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汶:潜行大亚湾核电站

来源:观察者网

2013-08-18 05:09

周琪

周琪作者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8月7日是中国广核集团为纪念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动工26周年,由此中广核面向全国举办了一次网友参观活动,观察者网受邀作为网友代表出席。鉴于邻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及江门等地均发生过针对核电的示威游行事件,本站观察员周汶前往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一探究竟,特此刊发纪行之文以飨读者:

并没有费多大周章,笔者便和多名年纪相仿的网友们在深圳广核集团总部大厦的南门接上了头。据说我们这批观光客是从600多名微博网友里挑选出来的,最终受邀的36名网友里除了大学生(这个简直是必然的,现在的大学生热情真的很高,有两个同学还自带辐射监测仪),我们这支参观队伍里据说还有中小学老师、政协委员、公司白领、医生、气象播报员、资深广告人。来的地方也是五花八门,近的有深圳、广州、汕尾、中山、佛山、香港,远的有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合肥。

这里提一下活动主办方给网友准备的交通费。像我们广东省内的网友,可以凭车票等车费凭证去报销,省外的网友则每人提供500元的旅费。而实际上不论是坐火车还是搭飞机,省外前往深圳的往返旅费基本上都要超过500块。后来看观察者网的文章得知有个合肥的网友坐了18个钟头的火车过来,如果还是坐火车回去的话,来回36个钟头——还是硬座,精神实在难能可贵。相信,像这样关心中国当下及未来从而对中国核电保持关注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在前往大亚湾核电站参观之前,笔者对于核电的认识仅仅来自一些科普知识和一些从朋友圈里得知的信息,所以在得知可以参观大亚湾核电站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小忐忑。毕竟,尽管笔者天天看观察者网科普好文和科技推荐,但是也架不住其他媒体对核电负面报道的狂轰滥炸。无独有偶,在等车的时候,笔者也听到一些朋友笑言是瞒着家里人来参观的,还有朋友说他此行“鼓足了勇气”。虽然这些话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也可以折射出目前大众核电科普的不足,使得普通民众对核电的了解近乎于“盲目”。

由于早晨的天气状况并不是太好,时常有阵雨,所以当我们的大巴驶入大亚湾核电站的时候,就直接受到了阵雨的“接待”,早上的观景活动被迫延迟,不得不先乘坐大巴绕行核电站进行观景。但即使没有明媚的阳光,核电站内山色宜人,云雾缭绕,相当怡人。

大亚湾核电站内一景,有山明水秀的感觉

待骤雨初歇,我们来到视野更加开阔的观景台,大亚湾核电站景观尽收眼底。由于同行的两位南京的大学生自带了辐射监测设备,所以,大家马上对自己所处位置的核辐射量产生了好奇,有趣的是,两位来自南京的同学在深圳市区检测到的辐射是0.19微西弗,而在岭澳核电站二期测出来的则是每百米0.14微西弗——核电站的辐射竟然还比数公里远的市区还要低?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为了保护公众和工作人员,核电站的辐射被严格限制在部分厂房内。厂房外就是天然本底水平。不过,不同地方的天然本底也略有差别,可能跟环境中的物体有关,如混凝土、岩石、土壤,其本底水平有差别。懂行的网友说,这个数值也可能是因为市区较核电基地的环境复杂得多,同时核电站本身的防护层也起了很大作用。这也就是说,大部分民众所担心的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问题其实是处在一个较为安全的控制范围内。

一个网友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对于深圳居民来讲,一年8760小时,按照每小时0.19微西弗的辐射量,这意味着深圳市区的居民一年将吸收约1.66毫西弗的辐射量;而我们体检时拍一张X光片所吸收的辐射量就大约是1毫西弗。这就意味着:对核辐射量低于或等于深圳市区的核电站来讲,它对环境辐射本底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

在参观的一路,核电站工作人员极其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核电站的运营状况:大亚湾核电站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在原有的两个核电机组外,经过岭澳一期,岭澳二期两次增设扩建,现在总计有6个核电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450亿千瓦时。其中,最初的两个机组年发电能力为150亿千万时的时候,其中70%的发电量直接输送给了香港,这些电支持了香港全年近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而核电站剩余的350亿千万时的发电能力,则经由南方电网的线路,供应给了千家万户。

