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以色列主流是支持“两国方案”的,因为阿拉伯人的出生率远超犹太人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21 08:22

潘光

潘光作者

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国家反恐办软科学专家

【导读】 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将于当地时间21日2时开始停火。 本次巴以冲突升级,牵动着全世界的关注力。 双方内部的政治因素对局势推波助澜,而外部原因也为此埋下“地雷”——美国政府前后摇摆的巴以政策,引发各方不满。 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撤军行动正在进行中,但同时又试图在中亚找到新的布点,看似矛盾的政策背后突显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潘光。

【采访/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自4月中旬斋月以来,巴以双方几乎每天发生冲突,至5月中旬双方进入“热战”阶段。此次巴以冲突何以发展至此,是否仍是特朗普时期巴以政策的后遗症?同时,巴以内部局势对此有何影响?

潘光:这次冲突中,巴以双方的内部情势是很重要的原因。以色列的议会选举中,内塔尼亚胡的票数总是徘徊在五十几票,必须拿到绝对多数60票以上才能单独组阁。同时,内塔尼亚胡无法成功组建联合政府,他想拉其他人,但没人愿意跟他合作。

自2019年4月至今,以色列已经举办了四次议会选举,前两次组阁失败。2020年5月,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与中间派蓝白党组成联合政府,但最终合作破裂,12月议会解散。而内塔尼亚胡自己又因受贿、欺诈和违反信任等指控而面临审讯,他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今年3月23日的投票选举是两年内举办的第四次议会选举,很多人认为这是关于内塔尼亚胡是否适合在腐败审判中进行执政的全民公投。但最终选举结果使以色列再次陷入政治僵局,内塔尼亚胡及其反对者均未赢得执政所需的多数席位。现在,以色列内部又寄希望于右翼政党“以色列家园党”(Yemina)党魁纳夫塔利·班尼特来斡旋,但前景仍不明朗。

所以,内塔尼亚胡当下对阿拉伯人采取强硬立场,是想提高自己的声势和票数。目前各方都拿不到议会绝大多数席位,很有可能还要再选一次,但选举也不可能无休止地选下去。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鹰派人物摩西·亚阿隆在推特称,冲突升级的双方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都是出于内部政治原因。

巴勒斯塔内部也是同样的问题。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4月30日凌晨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推迟原定于今年5月22日开始的全面大选。事实上,阿巴斯知道如果现在选举的话,情势对他不利,肯定会输给哈马斯。所以,哈马斯强烈反对推迟选举,认为阿巴斯的这一行动是在“上演一场政变”。实际上,现在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的威信可能更高一些。

可见,巴以双方内部都有选举因素在推波助澜。

5月16日,巴勒斯坦人民为在以色列夜间空袭中丧命的17名同胞祈祷。图自AP

再看外部因素,特朗普的胡乱作为对巴以政策的影响非常恶劣,承认以色列吞并戈兰高地,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支持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兴建更多的犹太人定居点,这些都是违背联合国决议的。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遗症,使得阿拉伯人的怒火集聚起来。

这次冲突首先还是因为以色列要拆迁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住处,干预穆斯林到阿克萨清真寺举行宗教活动。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本来阿拉伯人因为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政策而积累了很深的怨气和怒火,现在就集中爆发出来了。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到双方的内部因素,另一方面是美国特朗普政策的后遗症,现在拜登政府试图扭转过来,但还没有完全扭转,所以显得手忙脚乱。

观察者网:稍早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以色列是否有“自卫权”一事含糊其辞,但最近拜登针对巴以局势表态,认为以色列具有“自卫权”,您怎么看美方的先后不一表态,会有什么影响?

