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冯小刚要清楚,群众里有小王子啊

来源:观察者网

2013-12-31 07:48

余亮

余亮作者

资深情怀党,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

冯小刚电影《私人订制》甫一上映,恶评如潮。“影评人”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从天而降。冯小刚千夫所指,就好像有什么大逆不道一样。但是票房收入却一路上扬,10天过5亿,破了全民大片《泰囧》的纪录!

于是周日一大早,冯导意气风发连写微博反击,称影评人是大尾巴狼,掀起了口水大战新的高潮。

如此多的恶评,如此高的票房,有人解释说是因为群众贱,一边骂还一边要。但据我所知,群众没有文人那么淫荡,所以我匆匆跑到电影院看个究竟。人还真不少啊。老少成群,拖家带口还带吃的,有那么点吵,让我有点烦。好在我是经过改造的小知识分子,完全可以和群众一起笑一起乐。全场笑点很多,最后我还意犹未尽,怎么李咏想要见暗恋女孩的愿望没有实现啊?是不是导演忘了?

看下来,这是个不错的喜剧,谈不上有啥石破天惊的创新,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地批判。在网上被骂成那样倒是有些奇怪。网上骂得那个热闹,豆瓣上千,微博铺天,争先恐后,不嫌字多,不嫌批评套路雷同,好像不骂一通自己品格就不完美。

骂的点差不多,主要就两个,一是老套,一是五毛。

第一点可以理解,喜欢《甲方乙方》的观众肯定觉得现在这部没有更多惊喜。可是那种批判的口气却让人销魂到气绝,我模仿一下,大概是这样:“冯小刚你看看人家《甲方乙方》拍得多好!你《私人订制》拍成这样也好意思出来混??太可耻了,应该谢罪!”那口气就像韩寒那年国庆骂爱国者和国货,大意是:看看你们国产汽车发动机落后的,别看我中学都没毕业,别看我成天吃喝玩乐顺带谈谈自由民主,可是你们科学家吃白饭的啊?冯导真有先见之明,影片最后几个高大上青年去机场向晚点飞机乘客道歉,替人类向被污染的大自然道歉,痛心疾首,反正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嘛,车照样开,煤照样烧,B照样装。这样的情怀党,反过来骂冯小刚大概也会特别狠。

第二个点更加高大上,批电影为既得利益者辩护,敌视人民。网友归纳如下:“《私人订制》告诉我们:1、官员腐败是群众导致的,不是他自己的原因;2、不喜欢俗的都是神经病,此生只配弹棉花;3、有钱人过得真惨,穷人比有钱人过得好多了;4、中国遭遇污染,需要道歉的是我们,而不是政府更不是企业。”这种小段子大字报一下子就给原本微妙的电影扣上了高帽子,很刺激。

看看冯小刚到底怎么为权力为资本辩护的。范伟饰演的司机想过一把官瘾。情节设计就一句话:来诱惑我吧,看看我能不能抵挡住。这话我的研究生同学也经常这么说,和群众没啥差别。范伟表演活灵活现,作为观众,我享受那些表演和段子。

范伟说:群众里有坏人啊。影院里群众没计较啥,都能理解嘛。但这句话在网上招来骂声一片。老实说,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观众如果对号入座那确实会生气——我们都那么清高,天天没事就批政府批体制,怎么会想着当官?就算我在体制内当老师当公务员,我也是批体制的体制内人员嘛。

《私人订制》中,范伟饰演一名司机

老百姓不会这么较真。我家门口以前有个修自行车的早就说了:“我要是中奖500万,马上给200万给我家黄脸婆,你走吧!然后我去夜总会找几个美女去。”他老婆在旁边听得呵呵笑,我也跟着笑。但是知识小王子们的操守冯导你不能碰啊,就像《围城》里说的那女学生,方鸿渐一谈梅毒,女学生耳朵里的处女膜就感觉受伤害了。原来这就算是敌视人民罪啊,还好网络群众没掌权,不然冯导得挂牌子谢罪。

