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中国:难以袖手围观

来源:观察者网

2012-09-05 08:07

一周微博观察

一周微博观察作者

不上微博,尽揽江湖是非,青年原创专栏为您观察每周微博舆情

航空工作人员与乘客之间的矛盾冲突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而8月底的一次看似普通的空乘矛盾事件,升级到如今的政治层面并牵出连锁新闻,这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我以为,这正复杂中国的浓缩表现。

此次事件如此受关注,源于事件当事人的特殊身份,官员和百姓。

先来回顾下我们在微博上听见的细节:1.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常委、武装部长方大国携家眷醉酒乘坐飞机,因摆放行李一言不合,动手打了南航的一名空姐;2.该官员电话调集所辖军区数部军车来机场接机;3.官员威胁空姐若不和解,将动用公权力;4.空姐微博声明已和解,此事到此为止,网名愤怒,判定是公权力震慑了空姐;5.官员称未打人,《新华社中国网事》官微访目击证人指证动手。听到这儿,剧情很狗血了吧。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我们理所当然的愤怒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后来有网友曝出打电话叫来若干辆豪车助阵的是空姐,官员动手“捏”住了空姐的胳膊......

美国媒体报道了此新闻,当天傍晚,所有媒体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方大国被停职检查,连一向以和谐为美的新闻联播都报道了。到此时,这起看似普通的空乘纠纷,彻底上升到极其敏感的政治层面。

但随后,东方早报报道了记者致电广州市越秀区武装部值班室的细节,描述称方大国并未被停职,只是配合接受调查。打没打人说法不一,调没调军车说法不一,空姐是否被辞退说法不一,现在连方大国是否被停职都说法不一。很多人对停职的这一处决拍手称好,大呼这是政府真正的良心和公正。

2.0时代的网络是中国唯一的平民有话语权的平台,却时常透露着邪恶的所谓正义。原本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分散、孤独的人,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形成一个虚拟社团。因为官是强势方,必贪必滥用公权力。可此事件里官的丑恶形象细节不够有力,那就只能制造细节。典型的谣言倒逼真相逻辑。

再来看看微博上的领袖人物和诸媒体的发言。

拥有六百万粉丝的时评人李承鹏说:“跳进西湖救人是乌拉圭女孩,大街上扶起摔伤老人是美国女孩,出来作证武装政委打空姐的是非洲留学生。在中国领土上帮中国人主张正义的却是外国人。肯定又有人会说懦弱,自私。知道巴甫洛夫实验吧,不断摇铃铛,喂食,摇铃铛……狗就条件反射了。当正义常受惩罚,这是最大的一个实验室,我们被训练良久。”

这一微博引起了无数大V和网民的激情附和。没有人记得跳进闽江救人牺牲的中国人托举哥,奋力救学生失去双腿的中国人最美教师,公开场合强奸少女未遂被驱逐出境的英国佬,交响乐团粗暴辱骂国人的外籍翘腿哥。当呐喊变成矫情,当诉求变成表演,文字就像病毒细胞,迅速传染着每一个围观者。

于是,我们看见了网上一群群指责成性的人,他们总认为批判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为批判过了,也就解决过了,一种替代性满足的遍布全身心。有朋友说,其实每一位知识分子内心都隐藏着一种“华陀情结”。

是的。自古以来,知识分子都爱批判,有的批判具建设性,有的批判具破坏性。2.0时代的公知,是全方位专家,桥塌了他们骂造桥者,车翻了他们骂修路者,犹如看了几页医书就身披白大褂的赤脚大仙们,只会骂病人的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遗传,判定病人该死。而笔者深深地以为,中国绝不需要落井下石的蒙古大夫!

回到方大国打人事件。

此次公共事件造成如此巨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推手之一,是媒体。义正言辞的指责,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多为“曝空姐遭官员殴打”,十足惩恶扬善的姿态。有人认为媒体此次集体密切追踪报道的表现是积极参政的信号,我以为,积极是真,参政却是表象。众所周知,媒体早已迈入市场化,充当政府喉舌的角色渐渐淡出,超越利益集团的客观言论也在渐渐淡出。媒体,当你们在不遗余力帮助政府失去公信力之时,需要告诫你们的是,其实拿政治做生意也要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就此次事件本身,我不想做过多分析与论述,尊重事实,依法处理,这是唯一的出路。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任何公共事件的审判都不该被舆论所绑架!那样只会让执政党在背离公信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如今的中国,在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的渲染下,已经被标榜为“粗暴的凶猛”。专制政府凶猛的向人群扔催泪弹,同时油腔滑调强调道德标准的沦丧、文明的衰落和误入歧途的百姓令人悲哀的堕落。凶猛的官员欺瞒他们的收入;凶猛的银行家掠夺百姓的钱包;对冲基金操盘手和私募天才洗劫财富世界;电信公司在你的账单上不知添上什么费用;店家搞着各种营销炒作和价格欺诈。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痛恨。此次的官员“殴打”事件,将民众仇富仇官这一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

北京暴雨、官员艳照门、周克华的生与死、钓鱼岛和反日货、哈尔滨大桥侧滑、北大陷淫乱风波,陕西客车追尾、杨局长戴表、军人打空姐到如今的表嫂升级事件,微博时代,有太多的痛点盲点和无奈点。

痛点是太多的丑陋与灰色被曝出,盲点是太多的事实被扭曲或夸大,无奈点是网民群体激昂澎湃之后留下的是受追捧的谣言和被冷落的真相。这是一个信号,对于被人们归类为强势群体的一方,碎片化信息的最大特征是传播快威力猛但持续时间短,如果短时间内真相不能被公开,那么公信力被损坏是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疯狂和令人尖叫的世界,有的人确实被生存的压力狠狠折磨着,而有的人不过是无处发泄。就像那些微博中声称要在中国掀起一场民主运动的倒霉孩子,有几个能真正理解民主关于“平等自由法治”的本意?

纵观历次公共事件,我们也能发现:微博的这个大舞台上,站着官员、精英、媒体和民众,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也都是观众……但谁都别想只做袖手围观的人。终有一天,你也会被扔进那个微博上的中国。

作者袁小靓,独立学者,专注传媒批评。

相关阅读

袁小靓:我为政府说话 但没拿一分钱

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关一丁
旧文资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