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让G7成为与中国对立的小集团?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5-23 07:36

陈刚

陈刚作者

日本经济研究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刚】

纵观日本媒体对G7的报道,主流媒体一方面谈泽兰斯基闪电访问的文章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对发生在东京涩谷、广岛峰会会场周边的反峰会活动却只字不提,而自媒体上又充斥着各种反峰会的照片、视频,相关话题热火朝天。

5月20日,民众在日本广岛参加游行反对七国集团峰会。(图/新华社)

笔者从未见过这样的日本舆论。

日媒以往对周边国家的任何和政治相关的抗议活动,都会事无巨细地报道;遇到日本国内的相关活动(如民众反对核电站政策、反对“安保三文书”等),虽然现场记者、摄影师云集,但等到见报时一般只有豆腐干大小的内容,或只有数秒钟的视频。即便如此,那时多少还能有一些报道,而到了广岛峰会,翻遍电视台、报纸,未见民众的反对之声,只有泽连斯基的所谓英雄伟绩,以及对中国的同仇敌忾。

“峰会背后的主角应该是中国。”5月22日日本大报《朝日新闻》的社论,重复了该报驻华特派员在峰会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的一句话。

2012年,安倍晋三出任首相,公开宣布中国为“假想敌国”;到2020年,菅义伟接替安倍,开始大谈“台湾有事”;再到2022年岸田文雄入主内阁,不仅谈“台湾有事”,还大搞与中国在高科技方面脱钩的“经济安保”,并将军费预算突然提升1.5倍,拿出了所谓“安保三文书”,将中国设定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国家。

现在,日本在由自己主持的G7峰会上,将“背后的主角”设为中国,企图将G7变成与中国全面对立的小集团。

为G7寻找共同议题

为处理1972年的石油危机,当时占世界GDP大约七成左右的七个工业先进国召开了首脑会议,其后逐步变成每年一次的定期会议。若观察近年来的G7峰会,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议题内容已经从单纯的应对石油危机开始发生转变,而且内部各种意见愈发地难以统一。

比如,2017年G7在意大利召开时,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G7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开口闭口谈的是“美国优先”,在自由贸易、气候问题上与欧洲仿佛势不两立,统一的G7明显出现了龟裂。

笔者依稀记得,特朗普反复提出要让俄罗斯重新回到峰会中。虽然有安倍晋三的暗中支持(彼时安倍与普京每年都会单独见上几次),但因为不受欧洲国家的待见,最后未成。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接受了特朗普的这一建议,也许就不会有当下的俄乌战争。

此次日本出任主席国,需要为G7设定一个长期的共同议题,或者说需要由日本来主持规定今后G7国家共同对峙的主要国家,让这个小集团能够在这个主题下团结起来。

于是,便有了中国这个“背后的主角”。将G7打造成与中国对立的小集团,能够获得相关国家赞同的国际舆论基础。

5月20日,G7广岛峰会召开第5次会议,主题为“经济韧性与经济安全” (图/G7广岛峰会官网)

进入2020年后,G7在世界GDP的占比已收缩到四成左右,换言之,G7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大不如前。虽然今后不太可能让G7经济回到占世界经济七成的高度,但维持至少四成的地位还是必要的;如果掉到四成以下,G7将会出现被边缘化的倾向,这是所有成员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或因此,G7当下在日本召开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经济上如何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势力?

对应的解题逻辑,简单概括就是:要维持G7现有的经济力量,就需要限制中国的发展,脱离与中国在高科技等领域的联系;此外,也要让中国转移发展目标,因此需通过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层面制造与中国的摩擦,让中国不能一心搞经济,延缓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

对于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日本学界给出的原因分析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低速发展的经济不可能同时运转,最终只能脱钩,各按各的运行速度维持自己的发展。不得不说,这思路颇为清奇。

如果说“脱钩”是为了解决这所谓高速发展与低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本进入岸田时代后日益强调的“经济安保”则更多是企图以政治的方式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经济安保在日本国家政策层面要大大高于脱钩,不仅对美国,对于和中国经济交往甚密的欧洲来说,其战略层面的意义同样巨大。