群众没什么意见,自认为代表群众的意见小王子们意见很大。我到豆瓣随手摘几个来——豆瓣青年一:“这种面对面的扇耳光让台下的群众们显然无法买账,《私人订制》一片,是冯小刚背叛了群众,还是群众放弃了冯小刚?”喂,群众可都是买了账再进来的好不好。豆瓣青年二:“至于中间那个最长也最无聊的换血故事,那几乎可以看成是冯小刚个人的自白,以一个极度直白的故事宣泄着大院子弟们特有的愤恨和不满,他们觉得委屈,超前的思想在九十年代并不受主流待见,时常禁片,但到了今天,他们在占据了社会大量资源之后却发现群众居然也不听他们的了。”

学院宅男以及各种爱写字的小王子们,虽然心眼小但是心胸大,一向以为自己代表群众代表全人类利益。从来不问问群众同意不同意。最后看到群众笑呵呵为冯小刚买单,小王子们又要愤怒了。愤怒了怎么办?画画!把群众画成傻子,一张张大脸,一张张愚昧的脸孔,然后就可以在国际拍卖会上拍出上亿好价钱。

方力钧的“光头”作品之一(资料图)

可是不巧,电影第二个故事就是骂这些艺术家的。中国最俗奖,亚洲最俗奖,世界最俗奖……然后表示要到群众中找到雅。真跑到民工住的地方又差点过敏死了。这可不是谩骂群众,这明明是在讽刺那些动辄代表群众的大尾巴狼嘛。在微博上呼风唤雨,可是一遇到真群众就怂了,就过敏了,什么“爱国贼”之类的都骂出来了,还是回风月场最适合啊,电影里那风月场可是比薛蛮子的安慧里更风光。影片中艺术家的那张脸和最后的弹棉花,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就想到中国的那些与公知群体难分难解的所谓行为艺术家们,想到那些裸体集中营,那些瓜子,那些一地鸡毛和浑身脏血。

第三个故事,正常人也不会觉得是在嘲笑群众的暴发户心理。市场经济时代,老百姓想“有钱”是多么正常的想法。电影用温情的手法平衡了这个梦想。小王子们责怪冯小刚竟然说有钱人过得苦,这正好暴露了小王子的心理——“谁说有钱人苦的?我就想当有钱人。”有点民粹气息,却又不是真民众,是小王子们的民粹主义。

小王子们千奇百怪,还有责怪冯小刚民粹的——“(冯小刚)在谈论雅俗的时候,即便再说什么‘看不懂就是雅’,实际上还是以金钱区分,民工就是雅,大款就是俗。这种观念在冯氏喜剧中是一以贯之的……”这是把电影里说的当成冯小刚观点了,乱点鸳鸯谱。冯小刚如果和这些作死的文人急,那也确实缺点心胸。

小王子不满意到底了——“最后这一段跟你电影内容有半毛钱的关系吗?OK,我就当你是为了过审增加一点正能量,但你搞环保跟大自然道歉之前先跑去飞机场跟乘客道哪门子歉?”没看懂电影最后嘲讽桥段的人很多,连影评人中唯一支持《私人订制》的周黎明都没看懂,还夸冯导有公知的担当,所以另一方没看懂的理所当然要批评冯小刚竟然要做公知。

知识群众们焦虑多啊,一个喜剧愣让他们变成悲剧。群众里有没有坏人不用说,肯定有没事找不开心的傻人,可是电影院里谁理他们?

最后要说,开篇的故事也很刺激——客户本想关在牢里做英雄,没想到狱警、卫士全是同伙,太没劲了,没对手怎么显得自己清高?这个狱我不越了!牢里辣椒水老虎凳都要有,但要温柔,皮肉有点疼就可以了。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那还是待在牢里吧,说不定能待出个诺贝尔和平奖来。

责任编辑:张苗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