潘光:其实美国政府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先后不一,它很清楚如果不说以色列有自卫权,就得罪了美国国内的犹太社团,拜登政府还是希望可以得到大多数犹太人的支持。美国犹太人历来是支持民主党的,支持特朗普的大概在20%左右,主要是一些极端右翼和犹太大企业家。拜登政府必须考虑到国内的犹太因素,一开始有些含糊,但后来还是决定要发声法。

但问题又在于,如果讲得太过火,又会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乃至伊斯兰世界。所以美方并没有前后不一,就是有些犹豫。当然,拜登的表态还是站到以色列这边。不过,我觉得拜登比较聪明的说法是遭到攻击的一方都有自卫权,也就是说阿拉伯人也有自卫权;既考虑到国内的犹太选民,但也不能彻底得罪阿拉伯世界。

拜登政府呼吁巴以双方停火,但转身向以色列出售7.35亿美元的精确制导武器。

观察者网:那么,拜登会对特朗普时期的巴以政策作出调整吗?

潘光:拜登和特朗普不一样,拜登实际上已回到“两国方案”。稍早前,中国也在联合国安理会重申“两国方案”,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

奥巴马时期,中美在巴以问题上有好几个共同点,首先是“两国方案”,第二反对在被占领土建更多定居点,另外根据联合国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与以色列建交国家的使馆设在特拉维夫等等。但是,特朗普时期提出中东和平“世纪协议”以后,就乱套了。现在,中国仍然坚持“两国方案”,美国也回到“两国方案”。

最近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以色列报纸骂中国。我的回答是,以色列的民意总体是对中国友好的,不少政客骂中国,主要因为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例如中国跟伊朗签署25年协议,这是以色列最反对的。在这一点上,以色列不仅对中国不满,也对拜登政府不满,因为拜登要回到伊核协议。

“两国方案”的市场仍然很大,全世界几乎都支持这一方案。而且我可以明确地说,以色列的很多有识之士也认为“一国方案”并不可取,因为阿拉伯人的出生率远远超过犹太人,如果“一国”,那就意味着以色列将来不是一个犹太国家。

内塔尼亚胡总是说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家,我之前就和以色列朋友开玩笑说,你们这样说,就相当于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汉族国家一样,那是不对的,我们说自己是多民族国家,你们也应该承认是多民族国家。他们说,我们还是支持“两国”,现在阿拉伯人已经占了百分之三四十,犹太人占百分七十左右,照此趋势发展以色列就真的不是犹太国家了。而且,有统计认为,如果阿犹在同一个国家,十几年以后,阿拉伯人的数量就超过犹太人。

2018年8月11日,成千上万名以色列阿拉伯人走上特拉维夫街头,游行抗议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民族国家”的争议性法案。图自环球网

再者,“两国方案”是联合国支持的决议。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决定成立一个以色列国和一个巴勒斯坦国。现状也确实在约旦河西岸有一个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世界各国也都承认。虽然巴勒斯坦在联合国是观察员,但迟早会成为一个国家。除了以色列国内极少数人反对“两国方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支持的。

2021年1月8日,示威者高举标语和巴勒斯坦旗帜,抗议以色列在被占约旦河西岸拜特代坚非法建造定居点举动。图自路透社

观察者网:目前巴勒斯坦内部对“两国方案”的态度如何?比如像哈马斯等极右势力?

潘光:巴勒斯坦内部有一派是同意伊朗观点的,就是消灭以色列。但现在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像阿巴斯这些巴勒斯坦的主流派别,还是同意“两国方案”的,在阿拉伯人内部也是“两国方案”占上风。

现在真正有斡旋力量的是埃及和约旦,再加上几个新建交的国家,比如阿联酋、巴林、卡塔尔、摩洛哥、苏丹等,这些国家也支持“两国方案”。

观察者网:近来,鉴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一事,外界关于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讨论很多,不少观点认为美国会收缩。但是,此次巴以冲突的升级是否会迫使拜登政府做出回调?

潘光:美国对其中东政策做出调整是肯定的,要收缩战线,不仅撤离阿富汗,也要撤离叙利亚,甚至还可能从伊拉克撤军。但是,拜登的想法遭到很多军方人员的反对,所以撤离叙利亚和伊拉克暂时可能做不到。

回调也是肯定的,调整到奥巴马时期,但跟奥巴马又不一样,有些地方维持特朗普政策,比如撤离阿富汗。这就必然引出下一个问题,撤离以后怎么办?在这一点上,拜登和特朗普是有区别的。

《华尔街日报》称,“撤军令”下达后,美军在考虑撤军细则的同时,也在为从阿富汗撤出的美军及各式武器装备寻找新的驻地。

观察者网:确实,最近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国防部考虑在阿富汗周边的中亚国家部署人员和武备,目前优先考虑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当然官方暂时还没有回应。此前您曾提过,即便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它在周边的军事部署仍能迅速反应,为何还需要新建基地?

