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农:大可不必捧《敦刻尔克》踩《战狼2》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07 07:59

窦农

窦农作者

东临碣石西耕黄土观天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窦农】

和以往的类似题材不同,看《敦刻尔克》是女朋友提议的。本来我打算两人去看《星际特工》或《赛车总动员3》,《敦刻尔克》约上三五“好基友”一起的,但既然是女友提的,能不奉命?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当然,我还是好奇地问了为啥选这部电影,她说这是诺兰导演的呀。

好吧,请原谅我对导演姓名的“脸盲”,原来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杰作的导演,那的确值得期待。

我并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人士,只能简单作为普通观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反倒更害怕”?

印象最深的是《敦刻尔克》魔性的音效和音乐,无论是航空机枪子弹打到战斗机的声音,还是德军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时的尖啸,都在没有3D的条件下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而BGM带来的紧张感的确有《星际穿越》的范儿。

三条时间线叙事也很强大,海滩上英军士兵等待与努力的一星期,绅士大叔驾驶游船跨海救人的一天,皇家空军阻击德军的一小时,逐渐走到一起并在结尾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敦刻尔克》的确不是一部典型战争片,更像是灾难片,或者如宣传中所说的那样,是一部悬疑惊悚片,有朋友说看完对封闭的船舱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电影中关于德军有个有趣的细节。印象中只有一个人提到了德国两个字,就是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被老船长道森救起的那个英国皇家海军士兵。其他英方的角色,从士兵到将领,从军队到平民,都没有提到任何一次德军或德国佬,也没有提到希特勒或者纳粹,都是用“敌人”或“他们”代替。

电影也没有正面展示(相对于侧面展示,不是正反面形象)任何一个德军形象,只在结尾抓英军迫降飞行员的时候模糊出现了几个,甚至连德军飞机都看不清标识。女友很早就问我怎么分辨,我说带“黑色十字”标志的是德军,但是她和我从头到尾也没看清一个铁十字,我唯一的区别方式是看Bf109的黄色机头。

英军的喷火和德军Bf—109,这个不是电影里的镜头

我开始以为是出于某种奇怪的政治正确,但是这讲不通啊。后来看了对诺兰的采访才知道这就是表现手法。

“所以我不显示敌军的面孔,这样的话我们就好像自己是沙滩上的士兵一样感觉到威胁,我觉得看不到敌人的面孔反倒更害怕……我的这个处理方式,就是希望把它当成一个悬疑片”,诺兰如此解释,当然这样的代价之一就是历史上黄鼻子版Bf109穿越到了一个月之前的敦刻尔克去。

但是,但是,这种表现手法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会以为英军是因为德军太强大才被赶下海的,我问了几位看了电影的同事和朋友,都有类似的感觉,而影片对历史背景的交代不足又加深了这种误解。

二战初期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概就是法国战役了,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四国,两天后攻入法国本土,仅仅在5月26日,当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时,号称陆军世界最强的法国已实质上沦陷。个中细节不需多说,但是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西欧的沦陷是英法绥靖政策、静坐战争自酿的苦果,诺兰想通过表现小兵绝望的人性,却忘了把小兵们带入绝望境地的根源是什么。

《敦刻尔克》VS《战狼2》

之前《战狼2》热映时,就有人说如果当时引进《敦刻尔克》,《战狼2》一定不会有这么好的票房 ,国产电影保护月如何如何……

这实在“脑补”过度了。就题材而言,《敦刻尔克》就输了一半。看完电影后,女友跟我说,如果不是诺兰拍的,几个女生会来看这种题材的影片啊。我也注意到,放影厅里女观众比男观众要多,与几年前我跟朋友们一起看《斯大林格勒》时前后左右全是男生的情况截然不同。就票房而言,《敦刻尔克》+《赛车总动员3》+《极盗车神》+《星际特工》到现在也没过10亿。

还有影评一定要强调《敦刻尔克》所表现的是“国家不给力时,有给力的人民”,并且对影片中把“home”翻译成祖国颇有微词。

贾秀琰其人及其翻译不靠谱的往事不多谈,就《敦刻尔克》而言,片中大量出现的“home”并不是全都理解成“家”,片中海军指挥官在望远镜里看到民用游艇时的那句“home”令人动容,这一句理解成什么呢?

