的中国地图

其实,如何用好选择权还是第二步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不害怕,不回避自己的选择权。2002年,我毕业走出四平路校门的时候,看到一个横幅:“热烈欢送2002届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显然是从毕业分配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我当时正在考虑到底是去设计院还是去施工单位,还是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新闻行业,觉得选择哪一边都不是完全满意。走过这条横幅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毕业就由国家分配工作的感觉也不错,至少自己根本就不用操心选择问题。虽然分配的地方不一定符合我的需要,但至少会给我一种国家包揽一切的安全感。等到我工作之后再回顾毕业时的想法,我意识到,当时是在害怕自己的选择权,因为掌握信息不足而害怕选择生活的自由。

前面我谈了一点历史,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大多数人就没有选择人生这回事。原始社会没有分工不用选择,农业社会选择了基本没用。所以,我们的基因或者说本性并不支持我们设计自己的人生。到了现代社会,尽管我们厌恶分工,渴望自由,但是当自由送到手上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迷茫和恐惧,在没有足够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自由完全可能是一个负面因素。

这个时候,宗教往往就有机会了。因为宗教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帮你思考,通过减少思想自由来压制恐惧。古代的时候,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选择人生的可能,所以宗教劝说你不要胡思乱想改变命运,让普通人放弃希望就无所谓绝望,也算一种勉强的精神安慰。这是宗教的思想基础。

现代社会让普通人有可能改变命运,但许多人害怕选择的自由,这时宗教就会利用恐惧感,以新的面貌出现,安慰你说上帝依然有安排,不要对已经做出的错误后悔,也不要害怕未来,怎么选择都能解释为好的结果。这当然也算正面的效果。但客观上,宗教本身可以取代很多选择,成为主要的精神生活,乃至让你放弃对世界的理性思考,觉得感性认识就足够了,结果就是影响了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我看了几份近年的报告,大概有10%到20%以的大学生自认为宗教信徒。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知道,以复旦大学为中心,东北片这几个高校是韩国那几个变异基督教的重点开发区,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是教徒,但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找工作压力大,恐怕宗教就会显得比往年还有诱惑力。

当然,我不是反对宗教自由,也并不歧视宗教信徒。我对所有宗教,无论是官方认可的宗教还是所谓的邪教一视同仁。很多教徒也和我是好朋友。我只是觉得,作为受过严格工科教育的大学生,接受宗教信仰是可以的,但最好不要被低水平宗教宣传侮辱了你的大学教育。如果你受到的大学教育仅限于在本专业内部形成一个理性模型,对整个社会一无所知,为了寻求对生活的解释去皈依宗教,我觉得你这信仰也不算信仰,而是思想上偷懒的结果。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大学继续多读书,多了解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尽早形成对社会的完整模型,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不要盲目尊奉上一代人的所谓人生经验,更不要被水平很差的所谓信仰拉下水。我听说北京龙泉寺里面挤满了北京几所大学毕业的it工程师,号称技术实力比百度还强。但我还听说龙泉寺的和尚组织大学生参加所谓的禅修,蒙上眼靠心灵走路,结果从5楼掉下去摔死了。咱们同济校友将来可以有宗教信仰,也不能被低智商的信仰侮辱自己的理性,更不要去给全国网民当笑话。

清华毕业女生龙泉寺蒙眼禅修坠亡

2 永远保持两周搞定一门课的勇气

在大学建立全面知识体系的第二个理由是要保留快速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都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前就已经成熟的技术。等到毕业,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看,我们起码要工作40年。考虑到技术人才的工作周期比较强,再考虑到人均寿命的延长,大家毕业后健康地工作60年也不稀奇。结构学院刚刚去世的范立础院士,1955年大学毕业,到5月3日为止,在土木工程行业工作了61年。1976年老校长李国豪交给他抗震研究的新任务,他在这个方向一直研究到今天。你们想象一下,大学毕业21年后,转到一个新的方向再工作40年,有没有为这种生活做好准备。

这说明,我们大学学到的东西,和我们工作中应用的东西,可能会有80年的跨度。绝不可能靠大学学到的东西混一辈子。我大学学到的许多东西,现在就已经基本用不着了。1998年入学的时候,学校明确通知要带上墨线笔和全套绘图工具来学校,结果我工作第一天就转入全面的CAD绘图,毕业后一张手绘图都没画过。我上学的时候用平板仪和经纬仪测地形图,毕业后发现测量队的初中生都扛着全站仪满山跑,我在知乎上给人介绍平板仪绘图就像介绍石器时代钻木取火一样古老。刚刚落成的上海中心,从头到尾应用了BIM技术,我听工程人员介绍新型施工方式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个纯粹的外行,好像从来没学过建筑施工一样。

没有卫星时怎样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 马前卒的回答

这说明,无论上学时学的多好,毕业后必须积极地学习追上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的发展是没有确定方向的,在技术突破出现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新技术会延伸到哪个领域。哪怕仅仅是为了保住饭碗,你也得不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学习你大学时没有考过的那些东西。

就我的观察,很多人在毕业后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很快就从工程师变成了实际上的绘图员,根本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软件背后有什么原理,也不太清楚自己新拿到的工具是怎么工作的。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新时代的流水线工人,非常容易被时代淘汰。

不过,这个现象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非常不符。从我上学的时候就有一句话流传,说大学生为什么厉害?因为他们有能力用2个星期的时间搞定一门课。我相信在座各位,大多数人也有期末考试之前一两个星期突击复习,通过考试的经历。那么,既然大多数人有能力,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去搞定一门新课程,为什么毕业后会丧失这个能力呢?