潘光:“911”以后,美军打进阿富汗,美国确实在中亚建过军事基地,一个是在吉尔吉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是当时美国在中亚最大的基地,另一个在乌兹别克斯坦,但后来这两个基地都被赶走了。2005年乌兹别克斯坦发生安集延事件,这次武装骚乱就是“三股势力”挑事,背后有美国、西方支持。当时卡里莫夫总统就下令将美军基地赶走了。

吉尔吉斯斯坦马纳斯基地的关闭,主要是俄罗斯和中国的压力,上合组织也认为自己的成员国不应设有美军基地。马纳斯基地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这是美国向阿富汗运送军队和后勤产品的中转站,美国在那里也投了很多钱。吉尔吉斯斯坦起初不断提高租金,再加上俄罗斯持续施加压力,最后美国也只能撤了。

那么,马纳斯基地现在派什么用?原本打算请中国公司开发建造游乐园之类的场所,但俄罗斯也不愿意让中国进去。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已经有肯特空军基地,马纳斯基地还闲置着,如果美国想再在中亚建基地,不能离阿富汗太远,和阿富汗有共同边界的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现任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已经到过美国访问,跟美国关系还可以,他比较开放,不像前总统卡里莫夫,比如今年开始中国公民到乌兹别克斯坦就免签了,只不过是现在疫情也没有人去。

我觉得美国要在乌兹别克斯坦重建基地,俄罗斯、中国会反对。塔吉克斯坦就更不可能了,中俄各方都会反对。“911”以后塔吉克斯坦没有美国基地,而且至今仍有俄罗斯驻军。所以美国想在这两个国家建基地非常困难,即便是恢复马纳斯基地也不太可能。

美国在吉尔吉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的卫星图

美国在阿富汗周边的部署,可能还是得靠中东,一是离得很近,在卡塔尔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基地,另外在阿联酋、沙特等地分别设有军事基地,飞机过去也就两三个小时。美国不可能到印度建基地,因为印度始终保持不结盟政策,再往西到伊朗,那就更不可能了。北面是永久中立国土库曼斯坦,周围其他几个中亚国家都可能面临俄罗斯重大压力,现在俄美关系这么紧张,估计可能性不大。只剩南边的巴基斯坦是否有机会暂时不好说,不过巴基斯坦和美国关系也并不好。

另外,美国在阿富汗本身就会保留一部分非官方的安保人员,以及一些秘密情报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留存,外界是无法掌握的。就目前整体形势而言,美国政府应该会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等到9月11日,表面上基本撤军,但会通过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当然,美国在阿富汗继续存在,中国也不会反对,因为有利于抵抗塔利班。其实现在的问题就是阿富汗政府能不能顶得住塔利班。最近阿富汗连续发生爆炸事件,塔利班的攻击能力很强的,苏军撤走后,1994年塔利班组织兴起,1995年就迅速攻占喀布尔,1996年建立全国性政权。现在也许没那么快,但阿富汗政府最后能不能顶住还是有待观察。

未来阿富汗的重建,根本在于政体问题,塔利班想要建立一个酋长国,阿富汗政府是要建立共和国,世界各国当然支持建立共和国。再比如妇女问题,妇女都极力反对塔利班卷土重来,否则在塔利班统治下女性不能工作、不能受教育等等。所以阿富汗问题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涉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争议。

观察者网:提到中亚,上周王毅外长与中亚五国外长召开“1+5”会议,期间王毅外长对阿富汗问题也有明确表态,您怎么看“1+5”外长会议?在上合机制之外,中国为何与中亚国家又另建一个沟通框架?