《敦刻尔克》是一部好电影,但用它来踩《战狼2》就太不公平。在我看来,两者讲述的都是“回家”的故事,无非是吴京刚摸到好莱坞的门槛,这是我们跟美国电影工业的巨大差距。

然而二者背后却有一个相同的道理:只有强大工业化“home”(祖国)作为后盾,其国民才有机会“回家”(home),才有机会奢谈人性。

出自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

英国“给力的人民”背后还不是强大的国家?一位对国家极具责任感的中产阶级,道森先生,家用游艇被政府征用去接人,道森还亲自掌舵。

而“给力的人民”安全感和信心的来源是什么呢?“那是我们最强大的喷火战斗机”,船长的二儿子如是说。就如同沙滩上的英军在面对德军的空袭时喊的的那句:“我们该死的空军哪儿去了?!”

《敦刻尔克》中,试图“回家”的英军士兵虽然被炸了医院船、驱逐舰、扫雷舰,藏身的拖网渔船也被打成了筛子,但他们知道自己有家可回,有家能回——他们的家就在一海之隔,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回家,直到祖国派来了足够的民船。

甚至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军虽出动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但英军很快发现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少数炸弹即使在士兵集结地点附近爆炸,柔软的沙滩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绝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边爆炸也不过是震动一下,飞溅一脸的泥沙。等待撤退的士兵们见状,纷纷从隐蔽处走出,有的在海滩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里洗澡,还有的甚至悠闲地玩起了沙雕。

图为担任殿后的英军士兵在海滩上用步枪射击德国飞机,远处德军炸弹在海中爆炸。

难比1940年的中国战场……

一位朋友就在朋友圈感慨“二战时期的英国,有那么好的驱逐舰和飞机,平民拥有可以跨越英吉利海峡的燃油动力帆船,当士兵们回到本土,可以乘上火车看上报纸。这个时候再想想1940年的中国战场,那个心情才叫沉重。”

是啊,1940年的中国已进入了“相持阶段”,但半壁江山已经沦陷,蒋介石带着一个“国民政府”躲在“陪都”向大国乞援,汪精卫在南京又成立了一个“国民政府”。多少人流离失所,故土难回。又有多少人毁家纾难,而此时大英帝国的子民们却不需要“毁家纾难”,甚至他们的死对头德国,当时都有进行总动员,平民的生活此时还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历史上,德国是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被打痛了才彻底转入战时经济体制。

影片中,老船长道森也把大儿子送上战场,当了空军飞行员,驾驶飓风战斗机为国捐躯,道森自己也带着儿子和佣人跨海救人,体现了“家国一体”“与国同休”的绅士精神或者中产阶级的觉悟与担当。

如果模拟一下中国的官宣口吻,可以说电影敦刻尔克歌颂了大英帝国中产阶级“父亲送儿上战场”“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昂扬向上局面,当然电影也讽刺了一点儿英国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宝贵精神。

敦刻尔克背后的“工业与帝国”

最近恰好在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工业与帝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如何崛起和衰落,这本书从以经济为主的角度给出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这种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正是不列颠尼亚曾经统治七海的力量源泉。

而片中的人性视角,主要是英军小兵的人性视角,这从当时的世界考虑,已经是太过奢侈的需求。

比如“给力的人民”道森家有游艇,有至少一个佣人,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划入中产阶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个问题?