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毕业后离开学校没有学习气氛,工作太忙没有学习时间等等。但是,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的对象有恐惧感,觉得新技术太神秘,无从下手,干脆就不学了。而你们大学期间要突击的课程,基本都是专业相关课程,你虽然整个学期没怎么听课,但多少了解一点这个课程相对整个专业体系的地位,知道有哪些相关的接口,所以学习起来没有恐惧感,敢于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去了解主要思路,解决基本的专业问题。换句话说,人类容易对完全未知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进而放弃学习;对于没有神秘感的领域就敢于迎接挑战,大胆地尝试。

所以,大学期间尽量拓展知识面的好处就在于减少完全未知的领域。你虽然不可能把所有领域变成自己的专业,但你可以破除许多行业的神秘感,将来一旦要快速学习的时候,不会害怕,不会因此掉队,可以在毕业后重现2周掌握一门新课程的奇迹。这是保证你们一辈子站在行业前沿的最重要能力。

3 科普能力决定你的职位上限

拓展知识面的第三个好处是有助于做好科普工作。

大家可能觉得,毕业后主要工作压力来自同行,来自同一个专业的人。我坦率地告诉大家,错了,你毕业后首先要和计算机软件的bug斗争,其次就是和外行斗争,同行之间反而可以用数据说话,很容易讲道理。我过去做交通工程的时候,不止一次被交通局的领导教训,说我不管你有什么规范,反正这个牌子就是不能做这么大、这么贵,不能一个字就要半米高,一个牌子花几万块钱。对于专业之外的人来说,这不是把预算表和国家规范拿出来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你要是想做这个生意,就必须做好科普工作。否则客户绝对不买账。

但是,把专业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向对方说清楚,这不是大学专业课能教你的能力。你必须对很多领域都有理解,才能把你的专业数据翻译成大众能理解的模型。如果你恰好理解客户的专业背景,最好是还能借用他熟悉的问题来打比喻。比如说了解一点法律问题,你就可以借助民法来解释,绕开规范会有什么责任,会有多大的风险,进而如何影响客户的个人生活。这才能说服客户接受你的方案。

其实,如果科普的对象只限于一两个人,那还算容易。但很多时候你要面对整个新闻界搞科普。还是前面交通标志牌那个例子。2009年的时候,韩寒听说上海要花2亿人民币更换5000个标志牌,就跳出来大骂劳民伤财,说你们怎么能用4万块钱换一块铁皮?

韩寒调侃高速路高价换牌 主管部门:不是4万一块

一下子就把整个上海交通部门戴上了一个腐败的大帽子。这个时候交通部门该怎么办呢?说韩寒你不懂技术规范只懂得炒作?这不行,因为韩寒不是一个人,他还有很多粉丝,粉丝也是上海市民。你不能把他们都当做低智商的代表,无视他们的发言。大多数人对专业问题都是外行。如果以说大家是外行为理由无视他们的意见。等于向所有舆论宣战。

我再举几个例子,在专业人员看来不是问题,但在普通人中间明显激发了恐慌:

立交桥裂缝被胶水填补 网友:我们要交代非胶带

白山路立交桥“胶水糊桥” 能结实吗

揭露青岛:立交桥裂缝露出泡沫

在一个人人能上网的时代,类似的负面新闻如果不处理,就会以指数增长的速度扩散。所以现代大多数企业都有公关部,时刻和媒体、和网民联系,保持自己的企业形象。不能说技术上说得通,就无视一切负面新闻。我之前和一家台湾大企业的副总聊天,发现他之前专门给台湾高铁做新闻发言人,再往前是台湾中央日报的高级编辑,最后凭借自己的科普能力到企业当高管。在座很多同学将来也可能会走这条路,至少有极大的可能会参与专业科普工作。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足够丰富的知识面,很可能有专业水平也展示不出去。

我再举两个科普性文章的例子:

集美大桥石碑断裂,工程师怎么看?

