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英:什么是“能源安全”?

来源:联合早报网

2011-03-16 13:13

安全,指的是基本存在不受威胁的状态和心态。“能源安全”也一样。但真正从存在的本体理解能源的人很少。

“能源安全”是一个高度热门的研究领域。介入这个领域的专业学者可以说是各色人等。怕是没有其它学科如能源安全这样,能够“吸引”不同学科的学者的注意和精力了。

这些年来,在全球数个地方,我参加了数场比较高级的关于“能源安全”的国际研讨会,包括上周在新加坡国大能源所(ESI)举办的“中国和中东的政治和能源关系”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侃侃而谈的,有传统的研究能源技术和能源经济的专家,有自然科学家,更有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比如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研究、地理学、社会学等的学者,以及许多媒体记者,更有环保人士和政治人物。

今年年初,可以说是世界历史进入最为关键的“能源安全”时刻,因为先是中东——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者——发生了政治动荡、政治危机和政治剧变,直接影响了世界石油市场,石油价格随后被全球市场炒作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于是,各国关于能源安全的政策讨论的最热门话题,变成了这样的具体问题:要不要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如何加强“石油战略储备”?

就在中东持续不决的政治和地缘战略形势,推动高昂的石油价格预期的时候,世界又遭遇到了日本大地震和大海啸导致的核电厂危机。日本是世界经济的中枢地带,牵动全球经济金融的神经。历史上最大震级的地震和历史性的核电危机,已经导致日本的能源供给陷入巨大的前所未有的不安全中。

日本地震后,“能源安全”将会更成为各类国际研讨会的焦点。不过,这里,我想就到底如何理解“能源安全”谈点不同看法。

包括那些谈论和研究“能源安全”的许多专业人士在内,他们理解的“能源安全”无非指的是“能源供应的安全”。比如,来自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如何安全地通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运送到进口这些能源商品的中国、日本等国家。若是运送石油的货轮不受诸如海盗等的骚扰和打击,安全运抵石油消费国家,能源安全就不成问题了。

要不,“能源安全”指的是人们能够以支付得起的价格获得能源,而不是为获得能源而支付高价。

这些对能源安全的理解,很流行,不能说不对,但是,它们的意思却很片面,很肤浅,也非常不够。在笔者看来,能源安全,关乎的不仅是能源供给的安全,或者,关乎的不仅是能源产品能否为能源消费者支付得起的问题。

核能污染与气候变化

当代人类目前的深刻困境和悖论来自于:一些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制造问题的手段。空调帮助降低温度,让人类在一个合适的气温下生活;但空调给人类带来的弊病,其实也许超过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能源问题也一样,一方面,各种能源,从其传统到非传统类型,解决了大规模产业化、都市化和人口激增带来的能源需要,但同时,又制造着新的问题。

在这方面,核能是最为充满争议的能源。它好像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但是,核能制造了许多新的更大的挑战。且不说可能的核泄漏带来的超越国界的核辐射污染,就说核废料的处理,截止目前为止,即使先进经济,也无很好的手段处理核废料,所以发达国家只好把广大的穷困国家,当做倾泻核废料的场所。

其实,具有类似困境的不仅是核能。为了工业化而开发出来的传统煤炭能源也是如此。在解决了人类能源供给后,却制造了两个更大的问题:一是大气污染,二是气候变化。无论是大气污染还是气候变化,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存在,形成了巨大和长期的安全问题。

许多专家只谈论某一个方面,尤其是只看到某种能源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上的作用,而严重忽略,或者不愿看到其制造了问题的另一些方面。这是我这些年来参加有关能源安全问题会议最大的感慨之一。

我的看法是,若是谈论“真正的能源安全”,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应该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定势。否则,我们注定走不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新问题的制造者的当代世界困境。

真正的能源安全问题,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市场供给和需求问题,而且应该是人类存在的本体问题。

“非清洁能源”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其它污染,带来气候变化,加剧人类等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灾难性退化和恶化。但是,许多人谈论的“能源安全”,拒绝了环境问题。能源和环境问题,本来应该联系起来考虑,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在把他们联系起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包括研究能源问题的,真正把能源和环境联合起来考虑的只是少数。可是,拒绝了环境问题的所谓能源安全,又有什么样真正的安全意义呢?

重新检视发展核能计划

日本大地震和大海啸引发的核电厂危机,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存在着反对核电势力强大的一些地区(如欧洲)掀起新的关于核能的争论。

中国正在大规模地发展核电,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市场。我主张,中国应该充分汲取别国核电的沉痛经验教训,尤其是作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切尔诺贝利核电悲剧。在一个仍然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个宏观治理和微观管理上还谈不上先进的国家,一旦发生诸如日本当前的核电危机,毁灭性的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日本核危机再次为人类的能源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我在这里呼吁,从人类文明和文明存在的角度,此种“双刃剑”般的核能真的应该彻底废除。“无核世界”不仅是无核武器世界,也应该是无核能世界。我们的21世纪的世界,应该考虑彻底根除核能了。

作者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现任新加坡国大东亚研究所访问高级研究员,本文仅是作者个人的观点。

责任编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