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特朗普的面子,资本家的钱,美国的霸权,想好保哪个了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15 08:53

沈逸

沈逸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当然今天继续讲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

以关税为主要工具,中美之间的这场战略博弈,在中方加到125%之后进入一个新阶段。前一个阶段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这个博弈态势多少有点像传说中的双方眼睛瞪着眼睛,看谁先眨眼所谓的“胆小鬼博弈”,较量的是对于损失的耐受力,面对关税一定会造成损失吗?造成的损失如何消化?如何让负面外部影响降到最低?这个时候比拼的是什么?

第一,对于损失的整体性耐受能力,不是政府,也不是单一的企业或者是民间耐受力,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耐受力。很明显,这方面中国占优势。

第二,比拼经济的底层规律。这场关税的博弈是美国先冲过来发动的,用一种错误的方式挑了一个错误的对手,在错误的场景下开启了一场错误的博弈,那最后结果肯定是犯下错误的那一方去承担相应的后果,这点也非常清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博弈是特朗普跟哈耶克之间的博弈,他挑战的是哈耶克所预示的一般性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生成规律。虽然结果最后的具体呈现形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毋庸置疑,结果是注定的。

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

第三,政府的能力。面对这场博弈,政府怎么办?目前看起来,美国展现出了非常清晰明确的草台班子属性,没有清晰地考虑怎么征税。在特朗普看来这是非常简单的,美国发出关税威胁,被美国威胁的那方应声倒地,美国甚至都不用真实地兑现关税威胁,就可以获得全盘胜利,这是非常“纳瓦罗”的思路。

但很明显因为中国挡住了,欧盟这边也跟上来,然后加拿大、墨西哥这几方挡住之后,美国要用关税去恐吓的核心对象基本上都挡住了,在此背景下,问题就进入了美国政府。

现在最大的一个弱点、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政府的能力,各个部门之间看上去是没有协调的,战略部门、业务部门下面的基层执行单位之间是没有沟通的,可行的技术方案是不存在的,执行起来是滴滴答答、荒腔走板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然后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在乎睡觉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种非常松散、随性,甚至是胡乱作为的特点,在这一轮关税战当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至于中国这边,政府能力是我们的强项,不用说上下同欲这种政治宏观制度所决定的必然优势,就是在具体的博弈场景,对于博弈场景的预设,对于反击方案的建构,以及在技术层面如何去分担压力、消化成本、降低损失,同时针对对方的弱点进行精准反击。

这几个方面中国政府做得非常好,引发了各方强烈的正面评价。我们不仅有效捍卫了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为国际多边机制和国际秩序注入了正义的确定性,这点也基本成为国际共识。

回顾这7天,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明确的博弈场景,我们可以给特朗普和美国政府合理化一下那些松松散散、乱七八糟的政策所拼凑起来的图景。

首先,美国现在面临问题包括,制造业空心化和产业持续转移所带来的美国国内工人的失业问题;制造业转移后,代表着美国大国战略竞争前沿的,如先进制程芯片、人工智能、先进算力芯片,特朗普目前关心的造船业、支撑美国庞大军队和战争机器的制造业,通通空心化。

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系统性的弱项是能否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所谓的制造业回流?不管是用机器人工厂还是几百万人打螺丝的方式,去实现美国制造业的提升,这是他的第二个目标,

第三,通过米兰在哈德逊研究所上的讲话和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海湖庄园协议”所展现出的第三个大目标也越来越清晰,也许在中短期内,就是今年一年或者今明两年内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是金融问题,就是美国国债问题,其背后是美国霸权的成本问题。

美国构建的以金融霸权为核心特征的全球霸权体系,本质上是一个美元和美债的体系。这个美元和美债体系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候,是以美国超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制造业大国超强的经济金融能力和黄金储备,以及超强的军事实力作为三大支柱的。

现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续和发展之后,人们看到这个霸权本身是有毒的,它对美国国内构成了一种侵蚀,就是金融的急速膨胀,而这种急速膨胀让美国获得了最大规模的霸权收益。

