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太空终将成为战场?

来源:观察者网

2023-12-17 09:40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尽管巴以和俄乌仍然继续进行着“传统”而血腥的地面战斗,但太平洋两岸的大国却将视线投向了太空。

12月11日,美国进行FTG-12反导试验,使用新一代的动能拦截器(EKV)进行首次实弹拦截测试。这次拦截试验有一些新的特点,是NMD系统面向新世纪新型“威胁”的一次试验。

周末前,美国媒体炒作中美的“小型航天飞机”将在24小时内先后发射,并认为“这不是巧合”,这气氛营造得似乎两国的无人航天飞机即将在近地轨道展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轨道交战,但就在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射成功的同时,美国传出消息X-37B发射时间因故推迟到12月28日。

本周我们就来谈谈这几次发射的事情吧。

首先说说美国FTG-12反导试验,美国国防部反导局已经公布了关于这次试验的一些信息,靶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远程导弹靶弹,这是使用C-17运输机发射的一种以民兵3导弹第二级为基础的靶弹。

尽管名称上说是“中远程”靶弹,但实际上由于它所携带的模拟弹头重量很轻,因此实际上从目标特征上来说是完全可以模拟洲际导弹的。

美军公布的信息称,此次试验中,来袭的靶弹上采用了“突防措施”,而EKV拦截器自行完成了目标探测、跟踪、分辨,最终完成杀伤任务。

从C-17上发射的中远程导弹靶弹

EKV是“增强型动能杀伤器”(到了近些年又改成了“大气层外杀伤器”)的缩写,前一型号称为KKV,也就是“动能杀伤器”,已经是十多年前开发的产品了,到了今天也确实需要增强一下。不过EKV的开发也是旷日持久且在此前的实验中也遭受了多次的失败,以至于最初他们开发EKV的时候,原计划是增强KKV的各方面性能使之达到对一个目标只需一枚拦截器的程度,但到了现在又不得不改回两枚拦截器对付一个目标。

前些年美国曾经提出在EKV之后再开发一种继续增强的拦截器,对拦截器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大幅度调整,称之为RKV,也就是“重新设计杀伤器”的缩写。但到了2019年,这个计划因为“技术问题”被停止了,经费和注意力重新回到改进EKV上来,争取使之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

那么如果未来EKV一个拦截器对付一个目标的设计能够实现,现在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已经向美国国防部提出可以开发用一枚拦截弹发射多枚拦截器的设想,称之为MKV(多弹头杀伤器),不过这个就是以后再说的事情了。

经过多年开发、多年试验之后,EKV这次终于能够进行实弹打靶了,并且结果也取得了成功,这对于反导局来说也算是一次重大的胜利了。

反导局还公布了试验的具体过程,据称此次试验中动用了海军的宙斯盾系统、陆军“萨德”导弹连的AN\TPY-2雷达,海基X波段大型反导雷达,而整个预警、指挥控制行动则动用了包括陆、海、空、天四大军种的多个基地联合参与,而拦截弹则是从西海岸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在靠近美国本土上空位置拦截了靶弹。

从这个拦截思路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的反导系统和他们开发的很多武器一样,是基于作战平台性能为基础的,它要将拦截最后阶段的任务基本完全交给了拦截器,因此才会从KKV到EKV,RKV乃至于MKV一路都在追求尽可能提高拦截器的性能。

GBI拦截弹

相比之下,他们的拦截弹或者说助推器到目前为止只更新了一次。早期的GBI拦截弹使用的是用“民兵3”导弹的助推器改进来的“代用助推火箭”发射的,而现在的助推器则是基于“飞马”空射运载火箭发展而来,而“飞马”空射火箭本身又是基于“侏儒”小型洲际导弹技术开发的。

这里也看得出美国的军用火箭\洲际导弹技术其实也已经好几十年没有开发过全新构型了,不过仅就NMD系统的工作过程来看,使用的助推器也确实不必追求多么先进,现有的助推火箭完全足够了就行。

甚至在这次实验中,反导局首次对EKV的新工作模式“二级火箭模式”进行了测试,也就是说尽管GBI拦截弹其实有三级火箭,但在这次试射中,在第二级火箭工作结束后,EKV拦截器直接分离出来,没有启动第三级火箭,仅仅使用拦截器自身的燃料进行轨道机动,来完成拦截任务。

