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宋冬野别喊冤了,告诉你为什么我们对吸毒零容忍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0-14 07:55

陈敏

陈敏作者

禁毒工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敏】

宋冬野因为被人举报演出取消,在微博上发了个长文为自己叫屈。说实话,吸毒者也有重新开始生活的权利,这一点也是得到大家尊重的。但作为禁毒工作者,看到宋冬野的这个帖子里充满了对举报人的控诉,以及对自己吸毒行为的辩解,从心理上实在是难以接受。

为什么吸毒明星复出争议这么大?

近些年,我国明星名人吸毒事件频发,从电视台主持人到影视圈再到音乐圈,任何人都能看出娱乐圈的毒品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需要严格整顿的地步了。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有过吸毒史的明星名人时刻想复出,希望再次以公众人物出现在社会上,但无一例外遭到大多数人的口伐笔诛,于是他们很委屈地发问:“难道明星犯了错,积极改过后就不能宽容对待?”

虽然问题本身值得思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有过吸毒史的明星名人根本就没用心考虑过,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会这么“在意”他们重新成为公众人物?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民众怕这样的“偶像”给青少年粉丝树立“榜样”。

众所周知,如今娱乐圈的明星粉丝群体大多数是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崇拜自己心中想像的那个有神圣光环的偶像,只要是偶像所做的事一律都无比正确,如果有错那肯定是社会,甚至是法律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某些明星因为吸毒被抓,一些粉丝就在网上开启了护主的“战斗”模式,从普通人到执法机关挨个“教育”,诸如什么“大麻在国外不是毒品”、“偶像只是自己吸毒而已,又没有危害到别人,为什么大家要对他如此刻薄“等言论。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星吸毒就是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社会事件。普通人吸毒可能只影响到周边人,但是一个影响力极大的明星吸毒,所造成的影响可是普通人N倍,特别容易导致其青少年粉丝们误入歧途。

从近几年的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我们看到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18岁到35岁群体占了很大比例,未成年比例也占不少,这两个年龄段的群体,恰好与明星粉丝群体重合,其影响和榜样不言而喻。

《蜘蛛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那么明星也应该要清楚,影响越大,那么做错事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面对民众的反感,不要一脸委屈,更不要轻描淡写地为自己的吸毒行为诡辩。

宋冬野冤吗?

宋冬野在帖子里说,自己是因为身处艺人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才偶尔染毒。

据我了解的(内部)相关资料,娱乐圈近几年已经成了毒品泛滥的重灾区,特别是某些特定的音乐圈子内靡然成风。被抓之后,理由也出奇的统一,无非就是抑郁症、精神疾病(例如狂躁及压力)严重,潜台词就是需要吸毒来“治疗”。

当然,主动吸毒肯定不会承认,必然是人在崩溃的边缘之时,身边“恰好”就出现毒贩,然后开始诱骗。这么沉重的生活剧本,于是把那些入戏太深的粉丝感动的“七孔流泪”,并感叹到偶像多不容易,被病魔折磨,还要被人陷害。

但懂的人都懂,现在的娱乐圈吸毒需要哪门子的毒贩引诱,都早已形成小圈子了,想融入就得主动抽第一口,至于抑郁症和精神疾病,以及压力山大其实不仅仅是吸毒明星的“理由”,普通吸毒者也最爱用,因为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同情”。

由于这几年明星名人吸毒事件频发,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娱乐圈已经到了需要重拳出击的时候了,所以对于有过吸毒史的明星名人,基本上是不愿意他们在公共场合出现,所以影视剧已经有了封杀令,某些音乐圈可能就是下一步了。

为什么对吸毒零容忍?

下面这张图是中国警方在线2020年的一条帖子,因为宋冬野的事情再次被翻出来,也道出了我们对吸毒零容忍的原因。

2016年,禁毒大电影《湄公河行动》火爆全国,人人都在致敬缉毒英雄,但偏偏还有人说内容太过于歌功颂德,于是主演张涵予强忍心中的怒火,说道:

“你说‘歌功颂德’没意思,但是有些人,你不歌颂,这世界上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没人知道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国民安全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张涵予这番话说得非常到位,作为高危职业的缉毒警察,完全值得歌功颂德。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的警察种类中,因公负伤,甚至牺牲最多的,都是缉毒警察。

他们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毒贩,每次的抓捕行动,都是生死之战,因为毒贩们知道被抓就是死路一条,如何能不拼命。

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缉毒警察的故事:

贾巴伍各,四川凉山布拖县人民警察,生于1983年,2017年6月14日在追捕毒贩,突遭藏匿岩洞中的犯罪嫌疑人开枪伏击。他第一时间冲上前支援受伤战友,却不幸中弹倒地。他把枪塞给战友,留下最后的嘱咐:“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快追!”

那一天,一个家庭失去色彩,一个年迈父亲失去儿子,一个女人失去丈夫,两个年幼的孩子失去父亲。

英雄走的那天,满城尽是悲恸抽泣的人们。他们之中有贾巴伍各救助的吸毒者的奶奶,有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缉毒警察同事,有自发而来的人民群众,他们都嚎啕大哭,像个孩子一样。

在中国,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不重蹈百年前覆辙,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被毒品侵害,无数像贾巴伍各一样的缉毒警察,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用生命换来一个不会被毒品随意侵害的社会,却留下一生悲伤的家人。

2013年1月至11月,225名禁毒民警因公负伤和死亡。其中,因公死亡24人,因公受伤201人,死亡和受伤比例为历年之最。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2年,在禁毒中牺牲、负伤、意外和过劳死亡的公安执法人员达923人。截止到2014年6月26日,近4年时间,超过1100名禁毒民警牺牲,平均牺牲年龄41岁。

残酷的是,能让你关注和知道的缉毒英雄名字,要么就是在这个行业安全退休,要么就是牺牲了。曾经在一场牺牲的缉毒英雄追悼会上,全场都是马赛克,就因为要保护这些默默无闻的缉毒英雄,他们时刻要奋战在一线,不能被人知晓。

正是因为《湄公河行动》热播,才让缉毒警察这个群体被人们广泛关注,也让我们普通民众都了解到缉毒警察是一个游走在刀锋上的职业,稍有不慎就成英烈,毫无疑问他们才是现实中真正的英雄。

俄罗斯红场上的无名烈士墓的墓碑上刻着两句话: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用那些已经牺牲的缉毒英雄们,愿每个缉毒英雄,任务完成都能平安归来。

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用生命维护这个干净的社会。他们不会骗人民,但唯独会骗自己家人;他们无愧于国家社会,却愧对自己的家人;他们是人民的保护神,却是一个“不负责”的儿子、父亲、老公。他们不求前程似锦,但求一生平安。

如果在天有灵,这些牺牲的英雄大概会说希望中国的青年,要努力向上,不要听那些“吸毒没有害他人”的话。不以毒小而沾之,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让家人骄傲的青年,只有这样,我们的牺牲才有价值。

所以宋冬野们,不是我们不放过你们,是因为有太多人倒在缉毒的路上,我们要对得起他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吸毒 明星吸毒 缉毒民警 缉毒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