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远:拒绝陆生入健保,不是说台湾是个讲人权的地方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2-02 07:20

张方远

张方远作者

台湾时评人,编有《高中历史课纲烽火录》

11月27日,台湾“立法院”国民党团原定在此会期推动将陆生纳入健保,但因台联党团反对,占有多数席次的国民党团选择退让,“暂不予处理”,使得陆生纳入健保再度流产。

此案引发台湾社会对于陆生应否纳入健保的争论,一如以往反对的力道还是不小,早前有“原疾病管制局”副局长施文仪在Facebook公开发文反对陆生纳保,理由是陆生不属于“全民”;近日则有台大医师贴文反对,认为将陆生纳保是在“抱中国人的大腿”。在台读书的境外生(留学生、侨生、港澳生)早已被纳入健保,但唯独陆生纳保始终难以推动,归根究底,与台湾高等教育高度产业化,以及社会对于陆生的认知与想象有关,从而得以被上纲为高度政治化的议题。

2011年被称为“陆生元年”,因为台湾政府开放陆生来台修习正式学位,一改过去陆生顶多只能来台湾交换半年(一学期)的短期交流。然而,自豪于自由民主的宝岛却是用“三限六不”来欢迎憧憬台湾的大陆学子:限制采认原大陆毕业学校、限制陆生赴台总量、限制采认医学和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除此之外,一开始陆生本科无法报考台湾的“国立”大学(研究生除外),只能报考私立大学,此规定直到2014年初才松绑。

11月18日,国民党“立院”党团今由“中央政策会执行长”赖士葆、书记长林德福、副书记长王育敏和“立委”吴育升行在党团办公室召开“蔡英文看人给人权 陆配陆生无人权”记者会

先不谈陆生在台湾社会的处境,他们就学期间所承担的经济压力是远远超过本地学生,甚至超过外国留学生。首先,陆生的学费标准高于本地学生,以台大2015学年度公布文学院、社会科学院与法律学院的学费标准为例,本地生与侨生(含港澳生)一学期的学杂费为新台币25230元,而陆生则比照外国学生为新台币50460元,是前者的两倍。问题在于,台湾政府不提供陆生任何的奖助学金,也不允许校外打工(早期还禁止担任校内的研究或教学助理),陆生在台的经济来源显然大部分还是得靠家里资助。相较之下,外国留学生的经济条件便较为优渥,他们可以申请台湾“外交部”提供的“台湾奖学金”,每月领取新台币三万元。不过,优秀的陆生还是有争取奖学金的机会,但这笔经费完全靠各校或各院系自筹,专款专项用于陆生,得不到来自官方的任何支持。

其次,陆生在台生活面临的另一困境是医疗。陆生是台湾大学校园里唯一没有被纳入健保的学生群体,在高额的医疗费用之下,他们在台湾禁不起大小病痛,生病了也不敢轻易踏入医院求诊,因此陆生一般会从家里携带各式药品来台,或是在台湾向保险公司购买商业医疗保险。2012年曾有一位淡江大学的陆生突发重病,自购的医疗险完全不够支付每天上万元新台币的住院费,高达20多万的沉重医疗负担最后是靠学校紧急拨款与同学募款才度过难关。与陆生一样渡海来台求学的侨生、港澳生与外国留学生则早已纳入健保,但陆生却受限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将其身份定义为“停留”而不是“居留”,因此被拒于健保之外,成为健保体系的孤儿。

陆生在台不公平的医疗待遇,为人垢病已久,2012年马政府曾研议修法将陆生身份由“停留”改为“居留”,以适用健保规定,直到现在陆生纳保的修法草案仍被卡在立法院里。陆生纳保的反弹力道除了来自反对党之外,台湾社会则是出于误解以及对于陆生身份的疑虑而加以反对。较为极端的反对者认为台湾的医疗资源不该提供给“敌国”人士,有的甚至主张陆生与所有境外学生都不该纳入健保;而普遍的反对声音则认为,陆生并非“本国”公民,而且健保财政已不佳,若将陆生纳保恐怕会拖垮财政。

