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还是坚持给老百姓发数字现金的建议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3-23 07:57

姚洋

姚洋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导读】 3月15日,北大国发院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经济观察第60期·两会解读与中国经济前景”的专题研讨会。下文整理自姚洋教授在会上的演讲,文章已经演讲者本人确认。

【演讲/姚洋】

我读政府工作报告,感觉今年的工作报告有很多亮点。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是今年的主要目标,我们看到总理工作报告是非常显著地体现了稳增长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在货币政策还有财政政策方面,今年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央行今年一季度扩表的程度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扩表6000多亿,去年全年也就是这样的数。

在财政方面的力度更大,今年给地方政府的专项债是3.65万亿,这个专项债主要是用来搞地方政府投资的。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来2.5万亿的减免税收。

2.5万亿的减免税收是个非常大的数,因为全国的一般财政收入也就20万亿左右,这样一年光减税就有10%以上,这也表明了中央政府保市场主体的信心。这是往年我们不太常看到的。

第二个方面,关于“双碳”的问题。今年的政策目标里明确提出来,“双碳”目标要切实可行。我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对过去几年有些地方运动式减碳的做法做一个调整。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我们国发院每年会写一个比较大型的报告,今年这个报告就是中国的“双碳”路径,在这个报告里,我们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一个估计,按照我们的估计,即使我们按照“十四五”期间所设立的目标,稳步来降低碳排放,到2030年我们也可以实现碳达峰。

我想今年的“双碳”新提法,也给我们的煤炭工业指明了一条路。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耗的大头。即使“十四五”期间降低10个百分点,仍然是50%。“十五五”期间我们的计划是降低12.5个百分点,这样我们仍然有37个百分点是煤炭。那怎么用好我们的煤炭呢?像一些清洁煤炭技术,煤制气、煤制油,尽管现在好像不是太核算,但是只要我们有投入,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来经营,价格还是可能降低的,现在太阳能的成本已经低于火电成本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新的提法。

第三方面的新的提法是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我们看了数据,房地产在去年下半年是负增长。我们知道房地产是个产业链条非常长的行业,不是简单的卖房子。如果房地产进入了负增长的话,会带动整个消费往下走。我想去年我们经济增长减速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房地产业的负增长。

总理报告里又提出来,我们在保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要因城施策,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有些城市把首付已经降到了20%。事实上我又有点担心房地产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又要过热,因为疫情以来直到去年年终的时候,房地产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复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房地产过热,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时候中央就出台了所谓的“三条红线”,这样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还是要建立一种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总理工作报告也提出来,房地产也应该鼓励长租房,怎么鼓励长租房?我们总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其实我想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开发商拿了一块地,政府直接告诉他四分之一必须拿出来建长租房,剩下的事情,市场会解决的。开发商自己不能干,他会找个合作者来干,这件事总是可以干成的,我们还是要找到一个比较长效的机制,不能再出现去年那样的政策的大起大落。

深圳市区航拍图(新华网资料图)

下面,我讲讲保5.5%的增长率的难点在哪里。事实上我们看到这5.5%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我自己测算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4.65%-6.5%之间,我取个中位数,刚好就是5.5%,所以今年5.5%正好是我们潜在增长率的中位数。过去两年平均下来是5.2%,今年是5.5%,这个难度还是有的。

那我们今年要采取的这些宏观政策会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呢?从1-2月份的情况来看,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不是一直可持续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

我们看到基建投资是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但是基建投资这几年是一路下行,从大概2018年就开始下行。过去两年,政府在基建方面的力度都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看到基建的增速每年也就2%-3%,转化到增长率就是很小的数字。今年会不会突然一下变到7%-8%,甚至10%呢?我总感觉这个难度还是有的。

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就是经过20多年我们高速的基建投资,现在各地发现好的项目不多了,地方政府值得做的项目越来越少,我们中央也发了文件,说高铁不能再这么建了,至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速度建了,因为很多高铁线路是不赚钱的。地方政府恐怕也是一样的。

第二方面,从2018年去杠杆以来,中央对各地政府去杠杆的要求是越提越高。地方政府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现在需要他们投资,但是中央政府给的这个钱又不够——3.65万亿是不够的,我们每年一汇总,地方政府所要的投资都是30万亿,当然30万亿是好几年的计划,但是折合到每一年恐怕也不是小数。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如果要想把项目给做成,他还得去市场上融资,他就要负商业性债务,这又是中央政府不让他们做的。所以地方政府就处在两难中,他们投资的积极性就下降。

即使地方政府愿意去投资,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关注一下债务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商业性债务问题。2020年应该是城投债增加了4万多亿,去年大概是6万亿到8万亿,这样的速度往上增加,而且都是商业性债务,期限都很短,很快就会遇到地方政府偿付的问题。那我们怎么办呢?很明显的,我们又得来一次债务置换。这样下去显然是不行的。

那么货币政策方面,它的效果也是越来越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和货币的多少,还有利率的多少是无关的,比如说你货币发多了,降低利率,国有企业得利。民营企业基本上得不到利,因为他们得到的利息至少是7-8%,一般来说都是10%以上,一点小变动传导到他们那里,几乎是没有变动的。

另一方面,在预期减弱的情况下,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会去贷款吗?我要是做企业的,我绝对不会去贷款。我们期待给企业一些免税,给企业免金融负担,然后企业去借钱,把工人留下来……相当于你是要求企业借钱去保就业,做企业的,恐怕是不会做这件事情的。

所以我觉得这两年的政策把着力点放在供给侧要重新思考一下,过去两年因为我们的出口增速很快,像去年我们的出口都是20%以上的增长,回到了本世纪前十年了。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大概率就是在10%-15%,这可能都是乐观的估计。你折算下来对我们GDP增长的贡献大概也就是1.5%-2%,剩下得靠国内的需求。

数字人民币亮相消博会(新华网资料图)

我个人觉得,把着力点放在供给侧这种思路要重新思考,因为我们整个全国的产能是过剩的,生产的东西没人买,我们现在还想让企业多生产,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我们经济是个闭环,每一年生产应该等于需求。我刚才说了需求投资上不去,出口贡献是有限的,你还得靠国内需求,国内的消费。

我们一说到国内消费,有人说了你收入不上去,消费就上不去……好在凯恩斯一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说消费还有自主性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经济学原理上说的,自主性消费,他不依赖于收入的这一部分。

怎么提升消费呢?你不能靠所谓的内生型消费。我坚持这两年来的建议,就是给老百姓发现金。今年3.65万亿,拿出三分之一来,基本上每人就是1000块钱,这个消费是非常直接的,你可以告诉大家三个月必须花完,不花完钱没了,因为是电子货币。如果我们的消费乘数还在的话——因为我们的消费乘数,有人测算是3,有人说是5——一下带动了4.5万亿到6万亿的消费,那是很大的规模。

第二方面,我们现在处在第四拨世界疫情当中,现在严防严控是完全正确的,不能像香港那样失控。但是我们也要想到当这拨疫情压下去之后,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防控政策变得更加精准化。

因为我们知道消费,甚至包括我们的很多国内生产,都是和大家的旅行分不开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得想办法,而且现在新技术也出来了,我听说已经有一种当场测核酸当场就报结果的技术。如果有了技术,那我们的防疫就可以做到既精准,同时又开放。我们应该可以找到一条这样的防疫路径,把我们整个国内的消费激发起来。我觉得这大概是我们今年保5.5%增长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而言之,今年的总理工作报告看点非常多,但是我们的挑战恐怕还是非常大的,消费仍然是重点。谢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两会 中国经济 前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