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我和中国学者没什么好对话的”,这件事情深深刺伤了我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9-23 09:00

王文

王文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是中国故事不够精彩?还是中国学者没有思想深度?为什么总是讲不好中国故事?”

在9月16日,以“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用自己的经历,对全场发问。在他看来,西方学者赢就赢在对知识的营销和议价能力上。随着“一带一路”提出十年,越来越多国家愿意为中国知识付费,“一带一路学”已经开始萌芽。

本届思想者论坛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联合主办、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东方学刊》共同协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提供支持,汇聚海内外6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参加思想者论坛

王文:再次感谢邀请,向张维为老师、金仲伟总编表示致敬。复旦大学中国院成立十多年了,观察者网也十多年,人大重阳也11年了,“一带一路”同样也是十年了。坚持就是一种力量,伟大是靠熬出来的,很不容易。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一带一路’与全球话语体系重建”。这十年来,“一带一路”的确在推进中国话语的崛起,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这张图是2013年以来人大重阳“一带一路”全球调研与宣讲图,蓝色部分是我与同事们去过的国家,差不多有100多个,南极洲也去过了,如果不是疫情,非洲和中美洲部分应该也能走遍。

经常有一些领导或同行来调研,都会在这张图面前感慨,问我们得花了多少钱?我非常自豪地讲,这些调研几乎没有花过学校和重阳教育基金一分钱。为什么没有花?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观点,“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价值。

没有“一带一路”之前,中国学者在国际知识体系中并不占优势。民主、自由、法治、人权、金融,这些都是西方人的知识,外面很少会请中国学者去讲这些。但有了“一带一路”以后,大家都在问什么是“一带一路”?这是中国独创的知识,当然要请中国的学者去讲。“一带一路”提出后,助推了中国学术话语的国际价格,越来越多的学者受邀到国际上讲学,越来越国家愿意为中国的原创知识付费,这是以前没有的事情。

但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对知识的营销能力和议价能力非常强,他们的思想可能并没有那么有深度,但是他们懂得如何高度浓缩自己的知识,用一个词就让你明白。我讲一个自己几年前亲身经历的故事。西方有位极其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发现的一个概念,几乎所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都知道。他唯一一次到中国来,是我牵头邀请的,演讲费高达12万美元,而且来回头等舱,前后在中国只呆了一个晚上。

原本我还想安排一些中国学界同行与他交流,他说,到中国来没什么好和对话的,中国学者的思想太贫瘠了。他内部讲了一个多小时,吃了顿饭,就飞走了。

这件事至今仍刺痛着我。是我们中国学者的思想深度不如他吗?我觉得不是。是我们不会包装自己!美国学者的知识包装营销能力极其强,这是美国知识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十年下来,西方很多概念都被中国学者解构了,这是一代学者的努力,但是还不够,双方差距还非常大,这从一个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

2021年中国图书市场进出口贸易数据是一个折射。当年,中国图书出口数据是多少?不到1亿美元,这里还包括大量古代名著、儿童读物等等。而中国进口的是多少?将近9亿美元。1:9,可以说是外国碾压中国学者、碾压中国的知识生产力。是我们的思想太差吗?不是。是我们知识包装、溢价与营销能力太差。

西方把自己的话语通过包装、营销卖给我们,我们花了钱买他们的知识,还要被他们忽悠,这就是西方话语的营销能力。所以,我认为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标价、溢价能力需要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年轻学者要学会在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之内抓住人的心,让他们听进去。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在助推中国经济话语的崛起。中国道路的成功,让世界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增长的逻辑,基建先行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以前西方讲“市场万能论”,但我们强调的是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结合,这也是“一带一路”的逻辑。我们在非洲修了8000多公里的铁路、1万多公里的公路,10亿美元以上的基础建设投资了130多个,对当地的拉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相比于西方抵消的跨境融资模式,中国推行的是F-EPC多元融资模式,这是西方没有做过的,我们的多元融资模式是巨大创新。

2019年8月2日,在安哥拉洛比托铁路项目现场,中国中铁二十局本格拉铁路项目员工在进行铁路维护。新华社发(柳志摄)

我们的基建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对应的是索洛的全要素增长模式。我们的国家规划、市场需求结合是和诺斯的国家理论相对应的,诺斯讲国家制度要健全,实际上是为他的自由主义理论、西方自由主义国家制度辩护。我们的EPC多元模式对应的是的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个方面看,哪位中国学者能破解“一带一路”经济逻辑,就有可能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

另外我们的组织力量也要走出去。我们现在约有800万中国人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约8万家中国企业长期在海外经营,约8万亿海外资产存量。在国内,中国是服从党的领导。在海外走出去的过程中,党组织的三大优势潜能即纪律性、奉献性、组织性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时候让人感受不到中国的强大,感受不到中国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中国发展背后的奥妙和哲学魅力。

西方讲国际政治都是现实主义那一套,讲大国逻辑都是“国强必霸”,“一带一路”提出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受到空前挑战,“国强必霸”的大国政治逻辑被重写,合作共赢而不是利益博弈,正在逐渐占据非西方世界政治的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也在呼唤中国国际政治学,未来我们的话语崛起是用共赢主义去对抗摩根索、沃尔兹主义;“一带一路”公共产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更文明的未来,是文明型的国家;“一带一路”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世界历史的重新开始。

在我看来,要构建“一带一路学”,还面临七大问题:

1.理论体系构建问题。“一带一路学”是一个融合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的交叉学科,如何做到理论自洽?怎样加强可操作性,我们要做成本收益分析、主体行为分析,不要老是掉入西方的“债务陷阱”话语里。另外还有内外部理念表述的认知统一问题。

2.定位与目的研究,想明白我们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我们经常说不要霸权,不要掠夺,那要什么?我们现在就是没有说清楚这一点。

3.运行逻辑研究,经济学逻辑是研究包括重塑全球价值链、双向“嵌套型”分工环流、全球化区域主义、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外贸新业态、优化地区要素禀赋与资源配置、重构陆港海运的经济地理等等,非经济学逻辑主要是指新制度建设、全球治理观、世界秩序重构、亲诚惠容理念、义利观、大国博弈。

4.治理结构的研究。“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是国际组织?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双多边合作框架?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这些都没有说清楚。它的边界在哪里,到底是区域主义的还是多边主义的,还是周边合作的?另外还有导向研究,是一种机遇,还是合作机制,一种新型公共产品?还有机制性的研究,投融资机制、税收机制、安保机制、争端解决、组织协调等等,这些治理结构的研究都没有深入下去。

5.对接研究。经常讲要和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战略进行对接,但是很多对接机制研究得不够透,以及与西方领衔全球治理体系、区域合作机制的对接,也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6.风险研究。包括风险本质与演变、风险的种类与形态、风险的来源与追溯、风险的规避与化解等等。

7.案例研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大量走出去案例,但具体的项目分析、城市企业个人的案例研究太少了。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15年的时候,中国知识学界还在讨论“姓资还是姓社”这样现在看来非常愚蠢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十年对“一带一路”来说还是太短了,很多问题都还是懵懵懂懂,“一带一路”助推中国话语的崛起才刚刚开始,“一带一路”学科化、理论化的进程仍须艰难前行,也需要像今天在座各位这样务实的话语构建者。

再次感谢各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场战略前沿争夺战遭美阻拦,中国得拉上俄日韩”

“中国公司正变得极具竞争力,我们必须与之合作”

《自然》评出年度10大人物,两名中国人上榜

​这10%的进步,为什么对中国意义如此重大?

“中国再出手!上回还是2013年,罚了高通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