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柔柔:高考取消英语,会有什么后果?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3-07 10:42

苗柔柔

苗柔柔作者

法国“中国与卢瓦尔协会”秘书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苗柔柔

近两天笔者一连看到两条和英语学习有关的新闻,《教育部最新数据:中国孩子为学英语每年耗费1637亿元,浪费5292小时》,和《人大代表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 必修改选修》

笔者在中国的义务教育时期学了英语,然后在大学学法语,接着到法国进入专业学习,同时加强法语学习。后来当老师教学生法语,导游、翻译、咨询顾问也都做过。可以说,笔者在不同阶段对外语相关领域都略有涉足。

笔者的意见是:外语学习在义务教育时期是必须的,不是该不该学外语,而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需要学外语;从大学到以后的阶段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分别对待。

为什么要求在公立义务教育时期必须学外语?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外交、科技、旅游等方面的第一世界语,这个状况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改变。中国人想要和国际沟通,学习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向外国介绍推广中国,都绕不开这个槛。

公立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要给予所有的中国青少年必要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结构,建立完整的科学观,从而能够正确地了解、分析和判断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既然英语是了解世界的必要工具,那么义务教育就有责任要给所有的中国青少年普及基础的英语教育。

二,义务教育有责任向中国所有青少年给予公平的教育。“必要的”和“公平的”,这两个限定词缺一不可,它们的指向是所有中国青少年,不能主观或客观地造成部分人的教育缺失。既然当前社会越“向上走”,就越难完全脱离英语,那么义务教育阶段取消英语,只能导致人们从公立以外的地方弥补,它就必然走向商业的、小范围的、富人有穷人无的方向,等于变相剥夺了大多数人的英语教育权,拉大了小部分人和大部分人的教育差别,缩小了底层学生向上发展的通道,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来和上层的差距很难改变。

即使义务教育不取消英语,从必修改为选修,也会使部分家庭出于种种原因,或不忍孩子太辛苦,或觉得没必要,或家庭需要更多亲子时间,而放弃英语课程,造成孩子接受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未来成长和发展。

某位人大代表一方面认为中小学的孩子们花在英语学习中的时间太多了,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必修改选修,一方面自己却大建双语幼儿园和外国语小学,其言行相悖之因,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虽然赞成适度地减轻学习负担,鼓励扩大眼界和促进创新思维,但不赞成大力推行所谓的轻松教育。学习从来都是艰苦的事,大量孩子小时候根本用不上的文理知识都需要反复背诵练习才能掌握,但是“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话不是白说的。

就算父母能够遗下大笔财产,也难保孩子将来不会坐吃山空。那些认为中国教育太苦太累、移民到国外的家长,最好还是祈祷你们的孩子将来能够偏居一隅,竞争时最好不要碰到在国内历经千锤百炼的孩子们。

三,就教育水平而言,至少在基础教育方面,笔者不认为哪个国家能够媲美中国,尤其是外语教育。因为只有中国老师才明白中国学生学外语的迷惑和困难点在哪里,也只有中国老师才能让中国学生清晰、全面、彻底地了解外语的语法和结构。

四,所谓的“哑巴英语”,其实是在中国这个缺乏外语实践的环境里,学生没有很多机会练习和改正口语而已,这是外语学习的通病,最烦动不动就被扣上“中国式”的帽子了。就像笔者曾教过的外国学生,学了四五年中文,也只会说“你好”、“多少钱”、“我学了五年中文”而已。

有一年笔者接受了一批中国留学生,他们高中毕业后在国内基本学完了语法来法国,同时还有一个提早一年来法,在语言学校学过的中国学生插班。在课堂上,老师们一致认为那个插班的学生更好,因为他听得懂、说得出,而我们的学生初来乍到,语言还跟不上。但是一到考试,成绩却大出老师们所料。

那个插班的学生笔试一团糟,语法问题一塌糊涂。原来他在国内完全没学过语法,来法后只能在语言学校听老师用法语讲语法,听得懵懵懂懂,问也问不明白,全靠自己私下揣摩,也只能似是而非了。倒是口语听力因为有大量机会练习,能够用个六七分。后来还是花了大量时间再从头请我补语法课。

五,笔者在法国学习后的成果,最大的收获不是学校教的知识,而是明白了怎么去理解另一种思维、行事和社会运作方式。世界多种多样,不是都按照你的逻辑来的。从小学外语,也可以让孩子接触和体会不同的表达体系和方式,学会感觉别样的世界,不要让大脑固化在一种思维模式里。

掌握一门外语,就像开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所以,中国公立义务教育,是国家给予中国学生最好的礼物之一,保证了他们获得不亚于富人阶层教育的利益,对于下层还有中层家庭,都极为宝贵,不能轻易更改和放弃。

到了大学时期,根据专业不同,需要外语的专业要求英语等级考试,而诸如中国古文、教育史等没有硬性要求外语的专业,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决定要不要选修。学习毕竟是个人的事,有需求才有动力,有用处才有收益。有了义务教育基本的英语素养“保底”就行,花了许多时间精力钱财,学了过多的英语用不上也是浪费。如果学生觉得需要,或者以后工作用得上了,他自然就会去钻研。

笔者不赞成让孩子过小过早开始学外语,也不赞成为了学外语把孩子送到什么国际学校。外语学得好坏从来不在于你有多早接触它,而是在于你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反复运用。

笔者见过一个美国来华的小孩,五岁半来华时,英语已经谙熟,在中国待了四年,回去英语不会说了,这还是英语是母语的情况。中国孩子学外语再早,进再好的国际学校,家长能保证这种外语学习持之不断、循序渐进吗?能保证孩子不需要高考、不进入公立义务教育体系吗?否则学前班进得再早,国际学校念得再好,一进入公立学校,你都得按照公立学校的进度和水平来,以前花钱再多,一两年后也和普通学生相差无几了。当然,语言才能出众或家长肯花大价钱保持水平远超公立教育水平的少数人例外。

同样,笔者也不赞成全民外语。外语只是一种工具,必然有人用得上,有人用不上。义务教育的英语可以保证应付不时之需,但强迫用不上的人过多地学外语就是浪费。

笔者曾参加一个报告会,主讲是一位参加过世贸谈判的老同志,大谈中国缺乏外语人才,谈判中遇到了多少困难。但他的建议却是中国应该推广全民外语,街道大妈都要学。笔者当时就很想问:“您以为街道大妈七天学五小时,一年学二百天就能当外贸翻译吗?”中国缺的是高精尖外语人才,半瓶子晃荡的水平一抓一大把,每年近千万人接受外语专门训练,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指望街道大妈解决吗?

中国需要专门培养高精尖人才,吸引集中喜爱外语、需要外语的人加强训练,达到专业水平,满足高端的翻译需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个高级翻译能翻的内容,一百个初级学生也翻不出来,在这个领域,数量是改变不了质量问题的。

总之,英语应该学,必须学,但掌握基础就好。大学教育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对待。以外语为职业的人精通,以外语为工具的人熟练,不需要外语的人不强求,各取所需才好。除了奥运会、世博会之类国际大型活动搞搞宣传,不需要街道大妈人人学外语(当然自己愿意,当个人兴趣的除外)。现在的各种翻译软件、手机APP多得是,水平也不比初学者差,至少词汇量是杠杠的。与其全民学外语还不如全民手机安装翻译软件多快好省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马密坤
中式英语 英语 义务教育 高考 人大代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