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秩序优于主权国家秩序?别装糊涂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3-25 21:47

沙烨

沙烨作者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风险投资人

【导读】 “商人秩序比主权国家更古老”这一点我不否认,毕竟连主权(Sovereignty)这个词,都是法国人博丹1576年在论《共和六书》里才提出的。但自从主权国家建立后,无不是在想着如何规制(降服)商业秩序。商人秩序本来就是政治秩序的一部分,施展倒假装天真好像两者毫无关系。很简单,商人秩序有用的话,还要主权国家干什么?

施展文章流传很广,我读得却不多。偶尔有两三篇传到眼前,却往往惊讶于文章中的刺眼夺目的硬伤,也困惑于作者表达背后的逻辑与意图。

这两天,H&M等国际知名品牌对新疆棉花发难,大家都在齐心协力阻击欧美对中国的围攻,包括起底这次事件背后黑手、NGO组织BCI(Better Cotton Initiative,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一个号称致力于推动棉花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

但施展却在这个时候发了一篇文章《谁是BCI?——不可忽视的商人秩序》,大谈“我们对国际秩序的理解往往只有主权国家秩序,遮蔽了商人秩序,这对于我们参与国际竞争——无论是国际政治竞争还是国际商业竞争——都是不利的。

不按商人秩序行事危害有多大?这里文章配了一张图,美国时间3月24日美股开市后,在美上市的各行业中概股全线暴跌,营造一种你看就因为你抵制BCI,连累了一众中国企业的氛围。

看着挺吓人,但稍微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昨天中概股下跌,是因为SEC法案(《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和BCI事件没半毛关系。该法案要求,如果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通过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将被禁止在美国任何交易所上市。

哈哈,好巧不巧,又是一家NGO。

按照施展的逻辑,也就是说在主权国家的今天,商业秩序是可以优于主权国家秩序的,也等于说,随便一个国际型大企业、NGO就可以威胁他国和其他企业的正当利益,这不就等于是给垄断企业和一众由西方建立的、掌握话语权的行业标准协会、NGO组织开脱?

“商人秩序比主权国家更古老”这一点我不否认,毕竟连主权(Sovereignty)这个词,都是法国人博丹1576年在论《共和六书》里才提出的。但自从主权国家建立后,无不是在想着如何规制(降服)商业秩序。商人秩序本来就是政治秩序的一部分,施展倒假装天真好像两者毫无关系。

很简单,商人秩序有用的话,还要主权国家干什么?

文章里,施展还提到了一众行业标准组织,比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产品领域的标准化活动,再比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各种电气工程、电子工程领域的国际标准都是由它制定的。ISO和IEC都是非政府组织,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担负着制定全球协商一致的国际标准的任务,中国参加这些组织的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而不是政府,参与者在规则或标准的制定中都有发言权。

ISO和IEC制定的标准都是自愿性的,所以生产厂商并不是必须遵守,但不遵守的厂商就很难找到买家。这与政治无关,仅仅是个市场效应,比如你生产的电器就是有个性,就是不愿遵守IEC的电压标准,那也随你,但你除非自建电网,否则你的产品就找不到能应用的地方,东西就卖不掉。国际行业组织所制定的行业标准就相当于行业的基础设施,它为市场提供了运营的基本条件。”

工业化的一大标志和进步就是标准化,制定全球统一的行业标准确实更有利于全球化发展,避免因为规则不统一造成的市场区隔,这无可否认。但要说这些行业组织有多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我只能说:naive!

首先,这些国际组织都是西方主导的,什么标准、怎么制定、谁说了算,几乎都是掌握在西方主流国家和行业巨头手中,发展中国家在其中别说争得一席之地,就是平等对话都何其之难?!西方仗着自己的先发优势,用行业标准卡后发国家的脖子,这事儿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这些所谓貌似中立的组织,其实都是西方国家控制产业和敛财的白手套。以这次的BCI为例,采用的是会员制,从上游棉花商、中游纺织厂,到下游零售店全产业链一网打尽,会费最低2000欧,最高24000欧。

要强调的是,BCI的背后正是一直给中国使绊子的美国。成立初期,BCI捉襟见肘,正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伸出援手,随后,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玛莎百货,美国的Levi's牛仔裤、耐克、阿迪达斯纷纷跟进加入BCI联盟。

有人说,那我不跟你玩了行不行?对不起,不行。如果没有BCI的认证,那你就不能供货,接不到行业大单,等于间接被逐出行业,这生意还怎么做?

其次,说是为了推动全球产业良性发展,但这些行业标准组织,无不体现了西方的“双标”。明明已是全面机械化的新疆采棉,却偏给他们诬陷成黑奴摘棉式的压迫。难道当年针对伊拉克的洗衣粉战略还没用够吗?难道要我们破开肚子证明我们没多吃一碗粉吗?

但像施展这样的中国学者呢,却总是想着怎么教自己人做人。

在国外疫情处于高峰的去年4月份,施展发了一篇文章《为何不应说“有本事别买我口罩”?》,大意是说产业链动荡,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信任,文章中还举了德国的例子,想要说明“德国通过一种新的超越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制度安排,把自己的生产能力‘去武器化’,才能够重建并保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同时仍然获得世界的信任”。

施展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经济领域本来不是他的专长。而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作为历史学者,他也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文章把二战的战败国德国作为中国的启示,这出发点就非常不妥当。纳粹德国对外发动战争,对内种族灭绝,几乎摧毁了西方世界,这与和平崛起的中国有任何能类比的吗?文章中提到的欧洲煤钢联营ECSC,是法国外交家让·莫内(Jean Monnet)最先构思的,并由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正式提出的。施展文章里把ECSC完全归功于德国总理阿登纳,这是在随意打扮和篡改历史。我们常有专家,为了向往西方治下“美好生活”,不惜自我矮化,编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在其中陶醉和感动。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人傻钱多了,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都说,“中国网民有权表达自己感受,这是朴素爱国主义”,这也说明,随着中国国力和企业能力的提升,我们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

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记得2018年中兴、华为刚被制裁的时候吗?那会儿多难受啊,真的像被人卡了脖子。然而很快,华为绝地反击,在一贯坚持的研发投入上再下力气,截至2018年9月,华为拥有超过188000名员工,其中约76000人从事研发工作。在全球拥有21个研发机构,截至2017年,华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13.8亿美元。

据工信部门的数据统计,华为共申请了与终端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12000件,外观专利1000多件,同时已经获得中国专利授权1600件,欧美等境外专利授权500多件,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以1300件左右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

看看这张图感受下,能怕你?

至于新疆棉花,大可不必担心。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对不起,新疆的棉花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不吃这一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丕
棉花 新疆棉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