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柔柔:喝葡萄酒,讲究可不少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2-02 07:50

苗柔柔

苗柔柔作者

法国“中国与卢瓦尔协会”秘书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苗柔柔】

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每年法国博若莱新酒上市的日子,自然也是人们为酒欢庆的时刻。笔者作为中国人,自然不由得想起十几年来葡萄酒市场与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壮大。

人们对葡萄酒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可是尽管各种介绍文章层出不穷,但一遇到实际情况,依然谬误百出。

影视作品就是葡萄酒错误的重灾区,有用溜肩酒瓶表示波尔多的,有用果汁代替葡萄酒的,也有为了表现品味随时随地举着一杯红酒的。

今年笔者又看到一部电视剧,内容很精彩,可惜在酒的方面,也栽了跟头。

这是一部抗日谍战片,第一集里就有一段场景,大体是主角甲发现了飞机服务员倒的葡萄酒有破绽,从而发现了他是一个针对主角乙的刺客。情节编得很引人入胜,可惜从葡萄酒常识来看,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是错的(更多错误细节,请看文末)。

所倒红酒截图

主角甲说:“他给您倒的红酒是西拉,这种酒有独特的烟熏的香味,他倒的那杯没有。”

笔者只能感叹,这位主角实在是有识酒的天赋。从画面里看,那位服务员倒酒和放瓶的位置离此人约有半米远。红酒不是香水,也不是臭豆腐,没有那么强烈的气味。各位读者不妨自己倒上一杯,离半米远试试能闻到什么。一般闻酒,都须托住酒杯,用手心温度提高酒温,再轻轻摇晃利于散发酒气,鼻子凑近深嗅,然后饮上一口,让酒液充溢于整个口腔,这样才能分辨酒的细微香气和区别。而这位居然能隔着半米远一闻便知。笔者在法国这么多年,连老师带朋友颇有几个专家,恐怕都没一个能比得上他。

另外西拉这个品种的葡萄是出名的深色种,用它酿造的酒颜色多呈偏黑的深紫红。影片里的这杯颜色偏淡了些,酒体的质感也差了点。

一、葡萄酒在中国发展史

类似这部电视,现实生活中对葡萄酒认识仅一知半解,却强行装行家的现象一直未断过。在他们眼里,了解红酒文化是身份、品味的象征,也是自己“国际范”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酒桌上微晃葡萄酒,就色泽、香味、口感,或多或少说两句,暗示他人自己深谙此道;真不了解葡萄品种、种植年份或酿造工艺,记得“82年拉菲”,也能自我感觉格调良好。谈及红酒产地,必有法国波尔多、勃艮第。至于中国红酒?“No no no,比不上。”

中国葡萄酒真有那些人印象中的那么差劲吗?

尽管品葡萄酒风在中国刚兴起不久,但实际上,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已有千年。可惜,此前受种种条件限制,始终没发展起来。

《诗经》中就有关于葡萄的记录,但是欧亚种葡萄,则是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得来。尽管引进的时间很早,但相对于胡萝卜、苜蓿、黄瓜,乃至后来的土豆、红薯等外来物种,欧亚种葡萄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远不及粮蔬作物。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三国志》中记载“蒙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梁州刺史”。蒙佗字伯良,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大约现在的26瓶),就换了个凉州刺史的官。难怪后来苏东坡感慨:“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可见引进了三百多年,葡萄酒仍是很珍贵的东西。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爱酒,《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注意这个“长安始识其味也”,从张骞引进算起已经过了近八百年,做为一国之都的长安,才刚刚领会到葡萄酒的风味,更不用说首都以外的地方了。