细究这些似是而非的反对理由,其实都难以成立。陆生若纳入健保,按健保保费的分类规定,陆生属于第六类“其他地区人民”,他们要负担60%的保费(每月自付新台币749元),另外40%则由政府负担;政府40%的补助是直接进入健保基金支应其他民众医疗费用,而不是进入陆生个人的口袋。而且,陆生作为青年群体,本来就较为身强体壮、不易生病,能用到的健保资源并不多;根据2012年台湾的健保数据显示,全体纳保人平均每人医疗费用为新台币22653元,20至24岁平均每人医疗费用为8916元,外籍生平均每人医疗费用为3879元,因此陆生纳保非但不会拖垮健保财政,反而有助于健保财政收入。再换个角度想,2014年正式在台修读学位的陆生仅有5881人(台湾“教育部”统计资料),占不到当年健保实际保险对象人数2362万2千人的0.1%,对整体健保财政与资源的影响并不大。全民健保与一般商业保险不同,前者的性质基本上是社会安全网络的一环,只要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不分地域,都应该加入这个网络,不只是自助更是互助,共同保障网络的稳定,因此陆生本来就不该被排斥在外。

陆生在台湾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背后,还得承受社会舆论以及政策的歧视。但是台湾的高等教育却不能少了陆生,台湾现在也希望技职教育体系有更多的陆生生源,所以11月7日马英九在历史性的“习马会”上,特别向习近平争取开放更多“专升本”的学生来台就读。

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修习正式学位之后,尽管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以本科为例,2011年报考人数1569人(招生名额1488人),2012年报考人数2153人(招生名额1566人),2013年报考人数1880人(招生名额1732人),2014年报考人数3404人(招生名额1988人),2015年报考人数3572人(招生名额2134人)。事实上,来台就读的陆生正赶上台湾高等教育的寒冬期,此环境因素影响了他们在台湾所受到难以扭转的不公平待遇。

在客观环境上,2015年台湾生育率是全球第二低,“少子化”的问题严重冲击了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原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曾经指出,岛内大学将出现“东倒西歪、南倾北斜”现象,且从2016年起陆续会有私校倒闭(高校倒闭潮提前两年发生,2014年2月位于屏东的高凤数字内容学院正式停办,永达技术学院也在同年停办);赖鼎铭进一步预估,即使台湾的高校度过2016年风暴,但还有2028年第二波少子化,届时将有三分之一的大学受到冲击,先关系所、再并校,一万多名教师面临失业。在此情况底下,台湾教育部门与大专院校便将陆生视为解决生源不足的重要对象,大量的大专院校与大陆学校缔结为姊妹校;私立学校招收陆生更是竞争,不仅长期耕耘大陆的“985工程”、“211工程”等大学,也开始接触沿海地区高中,许多私校还礼聘具有大陆人脉背景的学者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等职,目标就是面向大陆招生。

而在主观环境上,受到新自由主义浪潮的袭卷,1990年代以来台湾的高等教育不断走向产业化与自由化,1996年台湾的大专院校有67所,2007年已经扩张到149所,导致政府教育经费萎缩分散,进而使得高等教育商品化。如同长期投入两岸教育交流的台湾夏潮联合会会长许育嘉所言:“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机关是用优胜劣败的逻辑在办教育,我们怎么可能提供一个公平受教权的教育环境”,陆生所受到的包括无法纳入健保等不公平的对待,其结构性因素由此可见一斑。

陆生带着原有的想象来到台湾学习,而台湾社会对于陆生(以及他们所来自的中国大陆)也有着自己的想象。两者想象所形成的误区或是落差,就会成为矛盾与冲突的起点。有的台湾民众将陆生视为大陆派来台湾的卧底,例如之前某位陆生参选就读学校的学生会会长,却被一些学者解读为涉及“国安”问题,也曾传出台湾的“国安”单位企图“策反”陆生。另外有的台湾民众带着目的论的眼光来看待陆生,认为他们来台湾学习之后,能够将台湾的民主、自由与人权等“普世价值”散播回大陆家乡,例如台湾“陆委会”曾宣示推动陆生来台,就是要“分享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发挥具台湾特色中华文化优势,强化台湾多元、民主价值观的影响力”;《BBC中文网》也曾撰文分析台湾的民主与生活方式将会“改造”大陆学生。