在这个霸权体系当中,美国受益极其巨大,具体数字可以去看中国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美国在中国获得的收益是巨大的,这种巨大收益美国人从来不谈,包括美国在华企业通过在中国投资设厂,享受中国完整的供应链、强大的基础设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然后销售到全世界,给美国企业带来利润,这是货物方贸易方面的收益。

还有服务贸易方面的巨大收益,这都是超过100%以上的增长率,还包括500%、600%等等的一些收益。

在此背景下,这些收益在美国国内出了问题,美国政客希望用所谓的想象中的霸权优势向全世界叫板,去勒索全世界。米兰在哈德逊研究所拿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方案,所谓的长期低息国债。

50年、100年的美国国债,近似没有利息,然后有严苛的条件,持有方不能轻易卖出,也就是稳定地让美国吸血,不仅现在把你的钱统统交给美国,在未来50年、100年的时间里,让全世界所有国家为美国政府打工,构建这样一个体系之后,甚至可以让后面历任美国政府以一种肆无忌惮的方式重复这个过程。发行国债,劫掠全世界,而不用承担最基本的金融成本,或者说经济成本。

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夸张的、荒诞的战略,但也证明现在美国真正的问题。这一轮问题的核心就是美国霸权产生的综合性成本在国内的持续放大,从而转换成了国内矛盾,美国不愿再承担下去了。

这个选项其实也非常清楚,你可以放弃美国霸权,在真正意义上收缩,但是他又不放。到现在为止,特朗普政府没有任何明确表现出实质性放弃美国霸权的倾向。

同时你又承担不起霸权的成本,于是你就异想天开地走到全世界面前说,你们帮忙分摊成本,我来继续当霸权,我只想要权利,我的利益要凌驾于全世界之上。并且还是在我的实力已大幅度缩水的情况下,位子不变,成本要分摊,让世界变成一个美国可以予取予求的地方。

中国不可以答应这种事情,世界也不可以答应。不答应这样一种无理的请求,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去捍卫一个正义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原则。这一点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清晰。

美东时间4月12日,特朗普豁免了豁免半导体、集成电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东西。大家都很关心,这个豁免是不是包含中国,到目前为止白宫还没有进行非常清晰的表态。根据豁免令中列出的海关税则号分为两类,8字开头的是物品类型号,9字开头的是货品来源地号,就是货品产地号。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公告

物品产地号里面包含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这些地方,但那个字段中间可能设计了特定时间,比如说4月10号之前,已经装船,并且处在最初运输途中的货品,以及一个非常不确定的豁免对象。

所以特朗普政府是不是“先眨眼睛”了,究竟有没有正儿八经地通过这种方式宣布,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当中的几千亿、也就是将近23%的这个量级已经豁免掉了,这还有待于白宫发出进一步的信息之后加以有效明确。

吃一堑长一智,在第一阶段的博弈中,特朗普一开始向全世界全面宣战,拿出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几乎覆盖世界上所有国家,连企鹅和海豹都不放过的,所谓“对等关税”的征税方案。接着就有市场传言说,除了中国以外,对其他大部分国家进行豁免,给出一个90天的豁免期,让他们去谈双边协议。然后白宫出来辟一轮谣,说不存在这样的消息。

在此过程中,美国的金融市场走出了一条心脏曲线。辟谣后,第二天在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还没有得到信息的情况下,站在国会里面为总统增加关税的政策进行辩护。特朗普又突然出来说开始豁免了,豁免的方式跟之前传的一样,给大多数国家一个90天的豁免期,只对中国维持高关税。一开始加34%,后来在34%的基础上再加50%,再一下子升到125%,然后玩弄文字游戏,把之前20%的基础关税也算上,给出一个145%的总汇率。

当然,中国给了三波对等回应,你加34%,我也加34%,你加50%,我也加50%,你升到125%,我也升到125%,并且告诉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对我的出口已经暂停,我不跟你玩这种数字游戏了,我要去做别的事情。