唐朝是葡萄酒开始盛行的时代,既有进口的波斯酿,又有本土太原为首的河东酿。文人雅客逸兴思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还帮助一千多年后的大陆打赢了一场官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农学院留法研究生李华博士经过多年努力,酿造出中国本土葡萄酒并奇迹般地打入法国市场。可是从香港转口时,港方视为洋酒过境,要求征收百分之三百的关税。李华博士引用了一句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证明中国唐朝就能生产葡萄酒了,比英国法国要早几个世纪,怎么能算洋酒?港方无言以对,只好承认是土酒,按百分之八十收税。

唐朝之后,又历经千年,宋元明清关于葡萄酒的记载不绝于史,但是葡萄酒依然是王侯桌上舶来客。清朝康熙皇帝废皇太子后得了一场大病,法国耶稣会的传教士们向他建议并敬献了葡萄酒,据考证其中LOUIS LE COMTE (汉名李明)来自波尔多地区,因此推断向皇帝敬献的酒中有波尔多葡萄酒,这应该是波尔多进入中国的最早证明了。康熙饮用后认为“每日进葡萄酒几次,甚觉有益,饮膳亦加。今每日竟进数次,朕体已经大安。”

康熙皇帝带动了清代消费葡萄酒的风俗,使得北方省份比南方更易接受葡萄酒。《红楼梦》第六十回,就提到“宝玉平时喝的西洋葡萄酒”。直到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重新引进西方葡萄品种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开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本土葡萄酒才算在中国又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葡萄酒为什么历史上在中国始终发展不起来?大概有以下四个原因:

1.以农为本、以粮为本的国策。春秋战国以来,各朝各代无不把农业放在首位。古代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实际上就是农业经济,而农业重心在于粮食生产。战乱、灾荒、和平时代的人口增长,都会造成粮食供应的严重紧张,从而引发骚动、造反甚至推翻王朝。所以历朝历代无不以促进粮食生产和积蓄粮食做为政策的着重点。尽管中国的大部份都处于适于葡萄生长的北纬30-50度区,但刨去高山大河沙漠,仅剩的耕作地不多,先要满足粮食蔬菜等必要作物的生产,又要兼顾桑麻等经济作物,而且谷物酒的盛行又反过来刺激了对粮食的需求,实在是没有多少余地可供给葡萄这样的非必需作物了。

2.战乱灾荒的破坏。每次长时间的战乱,必然会摧毁脆弱的葡萄栽培和酿造产业,不仅是产量的减少乃至消失,也包括技术人员的流失和技术的失传。

据《太平御览》记载:“(唐)高祖(李渊)赐群医食于御前,果有蒲萄。侍中陈叔达执而不食,高祖问其故。对曰,臣母患口干,求之不能得。高祖曰,卿有母可遗乎。”由此可见,经过隋末唐初大规模的战乱和饥荒,葡萄基本在日常生活中绝迹,连朝中大臣的母亲病了想吃葡萄都得不到,只有在皇帝宴请大臣的国宴上才能见到。

而十三世纪宋末战乱后,葡萄和葡萄酒重遭浩劫,如元代诗人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写到:“刘邓州光甫为予言:吾安邑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酿酒法,少日尝与故人许仲祥,摘其实并米饮之,酿虽成,而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者,固已失之矣。”虽然葡萄还有,但酿造方法已经失传了。

3.中国本土的谷物酒占据市场。谷物酒酿造历史悠久,产量巨大,产地广泛,早已牢固地占据了酒类市场,虽然历史上有朝廷不断禁止粮食酒,但取而代之的往往不是葡萄酒,而是茶叶。一个外来的数量少价格高的产品想要冲击这么一个市场实在不易。

4.中国习惯性的米曲酿造法破坏了葡萄酒的风味。北宋《北山酒经》中所记的葡萄酒酿造法:“酸米入甑蒸,气上,用杏仁五两(去皮尖)。蒲萄二斤半(浴过,干,去皮,子),与杏仁同于砂盆内一处,用熟浆三斗,逐旋研尽为度,以生绢滤过,其三半熟浆泼,饭软,盖良久,出饭摊于案上,依常法候温,入曲搜拌。”洗净葡萄,去皮去籽,正好把葡萄自身所带的酵母菌都去掉了,而且加米酿造,葡萄酒的特色消失殆尽。