这个石碑本身的问题很简单,但因为上面有重要人物的题字,所以大家都认为不简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消除谣言。我想,我的解释多少给厦门的舆情部门减少了一点压力。

2015 年 12 月 20 日深圳光明新区重大山体滑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滑坡的解释模型后来被深圳电视台拿去用了。

我在98级土木工程几百人中间,专业水平恐怕是倒数第一,但是我在知乎不仅是同济大学这个话题的最佳回答者,还是土木工程话题的最佳回答者之一。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科普和科研一样,都需要最优秀的人来做。各位同学的专业课比我学的好得多,最好能早点培养出科普能力,到知乎把我这个准外行顶下去。

最后,科普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决定你的职业发展上限。因为大多数行业的终极规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无论行业多大,企业多大,最终要和其他行业协作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负责这个协作的人,就是企业和行业的领导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委要负责超越行业利益来调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公司和银行负责这个工作。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了解多个行业,善于把一个行业的知识变成另一个行业的科普模型。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在银行或者政府机关工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同届毕业生中进步最快的一批人。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更重要,更能让他们获得更重要的职务。

咱们这个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一半领导人是工程师出身,江主席是电气工程师,李总理是水电工程师,朱总理是电机工程师,毕业就到计划委员会工作,胡主席是水利工程师,温总理是搞地质的。现在的国家主席虽然专业背景经常被忽视,但也是学化工出身,总之大多数领导人来自工科。在座各位将来也可能会走上这条路,从一个工程师变成跨行业、跨企业的管理人员。考虑到这种可能性,你也应该尽可能利用大学的环境,获取全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普能力。

4 学习让世界变得有趣

下面我说说知识面开阔的第四个好处,不过这一点的主观判断比较多,算是我个人的一点生活经验。

大家知道,和土建行业,和工业相比,媒体的资金密集度很低,是一个很穷的行业。我现在毕业14年了,收入和留在本行的同学相比,不敢说差十倍,起码也要差个三四倍。同学坐在一起吃饭,我不主动买单都可以不脸红。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媒体这个行业,而不是留在设计院或者施工单位多赚点钱。我考虑了一下,应该是这个工作的视角可以让我觉得世界更有趣。

所谓有趣,就是你多少了解一点世界的日常运转模式,然后发现某些运行方式的设计非常巧妙,超出了一般水平的智商,或者是创造了非同一般的美感。这就是有趣。大多数博物馆和展览馆就是为了展示这种有趣,尽可能地发挥科普精神,让外行也能看懂专业的趣味。

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并不是博物馆,比如说工厂、车站、学校,这些地方首先要满足实用性,然后才会考虑一点美感和趣味。在这些地方要发现美感和趣味,是要具备一点基础知识的。比如说上次我朋友叫我去看上海车展,我这个人不懂什么汽车,看车没看出什么意思。倒是那个展厅让我很震撼。就是虹桥机场西面新建的那个国展中心。最大的一个展厅是3万平方米,可以把四个足球场塞进去,或者是装下一个辽宁号航母。中间一根立柱都没有。这么大的一个钢结构建筑拿来做展馆,对我来说,展厅本身才是最好的展品,值得让我在下面研究一个小时。

很显然,这个趣味性来自我的大学专业课。虽然我从未设计过任何钢结构建筑,但毕竟是学过结构工程,学过钢结构课程,所以见到一个超级展馆还是会看的很有趣。这样看来,如果对更多的行业有了解,这个世界就能提供更多的趣味。比如说如果我懂汽车的话,车展就不会只看建筑了。如果你对很多行业有了解,哪怕到纯粹工业区出差,你也能把工作变成娱乐。人生的大多数时间毕竟是要用来工作,大学里读的一点书未必能让你赚很多钱,但可以把你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变成一场很有意思的旅行,让你给自己当一个优秀的导游。这个趣味是赚钱也换不到的。

三 分享一点人生的经验

前面谈了拓宽知识面的四个优势。要真的发挥这四个优势,你不能指望一大批零散的知识点就能解决问题。我们是学工科的,工科的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模型,根据简化的模型来解决问题。我当年觉得自己学工程学不好,就是因为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每个公式都理解,但脑子里就是想象不出三维模型,最后只能把专业变成爱好了。

现在我建议大家广读书,多接触社会,也是希望能把你们把获得的多学科模式,最后变成一个世界模型。比如说,你现在闭上眼,想象一个典型的中国县城,应该能估算出大概有多少人,整个县的经济规模有多大,县里有多少孩子、多少学校。如果是以工业为主的县,你可以大概想象会有什么水平的工厂;以农业为主的县,每年要拿多少国家补贴?往前推20年,这个县的大概面貌是什么样的?你在这样一个县里面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这样的模型才能帮助你考虑问题。

当然,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并不是让你真的去当一个县委书记。你了解的世界模型可以很粗糙,可以有不完善的地方,数据只要不差出十倍就算合格,但一定要做到大多数知识相互联系,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对接到一起。用你们中学政治课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应该给自己建立一个量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里应该包括数学、工程、规划,也应该包含历史、地理和社会学,每个新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在世界观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朋友圈里那种零散、不连续的知识有根本性的区别。这可能才是同济大学作为一所大学能给你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很显然,大一发给每个人的学科培养计划里面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有你自己才能制定自己的世界观培养计划。对于具体的世界观形成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线,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1 免费的公开课

首先,同济现在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了。我查了一下,现在大概有30多个独立的学院或者系,这意味着同时会有上百个专业开设基础专业课。比如说,我1998年就要学一门叫土木工程概论的课程,而且会有院士和很多有一线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上课,给我们这些还在学基础课的大一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念,希望我们学完了之后,能够大概画出一副学科地图。