台湾社会习惯以政治的角度来看待陆生,陆生纳入健保的争议就体现了其背后复杂的政治纠葛。例如有些支持陆生纳保的台湾民众,就是以“两岸两国”的观点来解读,认为陆生的权益应该比照外国人,“两岸两国”应该要和谐相处。因此说到底,陆生纳保在表面是上医疗或人权的问题,但在根本上则是政治的问题,呈现出了两岸因长期分裂而造成的暧昧与紧张。

早在2010年,台湾社会就出现了因快速交流而导致的焦虑与恐慌,陆生成为发泄情绪的牺牲品。当时在台的陆生仅有短期交换生,但网络上却出现马政府每月补助陆生新台币三万元的“谣言”,一位网友如此评论:“台湾政府真有趣,有钱不花在自己人民身上,拿钱去倒贴外国人,现在当中国人都比当台湾人还好”。这个谣言迅速在台湾发酵,那位日前说“纪念抗战胜利有想过我父亲的感受吗”的名嘴郑弘仪,就曾在选举造势场合上激情演说:“中国的研究生来,要补助他一个月三万元,这叫做XXX(三字经脏话)”,把陆生形塑为敌人,借此渲染仇恨、鼓动对立。这个“谣言”的真相是,自李登辉执政时期开始,台湾“陆委会”成立了“中华发展基金”,提供大陆来台撰写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每个月生活补助新台币三万元,但是并非所有大陆来台研究生均有补助,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且获得审核通过,每个人至多只补助两个月;在政治的操作之下,这项基金已于2011年正式取消。

由于壁垒情绪所形成的误解,扩大了不实谣言的流传,“陆生每月领取三万元补助”的谣言至今仍在台湾社会街头巷尾传播,致使许多人以此理由反对陆生纳入健保。促使谣言被合理化的原因,则是岛内高涨的公民民族主义,带有排外的性质不断在内部指认敌人,由于历史与政治的情结,陆生与陆配是最容易被划分为“非我族类”的群体。不只是陆生,陆配在台湾也是长期面临社会、法律、制度的歧视与排挤,陆配在陈水扁时代取得台湾身份证的年限是8年(蔡英文任“陆委会”主委期间甚至主张要延长到11年),马英九政府在2009年缩短到6年,但始终无法比照其他外籍配偶一样4年就可以取得身份证。台湾“想象共同体”的边界是浮动的,区分文明与落后的标准也是双重的,对于欧美日可以无条件开放与拥抱,对于大陆或是其他地区则是封闭与拒斥。

陆生无法被纳入健保,以及陆配在台湾的处境,其实与蓝绿无关,因为社会上普遍的意识形态是一致的,而是与历史及其遗留下来的政治有关。陆生在台湾的尴尬身份,与台生在大陆的状况有些类似,既不能完全等同本地生,又不可能视之为外国留学生,身份认同的困难对于生活造成不便,对于心理也会带来冲击,彷佛处于灰色的夹缝之中。但台生的处境是不断在改善的,以北大为例,台湾学生的学费标准与本地生一致,而且也与大陆同学一样享有医保,至少在经济与医疗方面并不构成问题,而剩下来的相处与融合等问题,则只能依靠更为深入的相互理解才得以克服。但是陆生与陆配在台湾最为基本的生活条件与待遇,却还要面对很长的奋斗之路。

要解决陆生纳入健保的问题,就是要解决陆生的身份问题,也就是得直面两岸因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这一道关卡过不去,只靠着龙应台式的“文明史观”,那么谁也说服不了谁,两岸人民只会在交流的局面下愈走愈疏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台湾 台湾政治 陆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

“这把火怎么点着的?”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