按照美军的解释,这种模式下,拦截器可以更早开始追踪目标,给予了它更多的跟踪和分辨目标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好的拦截具备轨道机动能力的来袭目标。

当然它也能够启动第三级火箭来提高拦截距离,整个过程由导弹上的计算机来判断,如果拦截弹的速度已经足够拦截来袭的目标,就会启动提前分离,以提高命中率。按照反导局相关项目领导的说法这是一个“用速度交换灵活性”的策略。

从这次试验也可以看出,或许GBI拦截弹的助推器也将需要使用一种新的产品,以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进一步发展;按照反导局的要求,从2021年开始他们将投入177亿美元开发新一代的拦截弹NGI,NGI导弹的单价预计为7400万美元,预计将在2027-2028年开始部署,首批部署数量21枚。

GBI拦截弹在“二级”模式下释放EKV拦截器

所以,这次的试验实际上就是要验证在NGI上使用的新技术,包括EKV和新的拦截策略。

当然,NGI的拦截器是否还是EKV也不好说,因为按照NGI导弹的开发要求,它所需要应对的目标类型要超过EKV目前的能力,那么使用新的拦截策略是否能够让EKV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不必使用已经被取消的RKV,还是说要重新开发一个新的拦截器,这就不清楚了。

不过正如我们上面说的,美国反导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拦截能力完全看你的拦截器性能有多强,而拦截器除了具备较高的机动能力外,最重要的还是导引头的性能,它不仅要能够自行发现目标,导引拦截器追踪目标,还要能够分辨目标性质,避免攻击诱饵气球。

不得不说,这其实并不是很现代化的思路,没有利用系统的力量,而是靠先进的武器平台企图独立完成任务。这带来的必然问题就是要花费巨资来研制主力作战平台,具体到拦截问题上,那自然就是要花费巨资努力提高大气层外拦截器的性能,不断推陈出新,敌方新导弹出现了,美军就要开发新的拦截弹,提高各方面性能以赶上它的变化。

相比之下另一种思路是,拦截弹本身不做大幅度升级,为了对付敌方导弹不断提高的隐身性能和新型诱饵、乃至导弹上本身的拦截弹,这方面的任务交给“系统的力量”去完成。

也就是利用天上的卫星,地上的雷达,海上的雷达,空中的预警机,利用一套高性能网络将其构成一个巨大的系统,从而达到远比拦截器本身的红外、光电传感器强得多的目标精确跟踪、识别能力,进而由地面上规模庞大的超级计算机进行分析,最后形成控制指令发送给拦截器,这样拦截器上就没有必要用过于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和性能过于强大的传感器,节省下来的重量和成本用来提高拦截器的机动性,从而可以用一个相对便宜得多的拦截器实现比EKV更强的拦截能力。

当然这样做的缺点也是存在的,其中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必须部署大量的高性能远程传感器,同时指挥控制网络也必须非常复杂,高效、地面的指挥控制中心规模也必须十分庞大。

地面上的GBI拦截弹

其实这种极其复杂而又高效的网络系统,美国人不是没能力搞,巨型计算机集群美国人当然也没问题,但对于他们部署NMD系统来说,最大的限制反而是难以在靠近敌军的位置部署大量高性能远程传感器。

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他们的“国防安全第一线”是一直推到对手家门口的,但“距离的暴政”就意味着跨越重重大洋前出到对手门口的,只能是少数的节点,无法将这些节点联合起来构成一个规模巨大,互相重叠的传感器集群。

比如说这次试验中,重要的海基X波段雷达,目前美国也只有一个,宙斯盾舰倒是不少,但这次美国人测试用的是陆上宙斯盾系统,目前也没部署多少个,AN\TPY-2雷达,部署数量也是个位数。

至于空军的预警机,原本这个东西是可以非常有用的,但因为E-3预警机的雷达过于落后,目前完全不具备反导的能力。至于目前正在采购的E-7,或者海军的E-2D,它们的雷达也没有先进到足以参与反导作战任务当中来的程度。

