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尼泊尔医疗援助队吃些啥,怎么行动?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5-13 14:37

5月12日,当中国人在纪念汶川地震7周年之时,尼泊尔却不幸再遇强震。7.5级地震之下,36人死亡、逾千人受伤。当时,一支来自中国上海的红十字会国际医疗援助队正在尼泊尔一个偏僻小镇进行医疗救援,所幸无人受伤。这支医疗小分队共有5人,4月30日从上海出发,原定援助10天。但突如其来的第二次强震及繁重的救援需要,令他们决定延期至5月15日归国。身处灾区多时,经历了旧伤未愈又添新创的悲剧,几名医生已积累了不少救灾见闻。观察者网联系到医疗队队长刘杨医生。让他来告诉大家,医疗队在灾区的日常生活:怎么吃、怎么洗、怎么住,以及医疗队又是怎么救人的。(感谢刘杨医生提供的独家现场照片)

怎么吃?

这个医疗小分队来自上海华山医院,成员分别为:队长刘杨副教授(抗感染专家)、王桂芳副教授(女,呼吸科专家)、许耀主治医师(骨科)、急诊科护士长刘华晔(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陈裕春。来到灾区后,医疗队成员和当地灾民一样,一起挖灶吃饭。

很专业的临时土灶

具体吃啥?简单的饭缸摆了一桌,其实主要是中国人旅游居家必备之几大样:腐乳、榨菜和老干妈。加上些蔬菜和鸡蛋熟食。榨菜和腐乳都是从上海带去的。刘医生说了,榨菜是鱼泉牌,腐乳是王致和

除了榨菜腐乳,还有辣酱。

怎么洗?

除了填饱肚子,必要的卫生清洗工具也不能少。食物可以从国内直接带到尼泊尔,但净水和洗头设备就不行了,只能从当地购买。

先自己洗

再帮你冲冲~

怎么住?

大大小小的帐篷就是医疗队的居住地,平时治疗病人也在帐篷内进行。图中还出现了一辆吉普车。据刘杨医生介绍,当时为了进山方便,才在当地租了这辆车。

在帐篷里待着可不好受。温度将近35度,看了温度计你就懂了。

怎么救治?

这支医疗小分队在尼泊尔十多天,每天接收病人约160~200位不等。下图就是中国赴尼泊尔医疗队救治当地灾民的现场图片。图中躺在担架上的这位病人呕吐无尿腹痛长达八小时。在听到广播宣传此地有中国红十字野战医院后,立马被担架抬行一小时前来就诊。经过及时诊断,及时检查,及时治疗,顺利回家,充分体现国际救援队的水平。

虽然尼泊尔12日再遇强震,但目前还没有很多灾区病人前往这个医疗小分队救治地。据刘杨医生估计,可能是由于路不通,他们很难赶过来。但经过10多天的洗礼,他们已经随时做好准备。

尽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杨的声音显得相当疲惫,但他依然表示,“现在当地还是需要更多的医疗救助和心理辅导。地震完了我们还要继续进行医疗救助,无论地震的震感有多大。”

看过了这么多现场图片,估计有读者会有疑问了:小编,这么多图片,医生是怎么发给你的?赶紧如实招来!难不成他们还能上网发微信?没错,他们还就是用手机上网发的微信,买的是当地的充值上网卡。每5G流量花费2430卢比,大约是24美元。而且,还是3G的信号哟!

责任编辑:朱八八
尼泊尔 尼泊尔8.1级强震 红十字会 暴力伤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