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美国的软实力死了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1-20 08:20

约瑟夫·奈

约瑟夫·奈作者

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

【导读】 尽管美国软实力在特朗普执政、新冠疫情蔓延、阿富汗撤军等问题上都遭到重创,但“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这样辩护:

【文/约瑟夫·奈 译/观察者网 宁栎】

2021年年底,俄罗斯向靠近乌克兰边境派遣大量军事力量,中国军机绕台,朝鲜继续发展核力量,塔利班战士在喀布尔街上巡逻。目睹这些,朋友们问我:“软实力去哪里了?”

一个回答是,在其他事件中还能看到软实力,比如拜登召开的“民主峰会”有100多个成员与会。中国缺席了,通过媒体和社交媒体强调,与美国自我吹嘘的民主相比,中国的民主有所不同且更稳定。

我们看到的是大国间的软实力竞争,就是通过展现吸引力来施展影响的能力,而不是胁迫或收买。

1990年我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时,我想跳出通常分析家们只关注实力的窠臼。但是,之后软实力这个概念获得了更多政治蕴意。

在某种程度上,软实力蕴含的含义并不是全新的。类似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的老子等古代哲人。软实力不仅存在于国际政治中,也不仅限于美国拥有。很多小国或者组织都在展现吸引力,在民主国家中,软实力至少是领导力的重要部分。

美军在阿富汗民众围观中撤退,美国“软实力”被重创。(来源:英国天空电视台)

不过,软实力这个概念今天主要被用于国际关系。在欧洲联盟发展到今天的过程中,欧洲领导人越来越使用软实力。从2007年以来,中国的领导人也宣布要发展自己的软实力,也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实行一种有效的巧实力战略。如果中国能有效用软实力配合快速增长的硬实力,就有可能避免激起对抗性的同盟。

软实力不是唯一的实力来源,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发挥影响慢且间接。但是忽视或者否认软实力将是一个严肃的战略和思维错误。罗马帝国的实力不止来源于军团,还来自罗马的文化和法律。

类似地,正如一个挪威分析家描绘的,二战后美国在西欧是作为“被邀请来的帝国”存在的。柏林墙不是被炮火打垮的,而是墙对面的民众被西方软实力吸引后,自己用锤子和推土机推倒了柏林墙。

明智的政治家都明白理念能产生实力。如果我能引导你的诉求,那么就不用强迫你做不想做的。要是一个国家能代表吸引其他国家的理念,就能节省下很多大棒和萝卜。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三个来源:文化、政治理念比如民主和人权(如果国家支持这些理念的话),还有相关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也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会被视为有合法性)。

要影响其他国家,一个政府需要自己作为榜样,比如通过其国内政策来保护言论自由或抗议权利等,或者在国际机构中与其他国家磋商和促进多边主义,或者通过外交政策比如促进发展和人权。

在新冠疫情中,中国正尝试通过“疫苗外交”来提高软实力。中国还聚焦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来促进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国际性的调查显示,这些措施还没有显著成效。在吸引力指标上,除了非洲以外,美国在所有大陆都领先于中国,在非洲两国差距也不大。

当然,国际性的调查也显示在特朗普任期里,美国的软实力也在下滑。但好在代表美国的不只是政府,除了军队这样的硬实力资产外,美国的很多软实力资源来自政府之外,但经常配合政府的目标。

比如,好莱坞电影展现的独立女性和少数族裔抗议者形象,在全球各地有鼓舞作用。美国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和美国大学的研究自由,也有同样作用。

企业、大学、基金会、教会、抗议活动,都有产生各自的软实力。有时,这些活动会促进官方外交目标,有时也会冲突。不管怎么样,这些私人的软实力来源在社交媒体时代越来越重要。

2021年1月6日的国会山骚乱重创了美国的软实力。但是那些过早哀叹美国民主之死的人要记住,尽管有疫情,2020年大选还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投票率。美国民众仍然能在自由公正的选举中推翻特朗普这个煽动家。

这不是说美国民主和软实力没一点问题。很多被特朗普损坏的民主机制需要重建。拜登把促进民主当做国内外行动的目标,但效果还有待观察。

没人能预测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未来轨迹,但毫无疑问通过吸引力来产生影响还将是世界政治的重要部分。正如马克·吐温著名的嘲讽:“说我死去的消息都是过分夸大。”这对软实力也适用。

(本文发表于2022年1月13日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谌海滨
软实力 美国软实力 美国外交 美国衰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欧洲战略自主正触底反弹,对华合作能更好认清方向”

习近平抵达贝尔格莱德,塞空军战机为专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