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峰:中国-拉美的新拥抱让谁眼疼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5-25 07:47

魏峰

魏峰作者

财经从业人士,观察者网特约作者

近一段时间,中国多项重要外事活动都与“金砖国家”有关。先是5月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莫斯科举行的二战欧洲胜利日70周年庆祝暨阅兵式;紧接着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首次访华;眼下又是李克强总理出访巴西等四国,在拉美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即使是巧合,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尽管各国之间发展差异加大,“金砖国家”概念近年热度有所减弱,但中国对其它金砖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却依旧在不断扩大。

逆风?不,正是扬风的好时机

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2000年中拉贸易大约还只有100亿美元,去年已经飚升到2700亿美元,其中与巴西的双边贸易从20多亿美元增长到超过900亿美元。中国已经跃居为整个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巴西、智利、秘鲁等多国的最大贸易对象。而根据年初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制订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未来十年内双方的目标更加雄心勃勃,每年贸易规模要达到5000亿美元!

与原来仅以贸易为主相比,中国在拉美的经济布局正在向贸易与投资并重的方向发展。如果顺利,未来几年里,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存量将从现在的约800亿美元增加到2500亿美元左右。主要投资类别也将从偏重采矿业,向基础设施、农业和制造业全面扩展。对于一向投资偏少的拉美国家来说,中国这波“第二代投资”规划几乎相当于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飞跃。

所以尽管拉美与世界上多数地区一样,主流媒体也深受西方的影响甚至控制,但欧美媒体和智库的“中国经济殖民论、风险论”在拉美本地却应者廖廖。尤其近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陷入增长乏力的窘境,大宗商品价格全面回调,拉美经济也再度转入低迷。中国此时计划大幅增加投资,对于双方来说都有恰到时机之感。正好像刚刚拔离地面的飞机,一时的逆风反而能更稳地托住飞翼直上蓝天。

于是仅在李克强访问的第一站巴西,短短三天,双方就签署总值53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设立300亿美元规模的中拉产能基金;启动调研战略意义堪比巴拿马运河的两洋铁路;并向正处于艰难之中的巴西石油公司贷款数十亿美元……有力推动拉美经济从衰退的漩涡中挣扎出来。

当地时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谈

再给TPP一个对冲

其实对于拉美来说,借力中国促进发展早就有过极为成功的经验。拉美的资源极其丰富,然而上世纪后半叶的数十年间,大多数拉美国家经济却长期陷于高通胀低增长的困境之中,有的甚至从发达经济体倒退回发展中经济体行列。但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劲的发动机,“中国需求”创造了二战后时间最长的大宗商品牛市。国际市场环境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对拉美极为有利的变化。于是在十余年里,拉美主要国家纷纷一扫颓势,经济发展大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这份记忆对拉美国家加强与中国深度经济合作的信心是非常有利的。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的拉美四国中,巴西、智利、秘鲁是温和中左翼执政,哥伦比亚的右翼政府则被认为是南美现今最亲美的国家,但它们对中国的积极欢迎态度几乎如出一辙,从中可见加深对华合作在拉美已经是一种主流共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拉美虽然是地球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大陆,又长期是美国的“后院”,但中国在拉美加大作为的难度也许并不会比在亚欧大陆上建设“一带一路”更大。与“一带一路”上国际政治关系错综复杂不同,中国与拉美国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历史负担,以经贸关系为主发展起来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因而更加单纯。

然而中拉关系并非没有地缘上的意义。恰恰相反,在冷战结束后,衡量一国的国际地位,有无或有多少军事盟国和海外基地的影响力一直在下降,而贸易、投资、金融乃至媒体软实力的重要性则在不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自由贸易圈和经济协议就是21世纪的新型同盟体系。前几日美国前副国务卿副国务卿罗伯特·霍尔迈茨(Robert D.Hormats)便公开承认,在他看来美国近年力推的TPP(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就是亚洲版的北约。

霍尔迈茨并非普通的前官僚。他不仅曾是美国最高外交机构的二号高官,美国外交与安全决策核心层的重要成员之一,而且作为希拉里的经济顾问,他实际上仍然在这个圈子内,自然是深晓内幕。作为一个理论上纯粹的贸易组织,TPP之所以会被美国寄于如此厚望,霍尔迈茨一语道明:“TPP成员国(可以)借助这个机制来加强经济联系以及建立广泛的合作框架等”。

霍氏此话“直译”就是:在TPP顺利建立的背景下,美国就可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主导制订规则,再压迫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接受。奥巴马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的更直接明白,声称如果美国不在亚洲制定贸易规则,中国就会制定贸易规则。言下之意十分坦白——只有美国才有资格制订规则。而在TPP之外,还有美欧间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再加上正在推动中的高水平FTAA(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一个在最主要贸易国(或区域)中唯独排除中国的小WTO模型计划已经有点呼之欲出了。

事实上各方都很清楚,中国近几十年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接受现有的国际规则,而其中大部分就是原来由美国主导制定的。为了融入,中国付出了比多数国家更大的代价。以贸易规则为例,中国为加入WTO而接受的条件,其实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当中国适应并在现有规则下的竞争中开始胜出时,却有人提出需要重新另换一套,而且规则的制订有意再度排斥中国。当仅靠说理不能够扭转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公正时,增加自己的筹码,对其给予对冲就是必要和必须的了。

真正的大棋党?

坦率地说,宏伟的“一带一路”计划,以及近期成为全球政经新闻焦点的亚投行,看上去就是中国对冲战略的核心。不过“一带一路”设想的覆盖地域主要集中在亚欧大陆上,亚投行早期的经营重心必然也与之相称。但在另外两个中国贸易和投资输出的重点地区——拉美和非洲,也都需要类似的深入全面的南南合作。填补这方面空白的,主要就是中拉论坛、中非论坛以及各种国家间双边合作议程了。

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中心国家,中国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整合。这次李克强访问极受注目的拉美两洋铁路就是典型的例子。没有中国的参与、推动与支持,很难想象这个对地区经济格局影响重大的项目,现在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不过,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工业国、最大外汇储备拥有国和新兴的主要资本输出国之一,中国确实又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带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争取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国家。不管是为人还是为己,都只能当仁不让,尽力去下好这盘大棋。

好在要下的棋步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无论是亚欧大陆上的“一带一路”,还是中国在拉美非洲支持兴建新的基础设施,都是通过协力当地推进梦寐以求的工业化,从中获取正当的回报。在这一过程里,中国也不有意排斥任何人。运用中国贷款、中国设备甚至由中国工人修筑的港口、公路、电网,任何人都可以公平的使用。开掘出来的资源、产出的农工产品,也都由它们合法的主人全权处份,绝非是落入中国的垄断。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事实。而TPP则有着难以公开言说的用心,首先偏袒美国,其次偏袒发达经济体的新规则、新标准,更让一些加入谈判前以为又有便宜好占的中小经济体们进退两难。

于是人们看到了,亚投行在重重打压下仍然众宾云集,可以说是冷战后国际政治上最具戏剧性之一的“得道多助”。现在《章程》已定,正式成立在即。而TPP谈判拖了快四五年了,奥巴马甚至在上面压上了自己政治遗产的赌注,但离结束仍然遥遥无期。美国国会甚至拒绝讨论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又给了奥巴马一记重击。

人心有杆秤,趋利而避害。这些结果仔细回想,其实并不真正出人意料。大势之下,正如《金融时报》专档作者吉迪恩·拉赫曼得出的结论那样——遏制中国,一个TPP协定是不够的,事实上,无论如何都为时已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李克强 拉美 中国拉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