当然,美国人并不是没有想过拥抱这种“传感器云”策略,他们目前仍在积极开发的“远程识别雷达”等先进的陆基雷达都具备组成“传感器云”的一些基本要素,但问题是美国的“存量优势”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存量包袱”。他们现有的大量落后传感器系统(也只是相对落后,相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雷达,依然十分先进)并不具备参与这种新概念当中的能力,但为了维持这些系统的运行,从而维持美国继续耀武扬威的能力,又必须为它们投入巨资,并对它们不断进行修修补补的升级,结果就没有足够资金一步到位把它们全部替换为全新架构的新装备。

我们之前介绍美国国土防空系统雷达升级的时候,也说过他们有将其完全替换成新型雷达的设想,只不过五角大楼和国会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进如此耗资巨大的设想,最后落实下来依然只能是小修小补。

这和太平洋西岸部署先进雷达、先进预警机、先进卫星系统的速度没法比,结果就是太平洋西岸这边已经构建起了一套具备很多美国人当年在设想中提出的先进要素的“传感器云”系统,然后利用这套系统,使得他们具备了许多美国人当年曾经设想但最终未能落实的先进能力,而美国人现在只能看着对手的进步长吁短叹。

也正是由于这种现状,美国只能继续坚持这种尽可能增强主战平台性能的策略,追求“决战兵器”,而继续以巨资来开发“下一代决战兵器”。但这种策略的投资回报率往往非常低,因为现在相关领域并未发生革命性技术突破,在这种前提下不断开发“下一代决战兵器”,带来的只能是越来越明显的边际效应递减效果,也就是7400万美元一发的NGI导弹相比GBI导弹其实也只是稍有提高,以至于只能部署21枚(前一代GBI导弹部署了44枚)。在太平洋西岸的进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如此少量的拦截弹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依然只能用来避免被朝鲜“核讹诈”。

即使如此,随着朝鲜导弹技术的每次稍稍进步,美国又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去开发下一代拦截弹,但能部署的数量却更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最后反导系统的存在价值就越来越低了,美国的战略困境也就更大了。

相比之下,由于总体架构更加先进,东方的反导系统却因为架构更加先进,方便升级,虽然在传感器网络和指挥控制中心升级方面也要花费巨资,但拦截弹只需在现有空天拦截弹基础上做一些相对较小的升级,就可以应付印度、日本、韩国乃至美国的导弹系统的技术进步,而且由于拦截弹本身的价格并没有飞跃性提高,因此部署数量可以稳步提升,防御能力也可以稳步提升。虽然一样无法在全面核摊牌的时候发挥太大作用,但在拦截常规导弹或者少量核冒险的时候,完全可以与美国人价格高得飞出天际的导弹具备至少同等的能力。

而且这种“传感器云”概念也不仅仅可以用来反导,在常规战争中应对空中目标,包括隐身目标的时候也同样具备巨大的价值,因此成本回报率远远高于美国人的各种KV。

应该说,过去二十年来中美在搞军事力量建设的时候嘴上都在说“系统的力量”,“系统的系统”、“一加一大于二”,但最后怎么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除了后发优势外,或许在总结美国人的问题时,“这都是体制问题啊”,这句话大概还真是没有错。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于12月14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报道称,试验航天器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

这个消息一出来,美国媒体就开始疯狂碰瓷,说美国也将在12月15日,即距离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射不到24小时内,使用“重型猎鹰”火箭将X-37B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而关于这次X-37B的任务,有美国媒体称,有官员暗示可能将会进行在轨道上针对他国航天器进行观察、甚至攻击的任务。

X-37B小型航天飞机

这一下就让人想起日本动画《月亮的距离》,在那部动画里,美国使用太空战机企图攻击刚刚升空的“中国卫星”,结果这枚卫星实际上也是一架太空战机,导致双方展开一场太空遭遇战。在苹果公司的电视剧《为了全人类》里,也有美国航天飞机接到命令使用改造的不死鸟空空导弹击落苏联航天飞机的场面。

当然,最后如此戏剧性的一幕没有出现,因为重型猎鹰火箭的问题,美国人的这次发射被推迟至12月28日。

虽然没了热闹可看,但这类小型航天飞机到底能执行什么任务,还是值得聊聊的。

X-37B长期以来属于美国的高度机密,当然它的存在和外形大家已经都有所了解;我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大家也都已通过公开报道知晓,但关于它的具体外形,至今也没有公布,至于其任务,太平洋两岸都不约而同的三缄其口,高度保密。