在这里,笔者还特意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输送给香港的电价问题。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由于之前大亚湾核电站兴建的时候与港方签订了限定价格的长期合约,因此核电站输送给香港的电价要比供给给南方电网的电价要高。而经过多年经营,大亚湾核电站终于在2009年还清了兴建核电站时的贷款(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贷款兴建的,然后通过按固定价格输电给香港来进行还款)。绕着大亚湾核电站观景结束之后,我们迎来了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中广核公众开放日”主会场上,与核电专家进行互动。

左起第三位是曾任大亚湾核电站第一任中方厂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安全总监濮继龙老先生,在问答环节中负责回答公众问题

整个讲座下来,相信与会的朋友们和笔者一样,对核电、火电、水电这些原本专业壁垒较高的词有了初步的了解,专家们的阐述也让我们对我国核电事业的近期规划和其前景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濮继龙老先生对我国核电发展的关注与坚持也让笔者和同行的许多朋友感佩:濮继龙先生1968年12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便参加我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试运行。留学美国归来后,他就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从事核电安全及严重事故的课题研究,为我国的核电事业倾其一生。

而接下来的网友向专家提问环节就更加精彩纷呈了,大家一路上憋着的问题都尽情地抛了出来,鉴于提问的朋友比较多,笔者记录不暇,仅选取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和读者分享:

一个问题提的比较专业,一看就知道和笔者一样做了些功课也是准备带点料回去的——那朋友问: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成文的有关原子能使用的法律法规,是否会影响到核能利用时的安全?

作为主要发言人的濮继龙老先生回答道:关于原子能使用,中央各部门和专家们已经研讨了多年,但是由于牵涉极其重大,并且牵涉到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多,因此各方就权责的探讨和资源的分配都有各自的看法,目前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但是立法工作目前进展已经很大,相信在不久之后国家就会出台相关法规。同时,在运行核电站的规章制度方面,中国方面的规定是严格遵守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指定的规则和制度的,在绝大多数条文上甚至是原文引用,因此在操作和运营核电站方面都是有规可循的,不用太过担心

一个问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相信也是我们观察者网读者所非常关心的,即:核电站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会不会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一样的恶性事故?

对于这个问题,濮继龙老先生说,核电站在选址的时候都是要经过严格挑选的,选定的地点都是地理安全性比较高的地方。日本由于整个国土上都处在地震带上,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而我国疆域辽阔,有许许多多的安全地带可供选择,不会将核电站安放在高危地带。

濮继龙老先生还说,日本核电站事故如此恶劣,与东京电力运营方的认为失误有很大关系。在事故刚刚发生的时候,原本可以选择直接注水冷却,将事故危害压缩到最低。但是由于这样会使得核电站报废,因此为了保住核电站,保住这个利润来源,减少公司资产损失,东电高层一开始选择了用其他各种方法来施救,结果错过了最佳的救灾时间,使得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濮老先生强调,我国的核电站都由央企进行运营,都是国家资产,在出现类似事件的时候第一时间必须考虑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是减少资产损失,因此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安全措施来进行处理。

还有一个朋友问:最近以色列通过“震网”病毒恶意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运营系统,如果有某个国家对中国核电站进行类似攻击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发生直接的、物理上的攻击呢?

濮继龙先生回应说:核电站运营系统有多重保障,不会轻易被类似攻击击破;同时,即使最坏情况下,仍有最后措施来保障核电机组的安全停机,不会直接发生不可控制的后果——遭受以色列病毒攻击的伊朗也并没有发生核泄漏。同时,对核电站的攻击等同于核袭击,将会面临中国的直接报复,中国的核武库正是核电站的最后和最大保障,目前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不必担心。

不过,濮继龙先生坦言,另人担心的攻击倒可能来自恐怖分子的袭击,但是中国目前的安全环境下,任何恐怖势力都是不可能在沿海省份聚集起大股武装分子的,即使有个人或者几个恐怖分子发动袭击,他们也无法得到有力的武器支持——核电机组仅外层的混凝土保护层就有一米厚,一般的恐怖分子(即使是身绑炸弹的自杀袭击者)是不可能有类似武装来击穿的。

笔者也向濮继龙老先生问了几个的问题(机会难得,笔者只能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第一要务,不周之处还望观察者网的读者朋友们见谅),笔者的问题是:众所周知,大亚湾核电站初建的时候,国产化率为1%,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必须从法国进口;岭澳一期的时候,国产化率为30%;到了最近的岭澳二期的时候,国产化率为64%,首先,对中国核能事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成绩致敬,但是能否说明目前中国在核电站建造和运营上面仍对外国有些依赖呢?有哪些地方急需改进和突破?

