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涤:美国依然处于民主的“初级阶段”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2-06 08:37

孙涤

孙涤作者

管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涤】

不管是美国绿党要求重新计票,还是个别选举人表示要“反水”,显然都已不可能改变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持续一年多的、令全世界为之忐忑不宁的的纷争很快将进入下一幕。

本次的竞逐格外丑陋,认为两位候选人均不堪总统重任的美国选民竟高达三分之二;希拉里毫无真诚可言,特朗普则失之粗鲁,这种状况令选民们直感切肤之痛。有人甚至愤极而称:好比疯子和骗子之间的一场决斗,结果是疯子战胜了骗子。

而特朗普指责绿党重新计票是为敛财,也并非全然是妄言,绿党和个别扬言不遵守规则的选举人不过是为选举添上了新的丑陋注脚。

大选尘埃落定,未来走向如何?不论对美国、对各国,对中国,还是对你我,这个问题都不简单,而且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特朗普的行径够离经叛道的,他缺乏治国经验,甚至不具备当领袖的品相,然而却有着超强的直觉,悟到了民众内心的强烈怨气。在他主导下,选民们求变的愤懑情绪正发展成一场强悍的社会运动。

特朗普像极了鲁迅先生笔下“掀枱面”的人。差不多一百年前的一则短文里鲁迅讲到,某人要给房间开个窗户,邻居左也不准右也不许的,临了他光火了,扬言不把屋顶掀掉不罢休,把邻居给吓倒了。这个比喻如此传神,想来还有不少人记得。

问题在于,特朗普接下来要干的,是执意要掀屋顶呢,还是开个窗户而已?以我的观察和理解,他不可能把整个屋顶掀翻,尽管他赢得了相当多的民意,他要开的那扇窗户也只会比以前打算的大一点。

这从大选结果揭晓的凌晨就可以看出来。当选的特朗普在致辞中特地提到,他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将致力于“美国第一”而让每一个美国人都有机会施展各自的潜能;几个小时后希拉里承认自己落选,并不忘重申,按多数选民的选择来平顺转移政权,这不但是大家尊重的,而且是各方“珍爱”的(cherished)规则;奥巴马总统随后在白宫作公开讲话,着重承诺要全力配合特朗普做好交接事宜,他敦促属下要像八年前小布什总统的团队帮助他接班那样,以很高的专业精神来协助特朗普的班子展开工作。

一场看来相当火爆的冲突,于是非常平和地就走向了下一个阶段。这一点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的体制和美国政客的素质。后续特朗普的内阁任命也可以看出他向建制派的让步,有理由相信,在各种力量和制度的约束下,纵然想疯狂也会有限度。

希拉里发表败选演讲

大选后的几天里,多个大城市都有年轻学生走上街头抗议特朗普当选,我去洛杉矶市中心迪士尼演艺中心听音乐会的路上正巧碰见,他们举着几块牌子,松松散散的,并不激昂,许多部警车停在路旁,气氛却不紧张。

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德伏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相当精彩,在观众热烈促请下,大提琴家加演了一曲巴赫的无伴奏,处理得就像是葬礼上的丧乐。拉奏前他特地说明,这首曲子是献给希拉里的,全场静默肃然,气氛好像在哀悼她的落选。

美国社会的分野在选举过程里表露无遗,男性和女性、青年和成年、白人和少数族裔、城里人和乡下人、受过高等教育和没受过的,裂隙的确是十分显著的。但若是注意到了票源分布的细节,不由得你不承认,其间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多元利益交错纠缠,指向则是现存格局的深刻变革。

譬如说,人们很难找到理由,来指责特朗普严重的性别歧视。这届大选中,美国女性投特朗普的票数比投给希拉里的落后12个百分点(42%-54%),但是在从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那里,特朗普得到的票数高出希拉里28个百分点(62%-34%)!这个结构与上届大选的情况基本没变:奥巴马对罗姆尼时,这两个比率分别为+11% 和-20%。

时势演进到眼下这一步,容我直言,特朗普的当选对美国本身很可能是件好事。首先,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特朗普并不像他人诋毁的那样不堪或者不智,从来就不是。特朗普圈内人在多次访谈中都表示,他有很好的判断力和极强的决断力。特朗普放言要“掀屋顶”,在讨价还价中就可望占得上风,从而把“窗户”开得更大些——联想到近日他与蔡英文的通话,或许也是如此吧。

用国际贸易的术语来说,这是他在“询盘”。开始谈判时他把定出的靶子(benchmark)放在了有利于自己的高位上。这种“询价”(initial offer)策略,显示出特朗普异常精明,切不可小看。而本次竞选中许多政界、学界、传媒界的老手(或称专家),在分析和预判特朗普的策略时却错得常常找不到北。直到选举结果揭晓的前几个小时,专家们还在预言市场必会强烈震荡,股价将暴挫而一发不可收拾,倒像是光着膀子,没穿什么新衣服在身。

至于对中国或中国人的影响会如何?总体来说,在经济出口上会形成大挑战;在地缘战略上则与我有利,中国有意在亚洲建立强势地位,美国恐很难有意愿花大代价干预了。“川菜”电话本身或许正是虚张声势、进而收缩的前兆?但考虑到美俄重新修好、美国从中东的泥沼脱身、美国在日韩要高价、未必真退却的前景,这些地缘战略变化增加的变数的方向并不明确。这自然是个大题目,有机会我们再来专门评析。

本文还是先回到民主制衡吧。在当今世界,民主确实是个潮流,人们普遍向往,然而它不是聚宝盆,也并非圣诞老公公,掏出来的都是好东西。民主体制的安排是一系列的取舍(trade-off)。例如,美国一厢情愿要在中东引进民主体制,结果是徒然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

民主旨在扩大人际的有效合作,会不会有成果要看它能不能有效阻遏“搭便车”的行为。说白了,是能不能够达到“规则之下的公平”(equal justice)。我无妨用四句话来概述:“规则之下人人平等;规则之上无人凌驾;规则之内人尽其职;规则之外无复公正。”有不少人认识到民主法治是个复杂系统,譬如,已故的李光耀先生,就说过类似的话。

前面的两句话人们已经反复讨论过,在理解和操作上都有了成熟的经验——当然,反例也比比皆是,比如特朗普放话不再追究希拉里的“邮件门”。

第四句话最有意思,怎样来认知它,分歧就大了。什么才叫“公平”,亦即规则下的“平等”呢?这与合作的规则是什么有莫大的关联。美国的精英阶层对此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希拉里和特朗普对“只有在规则之内才谈得上公平”的理解,就有着针锋相对的观点。但是历史中不可胜计的经验表明,在规则之外追求平等和实施平权,是没有道理和意义可言的,只会导致越来越涣散的混乱。

也只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第三句话——“规则之内人尽其职”。显然这是一个更高远的理想目标,美国或是其他先进国家,都还远未企及这样的境界,仍然处于民主发展的“初级阶段”。由此来看,无论特朗普还是希拉里,都不过是参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器具。至于特朗普4年或8年后,能不能被评为有作为的领导人,那要看他最后到底是促进了,还是“促退”了这个目标的实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马密坤
美国大选 美国总统 特朗普 希拉里 美国民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护栏被冲破!美国校园两派“开打”

加沙孩子感谢美国“挺巴”大学生:请继续支持我们!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