这说明,对于每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全校有100多门介绍各个学科的基础课你可以去听,而且肯定能听懂。因为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向刚刚毕业的高三学生介绍学科基本情况。听了基础课之后,如果你还有兴趣,还可以在这个学科蹭蹭课。反正没人因此要考你,也不会影响你的绩点,更不会有人因此收你的学费,但是对拓展你的知识面大有好处。

除了这些基础课,其他的选修课也不要太局限于学分,有兴趣就选,没选上也可以去旁听。实在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只要有时间,也不妨在同济和周边的大学随机听几门课。我现在还记得我大一上学期选的两门人文课程,一门是文化人类学,一门是文革史,虽然看上去和我的土木工程专业没啥关系。但现在回忆起来,无论是在专业内还是专业之外,我都很感激我的选修课老师。

此外,我建议大家不要忽视很重要的一个免费公开课,就是每天的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以及每年统计局的公开数据。不要觉得这是政府的例行公事就觉得他们不重要。我承认这些东西包含很多的虚假信息,还有很多官话套话,但扣除这些内容之后,它们依然是中国最客观的公开数据来源。尤其是新闻联播中间的十分钟,大多数内容是对这个国家有长期影响的重大事件,而不是媒体上每天炒作的暂时热点。非常有利于你建立一个定量的社会模型。就算其中有误导的内容,我相信各位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辨别出来他们。实际上,这些刻意误导的内容正是大学生重要的政治课。

2 把图书馆当图书馆

第二点是充分利用图书馆。同济大学现在每年招生4千人,建校100多年,总共招生可能也就是不到二十万。但是同济图书馆有300万册书,就算每个毕业生写十本书,也填不满这个图书馆。换句话说,图书馆里面储存的人类知识,远远超过同济大学所有毕业生创造的知识总量。这么一个免费的资源放在学校里面,应该尽量把它用好。

我大学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计算机也不算普及,所以四年大学,我获取信息主要靠图书馆。我经常是9点吃早饭,上午某一门课点名之后就溜出来钻进图书馆,下午四点多再出来吃晚饭。有的时候是阅览室,有的时候是在书库里看一天的书,最后晚上再带几本书出来。我当然不建议大家学习我,毕竟我四年下来,专业课绩点还不到2,是勉强毕业的。但是,就我对身边同学的观察,大多数人如果不是专业课需要,几乎根本不去图书馆借书。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图书馆首先是一个条件很好的自修教室,其次才储存资料的地方。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有这么大的一个图书馆在身边,四年下来,每个人起码应该借上50本和专业无关的书,这才对得起这个图书馆,对得起你的大学。

现在是开架借书,大家大一到了学校,或者大二大三换了校区,我建议花一个白天熟悉一下图书馆,知道哪一类书在什么地方,这是任何查询系统也没法替代的一种熟悉感,而且非常有利于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你因为专业课或者写论文去借书,这是目的性非常强的查询,只能帮你解决特定的问题。你觉得自己有时间看书的时候,走到图书馆里,在书架之间走来走去,随着兴趣翻阅或是借走,在这种状态下,图书馆才是属于你个人的知识储备库。如果实在没有兴趣,就干脆强迫自己在每一排书架里选择一本自己最能读下去的书,当课本读下去。相信用不了十本书,你就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了。

当然,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是网络时代了,现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是大学生的标配。所以阅读这种事也不限于读实体书。我现在每个月逼自己读一两本书,但实体书也就是占三分之一。以现在网络版权保护水平,中国互联网对作者来说不是特别好的环境,但对于学生读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堂。这么好的环境和学生时代的精力结合起来,如果我能回到大学时代,肯定觉得是世界最幸福的生活了。

3 你为什么来上海

第三点是利用好上海这个大城市的文化活动。各位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肯定考虑过地域因素,实际上我高三的时候也是因为类似因素选择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但是,到底上海比二线三线城市强到哪里呢?从学习的角度,我建议大家利用好每年上海的几十次大型展会。去直观体会一下这个国家各个行业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书本上的东西虽然很重要,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对许多行业有一个直观了解,那一定不要错过每年的大型展会。不要觉得和你的专业无关就放弃。尤其是在国展中心举办的大型展览。

比如说,每年11月,上海都会举办中国工业博览会。这个展览会我每年都去看,虽然我不是学机械的,也不是搞电子的,但我还是很有兴趣看看中国制造业的最新水平。我能够从感性上认识到各大企业能造什么精度的东西,能造多大的东西。比如说这几年我在金属加工展厅里面走,听到噼噼啪啪的激光切割声越来越多,流水声音越来越少,我就知道激光切割在薄板切割方面开始逐渐取代水刀,算是产业升级的一部分。对于机器人方面,我虽然看不明白,但看到各个公司展示的生产线,也能感受到机器人负担的任务越来来越复杂,单个机械臂搬运的货物越来越重。再看看各个公司列出的重要配件都是哪国造的,中国国产货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大概就对中国工业水平有个初步的认识。

