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小目标” 提前两年完成了 网商银行技术服务1000万小微经营者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6-21 14:50

【观察者网TMT报道】“小本生意贷款难”的最后一块坚冰正在融化。在6月21日举行的2018小微金融行业峰会上,网商银行公布的信息显示,成立仅三年时间,网商银行及其前身阿里小贷,已经与金融机构伙伴联手,为超过1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过贷款服务。

2015年6月,国内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网商银行正式开业。马云在成立仪式上曾经表示,他的梦想是未来五年网商银行能服务1000万家中小企业。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提前两年就实现了。而据记者了解,当年的阿里小贷从成立到服务100万线上的商家,花了4年时间。

“能提前小目标,主要是因为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和码商的神助攻”,网商银行行长黄浩称,2017年6月开始,网商银行联合支付宝收钱码推出“多收多贷”服务,探索将网商银行创新的“310”贷款模式带到对线下小摊小贩的服务中。一年来,多收多贷已经服务超过300万“码商”。

网商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总监静敏介绍,线下小商家缺乏完善的信用数据积累,为了破解相关难题,网商银行在商户身份识别、商家经营状况分析和预测、反欺诈等一系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风控技术探索,AI、云计算等能力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介绍,过去发放一笔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人力成本在2000元,而网商银行通过技术支撑的“310”模式,每笔贷款的平均运营成本仅为2块3,其中2元为计算和存储硬件等技术投入费用。

跟据央行此前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为12年左右。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正常营业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之前中国小微企业平均要在成立4年零4个月后才第一次获得贷款,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必须熬过“死亡期”之后,才能获得贷款。

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表示,数字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存在规模效应,要将金融血液输送到实体经济的每一条毛细血管,一己之力总是有边界的,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携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努力。

“受制于传统手段效率低、成本高、风控难,原来我们只能服务农村市场的少数大客户,这与我们想要的普惠相距甚远”,桂林银行董事长王能介绍,桂林银行已经与网商银行一起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优势结合的道路。

数据化的技术突破了以往成本、效率和风控的障碍,为桂林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合作的“旺农贷”产品已经累计放款超过3.5亿,服务农户超过2万。

黄浩介绍,除了为小微经营者“输血”提供金融服务外,网商银行还计划帮助小微经营者“造血”。当天峰会现场,蚂蚁金服与网商银行还宣布成立蚂蚁小微大学,联合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提供在线课程,让所有小微经营者都能免费读“MBA”,帮助他们提升经营能力,真正激发国民经济毛细血管的活力。

责任编辑:一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