濮继龙老先生说,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业的水平突飞猛进,国产化率已经大大提高,而且目前对引进技术也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成本考虑的话,基本上所有的建造部件中国都能自己造

可是据笔者所知江门台山核电项目的三代反应堆,也是和法国合作的。笔者当即也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老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濮继龙老先生很诚挚地回应道,在三代核电技术方面,国内目前确实有些不足,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的技术发展也已经不少,再加上引进和吸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核电人就能将其消化,用之以中国核电发展上。

笔者再次追问:那么目前国内核电落后于国外的地方在哪里?对此,濮继龙老先生坦言,目前在分析手段、核电站设计和工艺这些“软”方面,我国研究人员还有些不足,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笔者的最后一个问题与目前中国企业遭到西方的技术封锁有关,笔者问:如果西方今天成立了类似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机构,对中国核电实行技术和设备封锁,中国的核电运营会不会遭受阻碍?能不能以较低代价克服?

对于这个问题濮继龙老先生则非常自信地回答:能!(语气很坚定)他说,中国目前在核电运营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核工业,如果西方进行技术封锁,中国也能独力发展和自己的核电事业。

在午餐后,我们继续进行参观,主办方将我们带到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教学楼(据工作人员的介绍,在上岗之前,核电操作人员需要进行至少5年的岗前培训,有许多门课程必须在这里通过考试)。随后,工作人员将我们带到了教学楼中的1:1完全模拟核电主控室。在这里,就连控制系统、桌椅的摆放也是完全参照主控室模拟的,学员们可以在此进行全真操作的培训,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工作人员禁止我们拍照,虽颇为遗憾但也非常理解。

记得小时候写游记,最后一句总要用“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某某地方”来抒情,而这次大亚湾核电站之行也同样让笔者有使用这句金句的冲动。在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中国,发展的诉求是那么的强烈,自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现代化的城市群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人们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便利,但能源问题却是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上必须直面的坎。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用电量逐年上升,传统发电方式(火力和水力)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上升,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目前年消耗量的57%已经必须依赖进口)也越来越深。在目前我国无法确保石油输送航运路线稳定安全的国际大环境下,这种依赖更加显得触目惊心。由此,大力发展发电效率高、并且能够减少进口能源依赖的核电,就有了一种必须性和紧迫性。

目前核电发电量占我国总发电量不到2%(美国的相应比例为15%左右,而法国的相应比例接近75%),根据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将建设数十座核电站。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3座核电站,拥有5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总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将超过2600亿千瓦时,核电占中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4%左右,发电量比重占全国发电量的6%以上。

核电发展至今,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享受着核电带来便利的我们要克服某种恐惧,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它。而在了解和近距离接触之前,任何无谓或者盲目的恐惧以及妄言都带着无知的色彩。

同时,希望更多的媒体和媒体人能在本能地渲染核电“危害”之余多多报道核电的正面信息,前往中国的工业基层去看一看真实的中国,去更多地了解真实的世界,也让民众多多了解多多参与到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当中。

大亚湾核电站的“私家海滩”,真的很美

又及:在研讨会结束之后,主办方为我们前来参观的人员提供了自助餐服务,餐厅就在海湾边,看着无敌海景,耳边回荡着前面工作人员充满了幸福气息的介绍,顿时预感一种新的福利攀比文化将扑面而来。据说最近办公室的文艺小青年喜欢唱某小诅咒的“爱上一匹野马,但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站在大亚湾核电站的观景台远眺核电站海景,笔者觉得,在这里估计小清新们爱上一只座头鲸估计都没什么技术问题。

责任编辑:关一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