其他的展会,比如刚刚结束的数控机床展会,现在正在举行的第17届中国环境科学博览会,马上要开幕的国际太阳能展会,8月份的上海书展,9月份的3d打印博览会,10月份的中国玩具展览会,我都推荐大家去看看。至于那些平时就开放的博物馆,我就不给大家介绍了。一般这些展会的门票也就是几十块钱,和你看一场电影差不多,但肯定比电影更能帮助你了解这个世界。希望大家不要浪费了上海的这个条件。

4 互联网学习小组

第五点,我建议大家尽早加入网络社区的讨论。我很久之前看徐志摩的书,他讲了一个英国段子。

说如果有钱要造一所大学的话,首先要造一个吸烟室,让学生们聚在一起聊天;如果还有钱就造宿舍,让学生们住在一起,再有钱就造图书馆,最后还剩点钱,就盖教室,雇几个教授来上课,剑桥大学就是这么组织起来的。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学首先要保证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是让他们能自由地读书,最后才是上课。徐志摩对这种教育模式的评价是: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拔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模式或许不会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但肯定能帮助你建立完整的世界观。图书馆前面已经说了,吸烟室对应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吸烟室对应的就是现在的交互式互联网社区。比如知乎,比如前几年的BBS。一个交互性的社区要热闹起来,首先要保证人人平等,大v也不能凭借身份禁止别人说话;其次要做到能吵架,不同的观点能够相互对立;第三要做到有所筛选,你说的有道理,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这种氛围,当年是吸烟室这个放松的环境提供的,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把所有人结合起来。

我为什么鼓励大家到互联网上参与讨论,至少也要围观别人的讨论呢?因为互联网可以帮你分解目标。无论是讨论政治,讨论学术,还是讨论文化问题,在正规的学术环境下,不读十年书你就没资格开口。但在互联网这个环境下,有几亿网民陪你讨论,无论多么细小的问题也有人愿意讨论,至少愿意和你吵架。你提出的观点再幼稚再可笑,也没人能剥夺你的发言权,也有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探讨。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的学习反而成了一种优点,不会让你觉得目标太遥远,学习太艰难而形成恐惧心理。如果不指望当专家,只求对某个领域有概念性的了解,互联网学习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可以让你的工程教育变成真正的大学教育。

当然,碎片化学习也有不深入,不系统的问题。互联网社区学习无论如何不能取代图书馆,至少不能取代对专著的阅读。但互联网社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超级学习小组,而且不用交学费。毕业以来我的绝大多数大多数学习都是基于互联网社区这个平台,可以说每个和我吵过架的网友都是我的老师。现在我听说同济自己搞了一个社区软件,同心云,一直想看看校友们现在在讨论什么。可惜现在这个软件还没有对往届的校友开放。我这次回同济,很希望能给自己要一个账号。

5 每分钟读2000字

前面说的这些经验,比如说读其他专业的基础课,泡图书馆,参加网络社区的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占用时间。我大概估算过,在同济四年,1400多天,我的读书数量应该能超过1000本。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读这么多书,但要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又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用四年时间读个几百本书总是要的。一周就要读一本到两本,每天要读几万字,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显然,答案只能是提高阅读速度。如果你每分钟能读1000字,一小时就能读6万字,考虑到某些段落要回头精读一下,一小时5万字。每天拿出一小时阅读的话,一周35万字,已经是很厚的一本书了。我认识很多人,在一般性阅读的时候,能达到每分钟1500字到2000字,每分钟3000字也不稀奇。认真读起书来,一晚上一本书还不够看的。现在我在这里演讲,语速大概是每分钟150字,其实是一种效率不太高的交流方式。我希望大家阅读的时候,接受信息的速度至少要达到演讲速度的十倍。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其实网上介绍快速阅读经验的文章很多。我这里只分享一个经验,就是不要把文字当文字去读,要尽量把相邻的文字读成一幅图像。你如果逐字逐句的读过去,一方面你的视线要扫过每一个文字,速度快不了;另一方面你只能从前往后理解文字,逻辑是一条单向的线条,理解复杂问题的时候就必须把视线倒回去,也会影响你的速度。实际上,对你的大脑来说,文字既不是一个词的组合,也不一定要按顺序来组合。

比如说,网上最近流行一个文字小游戏:

如你果能懂看句话这,说你明要不需按照顺序来句子读。

你们看看,字词的顺序是不是根本没影响你理解这个句子?

我再举一个例子,是我从土木工程概论第一页抄来的:

土木程工为国经民济的发展和生民活的改善提供了的物质重要技术础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轻重地位的。程土木工的水平发展能够充分国民经济体现综合实力,应反一国家的水平现化代。

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土木工程的发展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反应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前面一段删掉了几个字,词汇顺序也是错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在读两段文字的时候都没有明显障碍,这说明按顺序阅读,逐字逐句地阅读是对时间的浪费,是我们从口语时代继承的坏习惯。你翻开一页书的时候,正确阅读方式应该是跳跃性移动你的目光,目光在一个区域停留几秒钟,理解200到300个字,然后迅速跳到下一个区域。只在逻辑性比较强,数字相关性比较大的地方放慢速度。这样你就能把速度提起来。