财政部对美国加征125%关税的回应

如果你再找事,我还会继续反制你,然后特朗普那边就开始持续抱怨:唉,中国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啊?言下之意非常清楚。根据美国媒体的描述,当特朗普站出来说,我只对中国搞,其他国家我豁免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失败了,只是后来强词夺理,用他自己的话说,你总归会遇到一堵墙,你要想办法绕过他。

他承认中国把他挡住了,这就是认输。当然他嘴比较硬,硬要把一场非常难看的失败包装成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他有顽强的脸皮、顽强的意志和非常精致的嘴功,那是他的事情,但我们要看穿这种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这轮博弈他就是输了,他把自己顶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让美国在那流血,他开始逃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美国承受代价。

为什么特朗普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是因为美国债市表现出资金全面离场的态势,出现了股市、债市和汇市“三杀”。从债市上来说,10年期国债的收益飙得不像话,传递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资本正在抛弃,资本不搭理美国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不能承受的压力,于是他开始改。我们后面要做得很清楚,就是让哈耶克的经济规律对特朗普进一步构成明确压力,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全面系统地改弦更张,放弃幻想,克服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接下来,从特朗普的用人来看,疯狂的纳瓦罗已经靠边站了,愿意对特朗普拍马屁,但相对比纳瓦罗可能更专业一些的贝森特开始占据核心位置,跟他搭档的就是卢特尼克。

双方一搭一档,卢特尼克向全世界传递虚假信息,说美国这边形势一片大好,贝森特在那边传播一些不实信息,比如把那些已经跑到美国去谈判或者跟美国沟通的国家,被特朗普称之为“亲我的屁股”的国家,声称这些国家已经跟美国站到一起了,他们从美国这得到了所谓的优惠。

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双边协议的具体内容披露出来,有一些若隐若现,但都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核实。但贝森特的描述是,第一,这些人无条件接受了美国的要求,证明美国的关税大棒对他们是起作用的;第二,美国还可以跟他们收关税,至少收20%;第三,这些国家在接受了对美国单方面输血,以及被美国单方面用关税霸凌的条件之后,还心甘情愿地站在美国一起,跟美国一起来围堵中国,实现所谓对中国的孤立。

这就是贝森德撒弥天大谎,用这种方式混淆视听,当然没人理睬他。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真正意义上正面临被全世界孤立风险的是美国,不是中国。而像布林肯这样的民主党人终于找到了机会,可以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进行明确批判。特朗普正在让美国变得孤立,正在把全世界都推到中国那侧去,你正在给中国送一个战略大礼包,这在西方基本也是共识。

你说特朗普会不会有压力?当然最直观的压力是,等待债市继续往上走,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今明两年可能有9万多亿美元的美债,逼近期限、承担兑付的问题,今年6月可能就有6万亿出头,这个规模的美债需要展期,这种合作很简单,只有中国跟它合作,它是最关键的,

因为在整个美债市场上,40%基本上是境外持有的。美债持有方当中最主要的是主权行为体,就是外国主权行为体持有的美债,包括全世界这些主权国家,当然有些不是主权国家的地区硬要来凑份子,那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的这些行动对于美国国内来说至关重要,维持信心,确保美债的利率足够低。因为收益率代表着对未来风险的预计,如果大家看好美国的发展,比如像中国这样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相信美国,愿意去跟,那么美国就可以以比较低的利率去发债,美国也必须用比较低的利率去发债,来确保降低自己的还债成本,否则美国将提前进入到明斯基时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灭顶之灾。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其实不管是贝森特,还是他之前的老板索罗斯,甚至就算哈耶克跑出来,遇到这样的局面,也变不出什么戏法。你必须遵从经济基本规律,必须跟中国合作,而不是跟中国对抗。你现在没有资本跟中国对抗,你的能力、你的张牙舞爪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美国现任财长贝森特

