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将实现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史多项“第一次”
来源:综合央视等
2013-12-02 01:32
我国自主研发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我国西昌发射成功!这意味着嫦娥三号不仅离成功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史多项“第一次”更近一步,也离本世纪以来人类第一次“重返月球”更近一步。
据悉,嫦娥三号计划于12月13日左右实施动力下降,即从月球轨道降至月表。届时,中国将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的国家。
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乙火箭发射瞬间
嫦娥三号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史多项“第一次”
嫦娥三号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历史上的几项“第一次”包括:人类首次把“天文台”架到月球上、首次从月球“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用雷达对月球进行两个深度上的精细探测,它们主要由中科院研制的三件科学载荷完成。
●巡天:人类首次把“天文台”架到月球上
装置名称:天文月基望远镜
【专家解析】 在月亮上观天文是世界上很多天文学家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月基天文望远镜,相当于人类把“天文台”架到了月球上。在月球观测天空,观测星星,研究星系、恒星的活动。假如实现了,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月基望远镜由望远镜主体、反射镜转台组成。对各种天文变源的亮度变化行为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然后拍照把数据传回地球。我们形象称之为“巡天”。
●观地:首次从月球“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
装置名称:极紫外相机
【专家解析】 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通过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有助于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有观点认为,地球上一些自然灾害与地球等离子体层有关,所以相关研究具有科学意义。
●测月:用雷达对月球进行两个深度上的精细探测
装置名称:测月雷达
【专家解析】 嫦娥三号巡视器的“腹部”有一台测月雷达。巡视器在月面行走,测月雷达可以测月球地底下30米深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深的次表层结构。这个是国外没有做过的。
在黑暗中飞行的长征乙火箭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介绍说,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将由长征三号乙改二型(CZ-3B/G2)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约1130秒,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地月转移轨道。北京飞控中心将在发射段厦门站跟踪期间,控制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姿控管路排气,器箭分离后,在远望六号测量船跟踪期间,嫦娥三号建立稳定飞行姿态,随后展开着陆缓冲机构和太阳帆板。
火箭上太空摄像机拍摄到的嫦娥三号飞行器
李剑说,地月转移段,嫦娥三号将实施1至3次修正,飞行约112小时到达距离月面高度100公里的近月点。在地月转移期间,北京中心将择机组织深空干涉测量试验和三向测量精度验证试验。
嫦娥三号渐渐离开太空摄像机的视野开始漫漫抓取环月轨道的旅途
李剑称,探测器抵达近月点后,在北京中心控制下,计划于12月6日,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实施一次近月制动,进入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环月轨道运行4天后,计划于12月10日,地面控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完成减速制动,进入近月点高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继续运行4天后,探测器到达动力下降段起始位置,开始实施动力下降。
李剑介绍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连接压紧机构固定在一起,探测器软着陆月面后,控制着陆器释放巡视器,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始互拍成像,控制两器各自开展月面探测工作。
“嫦娥三号”发射前的西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于离西昌市中心有六七十公里的山沟里。这里是中国首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系列卫星的主要发射场。2007年和2010年,“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均从西昌发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居民已经得到了疏散,正在集合点观看影片,据央视记者,当地居民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并对此次卫星发射充满期待。
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塔架是曾经执行“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二号塔架,高97米,素有“亚洲第一塔”之称。
与“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对火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担任此次“嫦娥三号”发射任务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该火箭总长56米多,捆绑了4枚助推器。
火箭还安装了摄像头,可以看到飞行过程中的重要分离动作。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一副红底黄字的对联上书“精益求精画壮美航程耀寰宇,众志成城助嫦娥落月震九天”24个大字。
长征乙火箭上搭载的摄像头拍摄下的起飞瞬间
近65万张票选“玉兔”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12月1日宣布,我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巡视器全球征名结束,月球车得名“玉兔”号。他表示,自9月25日征名开始,至10月25日截止,共收到征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复名称外,共收到提交名称53091个。通过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玉兔”号以近65万张票数名列第一脱颖而出。
“玉兔”探测月面3个月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嫦娥一号卫星(2007年发射)圆满完成了一期“绕月”使命。探月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查,包括嫦娥二号(2010年发射)、三号、四号3次任务。
嫦娥三号肩负三类任务
嫦娥三号肩负三大工程目标和三类科学探测任务。包括: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等。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嫦娥三号将要实施第二步“落月”,即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三姑娘”究竟“落月”何方?
嫦娥三号微博2号凌晨也在实时更新,对嫦娥三号的落月地点进行介绍: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虹湾区地处月球北半球、西半球,在月球正面的雨海区西北角。虹湾是约39亿年前砸出来的一个坑。这一砸把很多石头溅射出去,堆积到旁边,在盆地附近形成一段像彩虹一样的弧。因此得到一个浪漫的名字——虹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