二、中国产葡萄酒正逐渐走出国门

尽管历史上受到种种限制,但今天这些束缚都已不复存在。现在,中国是世界葡萄种植面积第二大国,第九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2015年数据,总量达16亿升,在全球各国中增幅最大)。此外,随着现代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它逐渐摆脱了过去平庸淡薄的印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世界大赛上,中国产葡萄酒摘金夺银已是常事。

2011年宁夏葡萄酒获得世界酒类大赛的金奖,法国费加罗报网站登出文章,标题“中国葡萄酒比法国葡萄酒好吗?”,副标题是“评委会判定:中国对法国,1:0, 品评中国葡萄酒胜过法国酒庄酒”。(底下的读者评论比较酸,不是认为中国酒怎么会好过法国酒,就是声称这是中国政府做宣传)。

此后,中国酒就没少出现在各种比赛的奖牌榜上。最近,2015年法国巴黎Vinalies国际葡萄酒评比大赛上,由秦皇岛红葡萄酒获评大赛最高奖项金奖。2016 年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上,宁夏干红葡萄酒获得15英镑以上干红葡萄酒类别铂金奖,并获得亚洲最佳称号,30款中国葡萄酒夺得了各类奖牌,其中2款夺得了类别最优白金奖章。

笔者平时经常用一款中国甜葡萄酒来招待法国朋友,大受欢迎,简直攻无不克。一法国品酒老师的评论是:“一款女士型酒,香气优雅,入口柔和芬芳,非常适合冰镇做餐前酒或餐后甜点酒,消闲酒也很合适”。对一款新疆葡萄酒,他认为“这种酒应该是比较热的地方的产品,很适合入口。”而有一位堪称老饕的法国朋友最欣赏龙徽,认为它是中国最出色的葡萄酒。

招待法国朋友用的酒

在法国一个在线售酒的网站上,笔者搜寻到了河北和山东的6款酒,白、粉、红酒都有,3款售价为9欧元,3款12欧元,应该说在日常饮用酒里绝对是高档了。但总体说来,目前中国葡萄酒鲜少出现在法国商店里。一是,人家有着强大的本土优势。笔者查到2012年中国葡萄酒出口额不过0.77亿美元,同年进口15.8亿美元,出口是进口的4.8%。二是,中国葡萄酒尽管近年来品质有所改善,多获国际大奖,但大部分还是口感略差。笔者尝过不少一般品牌,总体感觉是前口还好,果香略优,有些略苦涩,后味却不足,香气淡薄且消失得快,不够丰满。

不过法国法律规定除特别申请外,商店星期天禁止开门。托它的福,周日照常迎客的华人商店有不少法国顾客,而这些商店的货架上少不了中国葡萄酒。开始是长城、张裕,现在也出现了新疆河北的葡萄酒。笔者就见过法国人审视半饷,最后取了一瓶去付款。

这便是个良好开头了。

文章开头提及的抗日电视,涉及葡萄酒的场景,有众多错误。除了前文写到的之外,还有:

第一,当主角乙问甲如何知道服务员倒给他的酒有毒时,甲回答:“不管香槟还是红酒,他都倒得太满了。”

我们看图片:

这两杯酒,香槟倒了三分之二满,红酒倒了五分之三满。

倒酒的多少,根据不同的情况,大概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在酒窖、商店或家里品酒。此时酒倒得最少,大约只有三四口的量,越是珍贵的酒给的就越少,有的好酒主人就堪堪倒个杯底,更显出酒的珍稀难得。

第二种,饭桌上主人给客人倒酒,服务生给客人倒酒,自斟自饮等等,这时大约会倒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量。因为可以随时添加,不必一次倒太多,一来不优雅,二来碰杯的时候容易洒出来,举着也累。