之所以这种方法不会损害读书的准确性,是因为大多数文字的信息密度其实很低。用香农的信息熵理论去衡量,这些书的压缩性本来就很强。你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多少已经对书的内容有所预测,对汉语固定的句式,固定的词组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读书的时候不必把每个字都在大脑里载入一遍。我现在的领导举过一个例子,说某一天他读书读到一个短句:

日本用原子弹轰炸美国。

他读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读完了觉得和下文对不上,又扫了一眼,还是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第三遍停下来逐字逐句读过去,才意识到真正的含义。这说明我的领导是一个习惯快速阅读的人,他已经把日本、美国、原子弹这几个概念在大脑中形成基本固定的结构,所以阅读时候只用了十分之一秒就把这个短语读过去了,不需要重新构造这个短语的内容。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习惯可以帮助你节约阅读时间,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制造误差,导致上下文对不上,你还得回头来验证一下。但是如果算总账,他的阅读速度明显超过常人,这是媒体行业领导的基本素质。以后,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一目十行当成贬义词,实际上大多数书本来就该这么读。在你的专业课之外拓展知识面的时候,泛读和快速阅读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技能。

6 你多久没写作文了?

我今天要谈的最后一个经验就是写作。

我们都知道知识是会遗忘的。没有经过反复使用的知识尤其容易被遗忘。我们在专业之外,为了建立世界观而读的大多数书都处于这种状态。你几乎不知道这辈子什么时候会用上这些知识,这样收集到大脑里的知识肯定非常脆弱,以很短的半衰期离开你的大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你拿起笔或者拿起键盘,把你读到的东西和自己的新想法变成一篇文章。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有主题,有逻辑关系的文章,不是零散观点组成的笔记。我向你保证,写作比任何考试都能巩固你的学习成果。如果你把自己的文章贴到相关社区里,和别人因此争论起来,那被你写到文章里的知识肯定会陪你一辈子。大学四年,写上几十篇自己想写的东西,要比多读几十本书还重要。

这就是作文为什么会在高考中占那么高分数的原因。对成年人来说,文采和思想水平还不是必须的能力,但是你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能把自己的思想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用所有人都能懂的客观语言展示给全世界看。这也是中学教育留给你的重要能力,千万不要丢了。

以我这几年面试的经验来看,如果不算毕业论文和课程论文的话,绝大多数大学生,大学四年没有写过一篇自己想写的文章。甚至绝大多数中文系和新闻系的学生也是如此。以至于我对同事说,这些来面试的硕士我可以不看成绩,只看他还能不能在40分钟内写一篇合格的作文,看他高中的各门课程是不是还记得80%以上。只要做到这两点,我别的就可以不用问,直接欢迎他进入试用期。

咱们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如果你在高考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请赶快捡起来。无论你将来当公务员,当工程师还是当投资经理或是像我一样当媒体人,都肯定用得上,肯定能巩固你在所有领域的学习。就算前面这些职业选择你都不考虑,我再说一个最近的新闻,4月17号,杭州各个私立小学报名,长江实验小学要求家长写一篇作文来谈谈孩子的成长故事。我觉得这个小学的入学条件测试非常高明,用一个非常简单又不伤害面子的方式测试了家长的教育程度和工作能力,进而估计了孩子的学前教育水平。结果呢?很多家长丢掉了高考前练出来的手艺,写不出一篇通顺的命题作文。再过十几年,在座各位校友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希望到时候大家不要被作文考试弄的很尴尬。

四 青春不会落幕

谈到这里,通才教育的必要性和经验我都说完了。我们回到最初的那段话:

在高考前,你是亚里士多德,是达芬奇,是斯科特船长,是丘吉尔爵士。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

高考是古典时代通才的葬礼。

高考后,你是银行家,是程序员,是画家,是建筑师。你是一枚专业的螺丝钉。

每个人都是一部浓缩的文明史,你所回望的高三,那是一个落幕的,人类文明的青春。

虽然我很欣赏这位网友的文采,但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注意他对高考的描述是“古典时代通才的葬礼”。意思是人类的分工越来越复杂,知识总量越来越大,几乎不可能再有古代社会那种对所有领域都有所了解的通才了。所以他感慨,高考之后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个螺丝钉,再也没有可能享受很多学科带来的乐趣,也不可能靠一个人去做出科研的重大发现。他为这种零件的生活而感到悲哀。

我承认,客观上,知识增长超过人类寿命增长的趋势的确很严重,哪怕是为了应付普通的工作,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也要经历16年的教育时间。而且这16年还不能让你成为一个通才,只能让你具备某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早晚有一天,读博士要读到60岁才能发第一篇原创性的论文;做工程师要做50年,才能了解足够多的子系统,才能当总工程师。到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就该停滞了。所以那位网友会说,高三是人类文明落幕的青春,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走向人类文明的晚年,一个停滞的晚年。

