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再次发生强震 中国红会医疗援助队:无人受伤 将继续救助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5-05-12 22:47
5月12日是让每个中国铭记的日子,2015年的这天,尼泊尔发生了今年第二次大地震。当时,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疗援助队正在尼泊尔一个偏僻、闭塞的小镇进行医疗救治,队长刘杨说,我们医疗队还好,可居民们非常惊慌乱。值得庆幸的是,这支5人小分队无人受伤。在接受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戈采访时,他们正设法赶回大本营。
该小分队在救治中
这个医疗小分队来自上海市华山医院,成员分别为:队长刘杨副教授(抗感染专家)、王桂芳副教授(女,呼吸科专家)、许耀主治医师(骨科)、急诊科护士长刘华晔(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陈裕春。另外还有瑞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毕任达,他是一名尼泊尔籍新上海人,毕业于交大医学院外科学,他能讲流利的中文、英文、尼泊尔语和印度语,此次将作为志愿者一同前往,在灾区协助救援队工作。他们于4月30日从上海出发,计划参与尼泊尔灾区10天的救援工作。后因救援需要,延期至5月15日回国。
救治中
“主要是地震来得很突然,震感也很强,居民人都相当惊慌。”电话里刘杨的声音很疲惫,当时他们正在偏僻的Salyantar小镇中心的小花园里接待前来求诊的当地居民,而就在大家毫无防备的时候,地震又一次降临了。
刘杨介绍说,尼泊尔山区多,相对贫穷,很多地区本就闭塞,医疗就诊需求很大,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创伤还没有修复的地方。刚到的时候,Salyantar小镇已经房屋破败,第一次地震震塌了不少房屋,不过,仍有一些依旧“顽强”,然而,在今天过后,这里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地震再次袭击尚未恢复的尼泊尔
从刘杨发给记者的现场照片看得出,尼泊尔人对中国医疗队充满信任,他们确实需要帮助。
刘杨在简短地介绍现场后表示,“现在当地还是需要更多的医疗救助和心理辅导。地震完了我们还要继续进行医疗救助,无论地震的震感有多大。”
出发前合影
扩展阅读:上海华山医院紧急救援队2007年成立,2013年曾赴菲救治
此次赴尼泊尔地震灾区,是上海华山医院近年来执行的第二次国际救援任务。2007年初,华山医院正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紧急救援队,队员们坚持定期训练、演练,确保在国家需要时刻冲锋陷阵进行驰援。2013年11月22日,华山医院派出7名医务人员加入由中国红十字总会组织的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奔赴菲律宾台风灾区,并圆满完成救治任务。
该小分队出发前的行装
(观察者网综合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部微信号smg_caifangbu、人民网、东方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