出自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

现在人们提到二战的英国,思维还经常性地以英国本土计算,但当时是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殖民体系,英国国王的头衔是“大不列颠、爱尔兰和英属海外各自治领的国王,信仰捍卫者,印度皇帝”,印度则是“英王皇冠上最亮的明珠”。

霍布斯鲍姆在《工业与帝国》中也说,“假如论述这个国家而不提及西印度群岛、印度,不提及阿根廷、澳大利亚,那是不切实际的”。

《敦刻尔克》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中产阶级生活足以令人羡慕,这是几乎半国中产的场景恰恰就是当时英帝国的写照,英帝国作为当时的世界老大——尽管马上就要被推下宝座了——靠的是全世界殖民地的供养,英国本土中产阶级富足的生活是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从这意义上,我反而能够理解印度人对电影的质疑:为什么没有表现他们?

我没有统计印度士兵为二战中英国军队做了多少贡献,但是我比较了一下1940年英国和印度的人口和经济。当年的英国人口是4800万,印度是3.87亿。经济上,在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一书中,按照统一的标准核算,当年印度创造的GDP相当于0.8个英国本土。这还只是印度一个殖民地,英国还有很多殖民地,难怪中国网民总结“不流尽印度最后一滴血,我大英帝国决不投降”。

一部电影当然没有办法贪大求全,但是评论的人如果忽视这些历史背景,只去奢谈人性,那是不是有失偏颇了呢?

英国人诺兰认为的 “新世界”是谁?

在某个问答网站上面有个高赞回答说,祖国(丘吉尔政府)只打算要3万人,是英国人民接回了30多万人。

这大概就是平时喊“爱国不等于爱政府”,但关键时刻又把政府混同于国家了吧。

影片中的时刻,二战尚未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仍然是帝国主义狗咬狗,真要从反帝反殖民的角度,丘吉尔政府、英帝国当时和纳粹德国都是半斤八两,那么影片展现的所谓人性也只是英军作为“炮灰”躲避战争的恐惧和绝望,以及英国人民付出的无谓的牺牲,而没有去拷问“制度问题”。

那么,就此说一句活该么?还不是要救人。况且民船也是政府征用来去接人的,自发去就救人的船主爱的是政府还是国家呢?

如果一定要单方面强调“给力的人民”,那只能说“给力的人民”缔造了这个“邪恶的国家”。19世纪末的英国钻石大亨、2C铁路的提出者塞西尔·罗得斯曾经谈到自己的帝国主义主张:“我昨天在伦敦东头〈工人区〉参加了一个失业工人的集会。我在那里听到了一片狂叫‘面包,面包!’的喊声。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着看到的情景,结果我比以前更相信帝国主义的重要了…… 我的一个宿愿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就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土地,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生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帝国就是吃饭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罗得斯是著名的“德比尔斯联合矿业公司”创始人,有人在赞扬这种被包装成“开拓紧张”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血钻”。

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中国电影才有“读社论式”的结尾,然而《变形金刚》系列每部结尾都有“擎天柱宣言”,诺兰又让我大开眼界,这里引用了丘吉尔的著名演讲。

如果真想表现小兵的人性,那么在飞行员法瑞尔击落德军轰炸机后迫降被俘可能更好,加上读报纸的一幕反而回到了“主旋律”叙事去了。

丘吉尔的演讲中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不能说不精彩,问题是,英国人诺兰认为的 “新世界”是谁呢?

我想起了这两则新闻:

据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调机构IFOP的调查,在问“二战中你认为哪个国家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时,1945年时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1944年是61%)、20%的人认为是美国、12%的人认为是英国。然而在2015年同样一个问题,却有54%的法国人认为是美国,只有23%的人认为是苏联,以及18%的人认为是英国。70年间,历史竟被彻底改变了模样。

而在英国,2016年5月,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和英国民调公司Populus 展开的调查显示,59%的英国居民认为,英国在打击纳粹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只有11%英国人承认美国起到关键作用,认为苏联起关键作用的受访者占15%。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说:最后参与打架的人比谁都能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历史 二战 诺兰 电影 工业文明 英帝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西方媒体,看清你们了!”拜登“走后门”也没躲过

“TikTok只是烟雾弹,美情报机构才无时无刻不在…”

获得军援后以色列不会违反国际法?美国多部门:不可信

最后通牒?以色列放话“要么签,要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