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那批向关税屈服的好像发现了什么,正在悄悄理性撤退……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4-22 08:55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今天我们加一期逸语道破,继续来聊聊美国的关税问题。
美国怎么对待那些愿意和它谈判的国家?其中,标志性国家就是日本。日本的态度很有意思,石破茂的态度相当坚定,明确表示不愿意在谈判中做出妥协。
从谈判策略上来说,美国应该给这些国家更好的谈判条件,以引诱更多的国家去跟美国进行谈判,从而构成所谓分化和瓦解的态势。
然而,现在遇到的问题可能刚好相反,就是美国在谈判博弈中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特点。一是美国提出了一系列明显比接受关税惩罚更加过分的条件,比如自愿接受美国的关税,而不作出反制等。
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美国后面还会不会加关税?这种公开承认美国拥有某种凌驾于他国主权之上的特殊权利的做法,会在相关国家内部带来什么样的政治代价和后果?
第二,是要根据美国的要求,如数量、类目,去大规模采购美国的商品,从而平衡美国认定的贸易平衡问题。这同样是非常匪夷所思的要求,具有非常典型的指令经济的特征。
日本首相石破茂星期一(4月14日)说:“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为了迅速结束谈判而做出重大让步。” 路透社
当然,当初在华约框架下,经互会也曾经做过这种分配调控和指令经济式的事情,但这么做的后果在冷战结束过程中已得到充分体现。美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对待主动向它靠拢、并愿意谈判的盟友,我们已经很难用太多的形容词去描述特朗普这个“草台班子”。
第三,美国还要求,对于美国的服务业不能进行任何报复,必须敞开放任。这让美国的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可以获得巨大收益。
这三个条件都是非常过分的条件,核心都是会对国家主权造成损害。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根据已有的公开信息,到现在为止美方还没有形成一个条件清单。现代公共政策,或者说国家对外战略当中,没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加糟糕,为什么?因为它彻头彻尾地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这届美国政府团队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草台班子”,这些人在位置上却不知道怎么做事情,表现出纯粹的无知无能。
理论上来说,美国如果采取胁迫性的外交政策,应该要有相应的规划和备案,比如对方没有吃到胁迫怎么办?对方被胁迫后,我跟对方要什么?
然而,当下的特朗普政府没有准备任何东西。
那么,这时候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效果是什么呢?原先被美国胁迫过来谈判的国家,看到美国的这种表现后,可能转身就走了。因为国家都是理性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如果这些国家认为接受关税造成的损失大于过来谈判造成的损失,那么他们就会选择避开关税来进行谈判,甚至愿意去支付一些政治声望上的损失。但如果这些国家发现付出了这么多,谈判结果仍然是不确定性,那他们会觉得继续对美国让步其实是在扩大自己的风险。
今天的美国看上去气势汹汹,其实是一个连基本要价清单都开不出来的无能行为体。所以部分国家目前对美国要么就一直拖到90天以后,看美国是否兑现关税威胁;要么当下就干脆退出谈判,重新回归到强势立场,比如以承受美国90天关税来交换和中国的合作。无论如何,目前公认的、最糟糕的选项就是在胁迫下和美国政府谈判。事实上,美国方面给出的接受谈判国家的数字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要么观望,要么迟疑,要么坚定地走向相反的方向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宏观层面来看,美国带来的最大风险是什么?美国软实力的保护壳,也就是所谓的美国金融霸权,正在被美国自我摧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技术指标上来讲,美国的金融霸权就是美元和美债体系,如果你从客观的数量化指标来说,美国早就已经出现了不健康的状态。
一直以来,美国都不应该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所谓全球最安全投资选项,或者是一种战略性资产。与其说这是建立在对美国国债和货币发行能力客观评估的基础上,不如说这是两层认知叠加所建构起来的结果:第一,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历史上美国留下来一种无所不能的形象,但实质上美国不是这样的国家,这只是一种符号化的认知;第二,很多人认为美国拥有发达的科学、先进的公共管理体系和行政决策模式等等,所以美国政府做的事情一定遵循科学化程序,是理性且符合相应判定标准的,它的行动也是可以预期、产生稳定反馈的。
在这样两种认知的软实力加持下,美国的债务体系、美元资产以及金融霸权作为一个整体,其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客观的会计审核基础上的。现在特朗普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全世界,美国不是这样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什么?美国宏观市场上出现了某种具有自我预言性质的信心塌陷,这种结构性的溃退是一种集中体现,体现的是早就应该对美元资产进行理性止损措施。而且理性投资者之间达成了一种“悄悄”的默契,这种默契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因为“道心已碎”。
更何况美国当初构建这两层软实力认知的外观,花了多长时间?美国有可能再复刻一遍吗?除非美国向全世界用某种事情去展示:今天的美国仍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美国,虽然美国在有些事情上不着调,但总体上仍然非常靠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关税战的整体走向正在变得越来越失控,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陷入两难甚至是三难的境地。如果特朗普继续用传统意义上的博弈策略,去胁迫那些过来谈判的国家,以期望得到一个更优越的条件,这会进一步证明美国已经衰落的事实。如果这些国家就拖着,坚定守卫自己的底线,等到美元长期债务、短期债务到期,要求偿付的时候,引发美元资产结构性风险爆发,美国是否能够承受?
特朗普把整件事情推到这个节点前,其实是很难想象的。但他现在正在我们面前梯次地进行着,为此我们要认真观察,同时也要认真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比应对美国的关税胁迫重要得多。
同时,需要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认识到这一点,然后聚集到一起,大家携起手来去解决这个难题。这可能也会成为2025年影响世界各类事件走向的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