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微博被删”系网络谣言 可参与打捞马航MH370飞机黑匣子

来源:新华社等

2014-04-12 09:24

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黑匣子已经接近被定位,中国“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胡震透露,一旦获得黑匣子的更精确位置,“蛟龙”号可前往打捞。马航MH370的黑匣子位于大约4500米深的印度洋底,而“蛟龙”号潜水器早在2012年就完成了7000米级的深海作业试验。此前有微博谣言称,“蛟龙”号官方微博在马航事件后被清空,疑为回避事件,“蛟龙深潜”微博账号对此回应称,因缺人维护,该微博2012年就已停用。

“蛟龙”号正在进行深海潜水试验

若定位黑匣子“蛟龙”号可打捞

4月10日,澳大利亚军方在南印度洋海域第五次探测到疑似马航失联飞机MH370黑匣子发出的脉冲信号。11日,正在上海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证实,黑匣子的位置已被确定在几公里范围内。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只要马航失联飞机的定位精确,“蛟龙”号可以下海,参与现场评估、搜救指挥甚至打捞工作。

据报道,中澳两国探测到的脉冲信号水域深度约为4500米,“蛟龙”号深潜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米。此外,“蛟龙”号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分析人士称,“蛟龙”号的长处在于定点作业,而不是大范围搜寻。对于马航飞机的搜救,水深对“蛟龙”号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需要更加精确的定位。目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和中船重工702所工作人员正在对“蛟龙”号进行维护和维修,潜水器及其设备状况良好。

“蛟龙”号具备世界最大下潜深度

“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进过10年的研制和调试工作,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2013年,“蛟龙号”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四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这些国家的深潜器最大工作深度为6500米,而“蛟龙号”的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

“蛟龙”号内部结构示意图

“蛟龙删除微博”被辟谣

就在中外各方全力搜寻马航坠海飞机的同时,微博上各路大V的谣言也开始传播。4月10日晚,微博ID为“历史作家金满楼”的账号发布微博称,“号称能下潜深海7000米的蛟龙号官方微博@蛟龙深潜在惊闻MH370的黑匣子落在4000—6000米深的海沟后吓得迅速删光微博”。微博一经发布引起网友热议,并被疯狂转发7000次。

对此,“蛟龙深潜”微博账号11日发布声明称,该微博账号因项目组人手短缺,不能及时更新维护,于2012年8月删除微博内容,并计划注销该微博。

生产和维护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中船重工702所则回应称,“蛟龙深潜”微博与702所没有任何关系,而另一个蓝V“蛟龙7000”才是702所申请开通的官方微博。

专家:黑匣子打捞,“蛟龙”有优势

在专家看来,随着黑匣子被进一步定位,“蛟龙”号将大有用武之地。而相比其他大多数潜水器,印度洋底的负责地形将更能体现蛟龙号的优势。

航空专家、《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澳方已经重复接收到疑似黑匣子信号,意味着该海域的搜索优先级别已经提到最高。应尽快投入无人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精确定位,或是用测扫声呐进行海底成像。获取到黑匣子的确切信息后,便将开始打捞。

马航MH370客机疑似坠入的海域深度超过4500米,具备这样深度下潜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中国。

王亚男表示,由于相关海域的搜索是由澳方主导,因此打捞工作也可能将由澳方指挥协调。他推测,届时很可能动用美国凤凰公司的Remora系列深潜机器人进行救捞。此前失事的法航447客机残骸就是该机器人打捞的。而我国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是否参与,应与澳方协商。如果澳方觉得美国深潜机器人足够完成作业,可能无需蛟龙号出动。

但他认为,现在的搜索范围已缩小至几公里,但对于深潜器来说还是较大。为提高搜索效率,澳方可能会邀请多方力量出动深潜设备参与作业。“中国原本具备这方面技术实力,对于海底救捞,国家可能早有准备。”他说。

国家海洋预报台专家介绍,相关区域为海山区,“山顶”距海面约1800米,附近分布了海沟、海盆,海沟最大深度近6000米,与海山山顶有超过4000米的落差。复杂的海底地形,将给搜索带来很大困难。

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认为,复杂的地形反而更能发挥蛟龙号的优势。他说,蛟龙号此前曾在海山区作业,验证了应对各种复杂海底地形的能力,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其他大多数潜水器,具备一定优势。

虽然在技术层面上不存在障碍,但刘峰表示,若要蛟龙号出动,需要先进一步精确目标位置,并对相关海区的海底地形进行调查了解。同时要选择海况能满足下潜条件的时间段。此外,还应与AUV(自主水下机器人)、ROV(遥控水下机器人)等各类潜水器协同作业,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届时蛟龙号既能打捞黑匣子或残骸,还能评估水下状态和打捞模式,起到“现场指挥”的作用。

刘峰介绍,目前相关人员正在进行准备工作,对潜水器、母船及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待各项条件成熟,接到命令,蛟龙号便能出发。

责任编辑:张广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