第三种,酒会、招待会等事先倒好酒,由来宾自取。此时一般会倒一半多一点的份量。因为倒多了,来宾需要端着它到处走动时,容易因碰撞而溢出,有些客人喝不了太多酒,反而浪费;倒少了,应酬不了多长时间酒就喝光了,得劳烦客人频频自取,而且会让人吐槽准备不足或小气吝啬。

第四种,在饭店里不点整瓶酒,而是每人点一杯酒。这种情况下倒的最多,一般都会倒到至少三分之二甚至四份之三的量,因为按杯卖的酒单位价格肯定超过按瓶算的酒,而且客人要用它吃完一餐饭,给少了不够喝,会引发不满或纠纷。

第五种,就是在火车或飞机上服务员送酒了。现在的飞机大都装备着专用小瓶酒,服务员送上一小瓶,乘客自斟,没有倒多倒少的问题。但更早些的时候,服务员也是从正规酒瓶里倒酒的。经常是两个服务员为左右整列乘客服务,从头送到尾,中间几乎不可能因为某位客人喝完了酒再退回来为他服务。而且狭小空间,大家都坐在座位上,没有碰撞问题。所以服务员一般都会倒满大半杯,一次性服务到位,省得来回跑。

因此我们回来看画面,香槟可以算略微多,但仍属于合理范围;而红酒就不能算倒得多了。

况且这个红酒也送得奇怪。饮用酒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消闲酒:随时随地,消磨时间用的。基本为啤酒、香槟、鸡尾酒、利口酒或烈性酒。

开胃酒:餐前开胃的,香槟、鸡尾酒。

佐餐酒:搭配正餐的,红白葡萄酒,香槟。

甜食酒或消食酒:利口酒、烈性酒——欧洲人相信烈性酒有助于消化。

葡萄酒主要用于佐餐并不是硬性规定,而是根据酒类的特性作出的自然选择。白葡萄酒干酸爽口,红葡萄酒因为浸渍果皮,单宁酸含量较高,更显酸涩一些。空口喝一点还行,接连喝下去感觉就不太好了。用来配餐,食物可以减轻酸涩感,酒和菜肴的合适搭配更让人品味酒体的香醇和混合口感的奇妙变化。即使是酒会等提供葡萄酒,也同时会提供小饼干点心一类的食品。

所以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基本不用作消闲酒。法国冬季圣诞节期间有饮用加热红酒消闲取暖的习惯,大都也是加了香料糖浆等做成鸡尾酒的形式。服务生送酒,按次序先送饮料和开胃酒,然后送餐,再后送佐餐酒,因为要根据选的主菜来挑选佐餐葡萄酒的种类,哪儿有头道就送葡萄酒让人干巴巴喝的道理?这套潜规则,至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被遵守着。后来随着现代思潮、各种自由主义的泛滥,很多人酗酒成性,没什么规则。但是看到今天中国的许多影视作品里,绅士贵妇,有事没事手举一杯红葡萄酒,大概算是有钱任性吧。

第二,再看上图的香槟,那杯酒是否有点奇怪?和下图的香槟比较一下。

香槟,做为起泡白葡萄酒的代表,色呈微黄或浅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那连绵不绝的气泡。这位主角能隔着半米远闻出西拉没有香气,却对眼前一杯深黄色无气泡的香槟无动于衷,岂不怪哉?

这部剧的第七集里还有一段香槟的镜头。另一位主角丙开了一瓶酒倒出来,很完美的一杯香槟。

但是他转身拿着酒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气泡升腾的香槟转眼就变成一个泡都没有的安静美男酒了。

另外香槟一定要冰镇饮用,7℃至12℃口感最佳。影片中两次出现的香槟都没有冰镇,应该是那个时代还没有先进的冰镇技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电视剧 葡萄酒 法国 中国 饮食文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