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涤:谈创新(二),先要学会“规矩”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14 08:44

孙涤

孙涤作者

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孙涤,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他曾直接参与了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建设银行的IPO。从实践到理论,孙教授治学不断,并常年关注企业创新。

观察者网近期连载了孙涤教授对创新的感悟。在上一篇《谈创新(一):乔布斯创的小奥秘》中,孙教授将创新开源与“跳跃的心智模型”对“连续的现实变化”的恰当超越。如何获得心智模型的成长?他在下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创新的实质是两种变化协调的结果——连续的现实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跳跃变化。这个过程之后,通过一系列的真实合作,如团队和体制的互动,心智的变化被行诸于新产品和新举措,革新了现实,更新了人的行为。上述两个过程,即由现实变化导致心智变化,再由心智变化导致现实改变,都发轫于人脑的思考。

先说后一类思考活动,通常被称作“学问”或是“技能”,看似深奥却相对单纯的。课堂训练往往从一组固有的假设出发,靠逻辑分析——经常是数理算法一类的工具——推导出现实应该有什么变化。被称作为“演绎思维”。

而前一类思考活动,需要人们习得建立或改进自身心智模型的方法。如何从现实变化中“蒸馏”出自身的思维模式,不仅复杂而且不确定性更大。总体说来,它是人脑对现实变化的“简化”过程(simplification)。简化什么?怎样简化?又怎样构建成创新心智模型?至今没有既定的答案。这种被我们习惯上称作“归纳思维”的思考方法,无法从在课堂上学得,显著的特征是直觉试错地感知(heuristic perception)。

现实变化是如此纷杂,必须简化才能使个人的心智模型有所得。而简化的过程却是混沌的,毕竟就连 heuristic 这个词都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中文译名。台湾有学者将它译作“捷思”,说明它的快速感悟。我把它称为直觉试错 (intuitive trial-error),是着重于它捕捉和处理信息的特点。“heuristics”是综合的、浓缩的,合成的,和逻辑解析的方法大异其趣,有点像我们东方智慧所推崇的“参悟”和“顿悟”。

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丰富的现实变化简化成心智模型,或纳入我们既有的思维构架里。这种能力不是学者所独有,而是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做的事。形象地说,心智模型就像一个“盒子”。每个人都不断把有价值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新的和旧的进行着互动、融合、冲突、取代,甚至冲破原有的框架——我们所谓的“跳出盒子来思考”,正是创新的前奏。

是你“盒子”里的东西,决定了你对新事物的态度。

“感”而后得新“知”,一个人能否由感而知,与自己大脑中既有的心智模型关系极大。看完一个电影、一部长篇小说,你会判断它是否吸引人?它是不是一件有价值的作品?尽管你很可能不记得95%以上的细节,但你依旧能基于自己的心智模型做出判断。由此可见,是你“盒子”里的东西,决定了你对新事物的态度。相反,要是你沉迷于事物本身80%的内容,反而会寸步难行,拿不定主意。

在这里,关注什么样的变化?怎样将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心智模型中令其成长?人与人的差别大矣哉!这种“感悟”能力,再借用一个“老旧”的概念来衡量,就是“悟性”。这也是创新行为的关键。

现代脑神经科技的进展一再证实,大脑是人类认知的唯一器官。万物须经由大脑才能形成心智模型。只有被放进你的“盒子”里,才同你发生关系(relevant)。曾几何时,“唯物”、“唯心”、“客观”、“主观”、“信念”、“事实”等等概念壁垒森严,人们为此争执不休。但随着大脑生理基础和演化心理现象的持续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观念是否绝对“对立”有待思考。

以所谓的“眼见为实”为例——用眼睛来把握“客观”,眼镜被说成像摄像机一般。这曾被以为是人们认知客体的机制,现在则被发觉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即便眼睛的晶体有类似镜头摄像的功能,接下来视觉怎样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脑区进行处理、传递扩散、记忆保存、比照取用,却和摄像的机理全然不同。比如,你在一辆颠簸的汽车里观看外界的境况,总能形成明显的图景;可是用摄像机拍摄的话,影片早就变成模糊一片了。

再如,现实图景有许多部分会隐没不显,即使是明示部分,联系和涵义也是含混不清的。然而人的视觉会对缺失进行增补,加以归类、关联、形成意义。这说明,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事实”,都不是现实的简单映射,都需要靠大脑的心智模型进行处理、解读和诠释。如果人们还是泥拘于原来所谓的唯物客观模式,就很难把握视觉形成的机制,不能深入了解大脑对感知信息的处理功能,更不可能对视觉损伤和盲瞽疾病找到正确的治疗办法。

那么,人通过感知来简化、观念化现实,从而形成心智模型的目的又在哪里?我认为是为了“高效”,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带来积极的效用。由此可见评判模型的好坏,主要不在于其真伪,而在于它对人的生存繁衍是否“有用”。

认知的真伪,或说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是很难判别的事情。很多时候,唯物论的说法并没有更接近事实,而只是对标榜为“唯物论”观点的某个大师心智模型的膜拜而已。而一旦失去了自由感知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你的心智模型将丧失更新的能力,脱节和落后现实的变化只会更远。甚至更可怕,会堕入到李森科式的“唯物主义”。

美国小学有一种训练很有趣,孩子读四、五年级时要求小学生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只是见解。比如,“我母亲是个女性”是事实;而“我母亲是可爱的”就是观点。(今天在美国,“我母亲是个女性”也可能不是事实,有些孩子的家庭里母亲是个男性。)

如果真像上面所说,追随共识可能会丢失创新的能力,那美国小学生的训练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因为生活在人世间,你必须和社会互动。为此,个人的心智模型不能偏离他人的心智模型太远,无论是滞后或是超前,否则你将沦为现实变化的受害者。这方面,F.培根的一句话特别值得琢磨。他说:“对于你想要驾驭的力量,你不得不遵循它。”培根是现代科技和认知方法的先驱,极力倡导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处理感知到的经验事实,把它们整合到我们先验的心智模型中。从他的话看来,我们还真的读点书,了解社会的心智模型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责任编辑:钟晓雯
创新力 科技创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