如果人类不能改变寿命和学习方式的话,我承认这位朋友说得对。但是,就我这几年观察到的趋势,人类正在同时延长寿命和颠覆以往的学习方式。比如说,我80年代的时候,觉得30多岁就是人生一道坎,无论男女过了40岁立刻就满脸皱纹,牙齿松动,腰腿弯曲,60多岁的人很快就要考虑自己的葬礼了。但是现在看看周围,45岁的人还可以自称青年专家呢,70多岁的人给子女带孩子,跳广场舞健步如飞。进了医院的人,只要不超过80岁,家属都不会太赞同保守疗法,都希望积极治疗根除疾病。这说明,无论是比实际寿命还是有效寿命,我们比几十年前都延长了一二十年。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我对生物技术是外行,但就我看科技新闻的感受来说,我怀疑今天在座的听众可能有人可以等到永生技术的出现,把自己和机器结合,变成一个不会死的人。

1 搜索时代

就算不考虑那么科幻的未来,就在眼前,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可能会颠覆以往的学习速度,压缩我们的学习时间。

15年前,我在研究生院瑞安楼听讲座。复旦的葛剑雄教授在这里讲,说当年跟着谭其骧教授学历史,要死记硬背很多历史年表。因为年轻的时候不花几年背这些资料,老的时候考虑每个问题的细节都要到图书馆搬梯子查书,验证一个思路要好几天,研究效率就下来了。与其老的时候耽误时间,不如年轻的时候花点笨功夫。

然后葛教授得意洋洋地炫耀,说谭其骧先生肯定没想到后来出现了电脑。把历代史书和年表都装到一个电脑里面,想查就查,想查什么稀奇古怪的时间,电脑都可以根据关键字瞬间搞定。这就节约了很多年轻时候的苦功夫。历史研究水平肯定会因此上一个台阶。

又过了几年,学生宿舍不仅普及了电脑,还普及了互联网,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用搜索引擎来查东西。信息搜索的范围和深度又比单机电脑时代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许多过去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用正确的关键字来获得。维基百科可以让你瞬间找到过去只有专业人士才掌握的资料。你不用把大多数数据都完全准备好就能动笔写一篇逻辑很复杂的文章。比如说现在这篇演讲稿,2万多字,引用了100多个数据和案例,大多数是我昨天晚上用百度完成的。这一方面降低了你进入新知识领域的门槛,另一方面也让知识面开阔的人能更准确地使用搜索关键字,让学习成为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显然搜索引擎可以节约我们的学习时间。

到了前年,我去北京开会。一个管宣传的副部级领导高高举起他的手机,问我们:“这是什么东西?”台下的人说是手机,是电话。他说不对,这东西是有史以来和人类结合最紧密的机器,是人类体外的一个器官。因为现在的手机都能上网,都能存储大量的信息,你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把你的大脑结合到互联网上,利用全世界电脑的信息。这比电脑上网时代更先进,更方便,在绝大多数场合都可以用。你完全可以把搜索引擎的搜索也看成一种思考,把手机里存的信息当成你大脑的外部存储器。

过去我在火车上有了新想法,只能记在笔记本上,下了火车再查资料慢慢验证,看看是不是有人已经用过这个新想法,或者是不是有其他研究可以否定这个想法。现在不用下火车,我立刻就可以用互联网来验证想法,如果成立的话,立刻就可以用这个新结论做前提,思考下一个问题。这当然也是提高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或许在十几年内,我们就可以给大脑直接塞一个芯片,把新华字典和算术规则都放进去,把自动翻译软件也放进去,让小学生不必学算术和识字,让中学生不用学外语。是不是人生用来做原创性研究的时间又增加了很多年?就算我们还不能直接给大脑接芯片,用好眼下的搜索引擎和计算机数据库,省下来的时间也足够我们掌握上一代人没法想象的知识体系。

2 VR时代。

今年还有一个IT概念被热炒,就是VR技术。在人类获取的所有信息之中,眼睛提供了80%以上的信息。但是,计算机技术出现了几十年,我们始终是通过打印机或者电脑屏幕来阅读计算机运算结果。信息世界被电脑屏幕分成了现实的三次元世界和虚拟的二次元世界。我们用电脑来帮助自己学习,其实还是把电脑当成一本可以互动的书来读,没有让电脑直接影响我们的逻辑。

但是VR技术改变了我们利用电脑的方式,我们带上Vr眼镜,可以直接进入电脑设置的3d世界。如果Vr场景设定的足够好,你甚至没法判定自己到底是在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我们可以直接用虚拟空间的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传递给另外一个人。不用再把这个逻辑转化成语言了。关于这个进步,今天我用文字很难解释清楚,还是请大家看几张图片:

大家看看,这几个数学证明是不是可以绕开语言,直接用图形瞬间解释清楚?如果用文字来描述,证明首先很麻烦,其次绝对没有这么直观。

盘点数学里十大不需要语言的证明

数学里也能耍流氓

这说明,将来的学生可能根本不会像我们那样理解数学公式。对他们来说,公式未必需要写在一张二维的纸上,而是可以呈现为图文结合的方式。教师在Vr空间里演示一下,逻辑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了。这是不是也会明显压缩学习时间?会不会明显增加数学公式的适用范围?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 Vr技术也没有多了不起。在教学上说,无非是就是做几何证明题添加辅助线的增强版。这么说当然也不算错。的确添加辅助线本质上也是一种低水平的Vr技术,在模型空间里添加一条本来不存在的线,引入一些不能直观体现的参数,帮助你思考。