其实,美国是个充气老虎,而且它的进气阀在漏气,过一段时间,等到那个东西爆一下,边上在不断倒计时的炸弹就是美债。炸了之后,不要说充气老虎了,老虎脾气都是不完整的。

当然现在美国还有一个极限招数,就是道德绑架,彻底摆烂。你们都是好人,我就装流氓,我就等着让美债彻底炸。这时候就考验美债的那些持有方,还有美国的资本,有没有什么方式让特朗普尽快地恢复理性,克服他那些随意性的东西,让他正儿八经地去保他自己的面子,去保资本的钱。

特朗普的面子,资本家的钱,美国的霸权地位,这三者之间如何孰轻孰重、何去何从?如何进行取舍?这个球不是在中国这边,而是在美国那边。

因为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要谈,门随时开着;要打,奉陪到底。但如果你要谈、要中国打电话,我们没有兴趣陪你玩美国国内的政治游戏,我们要做的就是谈,要讲清楚谈什么,拿出诚意来、拿出态度来、拿出应有的礼数来。

说得再直白一点,现在的局面明明就是美国有求于中国、有求于世界,它应该拿出基本的诚意和态度来,但是它偏不。他用一种耍横的方式把有求于人变成胁迫他人跪着替他服务,这是错的。这种方法和风气是不能助长的。

因为它会得寸进尺,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冒险,美国国内也有不满的声音,但除非特朗普的冒险行动在国外得到有效阻止,并且让美国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否则美国是不会启动所谓的自我纠错机制的。

上一轮博弈中,已经体现出了我们正义的还击所形成的震撼,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促进了理性反应,资本开始用脚投票。这种投票构成特朗普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有了关税政策,从全球大范围、无差别的攻击,开始瞄向中方。在中方顶住之后,美国资金市场的压力会持续上升,危机被提前引爆的风险会提前上升。

这时候大家要保持定力,因为必须美国先做出正确举动,这时候不能惯着,也不能因为想象出来的代价而自我压倒,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告诉美国,你不要以为少了,就不赚了,也不要以为所谓美债爆了之后,全世界都活不下去,我们可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叫作“全球减美国”。

全球所有的国家构成一个共同体、一个共同市场,我们在一起玩。如果你不好好玩,我们就不带你玩,你自己自我孤立去吧,你在美国大陆上自己玩,如果美国想过这样的日子,可以去尝试一下。

如果美国不想这样,我们可以继续以一个人类共同体——包括美国在内、是“全球加美国”的方式来玩,那就要美国拿出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战略和正确的姿势。

第一件事就是先改变自己的错误,125%的关税怎么加上去的就怎么放下来,然后给出公正的、可操作的、务实的,而不是胁迫性的条件。贝森特夸下海口称,可以在 90天时间里,跟75个国家谈成所有的双边协议,拿出150个双边协议文本来。

这根本就不可能。理性的,有谈判经验的人,包括美国的经济学家都给出了非常美式的祝福,“祝你好运”。用中文来讲,你好自为之,你不信邪,你自己可以去试。

能够理解在特朗普团队里面,因为特朗普本身非常扭曲的性格特征,团队要说一些肉麻吹捧的东西,但这些话到里面去说,不要到外面来说。贝森特,拿出你的专业性来,回归到专业理性的轨道上,把卢特尼克那些莫名其妙的胡思乱想,以及他跟特朗普之间非常肉麻的阿谀奉承全部拿掉。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

不要用这个东西来唱红白脸的游戏,就算要唱红白脸,也请格调高一点,这种不入流的、没有档次的东西拿开,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中方这次是非常认真的。

最后说一句,这次特朗普先眨了眼睛,但大家也要注意,中国是好人,好人要避免陷入“总是被枪指着”的局面。好人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做正确的事情,难得有这样一个历史性机会,我们要抓住,该走的走到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在此过程中,大家风雨同舟,上下同欲,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迎来属于我们共同的胜利。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在历史复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当然,它以一种非常戏剧性的方式出现,但无论如何,坚持下去,走到底,通过艰苦奋斗赢得我们应有的胜利。这不仅是为我们自己好,对世界来说也至关重要。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佳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