潘光:中国与中亚五国的“1+5”外长会议,并不奇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比如日本和中亚有“1+5”外长会议,美国也有,去年蓬佩奥还去了,另外欧盟也有。

中国和中亚五国外长会议是从去年开始举办的,只不过第一次会议是线上举办,今年第二次会议是面对面。比较有意思的是土库曼斯坦也参加了,因为“1+5”不是上合组织活动,所以中亚五国都可以来参加。其实,土库曼斯坦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见什么人都要报批,我们曾接待来自土库曼斯坦的两个人,他们在现场就不说话,因为没有经过批准在国外就不能发言。

这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建的一个新机制,王毅外长在会上的发言也掷地有声。会议主题当然主要着眼于中国和中亚五国的经济、文化、卫生等合作。比如,与土库曼斯坦的油气合作,跟我们有直接关系,有一条横贯中亚的油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从新疆阿拉山口进来到库尔勒,所以上海现在用的西气东输很有可能就是土库曼斯坦过来的。土库曼斯坦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以前在土库曼斯坦加油不要钱的,大家开着车随便加,到很后来才开始收钱,但也非常便宜。

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原来是一名医生,现在跟中国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也很有兴趣。上合组织每次开会都请土库曼斯坦过来参加的,因为它是上合成员国主席国特邀代表。过去,我们一直说服两个国家加入上合,一个是土库曼斯坦,另一个就是蒙古,蒙古成为上合观察员以后迟迟不愿意正式加入,土库曼斯坦则说自己是中立国,反正每次开会都来,有什么重要合作就参加。

至于“1+5”会议没有俄罗斯,是因为这本身和上合没有关系,而俄罗斯与中亚也不需要“1+5”机制,这些中亚国家本来都是苏联加盟国,他们内部就有很多机制。对于中国和中亚的合作,俄罗斯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俄罗斯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进入中亚国家搞颜色革命,所以宁可中国进去发展经济文化合作。

观察者网:正如您提到的,美国在阿富汗周边已经有很多军事基地,为何还要再重新前往中亚设立新基地,这是不是和美国在中亚的政策布局有关?其实这一年多来,中亚地区的局势并不太平,虽然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背后有美国支持,但确实看到不少街头革命的形式。

潘光:其实美国国内的预算是很吃紧的,但美国人似乎养成了一种习惯,它觉得哪个地方需要布点,就会去实施。实际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中东国家基地,美国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群岛也有一个军事基地,当年轰炸伊拉克,飞机就是从这个基地起飞的。

现在美国政府准备收缩战线已经是板上钉钉,除了阿富汗,将来再从叙利亚、伊拉克撤军都有可能。军事基地还有一个问题是,已经建了这么多年,撤除的损失比放在那里更大,所以还是得保留着,在阿富汗也是明撤暗存,仍有很多不穿美军军装的人存在。

当然,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离不开中国的经济建设,铁路、公路、修桥,这些工程美国大兵干不了,还真的只有中国企业能干。但中国企业也怕塔利班,不敢进去。所以我一直主张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的军事存在和中国的经济存在可以互补,但现在美国撤军,中国企业就面临安全没有保障的问题。

此外我们也提过很多方案,比如跟巴基斯坦商量,将中巴经济走廊修到阿富汗坎大哈。坎大哈是塔利班的重要根据地,很多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都跟我说,塔利班不仅很能打仗,还很会做生意,塔利班背后就是坎大哈的12个普什图家族,资金就是从他们那里来,当然还有一些国外的极端组织给钱。之前,在土耳其开会时,塔利班的人也来参加会议,我问他们,如果从中巴经济走廊建一条路,修到坎大哈,你们怎么看?他们说,我们太欢迎了,不但不会攻击,还会保护。而且,这件事情,巴基斯坦也是支持的,它在阿富汗内部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最早在“911”之前,中国曾派人到阿富汗与塔利班接触,当时就是由巴基斯坦人一路护送进入阿富汗的;同样的,塔利班的人到中国来,也是巴基斯坦在其中牵线搭桥。

可见,在阿富汗问题上,巴基斯坦是一个很好的桥梁,中美俄巴四个国家如果能共同发声,就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一般来说,塔利班不听中美俄很正常,但它一定会考虑巴基斯坦的意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朱敏洁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巴以冲突 美国 中东 阿富汗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