但技术是可以量变到质变的。开发了这么多年的vr技术,到这一两年终于开始进入游戏市场,说明它创造的新空间已经不再是现实空间的加强版,而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符号体系,可以像我们学到的数学符号一样标准化、通用化。未来的学生可以用一个标准化的三维虚拟空间来容纳逻辑,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考试和交作业,当然也可以用这个空间来学习新知识。过去我学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因为想象不出三维模型而痛苦的不得了。有了VR,我没准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当年没有真正理解的概念。当然我们的知识面会因此拓展。

3 科幻时代

总而言之,我非常看好技术对人类的改造,不认为高考是通才教育的葬礼。前面我提到,分工让我们享受富裕的生活,但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反过来就会讨厌被分工限制住,向往更自由的生活。这个矛盾是现代人大多数痛苦的来源。好在技术进步没有停在分工越来越严密的时代,反而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让通才教育复活,提供更自由的生活,从而解决分工和人类本性之间的矛盾。这个时代应该说是人类文明的第二个青春期,而不是老年。

在座的同学们比我年轻,比我更熟悉计算机技术,将来会比我享受到更发达的医疗和生物技术服务,我相信你们比我更有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更高的层次上成为古典时代的那种通才。只要你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十年后的你完全可以像高中时一样全面发展,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超出入门水平的知识。你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和我这一辈人完全不同。

我描述这个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听起来像科幻电影。实际上,我自己也觉得这个未来像科幻作品。但科幻作品未必就不可信,我们现在回想一下5年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是一部科幻小说了。

5年前是2011年,京沪高铁是2011年6月30号通车的,到现在还不到5年。5年后的今天,我工作在上海,把家安在在北京外围的廊坊,每个月都会坐高铁往返于两地之间。可以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时速300公里的铁路了。

同样在2011年6月,12306网站上线,现在你们谁还能脱离这个网站买车票?我上大学的时候错过了统一订票,是要到体育馆里排队买票排一夜的,武警拿着冲锋枪,一个区一个区地放到场地中央去买票。现在网上购票和当时相比,显然是科幻电影的情节。

还有微信,也是2011年上线的,到现在刚刚5年零4个月。我想在座各位的生活都已经和微信融为一体了吧。在我这个媒体行业,许多人靠一个微信公众号已经能获得几千万投资。5年前这个情节算不算科幻小说呢?

还有很多东西也是这5年内出现的。比如说2011年中国在太空里还没有空间实验室,丙型肝炎还不能被治愈,第一代身份证还能用,知乎刚刚出现几个月还没有开放注册。我们同济门前的地铁10号线通车也才6年,现在是不是大家已经离不开它了?其实大多数新事物都是因为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才失去了刚出现时候的科幻色彩。

从现在的趋势看看,5年、10年之后的世界恐怕要比我前面说的更接近科幻小说,许多行业,包括我们同济擅长的土建、机械、规划等行业都会有根本性的变化。新闻、电影、行政管理等文科职业的变化还会更大。为了跟上这个时代,我们有必要抛弃过去的很多教育观念,利用新技术把自己发展为一个新时代的通才。

五 我的大学在同济

在今天演讲的最后,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校友。今天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大学,而不是工程学院。我前面提到过1952年院系调整,当时的中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社会,需要迅速建立全面的工业社会分工,所以同济的多学科综合办学模式的确显得是浪费,只能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一个附属品。一旦上海不再是依赖于西方国家存在的殖民城市,同济大学就必然会随着中国的现实需求转型。最后,同济大学变成了一个以土建为主的工程类院校,是符合中国发展大势的。

但是,2011年之后,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可以说建立工业分工体系的任务已经完成。在这个背景下,同济要重新成为综合性大学,符合当前的历史发展方向。但是,在讨论这个目标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大学和工程学院有什么区别呢?工程学院我们很好理解,就是培养工程师的地方。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大学?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接触到“大学”这个概念是因为高尔基的那本《我的大学》。我在一个很破旧的工人图书馆里读到了这本书,发现标题名不副实,因为主角从头到尾都没上过大学。但是,他没上大学依然可以读书,可以学习知识,在贫民窟和工厂中间认识这个社会的真相。到全书结束的时候,他比大多数大学生更了解当时的俄国社会,足以让他把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称作大学。

在拿到毕业证14年后,我回顾这些年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发觉最后还是高尔基的定义最准确。大学应该是一个给我们提供世界观的地方,只有职业教育的地方不能算大学。所以,各位在同济的教育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院给你的专业技术教育,一部分是你自己利用全校资源获得的通才教育。你们入学的时候可能更看重同济的专业教育,希望进入毕业生月薪排行榜全国前十名的学校;但既然来到了同济,我希望大家也不要浪费这个综合性大学提供的学习硬件,尽早为自己打造一套完整的世界观。这就是我今天想谈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nanashineko解读:
我司有位年收几十万,前年跳槽以后年收百万的

高中学历。

学历是个敲门砖,你能力到了的话谁特么管你啥学历。
责任编辑:钟晓雯
教育 高等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