今年的峰会对全球南部国家发出邀请,包括邀请印度、越南领导人参会。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G7正式成员,可能比欧美国家更深刻地理解到:今天的G7想凭一己之力在经济上限制中国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力不从心;没有印度、越南等国家或地区的参与,很难真正实现制约中国的目的。

此外,岸田在广岛峰会上的发言,反复强调三个主题:

1.在法制的旗帜下团结起来——这里的“法制”应是日本等国家制定的规则,不允许其他国家有任何增减;

2.与全球南部国家合作——应是认识到了现存的G7经济实力已经下降,不能不拉个大一些的圈子;

3.寻找无核世界之路——“无核”是本届峰会举办地广岛这个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城市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日本本身并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在美国核保护伞下喊“无核”,因此即便是日本人也没几个人真的信。

在半导体、电池、供应链上另辟天地

G7声明中,谈世界经济及贸易时,有以下几个重点:

1.强调伙伴关系的“多样化与深化”,不搞脱钩,而是在基于摆脱风险的基础上,调整保障经济韧性与经济安全的方式;

2.通过与G7内外的合作,推动未来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

3.推动世界经济强劲且坚韧地复苏,维护金融稳定;

4.在现有规则的基础上加强多边贸易体系,与数字技术演进同步;

5.通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实现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最多投入6000亿美元的目标。

若归纳一下岸田内阁在经济安保上的动作,以及相关动作在G7上的体现,我们能够看到,半导体、电池及供应链是关注焦点,也是日本在反复提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些产业、技术、生产能力,在尖端领域制约中国。

半导体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若在半导体方面制约了中国,就等于能够让中国俯首听命;不将最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卖给中国,也就等于能在技术和产品上凌驾于中国之上。

但这种思维自带一个问题:没有产品市场,不仅没有回收投资的条件,更没有了持续研发的体力。

G7峰会前,岸田特地见了世界主要半导体厂家,既有来自中国台湾的合资,也有将要来日本投资的美国企业,似乎最近才猛然醒悟过来,日本过往20余年疏于半导体投资,于是希望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在日本本土进行半导体投资的日本企业。

而这情景对应的另一个现实实为,半导体产品,不仅中国台湾在生产,美国也在加速投资,韩国在半导体方面同样没有退出的态势。日本半导体要同时与已在市场站稳的这三方竞争,最终会不会重蹈覆辙?对此,日本或者说岸田似乎没有多想。

新能源电池也是本次峰会反复谈及的内容,而电池同样以市场为导向。和半导体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这一赛道已经占先,不仅电池生产规模庞大,而且已开辟了电动车市场。比较一下中日电动车在2022年的产销,日本一年只卖了5万台电动车,和中国688万辆的销量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即使是G7国家联合起来,想在电动车领域追赶中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构筑新的供应链,日本在这里面有其经济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新冠疫情三年,确实让国际供应链非常的脆弱,需要有“多样化和深化”的新供应链;但在谈这个问题时,日本的本意是在中国之外,构建一条能够完全脱离于中国的新供应链。日本强调了稀有金属、稀土方面的问题,认为电池产业过度依赖中国,最终将受制于他人,对中国疑神疑鬼,很不放心。

用半导体制约中国、在电池方面摆脱中国企业的影响、构筑新的脱离于中国的供应链,这些对一直强调与中国脱钩的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与中国经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欧洲来说则不一定是好事。

G7声明的修辞用得很好,但参与国各做各的解释,尤其是对于“不脱钩但要去风险”,各家对其解读各有侧重,其中恐怕唯有日本是真的铁了心要以经济安保的态势,和中国在高技术层面彻底了断。

即便是《朝日新闻》这样全面为广岛峰会唱赞歌的报纸,在5月22日的报道中,也引用了东京大学经济学领域名誉教授伊藤元重的一句话:

“留给日本的一份作业是,应该与中国强化沟通。”

此外伊藤教授还强调,“在经济上应该有个不排除中国的规则。”但估计今天这一建议,在日本不一定会获得多少赞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