原本计划15日发射的携带X-37B的“重型猎鹰”火箭改为28日发射

但就公开消息来看,这两种飞行器都具备长期在轨能力,其在轨时间可以长达几百天,虽然从它们的尺寸重量可以大概计算其可能携带的燃料,从而推算出目前都还没有具备此前大家所推测的,利用在大气层上跳跃、借助空气动力实现变轨这样神奇的能力,但仅就其携带的大量燃料和较小的重量,它们的在轨机动能力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常规航天器。

不过也正是因为它们必须为在轨机动飞行携带数量较多的燃料,又为了具备再入返回能力必须具备耐热抗烧蚀能力,因此能够携带的任务载荷的重量和尺寸都不可能太大,与那些大型的卫星不能相提并论,所以直接用它们去执行对地侦察任务意义没那么大。但同时,由于采用货舱设计,因此可以携带的任务载荷种类却非常丰富。

而且,由于它们属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因此在轨机动活动能力的成本很低。对于卫星来说,每一次使用发动机进行轨道变化,都意味着削减寿命,所以没有人会使用卫星去进行一些不一定能收集到什么有价值情报的任务,但对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就没有这个问题,大不了浪费一些燃料,回去补充了燃料下次还可以来再来嘛。

因此使用小型航天飞机去执行追踪、骚扰甚至企图破坏别人家航天器的任务都是可行的,而别国的航天器也不大可能有机会躲掉这样的近距离跟踪,因为这会带来自身寿命的损失,等于也被它达到了目的。

即使是使用长寿命的等离子推进器,在轨寿命很长的那种卫星,它的问题就是等离子推进器的推力很小,无法进行足够剧烈的变轨来进行躲避。

甚至于,它还可以利用自身货舱,将对手的小型卫星直接带回地面;如果上面再有个机械手,那干脆从你的卫星上面拆几个我感兴趣的零件回来看看都行。当然,这对于其自身也有风险,虽然人家的卫星要撞击你的话,它的机动性肯定不如你,所以一般撞不上,但万一人家卫星上有个自爆装置呢?

太空军事化已经几十年了,但太空战斗机至少到目前还没有成真,但这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这种太空间谍任务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各国通常都不会公布自家军事卫星的具体任务,比如美国人那么多代号USA-xxx的卫星,都是干嘛的?地面上虽然也能用望远镜看,但终究看不清楚,为了了解这些信息,让小航天飞机过去看一眼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甚至如果上面带一些电子侦察载荷,还能过去近距离偷听一下呢。

经过这么多年,美国也已经公布了部分X-37B的飞行任务,可以看到它的任务确实很广泛,包括为NASA测试一些新型材料在太空长时间停留的表现,测试新型的太空热管理系统,测试太空辐射对一些材料的影响,发射小型卫星进行种子太空发芽试验等,这些属于可以说的,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也肯定会大量执行这类任务。但它还有大量不能说的任务,通过太空爱好者们对它轨道的观察发现,它进行过许多太空变轨飞行,靠近过多个别国的航天器,显然不是什么安分之辈。

也正是由于X-37B这类小航天飞机能够执行的任务实在太丰富、太有用了,所以简单说它就是个太空间谍飞机或者太空实验平台,其实都没有说明白其完整作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都将是轨道上万能的小船,因为能回去加油,在轨道上能干的事太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它是目前最有效的执行太空军事任务的飞行器,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自然也是满天飞,但中美都会对这类任务三缄其口。

这次中美小型航天飞机差点在同一天升空,虽然可能仅仅是个巧合,但也确实让人想到了故事下一步可能发展的方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飞机作为各国通信、运送小件物品、侦察的万能工具,被广泛使用,双方飞行员有时候碰上还互相打个招呼,敬个礼什么的。直到……某天,一个飞行员在空中相遇时,掏出了手枪……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了,俄罗斯已经公布了当年苏联时期为“金刚石”空间站设计的太空机炮和导弹,而关于米格-105太空战斗机的试验大家也早都知道。那你猜今天这两种高度保密的小型无人航天飞机的设计师们会不会给载荷舱里增加几条导轨呢?而所谓“观察别国航天器”的传感器,又会不会其实是一个具备某些特殊功能的高性能雷达呢?

有人的敌方就有江湖,没人的地方,也可以是战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堵开源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